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阻断
子宫动脉阻断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0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肿瘤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2791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腹腔镜外科杂志、河南医学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妇科内镜及微创技术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等;子宫动脉阻断的相关文献由313位作者贡献,包括程忠平、杨伟红、何爱琴等。
子宫动脉阻断—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791篇
占比:99.35%
总计:22941篇
子宫动脉阻断
-研究学者
- 程忠平
- 杨伟红
- 何爱琴
- 戴虹
- 朱宇
- 胡莉萍
- 成九梅
- 段华
- 何玉玫
- 何红霞
- 余琳
- 全晓广
- 冯满欢
- 冯莉
- 刘昌会
- 刘润萍
- 刘禄斌
- 周白
- 宋建梅
- 张玉泉
- 彭存旭
- 徐惠成
- 曲丽霞
- 朱伟毅
- 权丽丽
- 李彩萍
- 杨晓青
- 杨波
- 杨艳明
- 梁志清
- 段钊
- 沈燕
- 王燕
- 甄小文
- 董俊英
- 许玲
- 谢虹
- 郎雁
- 郭艳
- 郭银树
- 陈勇
- 陈曾燕
- 陈红
- 韩烨
- Sean francis
- sean francis
- 丁婷萍
- 万晓丽
- 于凤
- 亚玲
-
-
王雪;
商文金;
韩松筠;
张红
-
-
摘要:
目的探究子宫动脉阻断(UAE)联合腹腔镜下吸宫治疗对瘢痕妊娠(CSP)患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抗苗勒管激素(AMH)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20年5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1例CSP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腹腔镜下吸宫)与观察组49例(子宫动脉阻断+腹腔镜下吸宫)。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72 h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术前与术后7d孕酮、β-HCG水平变化;术前与术后3个月卵巢功能[促卵泡生长激素(FSH)、雌二醇(E2)、AMH、促黄体生成素(LH)];比较两组疾病相关恢复时间。结果术前两组炎症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炎症指标水平较之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术后PCT、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孕酮、β-HC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术后孕酮、β-HC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腔肿块消失时间、月经复潮时间、β-HCG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E联合腹腔镜吸宫治疗CSP可有效清除病灶,且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小,临床使用价值高。
-
-
吴红艳;
胡旻
-
-
摘要:
目的 腹腔镜子宫动脉与子宫卵巢血管联合阻断在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要求行LM的子宫多发肌瘤患者共116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A组38例、B组39例、C组39例。A组仅采用LM,B组采用子宫动脉阻断+LM,C组采用子宫动脉与子宫卵巢血管联合阻断+LM。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月经改善、术后肌瘤复发情况以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C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A组;三组月经过多改善、肌瘤复发情况差异不大;三组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仅在术后第2天较术前明显降低,而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AMH又基本恢复到了术前水平。结论 与LM和腔镜子宫动脉暂时性阻断LM相比,可逆性双侧子宫动脉和子宫卵巢血管阻断LM不仅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不增加手术时间等优势,而且对卵巢功能亦无影响。
-
-
尹羚先
-
-
摘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与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方法:104例对象均为我科的子宫肌瘤患者,于2016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段内就诊.遵循随机、均分原则,行肌瘤剔除术的52例作为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的52例作为观察组.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用时及复发率相应数据均较对照组小,整体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与肌瘤剔除术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突出,未延长手术用时,且患者复发率低,可临床推广.
-
-
王雪丽
-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结合病灶切除术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7月在禹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9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腹腔镜下子宫动脉栓塞结合病灶切除术治疗,45例)与观察组(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结合病灶切除术治疗,45例).对比两组术中与术后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卵巢储备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0、2.084、2.247、24.174,P=0.001、0.040、0.027、0.000);治疗后,两组卵泡刺激素(FSH)、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及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5、0.319、0.337、0.250,P=0.916、0.751、0.737、0.80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24).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结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对其卵巢储备功能无明显影响,不影响正常月经,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韩丹;
冯力民;
李海霞;
张奇;
尚翔;
徐兰枝;
史小雨;
李子孝
-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临时阻断辅助宫腹腔镜联合胚物清除及瘢痕修补术治疗Ⅱ型或Ⅲ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2月就诊的47例Ⅱ型或Ⅲ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行药物处理后负压吸引胚物清除术,如果治疗失败行二次清宫、腹腔镜或开腹胚物清除及瘢痕修补术;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的14例患者作为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临时阻断辅助宫腹腔镜联合胚物清除及瘢痕修补术.比较2组术后大出血发生率、胚物残留发生率、单次手术成功率、术后瘢痕憩室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随访3个月的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大出血发生率、胚物残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瘢痕憩室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14)比27.3%(9/33)、0(0/14)比33.3%(11/33)、92.9%(13/14)比18.2%(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前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3个月,腹腔镜组月经量无明显变化,无闭经和宫腔粘连;对照组中17例术前行子宫动脉栓塞,其中1例卵巢早衰,1例宫腔粘连,3例月经减少.结论 对Ⅱ型或Ⅲ型CSP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临时阻断辅助宫腹腔镜联合胚物清除及瘢痕修补术更加安全有效.
-
-
王胜华;
饶丽;
赵侠;
吴花梅
-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比较优势.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妇科收治的78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39例,给予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和对照组(39例,给予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月经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显著(P均<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与垂体后叶素可有效改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综合疗效理想.
-
-
马宁
-
-
摘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子宫肌瘤剔除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113例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子宫肌瘤剔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抛掷硬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6例,观察组5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所需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对比.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所需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实行了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所应用的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更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应当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与推广.
-
-
-
余琳;
全晓广
-
-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腹腔镜下腺肌瘤切除术中应用双侧子宫动脉阻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5月对32例子宫腺肌瘤患者于腹腔镜下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再行子宫腺肌瘤切除术.观察术中情况包括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切除标本重量、邻近脏器损伤发生率,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析比较术前和术后1、6、12、18、24个月的VAS痛经评分、月经失血量、血红蛋白计数、子宫体积、CA125水平.比较术前及术后1、6、12、18、24个月FSH、LH及E2水平变化.结果 平均术中出血量为(86.92±17.58)mL,平均手术时间为(61.93±4.62)min,平均切除标本重量为(175.56±37.42)g,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6.22±2.63)h,平均住院时间为(4.78±0.64)d.术后子宫体积明显缩小,有效减少月经量,血红蛋白计数显著提高,术后痛经评分、CA125水平明显降低.术前及术后1、6、12、18、24个月FSH、LH、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肌腺瘤病灶切除术有效、安全、创伤小,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
-
孙栋燕;
王京燕
-
-
摘要: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剥除治疗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和分别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76.89±11.02)min、(65.94±20.74)mL、(5.63±1.54)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42±11.54)min、(102.64±20.53)mL、(7.89±1.38)d,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剥除治疗子宫肌瘤,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使用.
-
-
吕秀宁;
张玲玲
-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妇科内镜及微创技术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阻断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本院6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随访子宫肌瘤复发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病率低,肌瘤复发率低,月经改善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先行子宫动脉阻断再行肌瘤剔除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肌瘤复发率,明显缓解月经过多症状。
-
-
王欣;
成九梅;
段华
-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本文对2009年1月~2010年2月97例子宫腺肌病在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取随访资料完整的37例进行研究,比较手术前后子宫体积、子宫动脉及卵巢动脉血流指数变化,并观察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早卵泡期FSH、LH、E2水平,探讨了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腺肌病灶切除对子宫卵巢血流与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子宫腺肌病灶切除使子宫体积明显缩小、血供明显降低,对卵巢血流及体内内分泌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可作为无生育要求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微创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