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布胡同
总布胡同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8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专利文献85646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瞭望、社区、收藏等;
总布胡同的相关文献由8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守刚、冯骥才、曾静等。
总布胡同—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5646篇
占比:99.90%
总计:85728篇
总布胡同
-研究学者
- 张守刚
- 冯骥才
- 曾静
- 王军
- 程大利
- 邵燕祥
- 万里
- 严珺
- 何双伶
- 何来
- 俞志焕
- 傅惠敏
- 冰心
- 刘丽萍
- 刘岩
- 刘晶晶
- 刘火
- 卞毓方
- 叶新
- 叶明明
- 叶细细
- 吴宇桢
- 吴海琰
- 吴鸿
- 周新华
- 周林生
- 唐小兵
- 唐昆
- 姚金妤
- 姜龙飞
- 宋正伟
- 尹然
- 岳岩
- 庞琦昕
- 张志勇
- 张慧超
- 张欣
- 影子
- 忆君
- 戴鹏
- 文岚
- 曾顺
- 朱妮
- 李昕
- 李晶
- 李金河
- 杨东恒
- 杨会来
- 沈昌文
- 沈胡婷
-
-
王凯
-
-
摘要:
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者,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归来后,先后在东北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和清华大学从事建筑学研究与教学。不论是在北平北总布胡同的客厅、遍地烽烟的西南边陲,还是宁静的清华园,他们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爱,去感受,去关注。【北平北总布胡同3号】梁思成和林徽因位于北平北总布胡同的家是朋友们最喜欢去的地方。这个时期,梁思成和林徽因刚刚辞去东北大学教职回到北平,在刚成立不久的中国营造学社工作。
-
-
陈新华
-
-
摘要:
在林徽因的婚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世人皆知的金岳霖。关于林徽因和金岳霖的情感纠葛,坊间有各种传言,其中流传最广的一则故事是:金岳霖住在北总布胡同三号梁宅后院时。
-
-
-
鲍安琪
-
-
摘要:
“谈笑有鸿儒,只我-一个白丁在旁画图。”那是在清华大学胜因院12号,林微因的最后一个家。后来成为建筑学家、工程院院土的关肇邺那时23岁,刚从清华大学营建系毕业留校,那段时间每天来这里,帮老师林微因画图。老朋友金岳霖、张奚若、周培源等时来造访。这样的下午茶时光,关肇邺能依稀感觉到30年代那个著名的北总布胡同3号“太太的客厅”的氛围。
-
-
程大利
-
-
摘要:
北总布胡同32号,现在只剩下一个大门和断壁残垣。北京,建国门内,这个叫北总布的胡同是因为明清时代布政司衙门所在。民国时,这里住过许多文化人,如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叶浅予、李可染等等。32号是个大院子,曾是北平国立艺专的旧址。在北平国立艺专读过书的程莉影老人说,黄包车夫拉着齐白石到这儿停下来,徐悲鸿校长上前迎接,老人拄杖到教室里上课。黄宾虹老先生穿着大棉袍,操着一口皖浙腔讲画史。后来,这里是新中国的出版总署机关,胡愈之、叶圣陶每日来此上班。再后来成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社址,转眼六十余年,直到搬迁。所以,北总布胡同32号的另一个名字叫“人美”,今天叫“老人美”。
-
-
唐昆
-
-
摘要:
林阳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馆馆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有《林阳诗草百首》《花甲初逢——林阳丁酉诗稿》《如逢花开——林阳戊戌诗草》《以画入书——换个角度看书法》《小人书大人物》(入围2017中国好书)《左编辑,右营销》《编辑视界》《北总布胡同32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老艺术家们》(一、二)、《君子之风——林阳书法作品集》等。2015年在北京举办"笔墨随心—林阳诗书作品展"。
-
-
姜龙飞
-
-
摘要:
那年去京公干,住宿是对口单位安排的。已是华灯初上,心照不宣地跟着对方走便是,我根本没问。到地方一看,拐角处竖着路标,街灯下字迹清晰:北总布胡同。一应手续完毕,双方握手互道再见。脑子里还惦记着刚才见到的北总布胡同这个怪名。依稀记得当年德国公使克林德就是被清军打死在一个叫总布胡同的地方,直接点燃了八国联军入侵的导火索。撂下背包我溜达着往外走,刚出院门,发现左侧墙面上镶着一幅浮雕,暗影中不甚分明,倒是旁边红底金字的壁刻看得真切: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遗址。
-
-
-
-
庞琦昕
-
-
摘要:
故事总要有个开始讲述的地方,我爱上故居是从有了邂逅的遐想开始的。常常遗憾,我错过了一个充满浪漫与传奇的年代,那是一个在一切的无常变化中却又有许多不可说明的秩序感的年代。于是我在书中探寻,阅读使一场跨越时空的邂逅成为可能。我去过北总布胡同3号院的“太太客厅”,胡适、梁实秋、徐志摩、金岳霖、费正清都是那里的座上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