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引书

引书

引书的相关文献在1953年到2022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汉语、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0801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求索、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首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开发工程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九届全国医古文学术研讨会、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等;引书的相关文献由166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建成、刘朴、姚海燕等。

引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7 占比:0.80%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0801 占比:99.18%

总计:20972篇

引书—发文趋势图

引书

-研究学者

  • 赵建成
  • 刘朴
  • 姚海燕
  • 王华权
  • 刘奉文
  • 周好
  • 张瑞贤
  • 文廷海
  • 段逸山
  • 王东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张黎明
    • 摘要: 《搜神记》的成书方式之一是从前人典籍中撷取素材,其中《汉书》被征引的次数最多,达28篇。《搜神记》对《汉书》的征引集中于《汉书·五行志》,征引内容侧重“异事”,而不及“灾害”;征引方式有直接引用、全引、节引、意引和组合式引用,其中节引和意引占比最多。被引用的这些篇章,在脱离了《汉书》原有的叙事语境后,在叙事模式和侧重点上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那些五行征兆类故事,在《汉书·五行志》中是以政治征兆为目的,但《搜神记》则是以异事讲述为重。
    • 鲁一帆
    • 摘要: 在清代订补《段注》的著述中,冯桂芬《段注考正》是一部力作,其主要内容在于考订《段注》引书的篇目、字句等的漏略与讹误之处。冯书影响较大,颇受学者好评。由于段氏引书时常常改易原文而不注明出处缘由,冯氏《段注考正》中未能探其所本而以“不知段氏何据”“段所据不知何本”等表述者共八十余条。本文择其可考者三十七条略作考证,以补冯书之憾。
    • 黎思文
    • 摘要: 义例是李善注解《文选》的核心概念。借重《左传》将“凡例”分散在注释中的体例,李善为引书为证提供了周密的理论支撑:根据作者祖述、士人风尚和文学接受的注释需要,遵循“举先明后”—“转以相明”—“引后明前”的引书时序;在兼顾注释精度和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对全书引文进行“从省避复”的空间布局。通过“自有其例”和设置“旧注是者”“其有乖谬”者、“引证疏略”者三层旧注信用等级,李善注内化了萧统《文选》的编纂原则,极力协调旧注与《文选》的冲突。在注释实践中,李善还通过附带条件的解释和增设变例来缓和义例与《文选》、旧注和自注之间的矛盾。以义例的方式注解《文选》是李善注成为征引式训诂典范的重要因素,在学术方法上促成了集部地位的升格。
    • 赵丹; 段逸山
    • 摘要: 张家山汉简《引书》(以下简称《引书》)是目前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导引专著,全面阐发了中医导引的具体内容,堪称中医导引的临床教科书,记载了内科、外科、骨伤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明确了疾病的名称,有助于探讨导引疗法的内涵.考释病名、阐明疾病的内涵是研究病症导引的首要任务,本文在以往文字学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医医理,从疾病症状、导引术式特点等角度对《引书》的"引瘅病之台(始)""病肠""引诎(屈)筋""苦两手少气""益阴气""引瘚""夜日卧(瘚)""引瘛""引鼽"等9个病名进行辨析.
    • 刘新楠
    • 摘要: 通过对勘原本《玉篇》所引非小学类文献与其相应的传世本,发现了大量字词异文.文章以文字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了几则具有代表性的字词异文进行释证,归纳了异文成因,梳理了字形演变途径和词义发展的源流脉络,并藉此探讨了原本《玉篇》引书字词异文在文献学、文字学、词汇学等领域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 张蔚虹
    • 摘要: 清代出现不少具有重要影响的《庄子》注疏文献,其中郭庆藩的《庄子集释》和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就是庄子"集解体"研究的经典文献,郭、王二人在集解《庄子》时都征引了大量文献进行佐证.文章通过对两部典籍引用文献的统计研究,发现二者在引书种类、引书倾向、引书方式、引书目的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由此窥探他们各自的文化素养、治学重点以及在庄子学史上的学术价值.
    • 周好; 王东波; 黄水清
    • 摘要: 古籍引书中埋藏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脉络与线索,为更进一步揭示古籍中的知识体系,对引书中的具体引用内容进行分析势在必行,而从大量的古籍文本中准确识别出引书的上下文是进行上述研究的基础.文章旨在自动识别引书的上下文,并以《论语注疏》《毛诗正义》《春秋左传正义》三部古籍文本为数据集.引书上下文识别主要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在人工标注的基础上,分别基于文本分类和序列标注两种方法,使用CRF、Bi-LSTM、SVM和BERT四种模型进行实验并得到引书上下文自动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体引书上下文识别任务上,Bi-LSTM模型表现最佳,调和平均值为68.70%;在各个类别标签的识别中,BERT模型的效果最好.其中,引文句的综合识别结果的调和平均值达到90.69%.
    • 黄水清; 周好; 彭秋茹; 王东波
    • 摘要: 古籍文本中存在大量事实上的引文条目,即引书.目前,引文分析法多基于现代文本开展研究,学术界对古籍文本中的引用现象的关注较少.本文将引文分析法应用于古籍文本,计算和分析引书的引文指标,为古籍文本的引书计量学研究建立初步框架.本文选择《十三经注疏》中的《论语注疏》《毛诗正义》《春秋左传正义》三部典籍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CRF(conditional random field)模型、Bi-LSTM(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模型以及Bi-LSTM-CRF模型,从古籍文本中自动识别引书条目,并对比抽取性能,利用引文分析方法计算并分析了三部典籍中引书的各项引文计量指标,进而分析古籍文本之间的知识关联,探讨古人的引用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模型应用于引书条目的自动识别整体效果良好,两种深度学习模型表现更佳,CRF模型存在明显差距.在两种深度学习模型中,Bi-LSTM-CRF模型性能略好.古籍文本之间的关联强度不一,引书的规模受多方因素影响,经部文献的被引次数占比最高,经部文献中的礼制类文献尤甚.此外,古人的引用行为也受成书目的、学者知识背景、引书文献获取难易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 蔣艷; 張顯成
    • 摘要: 張家山《引書》簡31整理者所釋"□目(?)"當釋爲"冥目";簡36"病瘳(?)"當釋爲"病痿",簡37"痿■"當釋爲"痿■(蹶)";簡63的"■鳧沃"之"鳧"字前有一殘字,且此殘字應釋爲"起"。
    • 赵丹; 段逸山
    • 摘要: 张家山汉简《引书》全文多次出现"阴"字,其在文中不同处的含义不尽相同,可指身体阴面部位、五脏、前后二阴、阴邪外气等。以"阴"字为脉络,对《引书》中与"阴"相关的词语进行梳理,旨在厘清"阴"在原文不同位置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探析其背后的中医医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