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巩膜

巩膜

巩膜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979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3篇、专利文献386篇;相关期刊232种,包括国际眼科纵览、临床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等; 巩膜的相关文献由198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丰菊、王超英、张金嵩等。

巩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3 占比:60.57%

专利文献>

论文:386 占比:39.43%

总计:979篇

巩膜—发文趋势图

巩膜

-研究学者

  • 张丰菊
  • 王超英
  • 张金嵩
  • 薛安全
  • 刘双珍
  • 曾骏文
  • 毕宏生
  • 王勤美
  • 孙鹏飞
  • 戴荣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曲宸颍; 毕宏生; 宋继科
    • 摘要: 高度近视并发的眼底病变是不可逆的致盲眼病之一。在高度近视眼底的一系列并发病中,后巩膜葡萄肿(posterior seleral staphyloma,PSS)是最基础的病变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就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机制、检查方法、分类及治疗展开综述,为临床上后巩膜葡萄肿的防控提供更好的认识。
    • 曾芳
    • 摘要: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其主要病理机制在于患儿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皮肤、巩膜等出现黄染等情况。如果没有进行有效诊治,可能引发胆红素中毒性脑病,给患儿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更有甚者会导致患儿夭亡。
    • 杨茂兰; 袁久民; 张雅丽; 孟祥波
    • 摘要: 目的探讨经改良的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人工晶状体(IOL)Ⅱ期植入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9月~2020年11月就诊于兖矿新里程总医院眼科因囊膜支撑不足需要行Ⅱ期IOL植入术的32例(32眼)患者资料。采用经改良的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IOL技术:术中暴露2:00、8:00位巩膜、定位进针点并测量巩膜层间隧道长度、合理安排手术先后步骤、适当应用玻璃酸钠,将IOL襻固定于巩膜层间,完成IOL后房植入。观察手术前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内皮细胞数目,术后眼压、IOL位置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1个月的UCVA(logMAR)分别为0.51±0.26和0.38±0.24,均较术前(1.67±0.65)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79,P0.05)。术后平均眼压为(16.2±2.4)mmHg(1 mmHg=0.133 kPa),未发生继发性青光眼。随访期间IOL位置均居中,未发生晶状体襻裸露、严重感染、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结论改良的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IOL植入术长期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可作为囊膜支撑不足情况下IOL植入的手术选择之一。
    • 吕晓彤; 宋彦铮; 张丰菊
    • 摘要: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Lumican基因突变(c.596T>C)对人巩膜成纤维细胞(HSF)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2 (TGF-β2)的影响,明确该突变在近视眼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HSF.取3~5代细胞转导病毒,转导突变型Lumican(c.596T>C)腺病毒的HSF为突变组、转导野生型Lumican腺病毒的HSF为野生组、转导缺陷型腺病毒的HSF为阴性对照组,未转导病毒的HSF为空白对照组.每组重复3次.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各组细胞Lumican、bFGF、TGF-β2基因的表达水平.对比相同时间各组间的基因相对表达差异,差异以倍数变化法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联合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突变组和野生组的Lumican基因表达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103.146和398.646倍,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41,-21.729;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9,P>0.05).突变组的bFGF基因表达量为空白对照组的2.812倍,TGF-β2基因表达量为空白对照组的2.346倍,均高于野生组及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1,-4.851;P<0.05),野生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umican基因突变(c.596T>C)使HSF中bFGF和TGF-β2的表达增加,提示Lumican基因突变(c.596T>C)可能通过调控bFGF和TGF-β2的表达改变巩膜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代谢,从而参与近视眼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巩膜重塑.
    • 於亭; 宋继科; 魏慧霞; 田庆梅; 纪海峰; 毕宏生; 解孝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电针干预后透镜诱导型近视(LIM)豚鼠巩膜形态变化及巩膜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脯氨酰羟化酶2(PHD-2)表达变化.方法 将90 只2 周龄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LIM 组和电针+透镜诱导型近视(LIM+EA)组,每组30只.NC组正常饲养,不干预;LIM组和LIM+EA 组豚鼠右眼配戴-6.0 D 透镜片,建立近视模型;LIM+EA 组戴镜同时给予针刺合谷穴和太阳穴30 min.造模后2 周和4 周测量各组豚鼠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豚鼠巩膜中HIF-1α和PHD-2 的mRNA 相对表达及蛋白含量.另外,于造模后4 周利用电镜观察各组豚鼠巩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造模后2 周和4 周,与 NC 组[(2.20±0.48)D、(1.63±0.41)D;(8.22±).03)mm、(8.40±0.04)mm]相比,LIM 组[(-4.23±0.43)D、(-5.88±).49)D;(8.36±0.05)mm、(8.57±0.06)mm]和 LIM+EA 组[(-3.63±).49)D、(-2.55±0.48)D;(8.32±0.03)mm、(8.51±0.03)mm]豚鼠右眼屈光度均增加,眼轴均延长(均为P<0.05);与LIM 组相比,LIM+EA 组豚鼠右眼屈光度均减小,眼轴延长均减慢(均为P<0.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与 NC 组[(82.94±26.03)nm]相比,LIM 组[(48.90±23.38)nm]和 LIM+EA 组[(62.83±21.72)nm]豚鼠巩膜胶原纤维直径变小(均为P<0.05);与LIM 组相比,LIM+EA 组巩膜胶原纤维直径变大(P<0.05).q-PCR 及ELISA 检测结果表明,造模后2 周和4 周,与NC 组相比,LIM 组后极部巩膜HIF-1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均为P<0.05),PHD-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与LIM组相比,LIM+EA组巩膜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PHD-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上升(均为P<0.05).结论 电针干预近视豚鼠可影响巩膜胶原纤维直径及HIF-1α和PHD-2的表达水平,进而延缓近视的发展.
    • 李欣蒙; 高洪莲; 于睿; 崔钰莹; 邱宇; 张磊
    • 摘要: 近视的发病机制为异常的视觉刺激作用于视网膜引起视网膜信号因子的改变,随后通过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脉络膜途径传导至巩膜,诱导细胞外基质重构,导致巩膜重塑.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orm-deprived myopia,FDM)是研究近视的常用模型之一,对豚鼠FDM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不同的药物如一氧化氮合酶、褪黑素、M受体阻滞剂、多巴胺类物质、降眼压药物、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α激动剂和拮抗剂、缺氧诱导因子等进行干预,引起多巴胺、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转化生长因子-β、α-平滑肌肌动蛋白等因子及I型胶原等物质的变化,从而对FDM的过程产生影响.
    • 杨茜; 常青
    • 摘要: 女性43岁,因"左眼视力下降20 d,伴红、痛3 d"至我院门诊就诊.之前外院诊断为右眼葡萄膜炎,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就诊3 d前开始全身抗结核治疗.专科检查发现患者左眼前节炎症,玻璃体大量絮状混浊,视网膜颞侧近后极可见黄白色病灶伴出血渗出.高频B超提示病灶区巩膜回声中断,球壁内外病灶相通.诊断为左眼脉络膜结核瘤,建议继续抗结核治疗后眼部炎症控制,巩膜及脉络膜病灶较前好转.讨论体会:包括脉络膜结核瘤在内的结核性脉络膜炎患者,建议诊断及治疗流程遵照COST专家共识,规范诊疗,并注意及早开始全身抗结核治疗.
    • 何欢欢; 高蓉蓉; 王勤美; 黄锦海
    • 摘要: 二次谐波(SHG)成像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无需染色、无光毒性等优点,在医学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眼部的角膜基质、小梁网、巩膜和神经节细胞轴突中的微管等结构主要呈高度非中心对称,可以采用SHG成像直观地评估。SHG成像在角膜扩张性疾病、角膜感染和青光眼等眼病的诊治方面已有初步应用。现对SHG的产生原理、成像特点及其在眼科的应用进行综述。
    • 何欢欢; 高蓉蓉; 王勤美; 黄锦海
    • 摘要: 二次谐波(SHG)成像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无需染色、无光毒性等优点,在医学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眼部的角膜基质、小梁网、巩膜和神经节细胞轴突中的微管等结构主要呈高度非中心对称,可以采用SHG成像直观地评估.SHG成像在角膜扩张性疾病、角膜感染和青光眼等眼病的诊治方面已有初步应用.现对SHG的产生原理、成像特点及其在眼科的应用进行综述.
    • 汪宇涵; 乔利亚
    • 摘要: 病理性近视眼(PM)是一种全球性致盲性眼病,也是亚洲人群最常见的视力损伤原因.PM最明显的特征是眼轴增长,出现后巩膜葡萄肿,甚至视网膜、脉络膜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相应并发症,最终严重影响视力.控制眼轴增长是预防PM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后巩膜加固术是延缓眼轴增长、治疗后巩膜葡萄肿的主要手术方法.虽然大部分研究结果证实后巩膜加固术对延缓眼轴增长和近视发展具有效果,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本文汇总了国内外后巩膜加固术治疗PM的最新研究结果,分析手术对患者视力、屈光度数、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方面的影响,探讨手术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