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3北京地区妇产科学术年会
2013北京地区妇产科学术年会

2013北京地区妇产科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3-03-23

主办单位:北京医学会;北京医师协会

会议文集:2013北京地区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重度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死亡病例,介绍了妊娠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病理,指出在诊断及治疗方面,胃镜是首选诊断及治疗方法,还介绍了HELLP综合征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指出在急救治疗方面,在患者出现突发急诊情况时,应及时建立有效静脉通路,积极对症治疗,同时通知上级医师,必要时进行全院多学科会诊。
  • 摘要: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中尿动力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12年2月83例盆底脏器脱垂患者行盆底重建手术.根据患者病情分盆底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脏器脱垂无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及曾有压力性尿失禁目前无压力性尿失禁考虑有潜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早期患者未行尿动力学检查25例:行简易尿动力学检查15例;对有压力性尿失禁及潜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先简易尿动力检查10例,发现异常、排除手术禁忌再行盆底重建术予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43例.结果:术后25例未行尿动力检查患者16例残余尿大于100m1,其中12例重置尿管;另3例残余尿正常小于5OmL,因排尿困难发生尿储留而重置尿管。3例发生膀肤可疑副损伤,1例膀胧损伤,留置尿管延长至7天。行尿动力学检查43例患者发现尿动力异常未行尿失禁手术4例。无膀胧副损伤。无尿储留、留置尿管延长时间。83例患者随访7-60个月,10述有不尽感,5例术后排尿体位改变,须抬高臀位排尿。半年后症状缓解。有3例脱垂复发、再次手术2例。手术后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得到有效控制。2例术后有潜在性压力性尿失禁发展为压力性尿失禁,1例尿失禁术前无尿失禁,术后新发生尿失禁,脱垂无复发,再次手术,行尿失禁手术TVT-O。结论:盆底重建术手术复杂涉及排尿功能,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可使手术安全有效进行。并排除手术禁忌症。如术前有严重的排尿功能障碍,而并非盆底脏器脱垂所致,保守治疗为首选,手术成为相对禁忌。对于术前尿动力学提示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盆底重建手术同时可行压力性尿失禁的防治手术。对于有潜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通过尿动力学检查应筛选病例,先行盆底重建术,术后观疗效,获得术后满意疗效。对术前无尿失禁的盆底脱垂的患者,有新发尿失禁的可能,也需术前评估,应行尿动力学检查。再行压力性尿失禁的防治手术。尿动力学为有效循征依据。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不孕症(sterility)是指育龄夫妇性生活正常,同居,未避孕,I年内从未妊娠,其次介绍了不孕症的诊断检查,然后详细介绍了无排卵性不孕、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方法及辅助生殖技术。
  •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PCOS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及卵泡液中bFGF水平的差异,检测PCOS组和对照组壁颗粒细胞FGFRI表达水平的差异,来探讨bFGF和FGFR1通路在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招募2012年2月至2012年10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进行IVF/ICSI治疗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共募集173例研究对象,其中PCOS组91例,对照组82例。留取入选对象获卵日的血清、清亮卵泡液和颗粒细胞;运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bFGF的水平;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颗粒细胞FGFR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COS组血清中bF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0.56pg/mlvs36.13pg/ml,p<0.05 ); PCOS组和对照组卵泡液bFGF水平接近(49.99pg/ml vs 45.88pg/ml,p=0.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S组内和对照组内,卵泡液bFGF水平均显著高于血清中bFGF的水平(p<0.05 )。PCOS组内,IM+HA+PCO,HA+PCO和IM+PCO三个亚型组之间的血清和卵泡液bFGF水平无显著差异。PCOS组颗粒细胞FGFR1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7)。结论:PCOS存在bFGF/FGFR1信号通路功能异常;围排卵期卵泡的局部颗粒细胞分泌bFGF,有利于卵泡发育和成熟,为卵泡体外培养体系添加bFGF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阴道成形术方法、材料、适应症及手术时机,其次介绍了移植肠断切割及缝合、阴道造穴等手术步骤,然后介绍了术后处理事项及术后随访。
  • 摘要:目的:分析子痫前期和正常足月妊娠胎盘组织差异蛋白,为研究子痫前期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方法:1、采取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子痫前期患者、正常孕妇胎盘组织标本,提取胎盘总蛋白,双向凝胶电泳的第一向电泳采用固相pH梯度电泳,第二向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胎盘组织总蛋白质成份,然后进行硝酸银和考马斯亮蓝染色.通过ImageMaster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并通过统计学分析方法评价双向凝胶电泳结果.2、通过比较子痫前期患者、正常孕妇胎盘组织的双向电泳图谱,筛选出有差异的蛋白质点进行胶内胰蛋白酶解,经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TOF-MS)对差异表达相差2倍以上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检索蛋白数据库确定匹配蛋白.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差异蛋白进行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分析和预测.3、应用SPSS软件(17.0版)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比差异性.结果: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imentin在子痈前期组胎盘组织中呈低表达,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蛋白质组学结果一致。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PL在子痛前期组胎盘组织中呈低表达,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蛋白质组学结果一致。结论:二维凝胶电泳、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方法应用于分离、鉴定人类胎盘表达蛋白的情况是可行的。发现差异表达2倍以上蛋白15个,经质谱分8个点获得鉴定,下调表达的蛋白点7个。这些差异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变化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胎盘组织中Vimentin, HPL存在差异表达,差异表达水平与蛋白质组学结果基本一致。
  • 摘要:目的:通过多中心横断面回顾性研究,了解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不同类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于全国各地区多家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12386例,其中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的产妇5869例.从病案室调集病例资料,对观察指标包括孕妇年龄、文化程度、孕前体重指数、孕产次、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早产、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并发症(胎盘早剥、脑血管意外、心衰、HELLP综合征、DIC、肾衰)列表登记,整理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011年中国巨大儿的发生率为7.29%,不同地域的发生率不同,分别为东北地区9.26%、西北地区6.87%、华北地区8.35%、华中地区4.93%、华东地区7.66%、华南地区4.09%和西南地区4.54%。地域、孕妇年龄、身高、孕前BMI、孕期增重,孕期血糖、孕次、产次、胎龄、胎儿性别及羊水过多等增加了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羊水过多、胎儿性别、孕期增重、居住地域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孕妇孕前超重/肥胖、孕期增重过多、妊娠糖尿病的作为可调控危险因素,应作为预防巨大儿的重点;建议巨大儿的预防从孕前开始,通过加强孕前、孕期营养及生活方式管理预防巨大儿的发生。
  • 摘要:目的:研究糖化白蛋白在妊娠期的应用。方法:A组为除外甲状腺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患,早孕期空腹血糖<7mmo1/L的孕妇进入研究,留取孕15-20周血标本上层血清0.5-1.Om1(无抗凝真空管),待24-28周行75gOGTT后,选取101名非GDM孕妇进入研究。B组留取患者血标本上层血浆0.5-1.Om1(EDTA抗凝管),另收集基本信息,包括年龄、孕产次、HbAlc值及血糖轮廓(距留血标本一周内餐前及餐后血糖值)。所有的标本均于一80℃冻存,统一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检测。结果:中孕期GA正常值10.9%-15.3%;GA与BMI呈线性负相关;GA与HbAlc呈线性相关;GA与平均血糖呈正相关。结论:GA与HbAlc及平均血糖均呈直线相关,GA对血糖控制满意程度的提示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同时,在非GDM人群中,测定了中孕期GA的正常值范围,并发现BMI与GA呈负相关,与学者在非妊娠人群中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提示GA可能作为GDM病情监测的新指标应用于临床工作.
  •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103例妊娠结局。方法:(1)肺动脉高压诊断及心功能分级:肺动脉高压诊断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心肌酶学、肌钙蛋白和心功能等测定,必要时拍摄胸片,以明确诊断。以肺动脉收缩压≥30mmHg作为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法。(2)肺动脉高压程度:根据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下三尖瓣反流差间接估测肺动脉收缩压,根据结果将肺动脉高压分为:轻度(肺动脉收缩压为30-49mmHg);中度游动脉收缩压为50-79mmHg);重度咖动脉收缩压≥80mmHg) o (3)统计分析:应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采用x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功能III,Ⅳ级者明显多于轻、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1.67%获得良好母婴结局。结论:肺动脉高压可由多种心、肺血管疾病引起,常以肺动脉收缩压)30mmHg作为诊断标准,妊娠期和产褥期伴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心脏病伴PH患者有严重的不利影响。
  • 摘要:现本文就胎膜早破分子诊断标志物的研究概况从传统和现代研究两方面作一简要综述,随着对PROM的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筛选出大量的分子诊断标记物,极大地提高了诊断胎膜早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以检测阴道液中胎盘a微球蛋白-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为代表的新诊断方法。此外,商品化的PROM分子诊断试剂的推广也极大地提高了隐形PROM的诊断能力。
  • 摘要:目的:通过对产前诊断中确诊的染色体异常并伴有先天器官畸形的相关资料分析,总结胎儿染色体异常与畸形部位和畸形比例的关系,为提高产前诊断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 1年12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诊断并随访证实的染色体异常伴有先天畸形的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不同畸形分类和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及比率.结果:99例染色体异常伴先天畸形患儿中,常染色体异常76例(76.77% ),其中常染色体三体征64例(21-三体38例,18一三体12例,13一三体8例,14一三体1例,16一三体3例,8一三体1例,22一三体1例),常染色体结构异常12例(染色体部分缺失4例,染色体部分三体征8例);性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21例(男性性染色体异常12例,女性性染色体异常9例);三倍体2例.99例患儿中75.76%(75/99)存在1项或多项异常,64.65%(64/99)同时存在2个或2个以上畸形,19.19%<19/99 )同时存在5个或5个以上畸形;65.66%伴有不同程度心脏畸形,61.62%存在心外脏器畸形。结论:染色体异常可伴有众多基因的增加或减少,可同时伴有多种脏器畸形,不同染色体异常伴发脏器畸形的类型及比率也各不同。建议在产前检查中可疑胎儿脏器畸形者,应进一步行产前细胞遗传学诊断以排除染色体异常综合征患儿出生.
  • 摘要:目的:治疗孕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多重耐药患者。方法:给予替诺福韦药,保肝降酶辅助治疗。结果:转氨酶恢复正常出院,妊娠过程顺利。结论:替诺福韦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核昔类似抗病毒药物在HIV合并HBV感染者中己经明确了其抗HBV的疗效。
  • 摘要:目的:通过对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阻断,观察其对小鼠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相关功能的影响,及其对裸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方法:应用Wnt-7a,SFRP-I,予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分别激活和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15日后取小鼠子宫组织: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内膜间质细胞细胞角蛋白和波形蛋白;经Boyden侵袭小室检测内膜间质细胞侵袭能力;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内膜间质细胞中VEGF和MMP-9的表达情况.②植入BALB/c-nu/nu裸鼠腹腔中,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于造模第14天后进行异位内膜取样,检查裸鼠异位内膜异位病灶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相关基因及内膜异位症相关标志物水平差异.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激活/抑制通路后,内膜间的表达较对照组分别升高35.6%和27.4%和下降12.3%和30.4%;在Wnt/p-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核内基因中,激活组Lef浓度高于抑制组(p=0.048<0.05),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标志物检测中,激活组C-cadherin浓度高于抑制组(p=0.047<0.05 )。结论:本研究通过小鼠体内注射Wnt/β-cat~信号通路相关干扰分子,造成在位内膜侵袭、粘附功能的改变,并进一步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形成。提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通过促进在位细胞的增殖及在位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种植及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JB蛋白的研发团队及实力,然后介绍了JB蛋白抗HPV的作用机制,包括:对HPV6、 HPV16以及HPV18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JB蛋白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37℃下放置3个月抗病毒活性没有显著降低;JB蛋白的作用机制是依靠电荷起作用,是非特异性的物理作用等。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后成功妊娠病例,介绍了子宫内膜癌保守生育功能治疗需要妇科、产科、生殖等多学科共同完成,对于成功妊娠者孕期保健,需要关注患者的合并症。
  • 摘要:在女性肿瘤中乳腺癌仍为第一位肿瘤,而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仍然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杀手.本文首先介绍了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肿瘤生殖学的理念,介绍了宫颈癌、卵巢癌的治疗方法,指出随着科学的进步,对恶性肿瘤患者诊治手段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成为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的最大获益者。
  • 摘要:本文介绍了卵巢癌腹腔镜手术实施条件、材料及过程,对腹主动脉旁手术进行解剖,介绍其操作要点、材料器械等。
  • 摘要: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妇女非常常见的子宫良性肿瘤.通常无症状,但大约30%的患者伴有月经量多,盆腔痛和不孕而需要手术治疗.本文介绍了肌瘤剔除术后3个月即可妊娠,前提是术中尽量采用分层缝合止血,尤其注意避免子宫内膜的损伤,并联合应用宫缩剂,但避免电凝止血和止血带的应用,应由腔镜技术精湛的医师进行手术操作,术后3个月酌情超声评估伤口愈合情况,根据伤口愈合情况指导妊娠,妊娠期间定期监测,适时终止妊娠。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DNA-蛋白激酶结构及功能,其次介绍了其调控、在肿瘤方面等的作用机制,,DNA-PKcs作为人体修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DNA-PK的核心成员,主要从事DSBs的修复.在端粒及染色体结构的维持、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 摘要:目的:讨论子宫内膜采集器诊断绝经后子官内膜病变的病理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因绝经后出血或B超提示宫内光团需入院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分别应用子宫内膜采集器及宫腔镜下诊刮获取内膜组织,分别送往北京第三医学院及北京天坛医院,并对病理结果结果进行比较,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27例中,宫腔镜下诊刮标本满意率为88.89子宫内膜采集器法标本满意率为85.17%。宫腔镜下诊刮确诊为子宫内膜恶性病变6例,子宫内膜采集器法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5例,其灵敏性为83.33%,特异性为93.75%,准确率为95.23%,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3.75%,漏诊率为16.66%,误诊率为6.25%。结论:子宫内膜采集器病理学检查对于筛查绝经后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仍需要大样本量研究检验。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机体的入侵方式及抗HPV生物蛋白敷料的作用机制,然后经过临床试验得出抗HPV生物蛋白敷料(隐形膜)可以有效清除宫颈高危HPV感染,降低HPVDNA病毒载量,对高危HPV感染引起的低级别宫颈病变有治疗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MoroRNA-1297及其靶基因PTEN在他莫昔芬的作用下诱发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回顾性前瞻性研究临床服用他莫昔芬5年以上因不规则出血而就诊的患者30例,随访2年,探讨他莫昔芬对子宫内膜的影响,用RT-qPCR方法检测该临床标本中miR-1297的表达情况并在细胞水平研究他莫昔芬对miR-1297表达的影响并检恻TAM处理后原代子宫内膜细胞中miR-1297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铡临床标本中PTEN的表达情况,Luciferace Reporter Assay法验证miR-1297与PTEN基因的结合位点,Westrn bolt法检侧过表达/敲减miR-1297后PTEN基因的表达以及过表达敲减PTENN基因后其下游p-AKT的表达、流式法检铡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结果:30例患者,随访两年,发生内膜息肉12例,因不规则出血药物治疗无效而行内膜去除的5例,不典型增生的3例,癌变两例,证实PTEN是miR-1297的靶基因。结论:研究说明miR-1297靶向沉默PTEN基因参与了TAM诱发子宫内膜癌变的机制,TAM通过效应分子miR-1297的异常表达发挥作用,从而引发其下游靶基因PTEN的表达发生改变,致使P13K/P-ATK途径激活,P-ATK表达上调,因而细胞异常增殖,逃逸凋亡机制,致使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发生癌变。
  • 摘要:本文从组织类型及其他高危因素方面分析了子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子宫颈癌,在手术后,应进行辅助治疗。无论是外照射,还是腔内后装,鉴于放疗仅控制对盆腔局部并脏有效,可以预防复发,而对全身远处转移效果不佳,应同时进行全身化疗,多选用联合方案,静脉给药。
  • 摘要: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普遍应用以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增加,宫颈癌的发生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宫颈癌手术治疗前对肿瘤大小、宫颈间质浸润深度等进行评估,其次介绍了手术中对盆腔淋巴结、手术切缘等进行评估,然后介绍了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方法,最后还介绍了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方式除了RT外,还有宫颈锥切术、单纯子宫颈切除术、以及联合新辅助化疗等的治疗方法。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阴道癌根据病灶进行手术治疗原则,其次介绍了阴道与宫旁切除手术的关键技术,然后介绍了腹腔镜下阴道重建技术。
  • 摘要:妊娠合并急性脑出血及脑出血病史是妊娠期的严重合并症,其发病率虽然很低,但死亡率较高.本文为研究妊娠合并急性脑出血及脑出血病史临床特点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探讨其妊娠结局,对北京天坛医院22年间收治的14例妊娠合并颅脑外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指出应重视孕期系统产检,早期发现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合理治疗各种合并症,当出现任何神经系统症状,都应引起医生重视,及时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若诊疗及时合理,母婴多可获得较好的结局。
  •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期空腹血浆血糖水平(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以及妊娠早期营养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前检查,于妊娠8~12周查FPG正常(小于7.0mmol/L),妊娠24~28周行75g糖OGTr的11477例孕妇的OGTT结果进行分组分析.采用秩和检验比较正常孕妇与GDM发病孕妇早孕期FPG差异;做早孕期FPG对GDM诊断情况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按早孕期FPG水平分组后GDM的诊断情况,以及不同类型的OGTT异常情况.结果:(1)按照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的GDM诊断标准,妊娠24周确诊为GDM1535例(发病组),占13.4%,(2)诊断GDM的孕妇其早孕期FPG水平高于正常孕妇((P= 0.000),(3)两者存在相关性(4)随着早孕期FPG的升高,GDM的诊断率呈逐渐增加趋势,(5)进一步比较不同类型的OGTT异常情况,当早孕期FPG5.6mmo1/L,以OGTT中空腹血糖和服糖后血糖均异常诊断为GDM的比例升高。结论:早孕期FPG≥5.6mmo1/L可视为GDM发病的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营养咨询管理,可有效降低GDM的发生率。
  • 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地区胎膜早破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通过对胎膜早破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对北京地区2011.1-2012.12分娩的孕产妇,采用多中心、分层的方法,选取北京妇产医院、友谊医院、大兴妇幼保健院、通州妇幼保健院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以无胎膜早破为对照,分析胎膜早破和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病年龄、发病孕周、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新生儿身长、孕产妇并发症胎儿窘迫、胎盘早剥、侧切、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孕产妇死亡及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RDS、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死亡等,并且分析胎膜早破和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高龄产妇、文化程度、孕次、产次、多胎妊娠、巨大儿、胎位、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前置胎盘等ii个胎膜早破相关因素和既往史、居民类型(户籍)、产次、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前置胎盘等6个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结论:北京地区胎膜早破的患病率是24.3%,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患病率是3.2%,胎膜早破并未引起严重母儿并发症,然而,未足月胎膜早破,不仅容易导致产后出血和胎盘早剥发生率明显增加,而且容易导致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RDS、新生儿RDS等严重新生儿并发症,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明显增加。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是年龄、高文化程度和多次妊娠,而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是本市户籍和既往病史(妊高症史、慢高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其他)。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