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语
汉藏语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学、汉藏语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专利文献1764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中国藏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汉藏语的相关文献由8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玉、黄成龙、戴庆厦等。
汉藏语
-研究学者
- 李玉
- 黄成龙
- 戴庆厦
- 尹蔚彬
- 丹增阿旺
- 余杰
- 刘晓东
- 吴庆波
- 孫景濤
- 彭龙
- 旦增念扎
- 杨倚天
- 欧珠
- 谢志东
- 谭郁松
- 边巴卓玛
- 郭锡良
- 陈荣泽
- 马俊
- 黄树先
- 何瑜群
- 冯蒸
- 刘敏
- 南小民
- 吉毛先
- 吕军伟
- 吕晓玲
- 姜照中
- 孙玉文
- 宫哲兵
- 崔金明
- 张冬磊
- 张向群
- 张建民
- 张德苏
- 张生民
- 张院利
- 戴宗杰
- 施立策
- 朱拜·贺孜尔汗
- 朱艳华
- 李如龙
- 李洁
- 李玫莹
- 李葆嘉
- 江荻
- 沙加尔
- 游思
- 潘悟云
- 王保锋
-
-
姜照中
-
-
摘要:
在上古汉语时期的文献中,汉语“虎”出现了数个异名,如“於菟/於虎兔”“於檡”“伯都”“李父”“李耳”。这些异名根据其语音被分为两组。将这些异名置于汉藏语的范围内进行考察时,可发现它们都来自藏缅语。“伯都”及与楚公族有关的“於菟/於虎兔”“於檡”这一组来自曾分布于东方的藏语支语言;而另一组,即与楚语底层有关的“李父”“李耳”则来自土家语。
-
-
朱艳华;
刘敏
-
-
摘要:
近40年来汉藏语合音研究呈现合音研究文献成果的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合音现象在汉藏语系中具有普遍性,但合音研究呈现出汉语和民族语严重失衡的局面,汉藏语合音研究涉及语音、词汇、句法等多个层面,说明合音并不只具有语音属性,它是一个具有多重属性的语言现象。
-
-
戴庆厦
-
-
摘要:
研究语言必须解决使用什么眼光的方法论问题,研究汉藏语必须要有“分析型”眼光.文中通过实例说明分析型眼光对汉藏语研究是有效的,不仅有助于发现、描写共时的特点和规律,还有助于发现、解释汉藏语的语言演变规律.本文还从语言研究的三个认知维度,即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模仿和创新的关系、隐性和显性的关系,论证构建分析型语言方法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进而论述构建分析型语言研究法的四个要点:完善分析型语言的概念;多角度、多方法地发掘分析型语言的个性;增强对分析型语言的敏锐性;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分析型语言资源发展我国的语言学.文中还强调在语言研究中必须防止不看语言类型特点的生搬硬套.
-
-
杨倚天
-
-
摘要:
主要借鉴Rijkhoff的方法,基于语言中计数表达形式的不同,讨论汉藏语中的集合名词和种类名词.通过对量词和复数标记的发达程度的考察,可以发现,汉藏语各语言的名词总体类型分布在由集合性最强到种类性最强的等级序列上,藏缅语族的藏语支、景颇语支等处于序列的左侧,汉语、壮侗语族、苗瑶语族等处于序列的右侧.从历时的角度来看,汉藏语都经历了由集合名词向种类名词的变异.并对影响变异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名词的生命度等级越高、所计的数目越大,其集合性越强.最后,将汉藏语系与阿尔泰语系的名词类型进行了比较,认为一种语言名词类型的变异根本上取决于该语言的形态类型.
-
-
施立策;
黄婷玉
-
-
摘要:
西夏党项人的族称Tangut里的-ut已知是蒙古语的复数词尾,但Tang的语源尚不清楚.本文提出它来自原始汉藏语的mγ(a)ng,声母从mγ-到t-的变化起因可以解释为汉藏语言中普遍存在的颚化作用.Tang的实际意思是“高”,这正符合西夏人对自己国家的称呼——白高.
-
-
杨倚天
-
-
摘要:
主要借鉴Rijkhoff的方法,基于语言中计数表达形式的不同,讨论汉藏语中的集合名词和种类名词。通过对量词和复数标记的发达程度的考察,可以发现,汉藏语各语言的名词总体类型分布在由集合性最强到种类性最强的等级序列上,藏缅语族的藏语支、景颇语支等处于序列的左侧,汉语、壮侗语族、苗瑶语族等处于序列的右侧。从历时的角度来看,汉藏语都经历了由集合名词向种类名词的变异。并对影响变异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名词的生命度等级越高、所计的数目越大,其集合性越强。最后,将汉藏语系与阿尔泰语系的名词类型进行了比较,认为一种语言名词类型的变异根本上取决于该语言的形态类型。
-
-
李玉
-
-
摘要:
文章主要以上古典籍及古代训诂为材料,主要用王念孙《释大》及王力《同源字典》未注意到的"大"义同源字,用音系法系联出汉语"方"词族.并由此推求出其"语核"为原始汉语的复声母**mb-.文中利用现代汉语方言和亲属语言里,声母同为mb-型复辅音的同源词进行声母方面的汉藏语比较研究,对原始汉语**mb-型复声母的构拟加以印证.
-
-
邓凤民
-
-
摘要:
汉藏语比较标记,从分布和语法性质的角度可以分成前置介词型和后置助词型两大类,其下又分别可以分成若干次类;从比较标记的数量看,可以分成单标记、双重标记和三重标记等三种情况;从比较标记的对象看,可以分成标记比较结果和标记比较基准两大类.本文考察汉藏语比较标记的类型和标记模式,概括比较标记组配的等级序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