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害虫
桑树害虫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66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植物保护、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6579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广东蚕业、广西蚕业、江苏蚕业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云南省昆虫学会2009年年会、2008年中国蚕学会桑树病虫害防治学术研讨会、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等;桑树害虫的相关文献由306位作者贡献,包括浦冠勤、毛建萍、姜德义等。
桑树害虫
-研究学者
- 浦冠勤
- 毛建萍
- 姜德义
- 王军
- 谭书生
- 薛贵收
- 尹益寿
- 詹根祥
- 等
- 魏洪义
- 沈荣武
- 蔡国祥
- 吴德龙
- 唐以巡
- 张建强
- 易富文
- 杨增群
- 王卫明
- 郭海美
- 叶志毅
- 白锡川
- 余茂德
- 刘伟强
- 刘桂州
- 吴开明
- 吴福安
- 周安莲
- 周顺心
- 孙兴鲁
- 张友洪
- 张正新
- 张百忍
- 张碧霞
- 徐立
- 惠波年
- 朱江
- 李晋南
- 杜永高
- 杨代富
- 杨海江
- 段均团
- 游春平
- 王尚俊
- 王承元
- 王茜龄
- 白景彰
- 程嘉翎
- 章攀
- 薛三勋
- 西南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
-
张开;
陈永波;
何晓平;
杜兵;
李刚;
敬小梅;
程洋;
曹宁宁;
朱江
-
-
摘要: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四川南充蚕区桑园的发生危害较严重。为有效控制桑螟对桑树的危害,调查了桑螟在该区域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发生规律、为害特点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策略:重视虫情预测预报;通过养蚕布局错开害虫暴发期;使用短、中、长效农药增强化学防治效果;冬季桑园清理降低害虫越冬代虫口基数;发挥天敌昆虫的生物防治作用;结合物理诱杀手段提升防治效果。
-
-
陈小青;
蒋满贵
-
-
摘要:
自进入5月份,广西全区气温升高,出现强对流天气,气候异常情况增多。此时也是桑树生长旺盛的季节,如不及时采叶容易造成桑园郁闭形成闷热潮湿的小气候,给桑园病虫害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一、桑树病虫害发生情况预测根据气候环境条件预测,5月份广西蚕区桑园病害应以桑赤锈病和桑里白粉病为主;桑树害虫则以桑螟为主,如若出现干旱少雨天气,则易诱发桑粉虱和桑蓟马等微型虫害。各地各部门应密切观察田间情况,及时做出对策。
-
-
章攀;
游春平;
邵蝴蝶;
韩群鑫
-
-
摘要:
[目的]半翅目(Hemiptera)害虫是广东桑树种植区主要为害桑树的害虫种类,每年都会对蚕桑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但目前尚未有对广东省半翅目桑树害虫种类系统鉴定与为害调查的相关研究.因此,针对广东省半翅目桑树害虫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从而为进一步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及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通过对桑园鳞翅目害虫的调查与采集,利用形态和分子(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mtCOⅠ)鉴定方法对其进行系统鉴定.[结果]共鉴定出7种半翅目害虫,分别为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 Cockerell)、桑木虱(Anomoneura mori Schwarz)、桑斑叶蝉(Erythroneura mori Matsumura)、尖胸沫蝉(Aphrophora sp.)、稻绿蝽(Nezara viridula Linnaeus)、瘤缘蝽(Acanthocoris scaber Linnaeus)、离斑棉红蝽(Dysdercus cingulatus Fabricius).[结论]在鉴定的7种半翅目害虫中,双条拂粉蚧、尖胸沫蝉、离斑棉红蝽为广东省首次报道为害桑树的害虫.
-
-
-
-
-
-
-
-
夏苏华;
姜铭北;
方亲富
-
-
摘要:
蚕桑是淳安县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全县有桑园面积7808hm2,产量6063T,年产值26677万元。为了进一步提升蚕茧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确保蚕桑生产安全,淳安县自2005年开始探索有效的、绿色的病虫防治途径,我们在桑园利用佳多PS15-Ⅱ普通型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虫实验,取得很好的效果。
-
-
-
-
-
吴福安;
西南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余茂德;
程嘉翎;
徐立;
王茜龄
- 《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采用合适的生殖率表构建方法,通过Jackknife技术,对朱砂叶螨在不同桑树品种上的实验种群生殖率表的内禀增长率(rm)变异进行了研究.在温度为28±1□,湿度75±10%,光周期(L:D)16:8小时条件下,西农6071(山桑:MbombycisKoidz.2x)、和田白桑(白桑M.albaLinne,3x)、新一之濑(白桑M.albaLinne,2x)和大石(广东桑M.atropurpureaRoxb.3x)4个桑树品种上朱砂叶螨rm值大小依次为0.41894(0.41043~0.42746)、0.37065(0.36604~0.37526)、0.36171(0.35778~0.36563)和0.35253(0.34757~0.35748).通过对Jackknife样本同秩的成对t检测比较,证实桑树对朱砂叶螨的易感性,以西农6071、和田白桑、新一之濑、大石顺序渐弱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的方法与实验结果,可以作为今后桑树害虫种群动态研究、桑树害虫综合防治研究和桑树育种工作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
-
谢立群;
张永进
- 《中国蚕学会第五次全国桑保学术研讨会》
| 2004年
-
摘要:
阿维菌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治的生物杀虫剂,为了探讨该农药对桑树害虫的可能性,笔者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阿维菌素、敌敌畏对桑尺蠖毒力,在试验24h、48h和72h时,阿维菌素对桑尺蠖毒力LC50分别为0.0177、0.0139和0.0137(ml/L),,而在同样条件下,敌敌畏对桑尺蠖毒力LC50分别为1.94、2.5和3.89×103(ml/L),,因此,阿维菌素对桑尺蠖毒力明显大于敌敌畏。
-
-
-
-
-
吴福安;
西南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余茂德;
程嘉翎;
徐立;
王茜龄
- 《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利用Mann-WhitneyU的精确P值MonteCarlo统计方法,对春秋2个季节在田间喷雾"螨停"365mg/L(2000倍)质量浓度后不同天数采叶室内养蚕(处理),与相应对照的虫蛹生命率(RLP)、茧层量(Cs)和全茧量(Cw)进行检测,这3个指标处理与对照同时达到差异不显著时的对应的采叶期:春季为15天,秋季为13天.结果显示,"螨停"在推荐浓度使用时,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春季为15天,秋季为13天.
-
-
吴福安;
西南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余茂德;
程嘉翎;
徐立;
王茜龄
- 《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利用Mann-WhitneyU的精确P值MonteCarlo统计方法,对春秋2个季节在田间喷雾"螨停"365mg/L(2000倍)质量浓度后不同天数采叶室内养蚕(处理),与相应对照的虫蛹生命率(RLP)、茧层量(Cs)和全茧量(Cw)进行检测,这3个指标处理与对照同时达到差异不显著时的对应的采叶期:春季为15天,秋季为13天.结果显示,"螨停"在推荐浓度使用时,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春季为15天,秋季为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