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急救物品

急救物品

急救物品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6742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医疗装备、中国卫生产业、基层医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八届东北三省放射学学术会议、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暨全国急危重病护理学术交流会等;急救物品的相关文献由23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超、乔守莲、任红伟等。

急救物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6742 占比:99.75%

总计:46858篇

急救物品—发文趋势图

急救物品

-研究学者

  • 李超
  • 乔守莲
  • 任红伟
  • 何利
  • 何卫统
  • 何秀英
  • 冯小梅
  • 冯春爱
  • 刘小春
  • 史清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小刚; 刘乾文
    • 摘要: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救护车急救药品及物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5月我院实施救护车急救药品及物品的细节管理前检查救护车80台次,记录相关数据与资料,纳入对照组;后对参与此过程中所有的医护人员开展细节管理培训,并于2021年7月至11月收集医院实施救护车急救药品及物品的细节管理后检查救护车80台次,记录相关数据与资料,纳入观察组。比较实施细节管理前、实施细节管理后救护车出动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实施细节管理前、实施细节管理后救护车出动过程中急救药品及物品的清点时间、急救药品拿取时间、急救物品拿取时间;比较实施前、实施后医护人员对救护车急救药品、物品管理掌握水平。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观察组救护车出动过程中不良事件出现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细节管理后,观察组救护车出动过程中急救药品及物品的清点时间、急救药品拿取时间、急救物品拿取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细节管理培训后医护人员对救护车急救药品、物品知识掌握度高于培训前,对救护车急救药品、物品交接熟练度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管理应用在救护车急救药品及物品管理中,可提高医护人员对救护车急救药品及物品知识的掌握度及交接效率,缩短救护车出动过程中急救药品及物品的清点时间、急救药品及物品拿取时间,减少急救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 王林娜; 王秀娥; 马欢
    • 摘要: 目的探讨5S管理模式在急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曹县人民医院25名人员作为研究组,2020年1—12月本科室25名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物品管理,研究组开展5S管理模式进行急救物品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期间的急救物品管理效果,急救物品的取用、检查与整理耗时,以及人员对于急救物品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急救物品放置整齐且无缺失、无质量问题且标签清晰、处于功能状态、无过期物品、物品预警与封存、人员知晓管理制度内容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机抽查的急救物品取用、检查与整理耗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于急救物品管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5S管理模式实施急救物品管理效果满意,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满意度,为患者急救工作提供全面保障。
    • 寇磊; 李超
    • 摘要: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救护车与急救物品的有效细节管理措施和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廊坊市卫生急救中心急救科院前急救医护人员40名,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名医护人员采用常规管理措施,研究组20名医护人员采用有效细节管理措施,统计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医护人员无菌包清点时间、药品清点时间及其他清点时间更短,服务态度、急救技能、操作技能、急救质量、出诊流程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急救物品使用不合理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5.00%,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时,加强救护车、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可提高患者的急救效果,提升急救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杨伯淑
    • 摘要: 120急诊医生在就诊抢救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但要保证出诊的速度,还要认真履行岗位的职责,首先应做好急诊的接听电话职责,记录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家庭住址,保证其记录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建立完整的院前急诊规章制度,提高120急诊医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应配备齐全的院前急救药品及各种急救物品。提高急救车司机的专业性。120急诊医生在院前抢救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风险因素,下面咱们就来谈一谈具体有哪些风险因素,及其相对应的措施。
    • 廖运玲
    • 摘要: 目的:讨论急救物品规范化管理对降低护理风险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实行没有实施急救物品规范化管理作为管理前,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实行急救物品规范化管理作为管理后.结果:管理后的物品检查耗时小于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管理后的物品取用耗时小于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管理后物品整体耗时小于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管理后的用药准确率高于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管理后用药速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管理后的抢救物品使用速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管理后没有出现护理缺陷以及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前出现过0.10%的护理缺陷,出现0.10%的护理不良事件,差异显著(P<0.05).管理后护理潜在隐患发生率小于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救物品中使用规范化管理,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用药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张晓玲
    • 摘要: 目的了解门诊护士的急救能力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76名门诊护士进行急救相关理论知识和急救技术的考核,并现场检查科室急救物品的管理情况.结果 高年资、低年资护士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成绩均低于中年资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室急救物品合格率为96.9%.结论 须加强门诊低年资护士和高年资护士的急救能力及相关急救知识的培训,提高其急救意识;同时要规范门诊急救物品的管理,以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
    • 牛素桃; 王画鸽
    • 摘要: 目的 探讨"5S"管理法在神经外科重症临护室急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2015年1月—2018年1月本科实施"5S"管理法后物品损耗管理效果及医生对护士挽救配合的效果,较"5S"管理法实施前作比较,以此评价"5S"管理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5S"管理法实施后物品损耗效果显著优于实施前,医生评价效果亦优于实施前.结论 应用"5S"管理法,可减少物品损耗,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质量,可推广应用.
    • 李赛梅; 韦柳青; 周育丽; 黄婷婷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急救物品的管理检查环节的改进,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管理质量与安全.方法 对急救物品实行分区域专人管理,归类有序配备统一,制定具体的检查内容评估表,并严格培训各层级护士,采用开放式和封条式相结合,保证检查的有效性.结果 有效提高了急救物品管理质量及工作效率;改进了检查内容和方法,减少遗漏,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整合人力资源,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和压力,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急救物品完好率100%.结论 急救物品管理中检查方法环节的改进,不仅省时便捷,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较全面地评估急救物品质量,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使急救物品管理更科学、规范,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
    • 汪冬健
    • 摘要: 目的:研究细节管理应用在院前急救救护车和急救物品的效果.方法:选择扬州市急救中心2014年11月 ~2016年11月院前急救工作进行研究,其中于2014年11月 ~2015年11月实施常规的管理模式,2015年12月 ~2016年11月实施细节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效果.结果:实施后满意度与医疗纠纷情况均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院前急救中实施细节管理,救护车与急救物品完好率较高,患者的满意度与纠纷情况均优于实施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