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审终审制
三审终审制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18年内共计70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专利文献484981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唯实等;
三审终审制的相关文献由79位作者贡献,包括马丽丽、廖丽环、张坤等。
三审终审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84981篇
占比:99.99%
总计:485051篇
三审终审制
-研究学者
- 马丽丽
- 廖丽环
- 张坤
- 徐伟
- 童春荣
- 邓清月
- 陈杭平
- 高杰
- 齐树洁
- 何文燕
- 何永军
- 余立进
- 况继明
- 冷罗生
- 刑春利
- 刘方权
- 刘计划
- 单立平
- 卢峰
- 吕北罡
- 吴小敏
- 周平
- 唐琦杰
- 唐福乐
- 夏东昌
- 夏引业
- 姜森
- 姜焕强
- 姜霞
- 孙亚菲
- 孙建江
- 孙琳琳
- 张一尧
- 张先林
- 张悦
- 张春宝
- 张晋红
- 徐利
- 施娟萍
- 曹俊
- 朱兵
- 朱良好
- 李仁汉
- 李军波
- 李利军
- 李化祥
- 李学军
- 李庆华
- 李建才
- 李艳丽
-
-
廖丽环
-
-
摘要:
司法解释与指导性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参与公共政策的两种不同路径,二者具有同源性和差异性.指导性案例自下而上的权力运作逻辑、依托个案审理的司法裁判本质以及外部监督制度的配套,使其在防止政策的非公共性以及调谐政策参与过程中的司法能动性与被动性问题上具有比较优势.但指导性案例在司法适用中的低度参与以及制作规则的不规范,限制了最高人民法院政策功能的有效发挥.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指导性案例制作、建立有限的三审终审制与完善司法公开.
-
-
廖丽环
-
-
摘要:
司法解释与指导性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参与公共政策的两种不同路径,二者具有同源性和差异性.指导性案例自下而上的权力运作逻辑、依托个案审理的司法裁判本质以及外部监督制度的配套,使其在防止政策的非公共性以及调谐政策参与过程中的司法能动性与被动性问题上具有比较优势.但指导性案例在司法适用中的低度参与以及制作规则的不规范,限制了最高人民法院政策功能的有效发挥.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指导性案例制作、建立有限的三审终审制与完善司法公开.
-
-
何永军
-
-
摘要:
作为一种行政化的裁判程序,中国现行死刑复核程序有违现代司法规律,遭到了部分学者的批评,但是目前相关批评并没有对其合法性构成威胁.因为其拥有仁政、慎刑和优良文化传统等光环,立法者对其钟爱有加,使大多数人失去了对其展开反思和批判的勇气.要对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进行有效的批判,就必须首先揭去其面具,还原历史真相.帝制时代的中国皇帝们之所以创建死刑复核制度,是出于集权保位、保有天命和粉饰"作民父母"的需要,其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带有鲜明的专制集权色彩.故就本质来说,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是与现代法治精神格格不入的,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保障人权的今天,我们应当将其废除.但鉴于长期以来该制度具有一定的纠错和救济功能,故也不能一废了事,而应在废除它的同时建立死刑案件的第三审程序,以弥补中国现行两审终审制在救济和纠错上的不足.
-
-
李庆华;
肖尧;
王刚;
唐琦杰;
舒砚
-
-
摘要:
医学科技期刊质量的核心内容是学术质量,审稿是保障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严格把握三审终审制,积极解决审稿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期刊自身的特点完善审稿制度的各个环节,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审稿,把好学术质量关,促进期刊的稳定、健康发展.
-
-
张坤
-
-
摘要:
我国的审级制度以四级两审制为核心,兼以小额诉讼一审终审和再审制度为辅助.在我国审级制度设计之初,立法者缺少对审级制度基本原理及民事诉讼基本理念的充分把握.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审级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因此,在新时期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立法者应当深入领会审级制度背后所蕴含的基本规律,对我国的审级制度作出富有成效的改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