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沈璟

沈璟

沈璟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7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戏剧艺术、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理论界、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史知识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八届年会暨2011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沈璟的相关文献由68位作者贡献,包括俞为民、张涛、朱万曙等。

沈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 占比:94.8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1.28%

专利文献>

论文:3 占比:3.85%

总计:78篇

沈璟—发文趋势图

沈璟

-研究学者

  • 俞为民
  • 张涛
  • 朱万曙
  • 杨伟业
  • 石艺
  • 余治平
  • 徐子方
  • 朱雯
  • 程华平
  • 邹宜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钟禹
    • 摘要: “汤沈之争”是中国戏曲史中的重要事件。在这场论争中,汤显祖崇“雅”,而沈璟尚“俗”。通过对《邯郸记》与《博笑记》两部作品的比较,可以窥探出汤、沈在戏曲文本创作理念上的具体差异。同时,从这两部作品的表现内容以及主题思想来看,汤、沈二人又殊途同归,都以作品表现社会现实。因此,又能够顺势挖掘出两位明代传奇大家在差异背后的共同之处——寄寓在作品之中的救世之心。
    • 张文德
    • 摘要: 明代“吴江派”的盟主、戏曲大家沈璟,著有《属玉堂传奇十七种》。其剧作注重通俗化和娱乐性,从内容到形式,革故鼎新,力矫文人案头化时弊,为万历曲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其晚年的剧作《博笑记》,打破了传奇的体制规范,以10目12个小故事缀合而成28出的长篇戏曲,兼有杂剧和传奇的两种优长,可称为“剧体传奇”。剧中12个故事,学者已知出处的仅有5个;其他则存疑待考或失考,实皆可考。《博笑记》体现了作者始终坚守的立足剧场实际、面向市井民众,可演可传,“僻好本色”“合律依腔”等理论主张。
    • 张雯睿
    • 摘要: 沈璟作为晚明著名的曲学家、戏剧家对戏曲的创作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所创作的戏曲作品平民色彩浓厚、风化指向鲜明、音律美听对明清之际的苏州派剧作家的戏曲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谭笑
    • 摘要: 沈璟《南曲全谱》是我国戏曲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南曲谱,其原刻本已经佚失,仅有翻刻本留存,其中吴尚质修订本新近被发现,知其刊行于崇祯八年(1635).该版本至少提供了三方面信息:其一,书名页的"墨憨斋"透露出该版本与冯梦龙之间的关系;其二,卷首《南曲谱序》提到该版本出自沈璟,经范文若后到达吴尚质手中,清晰地提供了原版的流传路径;其三,该版本内文较其他翻刻本存在一些独有差异.新发现的吴尚质修订本对于考察《南曲全谱》的原貌、流传均有着较大价值.
    • 周蕴灵
    • 摘要: 明朝中后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的崛起使得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在有意无意的改变着当时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本文从沈璟传奇作品为出发点,窥见市民阶层兴起的明代社会和当时社会的金钱观念.
    • 杨伟业
    • 摘要: “述而不作”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南九宫谱的编纂也是如此.作为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南曲九宫谱,蒋孝《旧编南九宫谱》在陈、白二氏调名谱的基础上增加曲例,并为曲牌确定正体,但宫调与正体往往无法达成统一.沈璟《南曲全谱》则在蒋孝谱的基础上,广泛考订各类文献,处处权衡,努力协调新体系与旧作品间不可避免的矛盾.由《南曲全谱》确立的“南九宫”体系正式得到了当时曲学界的认可,虽仍有不足,却实际成为“南九宫”体系的新经典.
    • 杨伟业
    • 摘要: "述而不作"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南九宫谱的编纂也是如此。作为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南曲九宫谱,蒋孝《旧编南九宫谱》在陈、白二氏调名谱的基础上增加曲例,并为曲牌确定正体,但宫调与正体往往无法达成统一。沈璟《南曲全谱》则在蒋孝谱的基础上,广泛考订各类文献,处处权衡,努力协调新体系与旧作品间不可避免的矛盾。由《南曲全谱》确立的"南九宫"体系正式得到了当时曲学界的认可,虽仍有不足,却实际成为"南九宫"体系的新经典。
    • 徐泽之
    • 摘要: 昆剧兴起于苏州地区,它的萌芽、发展、定型到成熟繁荣,都离不开苏州传奇作家的创作.本文从1522年昆剧的萌芽时期开始,至清代昆剧开始衰败为止,梳理明清时期代表性苏州传奇作家的创作活动对昆剧发展做出的贡献和他们自身取得的成就,同时借这些作家们的创作活动梳理昆剧成为一门舞台艺术过程中的各个重要时段.
    • 黄振林
    • 摘要: 沈自晋修订的《南词新谱》是明清曲谱编纂史上最富家族气息的曲谱.在不违背伯父沈璟《南曲全谱》基本体例和立谱原则基础上,沈自晋主动适应晚明初清传奇创作的新变化,反映传奇曲体传承变异的新特点,斟体酌句,审音辨律,吸收更替大量曲文入谱.其间,高度重视冯梦龙对曲牌新词的见解,特别是把“集曲”现象放在曲谱重订的突出位置考量,使得曲谱编纂紧跟明清传奇创作的鲜活步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