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修辞学

新修辞学

新修辞学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常用外国语、逻辑学(论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6711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法律方法、政法论丛、山东外语教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法治思维与第五届全国法律修辞学术研讨会等;新修辞学的相关文献由9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涛、武宏志、柴改英等。

新修辞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6711 占比:99.79%

总计:46809篇

新修辞学—发文趋势图

新修辞学

-研究学者

  • 刘涛
  • 武宏志
  • 柴改英
  • 马永侠
  • 俞莹之
  • 冯志国
  • 刘春杰
  • 刘晓亚
  • 孙光宁
  • 宗廷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研
    • 摘要: 本文将运用伯克新修辞学思想、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从语言、认知、语用层面分析转喻与意识形态、辞屏的关系。本文指出,转喻凸显和隐藏功能的背后暗含着转喻的认知选择,即新修辞中的辞屏,而这样的转喻选择又反映了修辞者某一部分的动机,显现意识形态,本文试图提供一个西方新修辞学视角下的转喻批评分析框架。
    • 张伟
    • 摘要: 作为修辞学在视觉场域的定向实践,视觉修辞的现代发生一方面缘于对传统修辞学“劝服”意旨的接纳与承继,它赋予视觉修辞作为修辞学的族群身份与审美基因;另一方面又得益于新修辞学对修辞实践对象谱系的拓展,它赋予视觉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的他者符号介入修辞场域的理论合法性。罗兰·巴特对“图像修辞学”的学术验证与文本实践将视觉符号的修辞实践导向现实,贡布里希则从艺术史的视角为这一修辞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与经验范式,而“图像转向”的文化语境在加持视觉修辞现代实践的同时,也为媒介修辞、实物修辞以及空间修辞的属种衍化提供了可行性方案。由此架设的知识学谱系不仅成为视觉修辞现代发生的理论框架,而且也是这一修辞范式的实践根基。
    • 陈清泚
    • 摘要: 佩雷尔曼将古典修辞学与论证话语的分析和评价相结合,建立了具有现代形式的新修辞学,为社会生活中的论证提供了以听众遵从为中心的话语技术。然而,在方法论层面,新修辞学的发展遭遇了客观性质疑和相对主义质疑两大挑战。从广义论证的观点看,修辞是一种社会互动,修辞规则必须符合听众所属的社会文化群体的规范;而采用主位方法可以获取局部合理的修辞规则,由此消除了新修辞学发展的两大障碍。在此基础上,根据广义论证本土化研究方法,建立新修辞学的论证研究程序,提供生成、评价修辞策略和话语的新途径;并进一步通过现实案例分析,展示这一程序的可操作性和恰当性。由此,从社会文化维度发展了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理论。
    • 徐婧; 郭晔
    • 摘要: 由比利时法哲学家佩雷尔曼创新的“新修辞学”继承古典修辞学“听众”理论,并以“合理性”和“理性”、“推论”和“论证”的区别作为理论基点,用来证成价值判断的选择。佩雷尔曼将其引入法律论证领域,对法官的“听众”、新修辞学应用在论证中的起点、环节和“惯性原理”进行了分析。但是他的这一尝试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批评,如规则不能作为法律的起点,破坏了法律解释规则的内在逻辑,“惯性原理”在法律论证中具有局限性等。即便如此,其在法律论证中早已显示出的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而这也是来自于法学本身的包容性。
    • 原雪; 朝霞
    • 摘要: 修辞学如何深刻地渗透并影响着语言学研究,长久以来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理论认证.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修辞学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印证了西方修辞学的当代复兴,同时为批判性语篇解读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刻影响了其在20世纪后期的产生及发展.批判性语篇阅读对隐含在语篇中的社会意识形态、作者的潜在引导性、读者的创造性、语用、交际目的等因素的关注,无不受到修辞意识的深刻影响,并对丰富批判性语篇阅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李克; 高婷
    • 摘要: 本文借助CiteSpace数据分析软件,在西方新修辞学的理论背景下,从发文量、关键词、作者、机构共现以及战略坐标五个方面对国外"情感诉诸"的研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情感诉诸"研究发展缓慢,缺少深入研究且受到的关注较少;话题新颖度高,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高产机构以及作者较少,缺乏深入合作;"情感诉诸"研究在发展古典修辞学思想、跨学科性应用、受众突显以及视觉化等方面符合西方新修辞学的发展趋势.
    • 刘涛
    • 摘要: 相比较而言,传统修辞学认为修辞仅仅是一种工具,新修辞学则认为修辞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新修辞学的中心命题是"认同"而不是"劝服",其考察的是修辞实践中的"同"而不是"异".作为一种批评范式,新修辞批评拓宽了传统修辞研究的视野,其不仅规避了传统修辞对差异、形式、结构和逻辑的过度强调,而且在社会维度上打开了视觉修辞研究的认识视野,我们可以借助"修辞认同批评"和"幻想主题批评"这两种代表性的新修辞学理论资源,把握图像符号与视觉实践的修辞原理及深层的认同建构机制.
    • 刘涛
    • 摘要: 传统修辞学关注修辞者的劝说目的问题、言语表达的策略和功能问题以及修辞话语的社会建构问题,而修辞行为发生的情景及其要素关系问题并未得到系统的研究.按照修辞情景理论的基本观点,修辞情景并不是由修辞构成的情景,而是一种需要修辞加以修复的情景,其意味着一种促使修辞发生的某种状况,如紧急时刻、危险状态或问题状态.相应地,事变状态、参与受众、制约因素构成了修辞情景的三个基本要素.修辞情景视域下的公共危机应对,需要正面回应"缺失""紧急""事变""场景""时机"五个关键命题.
    • 刘涛
    • 摘要: 相比较而言,传统修辞学认为修辞仅仅是一种工具,新修辞学则认为修辞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新修辞学的中心命题是"认同"而不是"劝服",其考察的是修辞实践中的"同"而不是"异"。作为一种批评范式,新修辞批评拓宽了传统修辞研究的视野,其不仅规避了传统修辞对差异、形式、结构和逻辑的过度强调,而且在社会维度上打开了视觉修辞研究的认识视野,我们可以借助"修辞认同批评"和"幻想主题批评"这两种代表性的新修辞学理论资源,把握图像符号与视觉实践的修辞原理及深层的认同建构机制。
    • 刘涛
    • 摘要: 传统修辞学关注修辞者的劝说目的问题、言语表达的策略和功能问题以及修辞话语的社会建构问题,而修辞行为发生的情景及其要素关系问题并未得到系统的研究。按照修辞情景理论的基本观点,修辞情景并不是由修辞构成的情景,而是一种需要修辞加以修复的情景,其意味着一种促使修辞发生的某种状况,如紧急时刻、危险状态或问题状态。相应地,事变状态、参与受众、制约因素构成了修辞情景的三个基本要素。修辞情景视域下的公共危机应对,需要正面回应"缺失""紧急""事变""场景""时机"五个关键命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