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海战
未来海战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水路运输、军事技术、中国军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38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国际展望、科学画报、国防科技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等;未来海战的相关文献由11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亚文、唐忠平、姚泽勇等。
未来海战
-研究学者
- 周亚文
- 唐忠平
- 姚泽勇
- 海天
- 丁国良
- 严毅梅
- 于文献
- 于春光
- 任海平
- 何赞成
- 余修远
- 余子富
- 佚名
- 侯健
- 凌翔
- 刘乐
- 刘亿
- 刘俊丰
- 刘俊杰
- 刘征鲁
- 刘江平
- 刘育雄
- 刘钧贤
- 博文
- 向武略
- 周密
- 周建贵
- 夏德明
- 姚乐嘉
- 姚晓白
- 姜祥杰
- 孙建祥
- 孙晔飞
- 孟凡洋
- 宋云霞
- 宋宁
- 崔长琦
- 左立平
- 庞衍鹏1
- 张勇
- 张威(编译)
- 张惠娟
- 张晓东
- 张杨
- 张源超
- 张猛
- 彭化义
- 徐安德
- 徐洪猛
- 徐起
-
-
丁国良
-
-
摘要:
习主席深刻指出,战斗精神“是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大决定性因素”,“没有战斗精神,光有好的作战条件,军队也是不能打胜仗的”。未来海战,战争形态发生深刻变化,战斗精神是战场最大变量,也是战斗力最大增量,必须紧紧抓住人这个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充分激发战斗精神、砥砺战斗血性,把我军独有的精神优势转化为海上战争胜势。
-
-
周密;
何赞成
-
-
摘要:
坚持党委对作战的统一领导是我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的实践总结,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未来海战呈现智能化信息化趋势,具有战争节奏快速、战场态势多变、任务转换频繁、兵力组织多元等特点,对任务部队党委决策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精干高效组织架构、灵活运用决策方式、统分界定党内权责,对发挥党委领战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
黄诘;
赵育良;
黎志强;
刘钧贤
-
-
摘要:
海战通常由海军诸兵种协同进行,有时也可由海军某一兵种单独进行,海战的基本类型是海上进攻战和海上防御战。人类先后经历了16世纪前的冷兵器海战形态、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的热兵器海战形态、19世纪中叶到1940年的大炮巨舰海战形态和1940年至今的以航母编队为主力的海战形态,海战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只是海军兵力的作战,而是发展为由诸多兵种进行的协同作战。
-
-
王少平;
董受全;
刘亿
-
-
摘要: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国竞争背景下的未来海战必将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景象.基于此,首先从作战形态变化、信息保障需求、兵力部署方法、体系配置要求和装备发展方向等方面分析了未来海战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而后从适应未来海战要求、提高导弹作战能力等角度,围绕射程覆盖范围要求、高速突防需求、长时巡航需求、体系协同作战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未来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可为未来反舰导弹武器装备发展和反舰导弹作战使用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
-
-
张威(编译)
-
-
摘要:
近年来,无人作战装备逐渐在军事应用中崭露头角。无人潜航器具有高自主性、低风险性、强隐蔽性以及灵活部署性等特点,被认为是未来海战最有效的作战手段,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目前,世界各军事大国都在积极研发无人潜航器,试图以此来打造新型水下作战体系,保持水下优势随着无人潜航器性能稳步提升,作战应用范围和深度不断拓展,这将极大改变传统水下作战模式,对未来战争形态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源自于俄罗斯《军事评论》网站2021年11月13日转发的一篇文章,重点对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未来混合型无人艇的研发进行了具体介绍,现编译如下,仅供读者参考。
-
-
向武略
-
-
摘要:
随着各类高新技术的不断运用、信息化联合作战样式的深入发展,未来海战的战场环境、战争形态、作战方式必将发生深刻变化。习主席强调:"在战争制胜问题上,人是决定因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演变,这一条永远不会变。"因此,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政治动员,使得作为战争行动参与者和战场态势塑造者主体的广大官兵,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舍生忘死、团结一致去争取胜利,成为战时政治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舰艇部队战时政治工作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
-
庞衍鹏1;
李楠1;
陈练1
-
-
摘要:
补给船通常伴随舰艇编队航行,在航行过程中为编队的作战舰艇提供燃料、干货、弹药以及淡水的补给,用于支持舰艇海上可持续作战行动,是世界各海军强国不可或缺的舰种之一。未来海战(尤其是远洋作战)对补给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航速和补给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将补给船纳入到海军总体发展战略中。但是由于作战目的和经济实力的不同,各国海军拥有的补给船数量、吨位及性能也不尽相同。
-
-
邱子越1;
文则1
-
-
摘要:
56艘无人小艇组成的海上编队,时而组成航母图案,时而变换成汉字,充分展示我国在无人艇集群技术上的突破。春节前,我国无人艇企业云洲智能在某海域展开了一场水面无人艇“多艇协同”技术测试。
-
-
-
-
-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
| 2008年
-
摘要:
文章分析了未来海战对舰炮火控系统的发展需求以及舰炮火控系统的现状,阐明了现代舰炮综合火控系统是技战术发展的必然产物,论述了开发新型舰炮火控系统的几点初步认识,最后提出了舰炮综合火控系统下要突破的若干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