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债危机
次债危机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18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39465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法学论坛、东岳论丛、经济研究导刊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二届国际金融青年论坛、“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金融开放问题”学术研讨会、第二届期货高管年会等;次债危机的相关文献由10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建、冯金余、王亦平等。
次债危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9465篇
占比:99.94%
总计:139554篇
次债危机
-研究学者
- 王建
- 冯金余
- 王亦平
- 王前
- 胡金焱
- Jody Shenn
- Saijel Kishan
- 中国检验检疫编辑部
- 丰君子
- 于占国
- 于媛媛
- 付娟
- 付留鹏
- 付立业
- 任远方
- 俞喆
- 冒鹏莉
- 冯科
- 冯群
- 冯蓓
- 刘中文
- 刘强
- 刘晓健
- 卜鹏楼
- 史蒂芬·罗奇
- 叶锡华
- 周汉臣
- 周珊珊
- 唐伟霞
- 姬旭辉
- 孙放
- 孙晓杰
- 孙晓然
- 孙晓萍
- 宁小玲
- 尚强民
- 崔艺耀
- 崔雪松
- 张国庆
- 张宁
- 张家平
- 张春花
- 张玉香
- 张红军
- 彭津琳
- 房林
- 方万里
- 施永青
- 曹园媛
- 曹小武
-
-
-
冯蓓;
许泱
-
-
摘要:
基于2007年次债危机和"金融加速器"理论,对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风险的积累始于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期,并会以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和金融危机的形式集中释放,在这个过程中,以维持物价稳定为第一目标的货币政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来自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的证据显示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产价格泡沫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非常大,而价格与产出的稳定并不能确保金融稳定,因此需要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进行改进,不能依靠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应该相互结合,同时货币政策的制定应该在物价稳定和资产价格稳定之间进行权衡.
-
-
王硕;
王影
-
-
摘要:
自从国际金融危机横扫全球股市、汇市及商品期货市场,给全球带来巨大损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金融创新过度及金融监管缺失是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此次金融危机为引,思考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认为金融发展需创新与监管并举.
-
-
孙晓然
-
-
摘要:
当前金融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加上金融本身的高风险性都决定了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性,同时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明显显现出来.因此,本文对次贷危机爆发的金融监管层面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了国际金融监管层的改革,同时结合我国现状,探究国内金融监管在今后的发展完善之路,是本文最后的落脚点.
-
-
-
-
-
苗长青
-
-
摘要:
Breaking out in America in 2008 and quickly sweeping all over the world,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brought disaster to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and then resulted in worldwide economic crisis,which eventually led to the readjustment of the world economic pattern.The position of Sino-US trad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is new world economic pattern.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perly handle the Sino-US trade relationship.What's more,it is also a real boost morale for the recovery of global economy.In the post-crisis era,Sino-US trade is facing new situations,new circumstances and new diversification.China should size up the sitnation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its domestic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new ideas for the Sino-US trade cooperation without hurting the America's interests.%2008年,美国发生了席卷全球的次级债危机,殃及到中国的加工贸易,进而导致世界经济危机,最终使得世界经济格局的局面重新调整。而在这新的世界经济格局里,中美贸易的地位至关重要,因此正确处理好中美贸易关系不仅对于中美两国有着重要意义,更是给处于恢复中的全球经济打了一颗强心剂。在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新局面,我国应该依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审时度势,在不伤害美国利益的前提下,构建中美贸易合作的新思路。
-
-
-
-
胡金焱;
冯金余
- 《“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金融开放问题”学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本文应用VaR-BEEK-MVGARCH方法研究了次债危机对中国沪市、深市A、B股指的国际风险传染。VaR实证结果表明,次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收益具有显著的影响,可以通过中国香港、日本股指收益,来预测沪、深两市股指收益。多元GARCH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次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收益的波动风险也存在显著的影响,可以根据美国、日本、中国香港股市波动风险来预测次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进一步冲击。
-
-
张国庆
- 《第五届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美国次债危机的发生有其深刻的背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的经常性项目一直存在着巨额的逆差,美国超低的储蓄率及过度的消费模式为次债危机的发生打下了物质基础.本世纪初,以房地产业为重要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在美国的急剧膨胀,虚拟经济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为次债危机的发生提供了条件。近些年来,华尔街的诸多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大大加剧了美国经济、乃至全世界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并直接引燃了次债危机的导火索.次债危机对于转型中的中国有重要启示,即我们要大力发展虚拟经济部门,但要将虚拟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之上.我们要在加强政府监管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债券市场的发展.
-
-
-
黄运成
- 《第二届期货高管年会》
| 2008年
-
摘要:
次债危机自全面爆发之后,已迅速演变成全球范围内的金融风暴,并给实体经济罩上沉重的阴影。它给理论界带来的冲击也同样不容小觑,一场全球性反思已被引爆:衍生品市场是规避风险的场所,还是滋生风险的温床,是否有必要重新审视金融创新,如何在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兼顾金融安全,在反思和总结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抓住百年一遇的重大历史机遇,客观面对、深入研究我国期货市场自身存在的局限与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一个战略”、“两个坚持”、三个关系”和“四个切入点”的思路,推动我国期货市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
刘中文;
冯群
- 《“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金融开放问题”学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2008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的焦点无疑是美国的房地产下降所引发的次贷危机。美国放纵的经济政策是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和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深层次原因。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连成一体,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的经济体。本文从美元本位、对中国经济后续增长的打击、外贸业务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金融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融安全维护策略,主要包括谨防房地产金融创新项目风险、防止人民币加速升值、控制进口品价格、削弱美元本位的地位等措施。
-
-
刘中文;
冯群
- 《“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金融开放问题”学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2008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的焦点无疑是美国的房地产下降所引发的次贷危机。美国放纵的经济政策是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和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深层次原因。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连成一体,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的经济体。本文从美元本位、对中国经济后续增长的打击、外贸业务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金融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融安全维护策略,主要包括谨防房地产金融创新项目风险、防止人民币加速升值、控制进口品价格、削弱美元本位的地位等措施。
-
-
刘中文;
冯群
- 《“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金融开放问题”学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2008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的焦点无疑是美国的房地产下降所引发的次贷危机。美国放纵的经济政策是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和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深层次原因。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连成一体,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的经济体。本文从美元本位、对中国经济后续增长的打击、外贸业务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金融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融安全维护策略,主要包括谨防房地产金融创新项目风险、防止人民币加速升值、控制进口品价格、削弱美元本位的地位等措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