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
政府经济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1年内共计346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2446篇;相关期刊283种,包括瞭望、祖国、决策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等;政府经济的相关文献由308位作者贡献,包括吉星兆、吴俊培、孙福兵等。
政府经济—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446篇
占比:97.30%
总计:12792篇
政府经济
-研究学者
- 吉星兆
- 吴俊培
- 孙福兵
- 张书勤
- 张永刚
- 本刊记者
- 李鸿生
- 林东辉
- 滕鹏
- 黄祥辉
- A·兹维列夫
- B·别兹鲁科夫
- 丁永隆
- 严春松
- 乔新生
- 乔秀娟
- 于凤乙
- 于雯
- 何丞
- 何卫刚
- 何霞
- 余学明
- 余炳雕
- 余超英
- 余马兰
- 佚名
- 侯保疆
- 俞夏林
- 傅明贤
- 兰娇艳
- 兰瑞银
- 关静
- 冯一凡
- 冯宗周
- 冯秋萌
- 冯辉
- 凌亢
- 凡戈
- 刘京平
- 刘会才
- 刘卫国
- 刘国林
- 刘子兴
- 刘峰
- 刘巍
- 刘希梅
- 刘显华
- 刘永加
- 刘江华
- 刘清文
-
-
姬雄华;
白宗明;
宋竹芳
-
-
摘要:
评价政府经济治理能力对政府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陕西省近三十年政府经济治理情况进行考量,结果表明陕西省政府经济治理成果显著,从1990-2019年经济一直处于增长的态势,发展前景良好,但在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实力、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治理.
-
-
乔秀娟
-
-
摘要: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其对国家经济发展而言虽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但也相应的带来了一系列的严峻考验,正如双刃剑一般,有利亦有弊.对此,我国要想屹立于世界经济之林,则必然要面对如此考验.当然,也正因如此,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旨在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
-
龙土有1
-
-
摘要:
"40年前,我在加拿大读书时,同学们都认为中国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而我这个来自澳门的中国人也经常被别人看不起。不过,这一切都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及澳门回归祖国后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近日接受记者的专访,畅谈对改革开放的感受。
-
-
张雅琪1
-
-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高速运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收入来源更加广泛,个人所得税也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以税制建设为契机,让个人所得税在税制建设的影响下实现其应有的功能,成为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从而促进税制透明、公平税负,发挥个税在税收中的重要作用。在新一轮的个税法改革过程中,税收公平原则起到了关键作用。
-
-
吉星兆
-
-
摘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有光从上海转移到重庆,最初进入新华银行工作,稍后调入国民党政府经济部农本局担任重庆办事处副主任,农本局的领导何濂,是国际知名的学者。抗日战争胜利后,何濂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客座教授。爱因斯坦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何濂与他成为同事。
-
-
兰娇艳
-
-
摘要:
随着新时期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政府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今社会大环境下的市场经济发展标准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单一地采用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我国政府经济从业者的职能要求。从新时期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角度出发,对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进行研究,并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
-
张惠玲
-
-
摘要:
现阶段,我国处在一种市场经济体制变动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市场在经济体系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部门必须充分发挥管理职能的作用,确保经济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只有这样,政府的导向作用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不断发展。然而,在实际情况当中,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定位存在一定的缺陷,经常会出现管理不合格或者越位管理的情况。本文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情况做出了简要分析,并对其职能地位与实现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
-
-
-
-
王文革
-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节能经济作为一种根本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的新模式,对一个国家的调整机制(包括政府调整机制、市场调整机制、社会调整机制)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新要求.建立节能经济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核心是通过大规模的制度建设,建立促进节能的激励机制.本文在分析我国目前为实现节能所采取的政府经济激励管制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促进节能的政府经济激励管制制度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