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格局
就业格局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0年内共计103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农业经济、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47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四川劳动保障、职业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就业格局的相关文献由103位作者贡献,包括殷李松、贾敬全、伯娜等。
就业格局
-研究学者
- 殷李松
- 贾敬全
- 伯娜
- 刘燕斌
- 李清
- 田伟
- 万春林
- 乔燕艳
- 于和之
- 于涛方
- 侯志云
- 信长星
- 刘军
- 刘恩才
- 刘鹤
- 叶霜
- 吕澄
- 周堪
- 周志峰
- 周生南
- 姚裕群
- 孙友益
- 孙守山
- 孟森秋
- 孟繁斌
- 孟馨馨
- 常修泽
- 应志樑
- 张丽宾
- 张丽珍
- 张应禄
- 张文明
- 张秋喜
- 张车伟
- 徐博
- 徐正龙
- 成成
- 明哲
- 易建华
- 晋辑
- 曹立
- 朱伟
- 朱建征
- 朱建文
- 李小伟
- 李淑清
- 李湘黔
- 李燕琴
- 李雄武
- 杨宜勇
-
-
刘燕斌
-
-
摘要: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和就业格局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就业是最大民生,也是劳动者融入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为家庭和后代带来幸福和希望的途径。就业稳、收入稳、民生稳,是亿万劳动者的热切期盼。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就业摆在"六稳""六保"之首,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重大政策措施稳定经济基本盘,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
-
-
-
-
-
殷李松;
贾敬全;
朱建文
-
-
摘要:
提升就业聚集能力是振兴县域经济的关键。文章扩展Alvarez-Cuadrado和Poschke模型,建立起区位-就业格局模型,并以安徽为例实证分解县域就业格局的空间效应,以定位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落后地区就业格局的主导因素是工业滞后、经济落后、三产超前,共同引发县域劳动力外出与就业空心化。对振兴县城经济有启示意义。
-
-
贾敬全;
田伟;
殷李松
-
-
摘要:
文章从系统角度构建地区就业格局演变模型,解构就业数据,研究西部内外就业格局演进。结果表明:(1)西部23年前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能解释就业自然增长率演进的95%,历程为:前者的“V”形波动(1957—1963年)与“长L”回落(1964—1990年),引发了后者的“近似V”形(1980—1986年)与“平缓长L”回调至平稳(1984—2014年);西部在2013—2020年处于自然就业相对繁荣,2021年进入用工荒潜伏期,2027年用工荒爆发。(2)西部内部就业格局演进方面,1994年进入支持状并持续至2030年,惯性、就业自然增长率共同解释了支持的98.75%。(3)西部外部就业格局演进方面,1979—1994年就业格局演进主要表现为吸纳及共生,1995—2014年为三极抢夺西部地区。
-
-
朱伟
-
-
摘要:
基于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2001-2012级学生生源分布和就业数据统计,运用基尼系数和集中化指数识别分析了地理科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生源地、就业地的时空格局.研究发现:研究对象的生源地和就业地呈“大分散、小集聚”且就业地分布较生源地分布分散的格局;来自不同地区的毕业生迁移距离具有标度分布的统计规律,可为高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Based on the geographical science college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2001-2012 grade students' source distribution and employment statistics,using Gini coefficient and concentration index,the paper has analys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structure of the source and employment of geography speciality undergraduate students,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source and employment is in "scattered in large,clustered in small"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the employment pattern of students is more scattered;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istance to the graduate employment find that migration distance from different regions with standard statistical rules of distribution.These rules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macroscopic aspect.
-
-
魏博仁
-
-
摘要:
"女儿在外工作的环境特别好,委托我来感谢团场党委的关怀。"3月12日,三师五十一团维吾尔族职工艾沙·买买提拉着该团社政科工作人员的手感激地说。2016年11月,五十一团41名少数民族青年走出家门,远赴山东青岛务工。这是五十一团构建多元就业格局的一个缩影。五十一团现有劳动力17754人,
-
-
-
田伟;
贾敬全;
殷李松
-
-
摘要:
文章基于空间杜宾模型(SDM),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对就业格局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是城镇化与抚养负担抑制-工业规模拉动的复杂型就业格局;城镇化对就业格局的空间效应的接收与发射显示进入了城镇化本地陷阱与竞争陷阱,后者效应为前者的2倍;接收与发射区位上均源自或发向本区,下中上游依次为60%、84%、100%和61%、71%、100%,交互方面上游与中游或下游间为空白路径,中游、下游间陷入竞争陷阱。
-
-
杨烁;
于涛方
-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当前,国内研究者对特大城市就业区位格局已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既有研究多以街道镇(10km2尺度)为单元,较为粗糙,仍需在更加精细化的空间尺度下寻找就业次中心的精确边界;关于就业(次)中心的规模、占比、产业集聚等维度需更多讨论.精细的空间数据来源不足是限制深入研究的主要约束.本文试图通过泰森多边形分割街道镇,获得更精细的就业分布,并检验其准确性;利用LISA方法识别就业次中心.本文以北京2008-2013年的就业格局变动为研究对象,发现:北京都市区的多中心性有所加强,生产性服务业比例大幅上升;产业专门化体现出不同的集聚扩散趋势,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不均衡性加强,生活性服务业空间扩散,公共服务业的地区间服务水平差异在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