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李可染

李可染

李可染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89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世界各国艺术概况、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9篇、专利文献474篇;相关期刊480种,包括老年教育(书画艺术)、收藏、中国收藏等; 李可染的相关文献由104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鲁湘、李松、陈传席等。

李可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89 占比:77.02%

专利文献>

论文:474 占比:22.98%

总计:2063篇

李可染—发文趋势图

李可染

-研究学者

  • 王鲁湘
  • 李松
  • 陈传席
  • 郎绍君
  • 任愚颖
  • 邵大箴
  • 孙美兰
  • 刘曦林
  • 李可染
  • 海坤1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琳琳
    • 摘要: 李可染是20世纪卓越的画家和艺术教育家,作为响应新文化运动革新中国画的绘画大师,他所创造的“李家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典型代表。研究李可染的学习观念,探索“李家山水”面貌形成背后的原因,为当代山水画的革新提供借鉴。从“师传统”“师造化”“师社会”这三个角度出发,阐述李可染山水画的学习道路、艺术探索和治学态度。
    • 寒江雪
    • 摘要: 春天,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热爱表现的题材。人们总是不吝于将最华美的辞藻、最瑰丽的想象,赋予四月的旖旎春光。“人间四月天”,就是世间美好的代名词。四月天的美,在"贵如油"的春雨中飘洒。不似冬雨的刺骨,不似夏雨的酣畅,春雨是淅淅沥沥、绵绵密密的,如丝如线,更婉约、含蓄。在丝丝缕缕的春雨编织而成的网中,天地万物等待着来自自然的洗涤。蒙蒙的春雨轻轻地扫去冬日的厚重,涤荡世间的阴霾,衬托出清新与生机。一如李可染的《蜀山春雨图》,水汽淋漓的墨色渲染出湿漉漉的山石,相比之下,春雨中的桃花显得分外娇艳,正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在霏霏春雨笼罩之下,山、树、屋愈显寂静空灵。
    • 张廷波; 姚兰
    • 摘要: 在新中国山水画风确立与形态演进历程中,中央美术学院以其在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体系中的学术影响力成为研究该课题难以绕行之学术阵地。尤其对于新中国北方山水画的史学演进与形态梳理而言,针对中央美院山水画教学的脉络发展与史学影响之有效考察,无疑将会成为研究新中国山水画教学之重要课题。在此过程中,李可染在立足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画教学与研究基础上所确立的文化传统,对于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尤其北方山水画风格确立与形式探索影响较大。有鉴于此,本文欲在理清中央美院山水画教学发展轨迹基础之上,探究李可染影响下优秀教学传统之生成。
    • 摘要: 金盼盼,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李可染青年画院画家、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87年生于浙江杭州,本科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视觉传达专业。2015-2016年进修于北京画院方政和工作室,现为北京画院方政和工作室助教。2019年参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古丝绸之路壁画临摹与研究”项目。
    • 丘挺
    • 摘要: 在近几年的笔墨探索中,对积墨法与水法着力最多,积墨不仅仅是浓墨,还有淡墨积。龚半千晚年,黄宾虹,李可染属于浓墨积这一手法的代表。淡墨积在元人的作品中尤其多。如“以渴成润”法,我在读本科时曾下力气临摹过一些元人作品,特别钟情于倪云林与王蒙的“以渴成润”,这种手法秀润天成,浑然而不见笔墨痕的效果,即以干笔三五遍皴擦复加,从而达到温润的笔墨效果。
    • 宋盼盼
    • 摘要: 李可染(1907年3月-1989年12月)男,江苏省徐州人。是我国现代伟大杰出的民族艺术家,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的弟子。李可染从小起就很喜爱美术,善于自己画一些风景、人物,特别是擅长画牛。四九年后为了彻底变革中国新时期国画,屡次下江南,把西洋画的技法重新纳入中国传统的工笔造型,并首次将西洋画的明暗对比处理的方式重新带入中国画,探索"光"与"墨"的变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
    • 章震宇
    • 摘要: 衰年变法后齐白石的花鸟画逐渐享有盛誉,其人物画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李可染亦是如此,以《钟馗》为人所熟知的李可染学过西画、画过宣传画,但后来却为其山水画大名所掩盖,许多人只知道“李家山水”而对其人物画知之甚少。本文运用图像分析法、比较法,试图通过介绍齐白石和李可染人物画的图式、风格等让读者对二人的人物画面貌有所了解,并通过对齐白石和李可染人物画的具体分析来看李可染人物画对齐白石艺术的继承和发展。笔者结合具体作品、题跋及史实看齐白石艺术对李可染人物画的影响,尤其是在形成具有相同构图的“多胞胎”图式和“表情法”方面的影响。
    • 吕陶思源
    • 摘要: 在“写生”这个词诞生之前,“师造化”是论及山水画创作最经典的话语之一。20世纪从“师造化”到“写生”的转化,经历了一场西学东渐的变革。不同于“师造化”传统,李可染的写生以西方绘画的观察角度来体悟自然,且作品具有政治思考性。通过这样的个人实践,李可染完成了从传统图式到个人图式的飞跃。
    • 蔡可
    • 摘要: 20世纪是中国画的转折时期,中国画面临着在传统困境中进行现代转型的挑战。在西方文化艺术的冲击之下,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一度走向了彻底否定传统的极端方向,面对故步自封或完全西化的割裂式发展困境,如何平衡传统和现代成为当时画家们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李可染可谓是少数能出入古今,从容游走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画家中的佼佼者,他在传统山水向现代形态转型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主要围绕李可染60年代以前的写生观念与实践探索和60年代以后鲜明的“红色山水”风格两大部分进行展开,以期加深对李可染山水画的探索与创新的认识。
    • 丁聪
    • 摘要: 20世纪传统中国画处于现代转型阶段,此时期诸多画家有着不同的实践道路。李可染是一位极具有代表性的开创性画家,其师承齐白石、黄宾虹的传统山水,又恰当融合西方的绘画特点,在大量写生的基础之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山水画语言,呈现出了凝重、混芒的艺术意蕴,同时亦具有着深厚的民族性内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