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动力学检查
尿动力学检查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30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0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232889篇;相关期刊166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3北京地区妇产科学术年会、第七届北京大学女性盆底重建与微创手术研讨会、第六届北京大学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手术研讨会等;尿动力学检查的相关文献由728位作者贡献,包括文建国、王建六、关志忱等。
尿动力学检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2889篇
占比:99.88%
总计:233172篇
尿动力学检查
-研究学者
- 文建国
- 王建六
- 关志忱
- 刘会范
- 李丹
- 李晓伟
- 来永庆
- 王庆伟
- 许克新
- 魏丽惠
- 丁雪芹
- 吴轶璇
- 宋岩峰
- 廖利民
- 张晓红
- 张晓鹏
- 曹群朵
- 梁丽军
- 梁卫洁
- 黄小萍
- 何晓宇
- 周正莲
- 宋东奎
- 张静
- 林丽莎
- 潘才贵
- 王慧
- 白月婷
- 罗新
- 蔡松良
- 贾莉娜
- 陈泽波
- 付杰新
- 任竹英
- 余力锐
- 关礼贤
- 冯桂建
- 冯锦芳
- 刘屹立
- 刘玉兰
- 叶炯贤
- 吕宇涛
- 吕彦敏
- 孙秀丽
- 孙素珂
- 孙菊元
- 张丹
- 张宝月
- 张宝林
- 张旭
-
-
张云
-
-
摘要:
目的探讨膀胱颈部厚度与中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BOO)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小体积BPH患者137例根据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分为3组,对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膀胱颈部厚度与BPH患者BOO相关性情况。结果各组平均年龄、TPV、IPSS评分、膀胱颈厚度、V形沟角度、膀胱基底壁至V形沟底距离、膀胱颈隆起处横截面积、Q_(max)、Q_(ave)、Pdet Q_(max)、PVR、BOO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82 cm发生BOO的风险逐渐升高。结论膀胱颈部厚度与中小体积BPH患者的BOO程度呈正相关,为此对于BPH患者膀胱颈部厚度可用来评估BPH所致BOO情况,对预测BPH患者病情进展及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有较高的价值。
-
-
徐凌;
冯建伟;
郎金田;
乔弘宇;
张志坚;
崔刚
-
-
摘要: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中老年排尿障碍的良性疾病[1]。流行病学调查[2]显示,BPH好发年龄为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病人的排尿困难等症状也逐步加重。急性尿潴留(AUR)是BPH重要的并发症,2014年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及治疗指南推荐[3],对于BPH病人拟行手术及微创治疗前如残余尿>300 mL,建议行尿动力学检查。
-
-
孙智晶;
杜喆
-
-
摘要: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女性常见的膀胱储尿期功能障碍的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主要表现为尿急,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常合并尿频和夜尿的一组症候群,尿动力学检查可以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DO)[1]。目前OAB的诊断与疗效评估仍主要依赖患者主诉、排尿日记、症状评分量表等主观的评估工具,尚缺乏准确且临床可行的客观评估指标[2,3]。中国妇女OAB的患病率为6.0%,50岁以上妇女增加到14.8%[4]。OAB作为老年女性的常见症候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明确OAB发病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
-
钟玫;
叶芳香;
吴国兴
-
-
摘要: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联合正性心态重塑策略在尿动力学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行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思维导图联合正性心态重塑策略。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检查前15 min的心率、血压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尿动力学检查测量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测量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过程中出现的疼痛、排尿困难、插管失败及造成检查提前终止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联合正性心态重塑策略应用于尿动力学检查患者,能改善检查前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缩短检查时间和减少重复检查次数,降低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
-
塔娜
-
-
摘要:
目的分析尿动力学检查对于糖尿病膀胱病变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膀胱病变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尿动力学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初始尿意容量(FDV)、最大膀胱容量(MCC)、剩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及逼尿肌收缩无力、低顺应性膀胱、不稳定膀胱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DV、RUV及逼尿肌收缩无力、不稳定膀胱的发生率分别为(220.58±55.38)ml、(95.20±32.53)ml、76.67%、58.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5.37±50.62)ml、(65.28±23.57)ml、13.33%、31.67%,Qmax、低顺应性膀胱发生率分别为(3.54±0.86)ml、3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4±0.97)ml、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可以为糖尿病膀胱病变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诊断、评估提供可靠依据,为其治疗提供辅助。
-
-
李桂琴;
方克伟
-
-
摘要:
女性膀胱出口梗阻(Female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FBOO)是一类常见的女性下尿路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以往对该疾病认识不足及尚未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使得FBOO患者的就诊率、确诊率偏低。近年来,随着尿动力学检查、膀胱尿道镜检、逼尿肌超声检查、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等逐渐用于诊断FBOO,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了及时诊治。其中尿动力学检查被认为是诊断男性膀胱出口梗阻的金标准,然而由于男女解剖结构差异,女性患者的诊断标准仍处于研究中,尚无一致定论。本文重点对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女性膀胱出口梗阻时的诊断标准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诊断FBOO提供相对准确的依据。
-
-
奈嫚嫚;
金玉茜;
宋易坤;
李蕾;
徐晓辉;
王鲁文
-
-
摘要:
目的 探究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78例POP合并SU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根据1h尿垫试验结果将纳入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及极重度组,分析患者的尿动力学特点、不同分度间检查参数的差异,以及SUI不同分度、阴道前壁膨出程度与腹压漏尿点压力(ALPP)分型的关系.结果 四组不同分度POP合并SUI患者ALPP、残余尿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患者SUI程度越重,ALPP值越低.四组患者的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LPP值分型,178例患者中Ⅰ型74例,占41.57%,Ⅱ型96例,占53.93%,Ⅲ型8例,占4.50%.ALPP分型Ⅰ~ Ⅱ型在阴道前壁膨出Ⅰ~Ⅱ度中的例数较多,ALPP分型Ⅲ型在阴道前壁膨出Ⅰ~Ⅳ度中的例数均等.结论 POP合并SUI患者ALPP值与SUI漏尿程度关系密切,ALPP值越低,SUI漏尿程度越重.
-
-
李胜珍;
蒋艳芝;
黄慧雪;
李巧云
-
-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减少尿动力学检查并发症的效果及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尿动力学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尿动力学检查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检查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10例),观察组中患者检查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例),均为发热.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0.0%(24/3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动力学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避免检查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
-
汪洪
-
-
摘要:
目的:评估在伴膀胱功能障碍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应用尿动力学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在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诊的伴膀胱功能障碍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尿动力学检查下,最大尿流率小于15mL/s的患者共56例.88例逼尿肌不稳定,42例逼尿肌收缩乏力,46例逼尿肌收缩过度.膀胱出口梗阻患者(BOO组)逼尿肌收缩乏力率小于无及可疑膀胱出口梗阻组(无及可疑BOO组),BOO组逼尿肌收缩过度活动率和低顺应性膀胱率高于无及可疑BOO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伴膀胱功能障碍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尿动力学检查可以更好的明确病因,有利于更好的协助患者后期治疗,值得在临床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
-
周佗;
王令令;
阿布都克尤木·玉素甫
-
-
摘要:
目的 分析尿动力学检查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140例女性患者,全部给予尿动力学检查.对比Ⅰ~Ⅲ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年龄、绝经时间、病程、孕次、产次、腹压漏尿点压、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并观察腹压漏尿点压低于60 cmH2O、介于60~90 cmH2O、高于90 cmH2O的患者中Ⅰ~ Ⅲ级压力性尿失禁的占比.结果 对比三级患者的年龄、绝经时间、腹压漏尿点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腹压漏尿点压低于60 cmH2O的患者中Ⅲ级占比最高、介于60~90 cmH2O的患者中Ⅱ级占比最高,高于90 cmH2O的患者中Ⅰ级占比最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合并压力性尿失禁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借助腹压漏尿点压可评估尿失禁轻重程度.
-
-
李界姝;
段华;
高颉;
刘惠兰
- 《2013北京地区妇产科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中尿动力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12年2月83例盆底脏器脱垂患者行盆底重建手术.根据患者病情分盆底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脏器脱垂无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及曾有压力性尿失禁目前无压力性尿失禁考虑有潜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早期患者未行尿动力学检查25例:行简易尿动力学检查15例;对有压力性尿失禁及潜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先简易尿动力检查10例,发现异常、排除手术禁忌再行盆底重建术予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43例.结果:术后25例未行尿动力检查患者16例残余尿大于100m1,其中12例重置尿管;另3例残余尿正常小于5OmL,因排尿困难发生尿储留而重置尿管。3例发生膀肤可疑副损伤,1例膀胧损伤,留置尿管延长至7天。行尿动力学检查43例患者发现尿动力异常未行尿失禁手术4例。无膀胧副损伤。无尿储留、留置尿管延长时间。83例患者随访7-60个月,10述有不尽感,5例术后排尿体位改变,须抬高臀位排尿。半年后症状缓解。有3例脱垂复发、再次手术2例。手术后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得到有效控制。2例术后有潜在性压力性尿失禁发展为压力性尿失禁,1例尿失禁术前无尿失禁,术后新发生尿失禁,脱垂无复发,再次手术,行尿失禁手术TVT-O。结论:盆底重建术手术复杂涉及排尿功能,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可使手术安全有效进行。并排除手术禁忌症。如术前有严重的排尿功能障碍,而并非盆底脏器脱垂所致,保守治疗为首选,手术成为相对禁忌。对于术前尿动力学提示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盆底重建手术同时可行压力性尿失禁的防治手术。对于有潜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通过尿动力学检查应筛选病例,先行盆底重建术,术后观疗效,获得术后满意疗效。对术前无尿失禁的盆底脱垂的患者,有新发尿失禁的可能,也需术前评估,应行尿动力学检查。再行压力性尿失禁的防治手术。尿动力学为有效循征依据。
-
-
杨欣;
蒋励;
王建六
-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本文结合2007.1-2009.12期间共计213例POP患者行盆底重建手术的临床资料,探讨盆底重建手术合用或不合用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手术(TVT.O)对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尿失禁、下尿路症状的影响,并前瞻性研究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以后的下尿路症状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尿失禁症状影响因素,分析患者OAB及尿频症状与尿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表明:①盆底重建手术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有改善作用。②术前对POP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对于发现OAB可能并无帮助。③年龄、合并高血压可能与OAB的发病有关。
-
-
-
李晓伟;
苗娅莉;
张晓红;
王建六;
魏丽惠;
张晓鹏;
许克新
- 《第六届北京大学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手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脏嚣脱垂(POP)患者的尿动力学特点及临床意义。rn 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09年3月80例因POP行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其中有尿失禁症状38例,尿路刺激症状20例,排尿困难14例,无任何排尿异常8例。rn 结果:尿失禁症状、尿路刺激和排尿困难尿动力检查符合奉分别为73.7%(28/38),55.0%(11/20)和71.4%(10/14)。Aa位于-1~+1cm之间时尿动力检查诊断尿失禁率高达66.7%。根据患者症状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80例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及药物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rn 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女性POP合并排尿功能障碍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Aa位于-1点以下时,无论有无排尿异常,应行尿动力学检查明确有无压力性尿失禁。
-
-
-
黎辉欣;
谢克基;
王斌;
陈辉;
杨明;
张海滨
- 《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第二次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储尿期症状与膀胱压力容积测定(CMG)参数的关系及其所揭示的临床意义。rn 方法:对BPH患者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QoL)评分,并计算储尿期症状总分及分项(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得分;进行CMG检查,测量是否存在逼尿肌过度活动(DO)、初始尿意时的膀胱容晕(FS)、初始急迫尿意时膀胱容量(FU)、最大膀胱测压容量(MCC)和膀胱顺应性(BC);运用秩相关、偏相关分析症状评分与CMG参数的关系。rn 结果:60例BPH患者入选,储尿期总分及尿频、尿急、夜尿增多项得分、QoL评分与患者DO发生率问存在正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r分别为0.787、0.567、0.907、0.850、0.461;夜尿增多评分与BC值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s=-0.446;储尿期总分、尿急、夜尿增多项评分与MC均存在负相关关系,rs分别为-0.268、-0.275、-0.266;未发现BPH储尿期症状、QoL评分与FS、FU值间存在相关关系。rn 结论:BPH储尿期症状与DO、MCC、BC间不完全相关,只有结合临床表现、尿动力学检查及其他手段才能进行准确完整的诊治。
-
-
李丹
- 《第三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 2008年
-
摘要:
通过对525例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患者,认为环境,检查前病人所做准备工作,受检病人对检查的理解,配合程度,检查体位,导管型号,灌注速度,专业操作护士的服务态度及专业能力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都有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检查前病人良好的肠道准备,饮水准备,对受检者良好的评估,创造良好的检查环境,正确摆放体位,选择适当导管型号,膀胱灌注的速度,操作人员熟练的专业技术,对结果的正确判读以及人性化的服务,是获得准确检查结果的关键。
-
-
廖利民;
李建军
- 《第三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 2008年
-
摘要: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是一个由来已就的难题,对其研究与探索至今方兴未艾。随着临床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各种常规疗法得到广泛应用、新的疗法层出不穷,在此过程中以下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重视:全面了解尿路功能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前提神经源性膀胱的本质是一种由于下尿路神经支配异常或病变导致的功能障碍,目前对于尿路功能障碍的诊断只有依赖尿动力学检查,通过尿动力学检查可以明确膀胱与尿道等下尿路的功能状态及其协同性,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还可以明确输尿管返流等上尿路损毁的程度。
-
-
李高利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有创尿流动力检查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8例前列腺增生症住院患者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后病人严密观察,及时发现病人出现的并发症,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出现膀胱刺激征5例,出血2例,发热1例,尿道疼痛2例,尿道损伤1例,尿潴留1例.结论:尿动力检查作为一种功能性检查,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通过严密观察病人检查后各种症状,及时发现早期征兆,尽早诊断并及时处理,均可有效避免或减少检查后并发症的发生.
-
-
李高利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有创尿流动力检查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8例前列腺增生症住院患者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后病人严密观察,及时发现病人出现的并发症,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出现膀胱刺激征5例,出血2例,发热1例,尿道疼痛2例,尿道损伤1例,尿潴留1例.结论:尿动力检查作为一种功能性检查,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通过严密观察病人检查后各种症状,及时发现早期征兆,尽早诊断并及时处理,均可有效避免或减少检查后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