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刀针

小刀针

小刀针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0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篇、专利文献71392篇;相关期刊28种,包括河北中医、陕西中医、上海针灸杂志等; 小刀针的相关文献由517位作者贡献,包括常英、刘亚彬、董福慧等。

小刀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1 占比:0.28%

专利文献>

论文:71392 占比:99.72%

总计:71593篇

小刀针—发文趋势图

小刀针

-研究学者

  • 常英
  • 刘亚彬
  • 董福慧
  • 常红
  • 李健
  • 郭华
  • 高军大
  • 丁方平
  • 乔晋琳
  • 刘金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邢光艳; 李伟; 赵子义
    • 摘要: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针刀结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gfang)、维普资讯有限公司(VIP)、美国医学在线(PubMed)及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从建库至2021年2月以针刀结合局部药物注射为主治疗肩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筛选后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以总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作为结局指标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共纳入13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研究的中文文献,共包含152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778例,对照组75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OR=7.34,95%CI(4.33,12.43),P<0.00001]、疼痛VAS[MD=-1.30,95%CI(-1.73,-0.87),P<0.00001]、CMS评分[MD=13.33,95%CI(10.15,16.51),P<0.00001]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结合局部药物注射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对于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有着显著效果,但受限于纳入研究的文献数量和质量,以上结论尚需在临床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 刘广宇; 张杰; 李志刚
    • 摘要: 目的 观察微针刀联合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纳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予口服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微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活动障碍的变化,记录每日疼痛评分、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IL)-1β 、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 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ESR、CRP、UA、IL-1β、IL-6、IL-8和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ESR、CRP、UA、IL-1β、IL-6、IL-8和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针刀联合白虎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和消除疼痛,并抑制相关炎症反应.
    • 纪建刚
    • 摘要: 目的 对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50例于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术前和术后VAS量表评分,并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TAM评估和并发症情况统计.结果 在VAS量表评分上,所有患者术后的VAS评分表现明显好于术前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AM评估上,44例优,6例良;而在并发症情况上,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神经损伤等的并发症.结论 对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获取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广.
    • 陈明峰; 林玲香; 周健
    • 摘要: 肩袖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属中医学"痹证""肩痹"范畴。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历史悠久,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费用低等优势。目前针对肩袖损伤的中医药疗法较多,但疗效不一,且尚无统一标准。本文从针刀疗法、物理疗法、针刺疗法、推拿疗法、中药疗法及其他疗法6个方面对中医药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周钰; 赵平; 周光
    • 摘要: 目的 观察小针刀联合龙火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5例采用小针刀联合龙火灸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针刺联合特定电磁波(TDP)及复方小活络丸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NRS)、症状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4%(53/55),对照组总有效率87.3%(48/5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疼痛NR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龙火灸疗法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为临床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辉; 陈先进; 钱辉
    • 摘要: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成形术联合小针刀内侧副韧带深层拉花样松解术与单纯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50例膝骨关节炎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成形术联合小针刀内侧副韧带深层拉花样松解术(联合手术组)和单纯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成形术(内侧半月板成形组)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胫股角(femoral-tibial-angle,FTA)、膝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①胫股角。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3.329,P=0.021);2组患者胫股角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16.331,P=0.004);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2组患者胫股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6.359,P=0.031);联合手术组患者胫股角随时间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内侧半月板成形组患者胫股角不随时间发生明显变化(178.35°±1.69°,174.12°±1.24°,176.24°±1.78°,F=18.531,P=0.000;178.26°±1.91°,178.38°±2.43°,181.34°±1.51°,F=4.755,P=0.091)。术前2组患者胫股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397,P=1.787);术后3个月、6个月,联合手术组胫股角均小于内侧半月板成形组(t=8.351,P=0.010;t=9.891,P=0.023)。②膝部疼痛VAS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0.275,P=0.021);2组患者膝部疼痛VAS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11.336,P=0.00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2组患者膝部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221.190,P=0.000);2组患者膝部疼痛VAS评分均随时间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2组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6.75±2.14)分,(2.05±0.96)分,(2.66±1.24)分,F=251.378,P=0.000;(6.83±1.92)分,(2.07±1.29)分,(3.73±1.27)分,F=196.977,P=0.000]。术前2组患者膝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2,P=0.801);术后3个月、6个月,联合手术组膝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内侧半月板成形组(t=7.399,P=0.011;t=9.257,P=0.000)。③Lysholm膝关节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9.399,P=0.016);2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19.541,P=0.00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2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87.320,P=0.000);2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2组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42.15±12.14)分,(71.50±19.22)分,(61.72±18.26)分,F=197.478,P=0.000;(42.13±10.92)分,(63.65±18.35)分,(55.43±17.08)分,F=164.597,P=0.000]。术前2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7,P=0.423);术后3个月、6个月,联合手术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内侧半月板成形组(t=8.491,P=0.000;t=6.352,P=0.000)。结论: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成形术联合内侧副韧带深层拉花样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膝关节内翻畸形,缓解膝部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单纯的关节镜下内侧半月板成形术。
    • 李洪涛; 王世轩; 赵双利
    • 摘要: 目的 观察C臂X光机引导下针刀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C臂X光机引导下针刀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理疗联合洛索洛芬钠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4 d.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6个月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6个月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6个月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6个月O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6个月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 C臂X光机引导下针刀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安全、有效,疗效优于保守治疗方法.
    • 葛海雅; 鄢来军; 张燕; 黄泽灵; 耿秋东; 李楠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收录的所有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KOA的随机对照研究或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涉及446例KOA患者。治疗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刀或针刺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I2=71%,P=0.001;MD=-1.05,95%CI(-1.50,-0.60),P=0.000];剔除2项研究后,重新进行Meta分析,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I2=0%,P=0.580;MD=-0.78,95%CI(-1.00,-0.57),P=0.000];剔除的2项研究与其余6项研究相比,样本量较少,考虑异质性可能是样本量不足造成的。治疗组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大于对照组[I2=0%,P=0.840;MD=4.44,95%CI(0.22,8.66),P=0.040],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I2=54%,P=0.140;MD=10.92,95%CI(5.53,16.31),P=0.000],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I2=0%,P=0.530;OR=2.75,95%CI(1.42,5.31),P=0.003],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2=0%,P=0.650;OR=0.18,95%CI(0.05,0.66),P=0.009]。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是一种治疗KOA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疗效和安全性优于普通针刀或针刺治疗。
    • 颜炎; 李泰贤; 傅繁誉; 王荣田; 韦伟; 林娜; 陈卫衡; 何海军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刀刺激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采用针刀刺激MTrPS治疗ONFH患者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21~64岁,中位数44岁;按照ONFH的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标准,ARCOⅡ期2例、ARCOⅢ期14例、ARCOⅣ期10例。分别于术前与术后1d、7d记录髋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屈曲、外展、内旋、外旋)、改良Ashworth评分、硬结条索状物指数评分以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血清含量。结果:髋关节疼痛VAS评分,术前(5.27±1.62)分、术后1d(4.56±1.20)分、术后7d(3.08±1.09)分;硬结条索状物指数评分,术前(2.77±0.43)分、术后1d(1.81±0.40)分、术后7d(1.27±0.60)分;改良Ashworth评分,术前(4.46±0.65)分、术后1d(3.31±0.68)分、术后7d(3.00±0.69)分;髋关节屈曲角度,术前97.78°±17.34°、术后1d105.83°±15.27°、术后7d113.06°±15.45°;髋关节内旋角度,术前6.94°±5.98°、术后1d11.39°±6.60°、术后7d15.56°±7.45°;髋关节外旋角度,术前20.83°±8.27°、术后1d23.61°±8.00°、术后7d27.50°±7.52°;髋关节外展角度,术前23.33°±6.86°、术后1d27.22°±6.24°、术后7d30.56°±6.39°;IL-1β血清含量,术前(12.98±3.83)pg·mL^-1、术后1d(11.65±4.24)pg·mL^-1、术后7d(10.03±4.02)pg·mL^-1;IL-6血清含量,术前(27.95±8.85)pg·mL^-1、术后1d(28.55±8.81)pg·mL^-1、术后7d(22.25±6.99)pg·mL^-1;TNF-α血清含量,术前(47.07±9.74)pg·mL^-1、术后1d(45.79±9.78)pg·mL^-1、术后7d(40.02±9.24)pg·mL^-1。结论:针刀刺激MTrPS治疗ONFH,可以降低患者局部肌张力,缓解疼痛症状,改善髋关节活动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NF-α、IL-1β和IL-6血清含量,从而减轻了炎症反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