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系统
CAD/CAM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3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711276篇;相关期刊126种,包括模具技术、模具制造、数控机床市场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轻金属分会工业铝型材大型专题讲座及技术交流会、2005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首届中国国际轻金属冻炼加工与装备会议等;CAD/CAM系统的相关文献由27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福江、江吉彬、章志慧等。
CAD/CAM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11276篇
占比:99.99%
总计:3711479篇
CAD/CAM系统
-研究学者
- 张福江
- 江吉彬
- 章志慧
- 翟万略
- 陈其南
- 陈德富
- 刘蓓令
- 刘静安
- 周安平
- 周彦明
- 周海兰1
- 唐士娟
- 季源源
- 常靓
- 张梅
- 张芳
- 李天铎
- 杨宏青
- 杨正军
- 柴振荣
- 樊明
- 洪煜锐1
- 王宝雨
- 王约庚
- 王隆太
- 祝林森
- 胡正寰
- 谭平宇
- 邓跃
- 邹高峰
- 钱文明
- 韩学军
- 项余建
- 高永波1
- 黄敬义
- ELI PLASKETT
- 乔珊
- 乡碧云
- 于晓波
- 产文良
- 任红业
- 伊藤博
- 何将三
- 何德林
- 何志贵
- 侯志伟
- 侯永海
- 俞巍巍
- 傅建中
- 党铁牛
-
-
陈士兵
-
-
摘要:
研究经椅旁CAD/CAM系统合成的3种不同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在口腔磨损修复中的短期临床效果。经CAD/CAM系统制作3种不同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材料对患牙进行修复,使用二硅酸锂可切削玻璃陶瓷CAD/CAM,其中32例采用普通嵌体进行修复,36例采用高嵌体进行修复;32例采用二硅酸锂可切削玻璃陶瓷CAD/CAM全冠修复,术后回访时间12个月。实验完成后的满意度调查表为改进后的美国公共卫生服务(USPHS)标准量表,从多角度评价普通嵌体、高嵌体和全冠修复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完成随访调查的患者为98例,其中普通嵌体31例、高嵌体35例和全冠修复32例。3种修复组的有无折裂、边缘着色、有无变色、继发龋、边缘密合度、表面质地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椅旁CAD/CAM系统制作的3种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材料在口腔磨损修复中短期临床效果满意。3种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材料修复后牙缺损的成功率差异不显著(P>0.05)。
-
-
黄立靖
-
-
摘要:
对平行分度凸轮机构的运动原理进行了分析,利用Pro/E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工作凸轮轮廓数据的计算,并对平行分度凸轮传动机构进行了运动仿真.结果显示,该平行分度凸轮CAD/CAM设计系统提高了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具有可视化操作与动态仿真分析等功能,大大简便了凸轮机构设计工作.
-
-
邹高峰;
常靓;
张梅;
王亚妹;
曹桂君
-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E-max瓷块修复根管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98例患者已完善根管治疗的后牙100颗,随机分为高嵌体组、全冠组,应用E-max瓷块进行修复(N=50),分别于术后即刻、12个月、24个月对患者满意度、牙齿修复效果、牙周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高嵌体组的患者满意度和牙齿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全冠组;两组的牙周探诊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冠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和高嵌体组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嵌体组PLI和全冠组SBI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ax全冠及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均可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
-
萧剑浩;
黄容裕;
秦浩
-
-
摘要:
目的:探究数字化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系统用于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全部选自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IPSe.maxCAD系列瓷块以及用CerecAC系统联合制作嵌体修复患牙119颗,完成修复即刻和半年后对修复体进行评估.结果:119颗修复体的外形、边缘染色、继发龋修复即刻以及修复半年100.00%达到A级,固位修复即刻100.00%达到A级.外形、边缘适合性、颜色适合性、牙龈除了颜色适合性复半年A级低于90%,其余A级均在90%以上.所有修复体修复即刻、修复半年均达到C级.结论:数字化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系统用于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的效果较好,值得在牙科推广和应用.
-
-
祝贺;
陈洪军
-
-
摘要:
日本的山崎马扎克(MAZAK)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机床生产制造商,市场占有率常年稳居第一。公司成立于1919年,主要生产CNC车床、复合车铣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CNC激光系统、FMS柔性生产系统、CAD/CAM系统、CNC装置和生产支持软件等。产品素以高速度、高精度而在行业内着称,产品遍及机械工业的各个行业。
-
-
-
徐薇;
安磊;
于晓波;
孟琪;
杨春山;
张岳乔
-
-
摘要:
目的:分析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系统的个性化基台在种植义齿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行种植修复的患者,根据修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种植体42枚采取常规种植修复术,观察组种植体45枚采用基于CAD/CAM系统的个性化全瓷基台修复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3个月、6个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CAD/CAM系统的个性化基台在种植义齿美学修复中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牙齿美观,提高患者满意度.
-
-
邹高峰;
常靓;
张梅;
白杨
-
-
摘要:
目的 观察CAD/CAM E-max高嵌体修复严重缺损失髓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已完善根管治疗的失髓后牙患者175例198颗,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CAD/CAM)E-max修复系统进行瓷高嵌体修复,分别于术后即刻、12m,24m对患者满意度,牙齿修复效果(参考USPHS标准)、牙周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复查175例198颗患牙中,术后12m、24m时的修复效果质量评价上,A级率达到97%以上;术后即刻、12m、24m的满意率评价达到95%以上;在牙周健康状况上,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斑指数(PLI)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椅旁Cerec CAD/CAM系统进行瓷高嵌体微创修复可为严重缺损失髓后牙提供良好的修复效果,疗效确切,满意度高.
-
-
-
-
摘要:
在切削加工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加工质量和重复精度,必须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刀具,对于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高难度加工,刀具的选择尤其重要。高速刀具路径CAD/CAM系统通过在高速摆线刀具路径中精确控制吃刀弧长,而获得极高的切削精度。当铣刀切入转角或切入其它复杂几何形状时,吃刀量也不会增大。
-
-
-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可切削树脂复合陶瓷作为根管治疗后CAD/CAM高嵌体修复的后牙材料的临床效果,为后牙根管治疗后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根管治疗后需要进行修复的后牙136颗,选用椅旁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缺损牙体,髓腔辅助固位.136颗后牙分为2组,每组各68颗患牙,观察组采用树脂复合陶瓷修复;对照组采用氧化锆增强锂基陶瓷修复.所有高嵌体粘接前检查邻接、就位及咬合情况良好后,氢氟酸酸蚀粘接面,口内橡皮帐隔湿,用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粘接.随访24个月,比较2组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性、牙龈健康、牙体完整性、颜色匹配、继发龋发生情况.结果 2组CAD/CAM高嵌体修复后牙冠与周围牙齿协调,美学效果好.修复后24个月,边缘适合性、牙龈健康情况、牙体完整性、颜色匹配、继发龋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体完整度方面,观察组高嵌体固位好,修复体完整(100%),无破损.对照组出现6颗高嵌体(9.23%)不同程度折断,基牙牙体无断裂,成功率为90.77%.观察组修复体完整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5,P<0.05).结论 树脂复合陶瓷应用于椅旁CAD/CAM高嵌体,抗折性能优于氧化锆增强锂基陶瓷,能较好地修复根管治疗后的后牙,保护剩余牙体.
-
-
-
-
-
-
-
-
魏加兴;
窦建玲
- 《2005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CAD/CAM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产品设计在完成手段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在众多的CAD/CAM软件中如何选择适当的软件来组成CAD/CAM系统来实现产品设计的系统化,已成为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如何运用基于Pro/E的CAD/CAM系统来实现产品设计的系统化.根据产品外型以及结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以Pro/E为中心的CAD/CAM组合,实现产品的从概念设计到成品生产的整个设计过程,实现产品设计的系统化.
-
-
魏加兴;
窦建玲
- 《2005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CAD/CAM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产品设计在完成手段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在众多的CAD/CAM软件中如何选择适当的软件来组成CAD/CAM系统来实现产品设计的系统化,已成为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如何运用基于Pro/E的CAD/CAM系统来实现产品设计的系统化.根据产品外型以及结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以Pro/E为中心的CAD/CAM组合,实现产品的从概念设计到成品生产的整个设计过程,实现产品设计的系统化.
-
-
魏加兴;
窦建玲
- 《2005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CAD/CAM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产品设计在完成手段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在众多的CAD/CAM软件中如何选择适当的软件来组成CAD/CAM系统来实现产品设计的系统化,已成为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如何运用基于Pro/E的CAD/CAM系统来实现产品设计的系统化.根据产品外型以及结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以Pro/E为中心的CAD/CAM组合,实现产品的从概念设计到成品生产的整个设计过程,实现产品设计的系统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