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上转换荧光

上转换荧光

上转换荧光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319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化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37497篇;相关期刊46种,包括包装学报、材料导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2004全国全固态激光技术与应用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等;上转换荧光的相关文献由815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峰、吴世嘉、宁保安等。

上转换荧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37497 占比:99.98%

总计:337581篇

上转换荧光—发文趋势图

上转换荧光

-研究学者

  • 徐峰
  • 吴世嘉
  • 宁保安
  • 王周平
  • 高志贤
  • 张治国
  • 王东
  • 王硕
  • 任舒悦
  • 彭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杰; 高忆欣; 王超; 尹玉; 宋艳华; 曾晓丹; 姜海峰
    • 摘要: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合成了六角柱形NaErF_(4)和NaErF_(4)@NaYF_(4)核壳上转换发光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荧光光谱(PL)等表征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和上转换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纯NaErF_(4)样品为六角柱形,边长和厚度均为1μm左右,样品表面光滑。随着NaYF_(4)壳层的包覆,六角相NaErF_(4)周围出现了大量的立方相NaYF_(4)纳米颗粒,得到了NaErF_(4)@NaYF_(4)核壳结构。荧光光谱表明,通过在六角柱形NaErF_(4)表面包覆NaYF_(4)壳层,可以有效增强上转换发光强度,其中,位于527,543,663 nm处的3个发射峰分别对应于Er^(3+)的^(2)H_(11/2)→^(4)I_(15/2)、^(4)S_(3/2)→^(4)I_(15/2)和^(4)F_(9/2)→^(4)I1_(5/2)能级跃迁。随着壳层中Y∶F比例的增加,立方相NaYF_(4)的晶体衍射峰逐渐增强;同时,对应的NaErF_(4)@NaYF_(4)样品发射光谱中红绿比(R/G)逐渐增大,发光颜色也从绿色、经黄绿色逐渐向黄色过渡,实现了多色发光。
    • 许明悦; 田丰; 高海清; 肖梓伊; 李玲
    • 摘要: 为拓展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独立用于药物载体及对于癌细胞的靶向性识别功能,我们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通过调节溶剂热的时间和温度、添加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一步合成生物相容性较好的上转换纳米粒子.合成具有形貌、粒径可调节的高均匀性和分散性的UCNPs.研究了NaYF4:Yb3+/Tm3+的合成条件,获得最佳尺寸(约300 nm)及形貌的NaYF4:Yb3+/Tm3+纳米粒子.探讨其荧光性质,发现其在980 nm光激发下的强蓝色发射可用于荧光成像,证明我们合成的UCNPs可作为上转换荧光的发光中心.对最优NaYF4:Yb3+/Tm3+纳米粒子进行药物(DOX)递送测试,发现该药物可以实现pH响应释放.至此,我们成功合成同时具有载药及pH响应释放功能的上转换纳米粒子,实现荧光成像引导下的诊疗一体化功能,拓展UCNPs的独立应用范围.
    • 吴思萦; 钱艳楠; 张海燕
    • 摘要: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不同Yb3+和Eu3+掺杂浓度的C12A7:Yb3+/Eu3+多晶粉.利用X射线衍射、上转换荧光光谱和CIE色谱图研究了C12A7:Yb3+/Eu3+多晶粉的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在波长980 nm激光激发下,C12A7:Yb3+/Eu3+多晶粉分别于550 nm和663 nm处发射出上转换绿光和红光,它们分别来源于Eu3+离子的5 D0→7 F0和5 D0→7 F3跃迁.结合上转换布局机制,分析了不同Yb3+和Eu3+掺杂浓度对C12A7:Yb3+/Eu3+多晶粉光学性能的影响.分析CIE色度光谱,通过改变Yb3+和Eu3+离子掺杂浓度可以使C12A7:Yb3+/Eu3+多晶粉的发光在黄绿光区域到绿色区域间调节.
    • 董娅慧; 于佳酩; 王士鹏; 赵浩然; 李玉; 程倩
    • 摘要: 以稀土氯化物为原料、油酸和十八烯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粒径为4.4 nm的 β-NaGdF4:Yb3+,Er3+上转换荧光纳米粒子,并将其分散于纤维素纳米晶(CNC)的悬浮液中,随后通过蒸发诱导自组装制备了β-NaGdF4:Yb3+,Er3+/CNC胆甾型复合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制备样品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NaGdF4:Yb3+,Er3+上转换荧光纳米粒子的形貌为球形,结构为纯六方相,有良好的分散性,其分散液在980 nm激光激发下发出肉眼可见的明亮绿光.与纳米纤维素溶液自组装后获得同时具有上转换发光和结构色的 β-NaGdF4:Yb3+,Er3+/CNC胆甾型复合膜,少量 β-NaGdF4:Yb3+,Er3+的引入不改变纳米纤维素膜的胆甾型液晶结构.此外,纳米纤维素膜作为一维光子晶体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对 β-NaGdF4:Yb3+,Er3+荧光性能的调控,使其禁带边缘的荧光强度增强2.7倍.
    • 杨玲; 朱锋利; 谭海湖; 王帆; 王正祥; 刘跃军
    • 摘要: 将一步合成法制备的氨基修饰类沸石咪唑酯骨架晶体原位引入水性聚氨酯(WPU)基体中,结合酮肼交联改性,制备室温自交联WPU分散液.以水热法合成的稀土掺杂NaYF4上转换晶体为颜料、改性WPU分散液为连接料,制备水性上转换荧光油墨,并探讨其在包装防伪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综合改性WPU涂膜的抗水性能和热稳定性明显提高,三基色油墨具备良好的印刷适性和稳定性;印制的防伪标签,自然光下不可见,在980 nm激光照射下呈现出精细的多色荧光团花图案.基于高性能水性上转换荧光油墨,结合印刷工艺防伪技术实现综合防伪,为绿色高端包装防伪提供了新的思路.
    • 王辉; 宋娅; 童超; 杜晶晶
    • 摘要: 采用水溶性聚合物聚乙烯亚胺(PEI)调介下的水热法,一步合成了具有纤维状中空结构的六方相NaYF4:Yb3+,Er3+上转换荧光材料,并将其作为荧光填料,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了具有上转换荧光性能的壳聚糖/聚乙烯醇(CS/PVA)荧光复合薄膜.探究了PEI配体含量和反应体系pH值对合成的上转换材料的形貌、晶型和荧光性能的影响,以及壳聚糖/聚乙烯醇荧光复合薄膜中荧光填料的最佳掺杂量.研究结果表明,在PEI含量为0.3 g且反应体系pH=5的条件下,合成的产物为具有纤维状中空结构的六方相NaYF4:Yb3+,Er3+.荧光光谱表明,合成的NaYF4:Yb3+,Er3+上转换材料在980 nm激光激发下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当荧光填料的掺杂质量分数为3.0%时,制备的NaYF4:Yb3+,Er3+/(CS/PVA)荧光复合薄膜具有最佳的透明度和上转换荧光特性.
    • 卢裕能; 黎哲祺; 谭海湖; 谢少文; 许建雄
    • 摘要: 以热分解法制备的蓝色荧光NaYF4:Yb3+,Tm3+上转换纳米颗粒为核,外延生长一层具有钝化表面缺陷、增强荧光效果的NaYF4壳层,制备得到核壳上转换纳米颗粒(CSNPs).利用反相微乳液法在CSNPs上包覆一层修饰3-(三甲氧基甲硅基)甲基丙烯酸丙酯(MPS)的SiO2,实现上转换纳米颗粒亲水改性的同时,赋予其可参与加成聚合的双键.将CSNPs@SiO2-MPS与苯乙烯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共聚形成镧系掺杂NaYF4/PS复合微球.通过垂直沉积法,利用镧系掺杂NaYF4/PS复合微球自组装构建上转换荧光光子晶体(UCPC)薄膜,并探讨其在包装防伪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上转换荧光光子晶体薄膜,在可见光下从特定角度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粉色结构色,在980 nm激光照射下可观察到蓝色荧光,这两种模态下的光学特性可隐藏信息,预期在信息保护、包装防伪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董娅慧; 于佳酩; 王士鹏; 赵浩然; 李玉; 程倩
    • 摘要: 以稀土氯化物为原料、油酸和十八烯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粒径为4.4 nm的β-NaGdF_(4)∶Yb^(3+),Er^(3+)上转换荧光纳米粒子,并将其分散于纤维素纳米晶(CNC)的悬浮液中,随后通过蒸发诱导自组装制备了β-NaGdF_(4)∶Yb^(3+),Er^(3+)/CNC胆甾型复合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制备样品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NaGdF_(4)∶Yb^(3+),Er^(3+)上转换荧光纳米粒子的形貌为球形,结构为纯六方相,有良好的分散性,其分散液在980 nm激光激发下发出肉眼可见的明亮绿光。与纳米纤维素溶液自组装后获得同时具有上转换发光和结构色的β-NaGdF_(4)∶Yb^(3+),Er^(3+)/CNC胆甾型复合膜,少量β-NaGdF_(4)∶Yb^(3+),Er^(3+)的引入不改变纳米纤维素膜的胆甾型液晶结构。此外,纳米纤维素膜作为一维光子晶体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对β-NaGdF_(4)∶Yb^(3+),Er^(3+)荧光性能的调控,使其禁带边缘的荧光强度增强2.7倍。
    • 吕锐婵; 王燕兴; 杨凡; 陈朝晖; 田捷; 林君
    • 摘要: 上转换荧光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反斯托克斯发射、激发光成像深、自发荧光低、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因此作为影像药剂被广泛研究,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较低的发光效率制约了其发展.金属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可以有效地增强上转换荧光.本文主要综述离散偶极近似仿真对金属调制荧光的理论指导、实验验证和生物应用.离散偶极近似仿真能够计算纳米粒子电磁特性,可以预测等离子共振峰的位置和强度,从而指导设计金属增强稀土荧光的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能进行测试验证.综述中共涉及了六种不同的稀土-金属复合结构,都获得了金属增强荧光的效果,并实现了其在生物成像和治疗领域的应用.
    • 李晶; 郭会琴; 于慧; 田凌溪; 颜流水; 刘小明; 林立钶; 汪嘉琳
    • 摘要: 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作为环境中最典型的全氟化合物之一,具有持久性、毒性及在生物体内积累等效应.发展快速、灵敏检测环境介质中PFOS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PFOS为模板分子,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为功能单体,设计合成了具有介孔结构的表面分子印迹荧光探针NH2-UCNPs@MIPs.PFOS可通过F-F与静电相互作用与NH2-UCNPs@MIPs结合,导致其荧光猝灭,基于此建立了水溶液中PFOS(0.01~15 nmol/L浓度范围内)的高效识别和高灵敏检测技术,并实现了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对环境水样和人血清基质样品中痕量PFOS的检测.本研究为复杂基质中PFOS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