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灵空间

心灵空间

心灵空间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6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学、绘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1篇、专利文献76822篇;相关期刊238种,包括大众心理学、台声、现代交际等; 心灵空间的相关文献由238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国平、林清玄、何玉蔚等。

心灵空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1 占比:0.34%

专利文献>

论文:76822 占比:99.66%

总计:77083篇

心灵空间—发文趋势图

心灵空间

-研究学者

  • 周国平
  • 林清玄
  • 何玉蔚
  • 梁明清
  • 绘丹
  • 陈世旭
  • 黄木村
  • 龚修森
  • jin98
  • 丁国强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龚天平; 胡莹
    • 摘要: 道德空间既是一个由空间社会学中社会空间概念延伸而来的范畴,也是伦理学的一个新范畴。它指个体与自身、与外界之间的一种道德关系,是个体的道德气度,是个体在道德关系场域中的得居其位和与外界的共生、共处,也是个体与外界道德关系的充实、充足的展开。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表象空间等相较,道德空间是人的空间,具有属人性;是心理空间,具有内隐性;是精神空间与行为空间的统一,具有内外融贯一致性;是价值空间,是一种道德价值;是个体独立空间与关系空间的统一,具有独享分享并存性。就道德空间与生活的关系来看,道德空间依赖但赋能生活,生活承载并展开道德空间。
    • 张南
    • 摘要: 元代山水画是中国抒情写意山水画的高峰,它以充满“逸趣”的山水空间,表现出中国文人独特的“隐逸”气质。这一绘画空间特色的形成,一方面与元代文人以隐逸为主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另一方面离不开禅学对士夫文人精神世界的渗透。禅宗“即心即佛”的心佛观使绘画的意义从注重观察和表现外在的对象世界逐渐转变为深度关注和展现画者的内心世界。就具体的呈现方式而言,元代山水画的空间表现实现了在观照方式上由“观物”到“观心”、在笔墨技法上由“存形”到“达意”的变化,并且在景物构成方式上形成了“平淡天真”的图式语言。元代山水画“逸趣”空间的形成,昭示着中国传统山水画空间表现方式由对自然空间的精慎描绘发展为对画家心灵空间的自由呈现,中国传统绘画从“他律”转向“自律”的发展道路也在这一变化中呈现出来。
    • 卢文婧
    • 摘要: 作为70后作家的代表,田耳的创作既有传统的文学气质,又有内在创新的追求,这不仅体现在叙事背景的选择、人物关系的交织、语言的简而不俗等方面,还有他自身在创作中造就的通达视野。田耳作品中的通达意识指向动态发展的社会、普通日常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指向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从而在多重指向中表现出对社会、文化、哲学、人性等方面的思考。
    • 董澄
    • 摘要: 说起摩托车,骑手们都有一套自己的见解。有人说,这是便捷的交通工具,大街小巷,戈壁沙滩,荒野森林,天涯海角,没有摩托车到不了的地方;有人说,这是充满魅力的娱乐机器,是展示个性的载体,是个人立场的静默宣言;还有人说,这是追求自由拓展心灵空间的骏马,通过摩托车,无论活动半径还是心灵空间,都得到极大拓展,性情得到充分抒发;但是,归根结底,摩托车到底是人类的创造,来自社会,回到社会,不可避免的与社会方方面面,如文学艺术、社会文化、战争等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纠缠共生,相生相克,并对社会发生深刻影响。
    • 潘嘉来
    • 摘要: 伴随着超级火箭将人类的视野拓展到遥远的天际和地外行星,人们看到了前工业文明时代完全不可能想象的场景和图像,而这些全新图景带给人们的心灵震撼必然会被投射到艺术创作中来。在绘画领域,艺术之都巴黎曾经活跃着三位杰出的华人艺术家——赵无极、朱德群和冯骁鸣,他们以描绘非具象的宏大场景闻名于世。而在当今画坛,同样以宏大世界观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家还有门秀敏。
    • 张晔
    • 摘要: 诗歌创作需要在特定的空间中进行,而不同的空间具有不同的特质.空间转变带来诗人创作心态与审美趣味的变化,最终影响了诗人的创作风格.特别是在诗歌意象的建构中,由于外在影响不断地内化为诗人的审美心理和文化性格,从而产生了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诗歌作品.作为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空间存在,长安这一在地理空间中矗立不动的象征符号,却成为杜甫心灵空间中不断转换的情感坐标.随着长安在杜甫心灵空间中的"位移",其诗歌创作心态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在杜甫诗歌的黄河书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被赋予独特意义的黄河书写,在其诗歌意象建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即在空间理论与诗歌美学的引领下,从向往长安、困居长安和去离长安等三个视角,考察黄河作为诗歌意象在诗人心灵空间不断转换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效果.这种跨界研究不仅对杜甫诗歌研究在方法论上是一种尝试,而且对杜甫诗歌研究领域的拓展具有一定的诗学意义.
    • 华未眠
    • 摘要: 考古工作,是人类恢复集体记忆,接通文化源头,廓清精神疆域,照亮内在心智,拓展心灵空间的一项伟大活动。三星堆考古工作,随着近百年的陆续发掘和周边前后期遗址的不断发现,越来越凸显出它在厘清古蜀史、探寻长江文明起源和主体内容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它对进一步认清中华文明多元构成的内容和中国人的心智结构,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世界考古学及近几十年人类学的发展,三星堆考古工作,对进一步了解上古世界文明体的类型和彼此间文化经济交流的具体情况,可能产生实质性的意义。
    • 李君梦
    •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做一个自知的人,不仅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愉悦的心灵空间,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创设一个和谐、健康、充满活力的成长氛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在承受着或大或小的考验.尤其是,如果身边的亲人、朋友受到疫情伤害时,心理情绪问题的表现或许更为突出.这时候,更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及时介入,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与疏导.
    • 李卓尔
    • 摘要: 最近常听到关于“断舍离”的话题,我也想说几句。我的手机空间越来越多的被购物网站、购物群占据着,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超级方便。实用的不实用的,满足了我购物产生的刹那间的快感,逐渐的,生活空间也被塞得满满的。长辈们说,节俭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大肆的购物,就是一种浪费。不需要的不买,让自己的心灵空间和生活空间腾出位置,让自己浮躁的内心安静下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