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度窒息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3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临床医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0290篇;相关期刊158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黑龙江医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黑龙江省科协2006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太阳岛科技论坛、中国特种针法应用与针灸临床学术交流会等;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相关文献由406位作者贡献,包括朱红健、谢樱、刘平辉等。
新生儿重度窒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290篇
占比:97.60%
总计:10543篇
新生儿重度窒息
-研究学者
- 朱红健
- 谢樱
- 刘平辉
- 刘玲
- 吴港金
- 吴琳琳
- 张慧
- 曹爱国
- 李春华
- 李苏萍
- 梁小梅
- 潘晓苑
- 王艳丽
- 田青
- 贾曦
- 赵育红
- 边巴卓玛
- 郝冰
- 陈棱丽
- 陈珠兰
- 丁惠
- 丁桂兰
- 丁汉琳
- 万丽萍
- 万凌云
- 万静
- 丛兰日
- 乔兴香
- 于丽
- 于桂林
- 于爱芹
- 于芳
- 于金凤
- 于雁秋
- 仇诗奖
- 付桂珍
- 付燕娜
- 任维华
- 任翠玲
- 伍克立
- 何勇
- 何秀学
- 余放青
- 余桂林
- 侯淑芹
- 侯红艳
- 俞丹青
- 党嘉文
- 公长春
- 兰海宾
-
-
李洁;
陈安儿
-
-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的主要产科高危因素,并总结可行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活产婴儿5528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5281例中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43例,发生率为0.78‰。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因素中高龄、流动人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紧急剖宫产(DDI)及全身麻醉剖宫产,胎儿因素中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儿、出生缺陷、胎位异常、胎儿性别、低出生体质量,胎儿附属物因素中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及羊膜炎均为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受母亲因素、胎儿因素及胎儿附属物因素影响,加强对高龄、流动人口及高危孕产妇的管理,降低早产发生率,完善DDI流程,有效地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
-
-
张小玲
-
-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使用小剂量的多巴胺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将这122例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1).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在观察组患儿窒息复苏后的2 h内对其使用小剂量的多巴胺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血气指标、临床疗效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水平、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更高,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小剂量的多巴胺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其各项血气指标,提高其临床疗效,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
-
肖平秀
-
-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指导临床及时有效诊疗干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7例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常规复苏抢救以及常规护理干预,将其纳入对照组;另选取5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综合抢救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将其纳入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Apgar评分更高,并发症更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抢救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配合,可有效提高重度窒息新生儿抢救成功率,临床效果满意,并发症显著减少.
-
-
-
胡淑琴
-
-
摘要:
摘 要 :目的 :分析预案管理应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于我院出生的重度窒息新生儿 84 例列为 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全部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42 例 / 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抢救与护理,观察组患儿应用预防管理 机制进行抢救与护理;统计两组患儿抢救成功率,并比较两组抢救成功患儿在抢救前、后 Apgar 评分。结果 :经统计得出,观察组 患儿的抢救成功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P0.05);但经抢救后观察组患儿 Apgar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案管理机制在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过程中作用显 著,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改善病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
-
郑迪
-
-
摘要:
摘 要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CP)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17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儿科收治的 30 例新 生儿重度窒息心肌损害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 CP 治疗。观察两组 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3.34% 高于对照组 60.00%,p 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对比,两组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重度窒 息心肌损害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磷酸肌酸,帮助减轻心肌损伤程度,疗效确切。
-
-
吴碧琴;
白云英;
蒲榕
-
-
摘要:
目的 探讨智护训练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的神经心理、体格发育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将收治的6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经抢救后病情稳定的患儿随机分为基础组和训练组,每组各30例,基础组采用一般护理,训练组进行智护训练,观察基础组和训练组患儿神经心理、体格及家长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在精细运动和语言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8d后,两组神经心理评分指标均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动作、大运动、言语和应人指标上训练组评分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与基础组相比体重、身高和头围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训练组家长满意度为93.33%,高于基础组家长满意度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护训练能够提高重度窒息患儿的神经心理发育,增加体格,提高家长满意度.
-
-
谢樱
-
-
摘要:
目的:研究选择性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早期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出生的4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实施选择性亚低温疗法、优质护理方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常规护理.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PH值.、血氧分压、血乳酸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指标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实施选择性亚低温疗法、优质护理,取得显著效果,能改善患儿预后。
-
-
李芳芳
-
-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后给予不同护理干预,其中研究组患者行亚低温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统计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比组患儿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应用在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呼吸状态以及血气指标,且降低患儿神经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
谢樱
-
-
摘要:
目的:研究选择性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早期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出生的4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实施选择性亚低温疗法、优质护理方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常规护理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PH值、血氧分压、血乳酸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指标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实施选择性亚低温疗法、优质护理,取得显著效果,能改善患儿预后.
-
-
-
-
-
徐宁;
黄智能;
黄双苗;
常燕群
- 《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Rood疗法对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rn 方法:诊断为重度窒息的患儿36例为试验组,在常规新生儿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ood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各行1次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对照组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上一年收治的诊断为重度窒息的患儿41例,与试验组接受同样的新生儿科常规治疗,并有NBNA测定的详细记录.rn 结果:给予Rood疗法治疗的试验组复测NBNA在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及被动肌张力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rn 结论:Rood疗法有利于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改善。
-
-
徐宁;
黄智能;
黄双苗;
常燕群
- 《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Rood疗法对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rn 方法:诊断为重度窒息的患儿36例为试验组,在常规新生儿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ood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各行1次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对照组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上一年收治的诊断为重度窒息的患儿41例,与试验组接受同样的新生儿科常规治疗,并有NBNA测定的详细记录.rn 结果:给予Rood疗法治疗的试验组复测NBNA在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及被动肌张力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rn 结论:Rood疗法有利于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改善。
-
-
徐宁;
黄智能;
黄双苗;
常燕群
- 《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Rood疗法对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rn 方法:诊断为重度窒息的患儿36例为试验组,在常规新生儿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ood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各行1次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对照组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上一年收治的诊断为重度窒息的患儿41例,与试验组接受同样的新生儿科常规治疗,并有NBNA测定的详细记录.rn 结果:给予Rood疗法治疗的试验组复测NBNA在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及被动肌张力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rn 结论:Rood疗法有利于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改善。
-
-
徐宁;
黄智能;
黄双苗;
常燕群
- 《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Rood疗法对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rn 方法:诊断为重度窒息的患儿36例为试验组,在常规新生儿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ood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各行1次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对照组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上一年收治的诊断为重度窒息的患儿41例,与试验组接受同样的新生儿科常规治疗,并有NBNA测定的详细记录.rn 结果:给予Rood疗法治疗的试验组复测NBNA在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及被动肌张力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rn 结论:Rood疗法有利于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