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汉唐古典舞

汉唐古典舞

汉唐古典舞的相关文献在2011年到2022年内共计72篇,主要集中在舞蹈、中国文学、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专利文献967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文艺生活·文海艺苑、民族艺术研究、戏剧之家等; 汉唐古典舞的相关文献由62位作者贡献,包括华雪、张欢、涂晓毅等。

汉唐古典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 占比:6.93%

专利文献>

论文:967 占比:93.07%

总计:1039篇

汉唐古典舞—发文趋势图

汉唐古典舞

-研究学者

  • 华雪
  • 张欢
  • 涂晓毅
  • 王乐
  • 仝刚
  • 张悦
  • 王宁
  • 王海涛
  • 王蕊
  • 王藝霖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作者

    • 摘要: 8月8日至9月9日,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汉唐古典舞创作人才培养”在我院成功举行。该项目是我院舞蹈系第四个获批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也是舞蹈专业首次获批艺术人才培养项目。项目由近30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导师团队,遴选出的20名学员均是活跃在汉唐古典舞教学、编创、表演领域的优秀艺术人才,是舞蹈学科一次高水平、高标准、全方位的学术科研活动。
    • 华雪
    • 摘要: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舞蹈占有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早在文字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就开始使用舞蹈动作将内心的各种感情与感受表达出来,并将其当作象征某些事物的符号。汉唐古典舞作为我国古典舞蹈的一种,是我国的民族艺术瑰宝。文章将汉唐古典舞作为研究对象,着重从这种舞蹈的"编""创"两个层面展开研究。同时,探究现代背景下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舞蹈编创策略来呈现原汁原味的优秀汉唐古典舞作品,并对其未来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活动作出展望,以期为汉唐古典舞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 张楚楚; 汤虹
    • 摘要: 汉唐古典舞是中国舞坛的新秀,它是孙颖教授开创的一门中国古典舞学派.发现、整合并运用古代舞蹈资源,充实汉唐古典舞的创作,可以展现其独特的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蕴.汉唐古典舞有斜塔舞姿、半月舞姿、元宝舞姿三大典型形态,斜塔舞姿在倾斜的过程中展现动态,蕴含飞腾之美;半月舞姿传达了人们的尚月之情和对天的敬畏;而元宝舞姿寄托着人们对富贵的追求.汉唐古典舞的当代创作应加大史料研究,建设汉唐古典舞的身体语言;合理由实转虚,促进身体语言的"形""神"转化;建立文化形象,实现身体语言的"形神合一",从而避免汉唐古典舞在当代发展中文化偏离、形态走样,确保汉唐古典舞历久弥新.
    • 常瑞浩
    • 摘要: 孙颖先生创建的“汉唐古典舞”是作为反对芭蕾和戏曲相加的古典舞形态而建立的,明确坚守,拒绝他者,强调在传统体系中的独立追求,在民族文化母体内部寻求解决中国古典舞形式的办法。本文将从身体语言学出发,借助一些汉唐舞中的经典作品如《踏歌》《相和歌》和具有符号性的动作如半月、斜塔等角度来对汉唐古典舞进行分析,主要从个人言语向语言的转变、多模态话语体系以及汉唐舞身体语言的建设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 于蓝清
    • 摘要: 汉唐古典舞学派是孙颖教授参考文物古籍和汉砖壁画中的舞蹈形象,且融合了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精髓而孕育成的舞蹈派系,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和改革之下不断完善和创新,形成了不但具有浓厚古典韵味,而且具备当下时代特点的舞蹈风格。《相和歌》正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本论文主要以研究《相和歌》的艺术特色为目的,通过理论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整理法对该作品的舞蹈韵律、舞蹈动作、道具运用进行分析,从而发掘《相和歌》不同于其他舞蹈的独特美学风格。
    • 吴征宇
    • 摘要: 本文主要探究汉唐古典舞的主要气息、气韵、训练方式,并阐述汉唐古典舞怎样表达古代文人气节的形态等。通过这些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国古典舞,并找到一个融合的方式,为中国古典舞的未来发展点亮一盏灯,同时对于汉唐古典舞的艺术传承和发展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 张榴; 何阳
    • 摘要: 汉唐古典舞在创建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话语体系,这不仅是对中国古代舞蹈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本文从汉唐古典舞的历史文化构建角度出发,概述了汉唐古典舞的艺术形态特征以及汉唐古典舞的文化内涵。希望本文能为汉唐古典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贡献微薄力量。
    • 王乐
    • 摘要: "气韵"一词产生于南齐,后来多指作品中蕴含的生机、气势、节奏和意蕴。文章结合平时的课堂训练,分析汉唐古典舞的审美风格,从气韵出发,借助课堂训练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希望能对建立起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表达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舞蹈表现形式和训练方法有所助益。
    • 王艺
    • 摘要: 《踏歌》是孙颖老师的代表作。《踏歌》的舞蹈语汇大多以顺势为主且造型独特,《踏歌》为古典舞多元的舞蹈审美、舞蹈创作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 何际峰
    • 摘要: 说他陈情溢古韵,是因为在舞蹈表演上情感饱满,塑造的艺术形象总是洋溢着儒雅的古代文人气韵,让后来者无法超越.说他捷足登汉唐,是因为他是追随孙颖老师系统学习汉唐古典舞最早的学生之一,也是关门弟子之一.他有思想有追求,知行合一践行孙老师未完成的学术理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