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无先兆偏头痛

无先兆偏头痛

无先兆偏头痛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8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16660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中国民间疗法、中国中医急症、针灸临床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全国帕金森病及头痛临床与基础研究新进展研讨会、2017*杭州*整合急救医学大会、2017年第32届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江浙沪中医急症/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第八届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国际学术周中西医结合急救论坛等;无先兆偏头痛的相关文献由343位作者贡献,包括于生元、覃小兰、谢文源等。

无先兆偏头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16660 占比:99.95%

总计:216772篇

无先兆偏头痛—发文趋势图

无先兆偏头痛

-研究学者

  • 于生元
  • 覃小兰
  • 谢文源
  • 任毅
  • 王文远
  • 王进忠
  • 张勇
  • 李匡时
  • 欧阳八四
  • 王小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子瑜
    •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少阳经穴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4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电针少阳经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镇痛效应评分、临床疗效、偏头痛特异生活质量问卷(MSQ)评分和血清学相关指标[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头痛程度、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S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59/62),高于对照组的83.87%(5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GRP、ET-1和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基础上采用电针少阳经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MSQ评分,降低镇痛效应评分和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 李翔; 魏本征; 吴宏赟; 李徐周; 洪雁飞; 丛金玉
    • 摘要: 偏头痛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疾病,其中无先兆偏头痛在临床中占比最多且诊断困难。当前无先兆偏头痛辅助诊断算法研究中,基于机器学习的脑影像功能连接分析方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向。由于此类方法多依赖于预定义的脑图谱模板,受模板选择主观因素及分类器性能影响,现有方法的智能化程度和准确率较低,难以满足临床及研究需求。基于设计的新型3D-CNN技术,提出了一种无先兆偏头痛智能辅助诊断算法MwoA3D-Net(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based diagnosis of migraine without aura)。该算法采用组信息指导的独立成分分析方法,生成被试的静息态脑网络,并以此作为输入训练MwoA3D-Net,实现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与健康对照的自动诊断,可避免因先验模板不同导致的结果差异。在算法设计中引入3D数据增强、L1和L2正则化等一系列优化策略,可有效防止过拟合现象的发生。在60名无先兆偏头痛和65名健康被试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MwoA3DNet的平均诊断准确率为98.40%,鲁棒性较高,且所选静息态脑功能网络均具有较强的辨识性,可作为无先兆偏头痛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用于个体化诊断。
    • 弓瑞飞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头痛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假穴(足背第3、4跖骨结合前凹陷处中点)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头痛穴(足背第1、2跖骨结合前凹陷处中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电泳时间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头痛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症状,减少头痛发作次数,缩短头痛持续时间,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 李坤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评估乙酰氨基酚联合佐米曲普坦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河南(郑州)中汇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95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2例,接受乙酰氨基酚治疗,观察组53例,接受乙酰氨基酚联合佐米曲普坦治疗,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基线资料,采用近邻法进行1∶1匹配,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最终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病例,各30例。评估治疗1个月时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发作频率、缓解持续时间,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用乙酰氨基酚联合佐米曲普坦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效果较好,安全性佳,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头痛发作频率,延长头痛缓解持续时间。
    • 甄德予(译)
    • 摘要: 以局部麻醉剂和类固醇进行的枕大神经(GON)阻滞已被用于治疗几种不同类型的头痛。本研究评估了GON阻滞治疗对于降低偏头痛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纳入了年龄为18至65岁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并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接受以下注射:a)20 mg曲安奈德+2 ml生理盐水(T);b)2 ml 2%利多卡因+0.5 ml生理盐水(L);c)20 mg曲安奈德+2 ml 2%利多卡因(T&L);d)单独生理盐水(S)。使用标记物在双侧枕大神经区域进行注射。患者需要记录头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以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分)。共55名患者完成了整个研究,其平均年龄为40.4岁,其中72.7%为女性。4组在干预后的头痛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L组和L&S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较基线显著减少,而S组和T组无显著下降。结论:本研究发现在枕大神经注射含利多卡因的药剂可以降低偏头痛的严重程度和发作次数。
    • 贾菁楠; 闫超群; 郑贤程; 石安琪; 许璐凡; 齐晓环; 王军
    • 摘要: 背景 笔者所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基于"根结"理论辨经取穴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脑内调节机制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基于"根结"理论辨经取穴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调控脑区.方法 2019年10—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公开招募到无先兆偏头痛患者15例,均进行基于"根结"理论辨经取穴针刺治疗,3次/周,连续治疗4周.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次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止痛药使用次数、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SQ)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区区域一致性(ReHo)值的变化.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偏头痛发作次数少于治疗前,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低于治疗前,MSQ的情感领域评分、功能限制领域评分、功能障碍领域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本组3例患者起针后足趾有针刺感,均未进行干预并于2~3 d自行消失,未影响试验进程.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后左侧额上回及双侧前扣带回上的ReHo值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素个数409个,团块体积11043 mm3,MNI坐标(X=0,Y=31,Z=46),峰值t值为-5.897,经高斯随机场多重比较校正,P<0.05〕.结论 基于"根结"理论辨经取穴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偏头痛发作次数、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其可能通过调节额上回和前扣带回ReHo值,进而调节了痛觉处理及痛觉情绪反应.
    • 刘章峰; 孟祥宁; 吴海琴
    • 摘要: 目的:评价盐酸氟桂嗪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挑选我院收入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150例为评价目标,时间是2017年7月~2020年7月.然后按照"抽签法"实现分组,其中参照组(n=75例)实施通心络胶囊治疗;评价组(n=75例)实施盐酸氟桂嗪治疗.结果:评价组的近期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且评价组安全性与参照组一致100.00%,评价组的头痛发作情况轻于参照组(P<0.05).结论: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嗪治疗,能够获得更优的近期效果以及安全性,并且控制头痛情况,是值得借鉴的一种治疗药物.
    • 綦雪巍; 潘满敬; 温天燕
    • 摘要: 目的:探讨在无先兆偏头痛治疗中实施调神理结针刺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10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针刺法,观察组实施调神理结针刺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指数评分(VAS)及心理状况自评量表SAS、SDS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指数VAS评分(1.25±1.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9±1.48)分,观察组SAS评分(41.39±7.04)分低于对照组的(44.28±7.16)分,观察组SDS评分(41.06±7.16)分低于对照组的(48.34±8.24)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先兆偏头痛实施调神理结针刺法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疼痛程度,缓解心理压力.
    • 张斗凤; 唐向阳; 江伟; 陈祚胜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rTMS)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神经内科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确诊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74例进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hrTMS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hrTMS治疗组患者使用MagVenture R30型经颅磁刺激治疗仪治疗,刺激频率为20 Hz,1次/d,每次刺激20个序列,刺激的量为500脉冲;治疗持续6 d为一疗程,间隔1 d进行下一疗程;共计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患者使用不产生磁刺激的8字形伪线圈,治疗频率同上.2组患者治疗期间可按照疼痛需求[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口服塞来昔布0.2 g/次.分别于治疗开始后第1周、第2周、第4周进行2组患者疗效评估及N100波幅记录,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hrTMS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N100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AS评分随时间延长不断下降,N100波幅随时间延长不断升高.治疗后2周、4周时hrTMS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N100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及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hrTMS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后平均每月头痛发生天数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癫痫发作、听力下降、头皮灼伤等不良反应,头晕、头部不适及耳鸣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疗程的hrTMS可以有效改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头痛发作次数,且未出现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闫国平; 穆红; 孙萍; 黄山; 黄永俊; 王小霞
    • 摘要: 目的 观察穴位热痛刺激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血清中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口服西比灵(每次5 mg,每晚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穴位热痛刺激,取穴包括风池、率谷、阳陵泉、外关、太阳、印堂等,热刺激温度设定为54.5°C,各穴位交替刺激,每日治疗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2组患者偏头痛治疗效果;同时记录患者CHEP潜伏期、波幅,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5-HT、β-EP及CGRP含量变化.结果 经1个疗程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CHEP的N-P波幅[(30.67±2.70) μV]较治疗前及对照组[48.58±4.61)μV]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5-HT、β-EP含量[分别为(383.30±48.57) pg/ml和(42.35±6.17) pg/m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分别为(316.67±43.71) pg/ml、(30.79±4.63) pg/ml]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CGRP含量[(12.75±2.28) pg/m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21.16±3.17) pg/ml]显著降低(P<0.05).结论 穴位热痛刺激能有效缓解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症状,降低CHEP的N-P波幅,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血清中5-HT、β-EP含量、降低CGRP含量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