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开放式手术

开放式手术

开放式手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1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983361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中国民康医学、中国现代药物应用、中外医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4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抗衰老微创技术研讨会、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微整形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2009年度宋儒耀整形外科青年医师论坛等;开放式手术的相关文献由454位作者贡献,包括史文勇、徐健、李杰等。

开放式手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1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983361 占比:99.99%

总计:2983556篇

开放式手术—发文趋势图

开放式手术

-研究学者

  • 史文勇
  • 徐健
  • 李杰
  • 申屠增军
  • 丁玲翠
  • 乔红玖
  • 历冰
  • 吕扬
  • 周方
  • 姬洪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丹丹; 林燕育
    • 摘要: 目的:研究与观察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手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的1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放式手术组(对照组)和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手术组(观察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的不适感程度、颈部活动度及手术前后的血清创伤应激指标。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5 d血清创伤应激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手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对创伤及功能状态的影响相对更好,因此在本类患者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李绍堂; TAKII Y; MIZUSAWA J; KANEMITSU Y
    • 摘要: 目的:这项Ⅲ期试验目的是评估不接触隔离技术(no-touchisolation technique,NTIT)在c T3/T4结肠癌患者中是否优于传统技术(conventional technique,Co T)。方法:这项开放、随机的Ⅲ期试验在日本30个医学中心进行。纳入标准:组织学证实为结肠癌;临床分期为T3~4期、N0~2期、M0期;患者年龄20~80岁。患者随机(1:1)接受采用Co T或NTIT的开放式手术。病理分期为Ⅲ期的患者接受卡培他滨辅助化疗。
    • 任丽艳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弓根钉固定与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固定术均结合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7例作为手术观察对象。其中对照组22例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术,观察组45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植骨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腰背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4.27±21.39)min、X射线暴露时间(153.4±5.1)min、术中出血量(86±19)mL,对比之下手术耗时及X射线暴露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术中损伤小,出血量更低、恢复效果更好。
    • 魏奇
    • 摘要: 目的:探讨对无积水肾结石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其肾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为肾结石患者,共计84例,收治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按照双盲法对患者分组,其中42例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另外42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肾功能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无积水肾结石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确切,可以提高对患者的施术效率,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 侯小健; 董清涛
    • 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观察组(n=50,TAPP)。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5 d,观察组的数字分级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对侧隐匿疝发现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 d,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传统开放式手术,TAPP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使患者能够尽早回归健康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汪加宽; 吴金秀; 姚礼
    • 摘要: 甲状腺肿瘤是普外科和颈部疾病的一类常见的病症之一,发病率占据恶性肿瘤总体的20%,是肿瘤中常见的一种。患者在发病后,多半会产生呼吸不顺畅、吞咽困难,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甲状腺肿瘤治疗手段仍然是手术治疗,但在进行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后,由于切口难处理,出血和并发症较为普遍,后期治疗时间长,需要临床医学上研究出新的治疗方法,改变这种现状。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被广泛应用,小切口腔镜手术逐渐被应用于甲状腺肿瘤治疗中,但是还需要医生不断解决患者治愈后和治愈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研究对小切口手术与开放式手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甲状腺激素及并发症的现状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曹源; 许翔宇; 高山; 吕扬; 周方; 田耘; 姬洪全; 张志山; 郭琰
    • 摘要: 目的 探讨开放性手术修复跟腱断裂的术后最佳外固定时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54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按照术后外固定时间0、2、4、6周分为A、B、C、D四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缝合技术及康复方案,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各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恢复,单足提踵恢复以及轻度运动恢复时间,以及术后2、4、6、8、10、12、14、16、24和48周的足部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sual analoge scales,VAS)、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和跟腱断裂总评分(achilles tendon total rupture score,ATRS)进行功能评价.最终随访时间为平均术后22.3个月.结果 各组VAS评分随时间推移明显下降,12周后各组VAS评分均为0;各组AOFAS踝-后足评分和ATRS评分在2~12周(P0.05).结论 跟腱断裂开放修补术后2周拆除外固定,并让患者逐步开始关节功能训练,既可以让患者获得更好的功能,又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刘宇
    • 摘要: 目的 探析针对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及开放式手术治疗后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 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68例;给予统一编号后将这68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开放式手术治疗(n=34)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n=34),对比两种方式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导管留置、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相比常规组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相比(P<0.05).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同时还可以充分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张进
    • 摘要: 目的 总结探讨临床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经本院临床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且均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78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所选样本均分为对照组(开放式手术减压治疗)和观察组(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两组样本治疗一年后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及身体活动能力改善率,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三项指标的小组平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一年的跟踪随访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身体活动能力改善水平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活动能力改善率对比为79.49%VS 97.44%,P<0.0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切口小、安全性高、治疗时间短,可极大减少手术对患者的附带损伤,更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的身体活动能力,临床治疗效果肯定.
    • 胡波; 李思云; 陆文杰; 何亮; 罗元一
    • 摘要: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椎间孔镜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滑脱复位率、椎间融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滑脱复位率、椎间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对腰椎滑脱症患者采取椎间孔镜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提高滑脱复位率以及椎间融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