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早期康复锻炼

早期康复锻炼

早期康复锻炼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3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8471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医疗装备、中国社区医师、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山东针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海峡两岸专科护理论坛等;早期康复锻炼的相关文献由25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宇、刘桂香、吴彩霞等。

早期康复锻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8471 占比:99.77%

总计:58605篇

早期康复锻炼—发文趋势图

早期康复锻炼

-研究学者

  • 刘宇
  • 刘桂香
  • 吴彩霞
  • 吴赛芬
  • 唐梅
  • 尹少海
  • 李亚玲
  • 李兰芝
  • 王秀玉
  • 秦祖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容; 张璐; 王静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炼联合体外反搏对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35 d的早期康复锻炼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5~7 d体外反搏干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肺功能、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每搏输出量(SV)等超声心动图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最大氧耗量(VO_(2)max)、最大运动负荷(Wmax)、最大氧搏量(O_(2)pulsemax)和无氧阈(AT)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动脉血氧分压(PaCO_(2))、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较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可改善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有氧代谢能力与运动耐力,改善负面情绪。
    • 毛奕涵; 胡文桂
    • 摘要: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对产妇恢复的影响。方法135例行剖宫产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术后予以早期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维持时间(23.96±3.20)h、进食时间(19.45±2.56)h、肛门排气时间(20.25±2.26)h及恶露持续时间(17.78±3.35)d均短于对照组的(34.68±4.05)h、(44.78±5.08)h、(40.74±3.85)h、(23.84±3.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d后,观察组生理评分(85.98±1.36)分、心理评分(86.54±2.05)分、环境评分(87.62±1.32)分及社会关系评分(88.12±1.4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42±1.45)、(81.15±2.12)、(82.65±1.40)、(83.15±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8.51%高于对照组的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开展早期康复锻炼有助于缩短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加快恶露排出,明显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积极采纳。
    • 冼洪霞; 刘永林; 湛婷婷
    • 摘要: 目的探讨卒中偏瘫患者开展中频脉冲治疗同时配合早期康复锻炼的临床价值及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卒中偏瘫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2.63±4.05)岁,仅接受中频脉冲治疗。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62.89±4.42)岁,应用中频脉冲治疗仪+早期康复锻炼(心理康复、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肌肉与关节被动训练、主动训练等,并配合针灸)。对比两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10.54±3.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5.71±4.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3,P<0.001);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68.54±6.02)分、运动功能评分为(60.81±5.02)分,对照组分别为(61.71±6.32)分、(55.42±4.27)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4.949、5.172,均P<0.001);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2)。结论在中频脉冲治疗仪治疗卒中偏患者过程中,开展早期康复锻炼,不仅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同时可显著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从而取得理想的康复效果。
    • 徐国艳
    • 摘要: 目的 探究并观察神经内科偏瘫采取早期康复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偏瘫患者,依据简单分样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参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康复锻炼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Barthel指数、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31/32),高于参照组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5,P<0.05)。康复锻炼后,观察组FMA评分(63.69±10.26)分、Barthel指数(51.89±9.22)分均高于参照组的(46.18±9.46)、(43.59±7.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障碍(9.05±0.03)分、入睡时间(13.16±0.06)分、睡眠效率(11.03±0.02)分、日间功能障碍(13.04±0.12)分,均低于参照组的(15.74±0.54)、(19.70±0.37)、(16.58±0.73)、(17.75±0.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974、98.699、42.991、133.219, P<0.05)。结论 神经内科偏瘫采取早期康复锻炼效果令人满意,可纠正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及睡眠状态,值得借鉴。
    • 王秀娥
    •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偏瘫患者选用早期康复锻炼的价值。方法50例神经内科偏瘫患者,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选用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选用早期康复锻炼。比较两组焦虑、抑郁、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39.25±1.62)分、抑郁评分(38.88±1.89)分低于对照组的(48.25±2.88)、(46.25±2.97)分,上肢肌力评分(42.93±5.92)分、下肢肌力评分(27.98±3.14)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4.89±4.42)分高于对照组的(35.25±4.52)、(12.75±3.25)、(42.88±3.8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关系、总的健康、活力、心理状态、疼痛、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在神经内科偏瘫康复中效果确切,可提高生活质量及肌力状态,亦可改善其因疾病产生的负性情绪,值得借鉴。
    • 王丽春; 黄芳艳
    • 摘要: 对四肢骨折病人早期康复锻炼的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探讨提高四肢骨折病人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策略,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颜新丽
    • 摘要: 目的探究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以及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后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124例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每组62例。阴道分娩组产妇予以阴道分娩,剖宫产组产妇予以剖宫产手术分娩;两组产妇均在产后6周恶露干净后进行盆底康复锻炼。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康复锻炼后盆底肌收缩力评分,康复锻炼前后残余尿量。结果剖宫产组产妇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为19.35%(12/62),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的37.10%(2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锻炼1、3个月后,剖宫产组产妇的盆底肌收缩力评分分别为(2.47±0.77)分和(4.21±0.23)分,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的(1.85±0.64)、(2.82±0.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锻炼前后,剖宫产组产妇的残余尿量分别为(60.47±16.38)、(40.98±14.12)ml,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的(133.45±18.12)、(119.64±15.7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锻炼后,两组产妇的残余尿量均低于康复锻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对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较大,阴道分娩是造成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剖宫产可以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且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后,剖宫产产妇的康复效果更为显著。
    • 刘阳; 高阳; 韩熙瑞; 王勇
    • 摘要: 急性跟腱断裂(acute achilles tendon rupture,AATR)常见于运动人群,且多发生于球类运动中[1]。研究发现,急性跟腱断裂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尤其是在5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2-3]。目前,对于跟腱断裂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无论是开放手术、微创手术还是保守治疗,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术后或伤后1年[4]或2年[5]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异,急性跟腱断裂后手术治疗的总体花费明显高于保守治疗[6],而保守治疗效果并不劣于手术治疗[7-8],尤其是联合应用早期功能康复方案时,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在再破裂率和功能结果方面可能会取得相似或等同的临床效果[9-10]。然而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治疗后的最佳康复方案一直都不太明确,本文就近年来与急性跟腱断裂治疗相关的早期康复锻炼方面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治疗和决策提供一些思路与参考。
    • 郭雅婷; 王建伟
    •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锻炼结合家庭式平衡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某院就诊的6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锻炼结合家庭式平衡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髋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Harris(Harris hip score system,HHS)评分、Berg(Berg balance scale,BBS)平衡量表评分、Barthel(Barthel index,BI)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HHS中关节活动(3.37±0.48)分、关节功能(25.59±3.86)分、关节疼痛(35.43±3.56)分、关节畸形(2.58±0.34)分、BBS(42.26±4.79)分、BI(72.88±5.7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05±0.46)分、(18.55±3.84)分、(30.19±3.54)分、(2.16±0.22)分、(37.82±4.68)分、(60.59±5.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早期康复锻炼结合家庭式平衡训练,能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平衡能力,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 曹亮; 赵志根; 洪顾麒; 方加虎
    • 摘要: 目的:桡骨远端骨折石膏固定后早期康复锻炼对PRWE评分、肿胀评分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26例,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13例.对照组患者在石膏固定后给予常规自主锻炼,研究组患者给与早期康复锻炼.于7d后观察两组肿胀评分差异,3个月后观察两组PRWE评分、腕关节功能差异.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肿胀评分的时点、组间、时点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研究组肿胀评分改善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研究组PRWE评分变化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主观活动度、捏力、握力优良合计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运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石膏固定后,效果明确,有助于缓解术后肿胀,改善P RWE评分,加快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但进行锻炼时需注意训练频率与程度的把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