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庐剧

庐剧

庐剧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音乐、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48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新闻世界、北方文学(下旬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庐剧的相关文献由102位作者贡献,包括余亚飞、何峰、周凤武等。

庐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 占比:44.8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37%

专利文献>

论文:148 占比:54.81%

总计:270篇

庐剧—发文趋势图

庐剧

-研究学者

  • 余亚飞
  • 何峰
  • 周凤武
  • 张娟
  • 王方好
  • 莫军梅
  • 褚群武
  • 刘婷
  • 周虹
  • 姜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文竹君; 张薇
    • 摘要: 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自小学课堂实施戏剧文化教育后,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传承我国传统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号)中提出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要求学校结合教育实际,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内容的教育教学,鼓励中小学与本地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合作开展校园戏曲普及活动。自此戏曲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也为戏曲进入中小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周小龙; 方晓
    • 摘要: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在贵州省的人口构成中,少数民族占其总人口的35%以上,而苗族又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0%左右。贵州省的苗族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历史悠久,很多苗族人民世代居住在贵州的偏远山区,外来音乐文化对当地民间音乐的影响较小,他们只能接触到本族的传统音乐,这使得贵州的苗族民歌呈现出强烈的原生态气息。艰苦的环境孕育了苗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更塑造了苗族人民能歌善舞的民族文化,围绕苗族民歌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把握贵州民间音乐的特征。中华文化具有多样而丰富的特点,庐剧是安徽省内的地方小剧种,在很长时间内,庐剧都在偏远的山区和农村进行演出。新中国成立后,庐剧艺术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就,围绕庐剧艺术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将为现代音乐艺术和传统戏剧艺术的融合提供全新思路。本文选择贵州民间音乐与安徽地方戏剧的代表庐剧展开研究,探究新时期我国传统音乐和戏剧艺术的发展路径。
    • 史玉蓉
    • 摘要: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大背景下,庐剧作为“庐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离不开庐剧译介的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当前庐剧译介工作面临着文献资料较少、翻译实践探索不足,以及传播渠道单一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多元系统理论出发关照庐剧的译介研究,认为在庐剧译介工作中,应该通过选取契合海外观众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题材进行翻译,采取适合庐剧的译介策略,充分发挥知名出版商和新媒体的推介作用等途径推动庐剧的海外传播,并认为多元系统理论为探索庐剧译介研究和海外推广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
    • 孙智勇
    • 摘要: 庐剧是一种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的民间戏曲,按照唱腔、语言、演唱特点、伴奏等艺术特征的差异,可分为中路、东路、西路三个流派。本文从分析庐剧三个流派里中路流派的艺术特征入手,分析唱腔中的主调和花腔、以及结合了当地民俗语言特色的语言特征、从简单锣鼓伴奏到后来弦乐伴奏、演唱用气吐气的技巧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对中路流派艺术特征的分析。
    • 魏晓波
    • 摘要: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安徽著名的地方剧种。它无论从唱腔上还是剧本上是都体现出浓浓的草根气息。在庐剧发展的过程中草根庐剧演员具有不可替代作用。本文将结合作者的自身经历,探讨草根庐剧演员在庐剧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并对未来庐剧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沈梦秋
    • 摘要: 庐剧早我国已有 200 多年历史,在长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分别为中路、西路和下路,不同的流派演唱技巧不同。新时期庐剧的发展要立足于传统庐剧的演唱技巧,积极进行创新,并结合庐剧中人物的情感色彩,实现最佳的庐剧表演效果,这样才能赋予庐剧更多的生命力。
    • 王淼
    • 摘要: 为了顺应乡村振兴政策以及"文化+"策略发展,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利用和区域经济软实力提升,阐释了非遗文化与区域品牌形象的耦合关系,分析了非遗文化传承与区域品牌形象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最后以起源于大别山地区的庐剧为例,提出以综艺娱乐为理念的区域品牌定位,并从提炼文化特质、丰满文化场景、强化文化体验、打通区域产业链四个层级探讨区域品牌形象的创新设计,以期促进非遗文化与区域品牌形象相互涵养,并且以非遗文化的创新性生态转化和创造性产业发展,助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 张文蕾
    • 摘要: 戏曲表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承载着地方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庐剧作为安徽的主要戏曲种类之一,在传承和发扬安徽当地特色戏曲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戏曲文化发展的重视,为庐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本文以庐剧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庐剧的现状和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庐剧的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 周涛
    • 摘要: 从民俗视域展开探究,庐剧显现出其精神品格及当代剧目创编机制.传统庐剧拥有民俗生活世界的戏剧情境,以及使民众获取生存资源、认同自身及其文化共同体的功能.庐剧传统剧目的当代改编及现代戏的创作过程中潜隐着民俗记忆的深层结构,并在剧中生发出新的时代话语意义.近年来的庐剧剧目创编更是从内容、形式、功能等诸方面显示出返归民俗场域并借以呼应时代语境的自觉探索.民俗生活世界和时代话语建构了当代庐剧剧目的创编机制,从生产、接受、当代性等维度保障庐剧的生存及可持续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