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产业
枣产业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园艺、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4870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果农之友、河北果树、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湖南省园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八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2011中国木本粮油发展高峰论坛等;枣产业的相关文献由159位作者贡献,包括商素娟、雷玲、于俊杰等。
枣产业
-研究学者
- 商素娟
- 雷玲
- 于俊杰
- 张广忠
- 朱佳满
- 毛永民
- 王仁才
- 王奎武
- 王洁
- 王长柱
- 葛文光
- 褚新房
- 钟晓红
- 马立然
- 高京草
- Feng Yongqing
- Pan Ye
- Qin Ling
- WANG Ren-cai
- ZHONG Xiao-hong
- Zhang Tieqiang
- 乔磊
- 于海忠
- 付宝春
- 任道义
- 何有苗
- 余兴亮
- 侯健康
- 俞志华
- 冯国平
- 冯建华
- 冯永庆
- 刘孟军
- 刘宗志
- 刘延华
- 刘晓荣
- 刘桂欣
- 刘海刚
- 单公华
- 吕志华
- 吴建民
- 周广芳
- 周洪艳
- 姚培芬
- 姜友海
- 姜建军
- 孙洪波
- 孙逢毅
- 孙静
- 季元祖
-
-
徐媛婧;
朱薇;
王庆军
-
-
摘要:
山东省枣庄市的林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之一,为做大做强枣产业,结合枣庄枣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制约枣产业发展的因素,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
-
雷玲;
商素娟;
王秀峰;
宋韬亮;
郝俊梅;
李淑芬
-
-
摘要:
赞皇县以赞皇大枣而闻名全国,是“中国赞皇大枣之乡”。赞皇大枣在赞皇县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采用爆破整地开发栽植大枣,1993—1998年规模发展,1985年赞皇大枣被定为县树,并于2005年获得赞皇大枣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全县大枣栽植面积达45万亩,大枣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为赞皇县脱贫摘帽做出了重要贡献。
-
-
姜建军
-
-
摘要:
1枣疯病1.1枣疯病危害现状。近几年来,整个大枣产业果品供过于求,产品滞销,价格低。加之近几年气候的变化,雨水推迟,枣果成熟期阴雨连绵,导致大量枣果裂果浆烂,好果率极低。枣农入不敷出,弃枣打工成为枣农的出路,石家庄地区弃管枣园成为病虫自然养殖园,枣疯病病原丰富、传播途径广,是枣树的最大危害,如果防治不到位,它将以成倍的速度发展,如果放任发展导致枣疯病严重发生,会影响枣产业健康发展。
-
-
王俊志;
康春收;
王素娟;
施丽丽
-
-
摘要:
河北省邢台市是枣传统产区,枣树种植面积10.04万亩。在新河、广宗、南和等县市,枣树种植已成为当地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裂果是长期困扰枣产业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枣裂果严重发生,种植户和企业经常遇到丰产不丰收的情况。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由于裂果、浆果十年九遇,致使枣农收益严重低下,很多人丧失了继续经营的信心,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对枣树的管理,砍、刨枣树成风。据统计,邢台市近5年来枣树栽培面积减少了近2万亩。针对这种现实,2021年我们在邢台市南和区邢台春收果树种植有限公司开展了大枣延迟成熟技术试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
杨国荣
-
-
摘要:
阜平县是全国著名的大枣之乡,枣产业是阜平县最大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摸清阜平县枣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加大投资力度解决好这些问题,能推动枣产业又好又快发展。1阜平县枣产业发展现状1.1分布范围和栽植规模。阜平县的枣树主要分布在县城东部和东南部山区,重点产枣区有阜平镇、平阳镇、城南庄镇、北果园乡、台峪乡、王林口乡、大台乡、史家寨乡等8个乡镇135个行政村,涉及约3万户13万人口。
-
-
王春雷;
孙静;
范静;
韩腾;
葛松松;
安广池
-
-
摘要:
枣树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但由于枣园多分布在山区瘠薄旱地,栽植密度小,树冠过于高大,管理技术一直比较落后。加之老枣区枣疯病发生较为普遍,危害极为严重,成为制约枣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另外,在树形选择、肥水管理、设施栽培等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现代化果园起于欧美发达国家,对机械化作业要求较高,一般从枣园建园到中期管理再到采收和整形修剪,都是机械化作业,不仅节约劳动成本,而且可以通用标准化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枣果产量和品质。根据适地适树和优区栽培的原则,枣产业优质高效栽培配套技术概述如下。
-
-
-
-
摘要:
国家枣种质资源圃(共享服务平台)是隶属于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专项和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同管辖。是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开展长期性、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的科研平台。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枣种质资源库创建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枣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功能基因研究、枣育种技术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研究、枣优良种质生长发育与品质形成机理研究和枣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发示范。致力于培养建设学科特色鲜明、区域优势突出、持续创新能力强,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技术和人才聚集的科技创新平台,研发推广对枣产业具有显著支撑引领作用的标志性自主创新成果。
-
-
冯建华
-
-
摘要:
河北省枣的产量和种植面积都在国内排名第二,现如今河北省内还形成了多个冬枣优势产区和大枣优势产区,枣产业在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结合河北省枣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对枣产业的未来发展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
-
-
-
赵玉山
-
-
摘要:
本刊讯运城市中农乐公司利用基地的标准化生产优势,与市场签订订单,又用订单把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中农乐桃产业联盟",农户出地出工,中农乐统一确定品种和技术,利用中农乐互联网平台,把联盟户组织起来进行统一标准化生产,统一对外销售,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一是对各联盟户的栽植面积、品种等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建立大数据库,以此对接市场。
-
-
雷玲;
商素娟;
张国霞;
褚新房;
于俊杰;
于海忠
- 《第八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总结了制约赞皇县枣产业发展的几大因素,并从探索大枣加工新模式、推广设施栽培和引进优良鲜食枣品种等方面探讨了对策,同时提出了夯实基础抓科技,走旅游观光生态发展之路,引进鲜食枣品种,大力推广设施栽培,积极探索大枣加工的新模式,做好新品种选育工作的枣产业发展的思路.要彻底扭转当前赞皇县枣产业局面,实现健康发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艰巨,道路漫长,需要全县干部群众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调整青枣、鲜红枣和干红枣生产比例,引进精深加工技术及企业,做大做强旅游采摘业,是实现赞皇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