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干
张元干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专利文献70206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船山学刊、南都学坛、贵州文史丛刊等;
张元干的相关文献由96位作者贡献,包括曹济平、王茂恒、刘修明等。
张元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0206篇
占比:99.85%
总计:70308篇
张元干
-研究学者
- 曹济平
- 王茂恒
- 刘修明
- 孙滋彬
- 常效东
- 张晓利
- 王兆鹏
- 罗笑
- 云亮
- 余军
- 余大庆
- 军中雨巷
- 冯炳生
- 刘坎龙
- 刘庆华
- 刘明哥
- 刘涛
- 刘睿
- 刘英团
- 南帆1
- 南帆12
- 吴企明
- 吴卉
- 吴志刚
- 周伟
- 周篤文
- 壬之
- 姚勇文
- 姚大勇
- 姚璐雅
- 孙家政
- 宛敏灏
- 小娜
- 崔光慧
- 庹丹丹
- 张健雄
- 张红运
- 张羽飞
- 张金同
- 徐建刚
- 徐朋云
- 曲文军
- 曾意丹
- 曾翔
- 李元洛
- 李桂奎
- 李海燕(文/图)
- 李盈
- 杨健民
- 林精华
-
-
刘涛
-
-
摘要:
围绕张元幹《送高集中赴漳浦宰》《赋漳南李几仲安斋诗》二诗进行考证,从中发现,张元幹故友“高集中”即南宋绍兴初年漳州漳浦县令高公极,张元幹曾前往漳浦探访高公极,经其介绍,与“漳南李几仲”即漳浦名士、黄庭坚后学李大方交游,并下榻李大方安斋。张元幹与挚友胡铨交往见载岳飞之孙岳珂《桯史》,与岳珂外祖母杨宜人是漳州龙溪县人杨汝南之妹有关。杨汝南恩师高登,与张元幹及其挚友胡铨、李弥逊均反对秦桧而获罪。
-
-
韩丽伟
-
-
摘要:
从1910年17岁离家就读东山高等小学堂时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到1975年82岁《贺新郎·改张元干词悼董必武》中的"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65年的诗词创作经历留下了100余首作品。这些诗词不仅书写了毛泽东革命的一生、思想变化的轨迹,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最鲜活的记忆。
-
-
李海燕(文/图)
-
-
摘要:
嵩口古镇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的西南部,是福州市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南宋爱国词人张元干的故乡。"嵩"意指高高的山,溪水合围被称为"口",古老的集镇便由此而得名"嵩口"。站在镇口远望,山峦起伏,大樟溪潺潺流淌,一对石龙不怒自威,在千年岁月中默守嵩口百姓喜乐安康。这里面的人们十分淳朴友好,因为我是福清人,且语言相通的缘故,老人们也更加愿意用家乡话与我攀谈几句。他们告诉我,如今镇上悠闲的日子让他们觉得很满足,家乡越来越美,日子越来越好,他们活得很是开心。
-
-
罗笑
-
-
摘要:
张元幹是南渡词人群的代表人物,他的词作在时代巨变的冲击下形成了风格不同的前后两期.从探究张元幹前后词作抒情主人公的转变入手,厘清张元幹作品中抒情主人公主要特质及其形象的发展,分析前后抒情主人公形象的裂变性与延续性,结合南北宋易代的历史和张元幹的生平经历分析作者身份的转变如何投射在抒情主人公身上,考定张元幹儒家精神的形成发展以及儒家的"诗教"观念对其抒情主人公人格特质的影响.论述张元幹词作的艺术成就,考定其在词体发展史上的位置.
-
-
-
杨健民
-
-
摘要:
经不住诱惑,过了差不多三个月,我又来到永泰嵩口镇。二十余年来,我是第五次来嵩口了,似乎每一次的感觉都不太一样。而这一次给我的感觉就是——慢。这是山里的慢,它慢得安宁。老朋友汪在嵩口镇中心张元干雕像前迎接了我们。汪四十年前毕业于仙游师范学校,在嵩口一扎就是三十多年。他淳朴、热情、厚道,在他脸上只能找到一种宁静,似乎时间在他那里是极为缓慢的。
-
-
罗笑
-
-
摘要:
本文从张元幹《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对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1]的化用出发,通过还原张元幹词作用典的隐喻性指向,分析其语义的三重曲转深入剖析用典形成艺术美感.
-
-
钟荣誉
-
-
摘要:
10月16日,省文史馆组织馆员到永泰调研。馆员们先后参观了张元幹纪念馆、青石寨、爱荆庄等,实地调研历史文化。永泰县隶属于福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庄寨文化遗存丰富。上午,馆员们考察了位于永泰县城联奎公园的张元幹纪念馆。张元幹籍贯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村,是宋代著名词人,他一生爱国,留下许多浩然正气的诗词,对词的影响深远。馆员们仔细考察纪念馆,吟诵着"十年一梦扬州路""疏星淡月,断云微度""要斩楼兰三尺剑",品味其豪健的词风,感受驱逐金兵、恢复故国的雄心壮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