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雇员制
政府雇员制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0年内共计21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经济计划与管理、政治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1篇、专利文献93305篇;相关期刊150种,包括辽宁行政学院学报、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法制与社会等;
政府雇员制的相关文献由218位作者贡献,包括侯曼、宗帅、郑迎春等。
政府雇员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3305篇
占比:99.77%
总计:93516篇
政府雇员制
-研究学者
- 侯曼
- 宗帅
- 郑迎春
- 马明欢
- 史本通
- 徐光
- 曹宗一
- 杨东升
- 沈小平
- 谢水明
- 乔钰
- 侯剑虹
- 刘海蓉
- 刘琳瑜
- 南锐
- 危莹
- 吴龙飞
- 巩怀虎
- 师楠
- 张宇翔
- 张平
- 张慧
- 张文风
- 徐美珠
- 李莉
- 林生菊
- 王建民
- 王新民
- 王洪波
- 王燕
- 石晓燕
- 邹文杰
- 郑羽
- 郝燕君
- 郭峰
- 闵雅操
- 陈丽丽
- 马扬
- 马玉卿
- 高俊
- 丁雅敏
- 乔楚晗
- 于强
- 于芳
- 人力资源管理课题组
- 任建义
- 伍薇
- 何霖俐
- 余茜
- 侯化成
-
-
陈键;
王孟辉;
莫锋;
林烁儒;
王旸
-
-
摘要: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政府雇员制比传统文官制度更加灵活高效,备受各地政府的关注和青睐。杭州市委组织部立足培育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政人才队伍,通过走访调研、召集座谈、访谈专家、学习借鉴国内外文献等做法,结合杭州人才建设的现状,创新机制探索推进杭州政府雇员制建设,以进一步优化杭州党政人才结构。
-
-
童素娟;
蔡燕庆
-
-
摘要: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人才创新创业新高地,杭州市通过招录政府雇员的方式,储备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本文基于对238位政府雇员的问卷调查,对杭州市实施政府雇员制过程中的现状问题进行评估,并对其供需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完善政府雇员制的对策建议。
-
-
张志鹏
-
-
摘要: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要以制度为依托,人事管理制度是国家机器运转的关键环节,关系到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和效率.政府雇员制作为对政府人事管理制度的一次探索,对我国传统公务员制度的一种创新,把市场用人机制引入政府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高效行政.但自政府雇员制改革推行以来,实施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在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时期,针对政府雇员制推行过程中存在的法律依据缺失、配套制度不完善、实施缺乏推动力、合同管理约束性差等问题,应当从深入政府雇员制理论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及管理制度、加大政府雇员制度推行力度、明确政府雇员的权责利、理顺制度与制度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
-
-
-
郝燕君;
陈丽丽;
闵雅操
-
-
摘要:
政府雇员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用人体制,是对传统公务员制度的一种补充,对提高政府的组织绩效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吸收己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政府雇员制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雇员制的举措,以促进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
-
-
郝燕君;
陈丽丽;
闵雅操
-
-
摘要:
政府雇员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用人体制,是对传统公务员制度的一种补充,对提高政府的组织绩效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吸收己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政府雇员制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雇员制的举措,以促进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
-
-
-
胡重明;
陶建钟
-
-
摘要:
雇员制是破解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结构性难题的一种可能选择,但其作用仍有待发掘,甚至对于政府雇员的角色定位及制度设计问题依旧存在不少理论争议。而B区政府专业聘用人员制度建设则通过设置不同于辅助型雇员和聘任制公务员的职位类属,建立与公务员序列相平衡的管理框架,既为解决地方政府用人难题提供了可行方案,也为形成政府雇员序列内部以及与公务员序列相统一的分类管理体系提供了新路径。B区经验对于当前地方改革的启示在于,应以构建更规范、精细化的政府人事管理体系为导向,重塑官僚制行政逻辑,包括基于专业属性和功能需求创新职位分类,优化编制、职务、职权配置,建立差别化的绩效管理体系。这些又依赖于政府职能转变和突破固有的体制性壁垒。
-
-
覃晓辉;
刘舒
-
-
摘要:
作为一种新的人事管理制度,中国政府雇员制引人关注.从中国人事制度的变迁、政府工作人员身份的变化角度来讲,社会的发展构成了中国政府雇员制的历史逻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背景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嬗变,由此成为其实践逻辑;社会公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构成其理论基础.
-
-
王镜新
-
-
摘要:
政府雇员制改革,自2002年起开始在全国各地推行,但实施效果却不理想,最终政府雇员制改革在我国销声匿迹,这本身和其在中国的适应性不足有关,这种适应性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原因,同时,政府雇员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聘任制作为政府雇员制的发展开始被重视起来,起到了一定的替代性作用,但是聘任制并不一定就完全替代了政府雇员制,并且政府雇员制也不一定就应当被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