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细胞学检查
宫颈细胞学检查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7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妇产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84080篇;相关期刊125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母婴世界、中国社区医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六届学术会议 等;宫颈细胞学检查的相关文献由329位作者贡献,包括马良坤、赖玉琴、黄少娥等。
宫颈细胞学检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4080篇
占比:99.91%
总计:184255篇
宫颈细胞学检查
-研究学者
- 马良坤
- 赖玉琴
- 黄少娥
- 刘宏
- 喇建英
- 宋慧英
- 张会辰
- 张军艳
- 张冠莉
- 徐云美
- 朱立珍
- 李晓燕
- 李珍
- 王建
- 白丽
- 赵春兰
- 郭述真
- 钱德英
- 陈丽
- 马莉
- DavidWilbur
- DennisOConnor
- DianeDavey
- DianeSolomon
- MariannePrey
- MarkSherman
- NancyYoung
- RobertKurman
- StephenRaab
- ThomasWirht
- annMoriarty
- 万常岸
- 万晓芳
- 万海燕
- 乐世美
- 乔敏
- 于洪艳
- 于雪
- 亓晶
- 付超英
- 付雯
- 任燕
- 任玉凤
- 任立新
- 何啸兰
- 何跃东
- 余育琴
- 余艳红
- 俞东梅
- 倪爱华
-
-
王勇伟;
陈剑;
阙晓华
-
-
摘要:
目的分析细胞DNA倍体分析检测对提高宫颈癌筛查准确率的临床效果。方法7000例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以及宫颈细胞DNA倍体检查。观察宫颈DNA倍体分析及TCT结果,比较宫颈DNA倍体分析、TCT单独诊断与联合诊断的效果。结果在7000例受试者中,经活检操作显示:阳性84例,阴性6916例;阳性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42例,CINⅡ20例,CINⅢ22例。DNA倍体分析显示:阳性609例,阴性6391例。TCT检查显示:阳性543例,阴性6457例。阳性中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137例、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43例、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304例、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59例。联合诊断的敏感度97.82%与特异度98.99%均高于DNA倍体分析的89.29%、92.82%和TCT单独诊断的71.43%、9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CT联合宫颈DNA倍体联合筛查宫颈癌有着良好的价值,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以及应用。
-
-
石亚凤;
王庆伟;
范冬雪
-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院妇科进行宫颈癌筛查的135例疑似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检查,根据不同检查方法进行分组,研究组1为宫颈细胞学检查,研究组2为阴道镜检查,研究组3为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宫颈癌及其他宫颈病变检出率、病理结果对照及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3在免疫细胞化学、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度上皮内瘤变、高度上皮内瘤变、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的检出率上均高于研究组1、研究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阳性41例,阴性94例;研究组1对宫颈癌的诊断灵敏度为70.73%(29/41)、特异度为80.85%(76/94)、准确度为77.78%(105/135)、阳性预测值为61.70%(29/47)、阴性预测值为86.36%(76/88);研究组2对宫颈癌的诊断灵敏度为80.49%(33/41)、特异度为92.55%(87/94)、准确度为88.89%(120/135)、阳性预测值为82.50%(33/40)、阴性预测值为91.58%(87/95);研究组3对宫颈癌的诊断灵敏度为97.56%(40/41)、特异度为97.87%(92/94)、准确度为97.78%(132/135)、阳性预测值为95.24%(40/42)、阴性预测值为98.92%(92/93),研究组3诊断效能高于研究组1、研究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显著,对不同宫颈病理改变的检出率高,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高。
-
-
陈颖;
张帝开
-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的“即查即治”策略。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宫颈细胞学高级别异常(ASC-H、≥HSIL)合并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感染(ASC-H/HPV16,≥HSIL/HPV16)或合并HPV其他高危型感染(ASC-H/HPV其他高危型、≥HSIL/HPV其他高危型)的11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阴道镜活检病理与LEEP环切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宫颈癌筛查高级别异常HSIL/HPV16者≥CINⅢ的检出率为93.1%(27/29),HSIL/HPV其他高危型阳性的检出率为73.3%(22/30)。结论:宫颈癌筛查结果为HSIL/HPV16者可直接行宫颈锥切术。
-
-
于雪;
王秀云
-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结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探讨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疾病筛查中的价值。结果TCT结合阴道镜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94.59%,高于单一TCT检查的70.27%及单一阴道镜检查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中,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可从细胞学分析、宫颈影像学检查两方面为医师提供诊断资料,帮助其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
-
董艳;
童胜兰;
吴洋;
向长港
-
-
摘要:
目的 评估宫颈疾病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基因分型及组织病理结果.方法 对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来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963例宫颈疾病患者采用定量荧光PCR仪检测HPV分型,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受检者中,共检测出HPV感染者447例次(多重感染重复计算),基因型17种,平均年龄(39.0±1.4)岁.其中435例次高危HPV感染、12例低危HPV感染.HPV52型感染率最高,为18.6%,其次是HPV16型,为10.7%,而HPV18型和6/11型也占一定比例,分别为4.0%和2.7%.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级者70例次,宫颈癌29例,HPV16型感染者CINⅡ、Ⅲ及宫颈癌发生率高于HPV18、39、53、58型感染者(χ2值分别为7.64、12.17、10.22、10.21,P<0.05).结论 高危型HPV16、18在江夏区所有HPV阳性基因型中占很高的比例,低危型HPV6/11也占有一定比例,四价疫苗对这些宫颈疾病患者有重大的预防意义.
-
-
乔敏
-
-
摘要:
目的 探究对妇科门诊宫颈癌高危人群实施阴道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中心妇科门诊接受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细胞学检查的宫颈癌高危人群200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病理组织活检结果视做"金标准",对阴道镜检查结果以及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在接受病理检查后48例确诊为阳性,阳性率占比24.00%,152例确诊为阴性,阴性率占比76.00%.阴道镜在宫颈癌筛查中的灵敏度为58.33%、特异度为95.39%、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87.88%;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78.95%、阳性预测值为55.56%、阴性预测值为96.00%.结论 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细胞学检查均是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细胞学检查的灵敏度较高,阴道镜筛查的特异度较高,将二者结合进行检查能够提升临床筛查价值.
-
-
郑秀华
-
-
摘要:
目的 评价和分析绝经后妇女宫颈高危型不同基因分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相关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821例自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高危宫颈HPV病毒感染阳性妇女临床资料,包括绝经妇女179例及未绝经妇女642例,为所有患者实施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检查、HPV-DNA检测以及阴道镜宫颈活检.结果 179例绝经后妇女均接受宫颈病理活检,15例宫颈组织正常或呈现慢性宫颈炎,其余164例患者呈现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病变率为91.62%.绝经组与未绝经组相比,宫颈组织正常率、慢性宫颈炎检出率及宫颈癌等宫颈病变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计572例高危HPV感染病理诊断为宫颈癌或者CIN患者接受阴道镜检查,包括未绝经组患者407例,绝经组患者165例.绝经组阴道镜异常检出率低于未绝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妇女仍有较高的HPV感染率且主要表现为高危型,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
-
范师凤;
赵青;
李建伟
-
-
摘要:
目的 研究门诊宫颈癌筛查工作中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 研究自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抽取门诊接待的30例宫颈癌筛查患者,将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将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结果作为观察组,将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应用价值.结果 分析宫颈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准确率:30例疑似宫颈癌患者中,病理结果显示24例为阳性,以此为金标准.在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中显示18例为阳性,其符合率46.67%(14/30),敏感度为54.17%(13/24),特异度为16.67%(1/6).在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结果中显示23例为阳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其符合率90.00%(27/30),敏感度为91.67%(22/24),特异度为83.33%(5/6).在宫颈癌筛查中,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的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筛查至关重要,门诊针对疑似患者联合应用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可获得更准确的结果,为后续疾病诊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
-
覃丽华
-
-
摘要:
因宫颈癌在我国有明显的高发生率以及年轻化趋势,使得临床上越来越关注宫颈癌.越来越多研究显示高危型HPV病毒的存在与宫颈癌的发生之间有紧密关系.但是也并非所有的HPV感染宫颈后都会发展成为宫颈恶性病变,其最初的症状仅表现为慢性宫颈炎症状.在了解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高危因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相应的治疗,对于有效减少宫颈病变有重要意义.
-
-
-
尤静洁;
宋成
- 《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六届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命.中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约占世界的1/3以上,每年死于宫颈癌的患者大约5万人,且日趋年轻化.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个典型的病理过程,即宫颈癌前病变.在过去的60多年中,发达国家由于建立了完善的宫颈癌筛查制度,使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显著下降,因此预防宫颈癌是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来实现的.目前,中国临床上最常用的宫颈疾病筛查方法是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和TBS诊断系统,其中异常报告中以轻度细胞学异常(包括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low grade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常见,尤其以Ascus多见,并且临床医生在Ascus的处理及随访上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次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江苏省太湖干部疗养院进行宫颈疾病筛查,其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Ascus的43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结合HPV分型检测结果,阴道镜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做出分析.
-
-
-
-
-
-
-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1-04
-
摘要:
一种全自动细胞学涂片固定仪,包括传送装置、提片装置、制片装置、涂片固定装置和回收装置;提片装置和制片装置相配合完成细胞样本涂片的制作,涂片固定装置完成细胞样本涂片的湿固定。一种全自动细胞学涂片的制备方法,由设备在介入超声穿刺现场完成即时细胞液涂片及快速湿固定的工作,细胞涂片完成效率更高,涂片质量更加稳定。全自动细胞学涂片固定仪完全替代了传统需要人工操作的步骤,实现了涂片与固定的一键式操作,从而在不增加人员的基础上,由超声医生自主监管,高效完成更多的甲状腺FNA细胞学采集工作,协助获得高品质的细胞学病理诊断结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