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情词
恋情词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1年内共计6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篇、专利文献5505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广西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求是学刊等;
恋情词的相关文献由58位作者贡献,包括金振宇、刘巍、刘广辉等。
恋情词
-研究学者
- 金振宇
- 刘巍
- 刘广辉
- 刘盼
- 吴静波
- 徐赢意
- 李碧华
- 陶文鹏
- 刘代霞
- 刘春梅
- 刘晓珍
- 刘红麟
- 吴肃森
- 周啸天
- 姜晓娟
- 安春竹
- 宫臻祥
- 张幼良
- 张忠纲
- 张慧玲
- 张航
- 徐琼
- 曹章庆
- 朱雪迪
- 李一飞
- 李倩
- 李婧
- 李小雨
- 李明哲
- 杨玉华
- 梅华
- 殷光熹
- 汪凌峰
- 王婧
- 王德明
- 王晓霞
- 石观海
- 翟志娟
- 肖瑶
- 董利伟
- 蒋晓城
- 蒋蔚
- 诸葛忆兵
- 赵治中
- 邵之茜
- 郭尚珍
- 郭杨波
- 郭院林
- 钟其鹏
- 陆永品
-
-
刘晓珍
-
-
摘要:
辛弃疾与姜夔都创作有相当数量的恋情词,这些恋情词突破了传统写法,用字精警、笔力劲健、格调不凡、含蕴深厚,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风格上均呈现刚柔相济之美.但细品二人恋情词,差异还是相当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主体呈现、词作内涵、内在结构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从主体呈现看,辛弃疾的恋情词多"言在此而意在彼",姜夔的恋情词则多写个人亲历;在内涵寄托上,辛弃疾的恋情词多内蕴恢复之意,姜夔的词则多为由恋情而衍展的个体生命意识;在结构方面,辛弃疾的恋情词多以"气"贯穿,姜夔的恋情词则多以"韵"勾连;从风格上比较,辛弃疾的恋情词多摧刚为柔,柔情中饱含英雄悲郁愤激之感慨,姜夔的恋情词则以刚写柔,以冷峭劲健之笔写儿女之柔情.
-
-
李小雨
-
-
摘要:
纳兰性德的恋情词一直受到较多关注。实际上,在纳兰的一生当中,值得注意的还有他与顾贞观的情谊,他们相差18岁,属于忘年之交。二人相识于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顾贞观在词注中记下了这一刻:“岁丙辰,容若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金缕曲》词注)两人均怀相见恨晚之情。在相识的这一年,纳兰作有《金缕曲》赠予顾贞观,自表心曲,词云:德也狂生耳。
-
-
石观海
-
-
摘要:
在清代诗坛上,纳兰容若如今备受关注。纳兰词颇受“汉人风气”熏陶,前朝词人之中,尤其是南唐后主,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纳兰词中相当一部分作品都是为他的爱情之殇而唱的“挽歌”,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唱给他的初恋情人的。其恋情词作中,经常选用一些意象性词语,虽然隐晦、曲折,却道出了其怀念的正是别时容易见时难的初恋。纳兰在没有正式婚宴之前就已与初恋情人私下里结为秦晋之好。但严酷的现实横亘在二人之间,使纳兰获得的只是无穷的幽怨与怅恨,他的许多词作都渗透着这样的情绪。纳兰怀念初恋的词作,意象中隐寓着对初恋的刻骨追怀。基于对自己亡妻的思念和追忆,也写下不少悼亡词。纳兰以32岁的短暂人生为世人留下了340余首词作,其中涉及情恋的不下1/3,博得了“清代李煜”的称号,其地位在词论家的眼中相当重要,原因大约在于其词写得极为艺术,真切而不矫揉造作。
-
-
-
安春竹
-
-
摘要:
姜夔的恋情词词中几乎找不到对于男女相恋、相处的直接或细节描写,而多托物借景并采用繁多的动植物、乐器、月、酒、梦等独特而巧妙的意象.这些意象显豁、精美,多表达精神层面的相思寄托之情,使其词风格清寒幽冷、语言质朴简练、内容精美广博,使姜夔在宋词词坛独树一帜,恋情词流芳百年,经久不衰.
-
-
徐赢意
-
-
摘要:
晏几道的恋情词包括词人、闺中少妇、少女的相关恋情.除了"梦"以外,常用"泪"、"书信"等意象进行描写,并以丰富的环境描写渲染词作.在充满悲剧的恋情书写背后,词人的恋情词中包含着对少年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展现了晏几道生活的悲剧.
-
-
姜晓娟;
宫臻祥;
蒋蔚
-
-
摘要:
姜夔在有关合肥琵琶女的恋情书写中,对当年情事的描写具有叙事特征.白石恋情词运用多种叙事手段,主要包括双重主题下线索并置以及意境渲染时浓厚的悲剧意味两个方面;在审美特点上,白石恋情词叙事时表现出人物形象塑造上模糊与真切同在、故事发生背景虚构与真实同存,恋情细节温情与落寞兼具的特征;姜夔恋情词在南宋词坛确立出新的审美范式,即雾里看花的抒情性与化实为虚的写意性.
-
-
-
朱雪迪
-
-
摘要:
姜夔的恋情词多达二十余首,占其词集总数的四分之一,大多写的情深绵邈,意蕴丰厚.受时代背景、文化氛围以及姜夔本人性格、机遇等的影响,姜夔的恋情词呈现出伤感、深情、专一、清雅等特点.研究姜夔恋情词的特色极其成因,对整个词史乃至文学史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