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孔隙压力

孔隙压力

孔隙压力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671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建筑科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0篇、会议论文49篇、专利文献146641篇;相关期刊221种,包括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石油天然气学报、煤矿安全等; 相关会议44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中国石油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年会等;孔隙压力的相关文献由166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勉、金衍、潘一山等。

孔隙压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0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4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46641 占比:99.64%

总计:147170篇

孔隙压力—发文趋势图

孔隙压力

-研究学者

  • 陈勉
  • 金衍
  • 潘一山
  • 张广清
  • 李波波
  • 梁冰
  • 程远方
  • 余夫
  • 刘向君
  • 卢运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朝阳; 王俊刚; 徐仁宇; 姚鑫; 李一凡
    • 摘要: 孔隙压力对土的力学性能和变形特性都有影响.利用自研设备对无载和加载工况升降水位过程砂性土中的孔隙压力变化进行了监测,获得了砂性土孔隙压力变化的一些规律.水位上升和下降引起的孔隙压力路径不重合;水位上升时孔隙压力零点在测点或测点以上,水位下降时孔隙压力零点在测点以下;加载试验中,与同条件不加载情况相比,孔隙正负压力均增加,增加值与附加应力在趋势上一致.
    • 方含之; 王波; 孙四维; 彭涛; 张菲菲
    • 摘要: 为了优化超深井钻井循环过程中井筒的稳定性,需要建立适宜不同层位的地层温度与孔隙压力耦合的超深井瞬态井筒传热模型。为此,通过寻找地层温度随深度和径向的变化规律,利用线性叠加原理将孔隙压力引起的应力诱导分量和地层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诱导分量,组合到原位诱导孔隙弹性模型中。同时考虑了钻具旋转产生热源及不同工况下钻具与井壁接触产生热源,建立了充分考虑渗流、孔隙压力变化与地层温度变化影响的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ECD)计算模型,并加以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热孔弹性模型能为设计井眼清洁循环时间考虑温度的影响提供重要参考,不同进尺下地层渗流的影响比钻井液对井壁渗流的影响导致的坍塌风险更大。该稳定性模型能为优选实际循环操作参数以及钻井液比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孙志文; 贾永刚; 权永峥; 郭秀军; 刘涛; 孟庆生; 孙中强; 李凯; 范智涵; 陈天; 唐浩儒
    • 摘要: 海底滑坡、浊流等深海底地质灾害严重威胁海洋工程安全,是国家深海开发亟待解决的风险问题。为避免深海海底地质灾害对海底工程造成危害,解决深海海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难题,我们研发了一套复杂深海工程地质原位长期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声学、电阻率、超孔隙水压力等方法监测深海海底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实现了对深海海底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该系统主要包括海床基搭载平台、监测系统、通信控制系统、供电系统等。其中监测系统主要通过原位长期监测海底沉积物的电阻率、声学、超孔隙水压力等的变化来获取海底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通信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海底到海面,再到陆地的双向通信和数据传输。其中供电系统通过独特设计的海水电池工艺,可以满足该系统在海底长期工作一年的电量需求。复杂深海工程地质原位长期监测系统已完成了近海测试,并搭载“海洋地质六号”“东方红三号”“张謇号”等科考船在南海进行了多次远海海试,获取了丰富的实测数据。电阻率监测系统采用温纳法滚动测量,测得的水土界面位置平均电阻率为0.207Ω·m。超孔隙水压力监测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的压差式光纤光栅孔压测量方法,监测到孔压观测的4个标志性阶段:(1)贯入过程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累计,峰值为34.942 kPa,历时0.182 h;(2)贯入完成后累积的超孔隙水压力衰减,衰减到9.973 kPa,历时为0.810 h;(3)环境应力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实时响应,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范围为8.327~14.384 kPa;(4)残余孔隙水压力平均值为11.150 kPa。声学监测系统采用两个一发三收模式,测量的海水平均声速为1 533 m/s,测量的海底沉积物自上而下的平均声速依次为1 586、1 587、1 784、1 735、1 831 m/s。复杂深海工程地质原位长期监测系统的成功研制将显著提升目前海洋工程地质原位长期观测的技术能力,解决复杂深海工程地质评价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技术难题。
    • 李燕
    • 摘要: 石嘴山西翼采区具有复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在煤层开采过程中,围岩渗流场、应力场及塑性变形区具有复杂的演化规律。在此,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的计算原理,建立了井田采区富水段岩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其次,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计算软件,计算出采动条件下围岩渗流场、应力场及塑性破坏区的分布及演化特征,发现在工作面位置应力明显降低,两侧煤柱积聚了较高的应力,煤柱部分发生剪切破坏;另外,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围岩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为工作面间煤柱覆岩孔压处于较低值,最大值处在工作面前方约200 m处;最后,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的结果,对富水层采动围岩的防水与排水工作提出了可行建议。
    • 朱家正; 孙玉军
    • 摘要: 水库地震问题是我国西南地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所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四川大岗山水库处于龙门山断裂、鲜水河断裂和安宁河断裂等几条大型断裂的交汇区域,属于地震高烈度区域.库区的地震观测显示在水库达到正常蓄水位后,库区周边地震表现为丛集增强的特征,在鲜水河断裂南段磨西断裂的西侧地震活动性明显增强,而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即大渡河断裂的东侧,地震活动性则有一定的降低.大岗山水库蓄水过程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该区域断层的活动性呢?本研究依据四川大岗山水库的实际构造地质特征及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建立了该区三维孔隙弹性数值模型,并利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了水库蓄水过程造成的附加应力对该区域断层的库仑应力影响.从断层和水库主要水体的空间分布来看,大岗山库区的主蓄水区域位于磨西断裂的下盘以及大渡河断裂的上盘.因此,水库蓄水的弹性载荷效应造成磨西断裂的活动更加活跃并抑制了大渡河断裂的活动.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库水的重力作用和水渗流引起孔隙压力增加的叠加影响下,磨西断裂以西地区库仑应力变化量为正值,5 km深度最大增加45 kPa;库水的弹性效应使得大渡河以东区域库仑应力变化量为负值,最大降低约-12 kPa.这与该区域蓄水前后的地震活动性变化一致.进一步的计算结果表明,当水库蓄水维持在正常水位时,随着蓄水时间持续增长,渗流造成的孔隙压力增加会使得整个库区库仑应力变化量趋于正值,从而导致该区地震活动性整体增强.
    • 陈天; 贾永刚; 刘涛; 刘晓磊; 单红仙; 孙中强
    • 摘要: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对海底地质灾害过程反应敏感,是表征海床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海底沉积物的孔隙压力观测可以判断海床的稳定状态,对于海底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存在(1)超高背景压力下的高精度测量;(2)贯入过程传感器超量程破坏;(3)系统长期供电及传感器漂移;(4)深海海底布放和回收等技术难点。国际上海底孔隙压力观测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逐渐形成了系列核心监测技术和成熟的商业化设备产品。挪威岩土工程研究所NGI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共同研发的NGI-Illinois压差式孔隙压力观测系统,是已知最早的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设备。此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等相继研发了不同结构的观测设备,覆盖浅海到深海。其中,英国海洋科学研究所研发成功的深海孔隙压力原位长期观测设备PUPPI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该设备能够在6 000 m水深的环境中连续运行一年,成为当时最成功的海底孔隙压力观测设备,其现代化的设备结构和设计理念被后续的观测设备广为借鉴。21世纪以来,得益于海洋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国际孔隙压力观测技术发展呈现加速趋势。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研发的Piezometer系列孔隙压力观测探杆,代表了当今世界的先进水平,可能是目前应用次数最多的海底孔隙压力观测设备。我国在深海探测、观测技术领域起步较晚,在深海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观测技术方面几乎空白,发展很不成熟。其中,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较多的探索性研发工作。近年来,以港珠澳大桥建设、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等为标志的大批国家级海洋建设项目如火如荼,深海油气矿产资源开发、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快速起步,深海孔隙压力原位长期监测关键核心技术等“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工程产业发展的步伐。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产深海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监测技术。本文回顾了国际、国内海底孔隙压力观测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分析总结孔隙压力观测技术及其应用中涉及的一些核心技术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期为我国该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借鉴。
    • 姜延航; 周露函; 白刚; 周西华; 刘天祥; 马英杰
    • 摘要: 为研究注CO_(2)增产煤层气过程中注气温度对煤层渗透特性变化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CO_(2)置换驱替CH_(4)实验系统,在注气温度为40,50,60°C条件下进行CO_(2)置换驱替CH_(4)实验,定量分析置换驱替过程中出口气体流量、孔隙压力以及煤层渗透率等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测试的40~60°C范围内,提高CO_(2)注入温度有助于产出更多的CH_(4)及封存CO_(2),CO_(2)注入温度越高,出口混合气体流量和CH_(4)气体流量越大,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束时置换体积比分别为2.704,2.741和2.595,注气温度为60°C时驱替效果较好,每产出单位体积的CH_(4)注入的CO_(2)量最少;煤层孔隙压力随注气时间呈现先逐渐上升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逐渐趋近注气压力0.8 MPa;注CO_(2)置换驱替CH_(4)及提高CO_(2)注入温度会降低煤层的渗透性,注气温度恒定时,渗透率随注气时间增加呈现先逐渐降低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规律,注气温度由40°C升至60°C时,渗透率从0.0171×10^(-15)m^(2)下降至0.0098×10^(-15)m^(2),降低幅度为34.50%~42.69%。
    • 王广东
    • 摘要: 通过页岩岩心应力敏感实验,从机理上分析页岩储层具有强应力敏感性的物理依据,基于有效应力与孔隙压力的转换关系,建立了渗透率应力敏感系数与孔隙压力变化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得到了关于压力的变渗透率应力敏感系数,证实了川南地区页岩储层的强应力敏感特性(应力敏感系数变化范围为5.0×10^(-3)~0.16MPa^(-1)),为研究川南地区页岩储层应力敏感特性提供物理基础。
    • 修冬红
    • 摘要: 针对利用数值模拟因洪水波的增减而导致堤坝变形和孔隙压力变化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利用FLAC 2D软件对由两个组合堤坝组成的现场试验蓄水库进行数值模拟,该堤坝采用不同过滤系数的均质黏性材料建造,对4个监测点上计算和实测的孔隙压力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位在96 h内上升至4 m,在120 h内水位下降。计算和实测的孔隙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相似,并且计算和实测的孔隙压力最大值几乎相同。唯一的区别是,与数值模型相比,试验堤坝对水位升高变化的响应延迟更大,这可能与堤坝渗流过程中的过滤侵蚀效应有关。
    • 尧春洪; 李波波; 高政; 李建华; 许江
    • 摘要: 孔隙压力是控制煤岩渗透率的关键因素,为探究煤岩渗透率在孔隙压力升降过程的响应机制,利用含瓦斯煤三轴渗流试验装置,分别开展不同平均应力条件下孔隙压力升高和降低的渗流试验。基于煤岩具备的双孔隙结构介质的特性,综合升压过程中煤岩力学效应、滑脱效应、吸附膨胀及吸附层厚度变化等因素,构建包含基质与裂隙的双孔隙渗透率模型。通过引入修正函数L(p),进一步量化降压过程中煤岩渗透率变化情况,并利用试验数据验证新建渗透率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平均应力一定时,基质渗透率随孔隙压力增大呈先急剧减小后缓慢减小的变化趋势,裂隙渗透率的变化规律与煤岩总渗透率的变化规律较为接近;②当平均应力一定时,孔隙压力升降过程中的煤岩总渗透率均呈“V”型变化,但对于同一孔隙压力,降压过程总渗透率要低于升压过程总渗透率;③利用渗流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发现新建双孔隙渗透率模型能够与试验结果保持一致;④修正函数L(p)中的敏感性系数c影响渗透率随孔隙压力变化的曲线斜率,敏感性系数d影响渗透率曲线整体高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