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毕业生
女大学毕业生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95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0793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党课、国际展望、中国妇运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新视野下的世界妇女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四川省高教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等;女大学毕业生的相关文献由102位作者贡献,包括雨点、张士菊、李月等。
女大学毕业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793篇
占比:99.55%
总计:20888篇
女大学毕业生
-研究学者
- 雨点
- 张士菊
- 李月
- 赵长胜
- 马新英
- P·C·葛雷克
- 临贺
- 付文杰
- 任一明
- 任亚蒙
- 何临春
- 何艳玲
- 冯根良
- 刘向上
- 刘红杰
- 卫明凤
- 叶文客
- 向上
- 向文
- 君健
- 吴之如
- 吴汶洛
- 吴潇
- 周思源
- 大军
- 姜宝观
- 孙亭文
- 孙冠群
- 尉冬冬
- 康宁
- 廖飒
- 张伟
- 张卫
- 张恩宁
- 张文超
- 张腾飞
- 张芳
- 张飙
- 张骞
- 徐凯
- 悠悠
- 易丹
- 曾样伍
- 朱开轩
- 朱慧斌
- 李力
- 李友邻
- 李嘉欣
- 李媛媛
- 李忠
-
-
-
吴汶洛
-
-
摘要:
她被西文媒体誉为“一位典型的中国进步女性”“当世最古老帝国中的新女性”“当今世界杰出的女性之一”。她就是金雅妹(Dr.Yamei Kin),又译为金雅梅、金韵梅,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留学生。《浙江通史》清代卷中,是这样介绍金雅妹的:浙江省第一位女留学生,第一位女大学毕业生,同时是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毕业生,中国最早的女西医,教育家、科学家,为中国西医学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
-
-
-
路未央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高职院校和技校的学生却十分走俏,往往还没毕业就被各大企业预定一空。强烈的就业反差,使得很多大学生不得不冷静思考,主动选择去技校“回炉”,重新充电,以期将来获得一份诱人的高薪工作。针对大学生去技校“回炉”的现象,社会上也是看法不一,有人拍手叫好,有人说是浪费资源。由此,也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命题:上大学与上技校,到底谁更好?
-
-
李媛媛;
王昊飞
-
-
摘要:
"我从未放弃自己的选择,我不想做享受生态农业的一代,而是要做创造生态农业的一代!不管前途多坎坷、多艰难,压力有多大,我都要‘任性’地做最真的自我,卖最真的笨猪肉!"德惠女孩隽明明,是一名长相清秀、外表文静、性格内向的"80后"女大学毕业生。2008年,隽明明大学毕业后便在淘宝网上卖起了服装,当起了时尚洋气的淘宝店主。2009年,为了帮助父亲卖好自家放养的东北黑猪,她毅然挽起袖子、操起剔骨刀,边在
-
-
-
李春玲
-
-
摘要:
在当今中国社会,一些热点社会话题与两性平等关系变化密切相关。人口性别比失衡使人们担忧一部分男性会找不到老婆而成为"剩男";男孩子在学习成绩和各级入学考试中的表现越来越落后于女生,引发一些学者专家忧虑中国社会出现了"男孩危机";越来越多的女性涌入大学和专业性工作领域,使"阴盛阳衰"现象从最早的体育领域扩散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工作单位的领导和管理者面对女性员工数量的增长深切感受到"男性稀缺
-
-
孙亭文
-
-
摘要:
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的米日古丽·买吐送,4月上旬在乌鲁木齐接受系统的电子商务培训。她所在的服装厂自2015年"触电"淘宝开设网店,可惜的是"或因为服装图片拍摄的不漂亮,或广告语没有吸引人的地方,我们虽然开设了网店,但却没有销售记录"。米日古丽·买吐送说:"如果服装厂的衣服能够通过网店销售,销售量的增加将带动当地更多女性到服装厂工作。
-
-
赵飞飞
-
-
摘要:
那时的你带着梦想,容光焕发;那时的她,稚气未脱,刚刚萌芽;如今的你虽已不在"家",却依然牵挂着她;而如今的她,已悄悄长大变了模样,她叫金陵女大,你是她的贻芳妈妈!这首诗很感人,但仍不足以道尽吴贻芳与金陵女大的"母女情缘"。吴贻芳,这位被美国总统罗斯福称之为"智慧女神"的伟大教育家。
-
-
郑永福
- 《“新视野下的世界妇女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根据韩国媒体披露的信息资料和本人的考察了解,针对2003-2004、2005-2006学年度,对韩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多所关注,所谓"学历过剩"(Overeducation)引发的女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高学历让人们痛苦”、“想当公务员难上加难”现象,做一简略的介绍与分析.并叙述了女大学生就业中的喜与忧,建议将就业眼光移向国外,以扩充就业渠道。
-
-
何临春
- 《四川省高教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2010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冲破630万大关,比2009年净增20万,就业的形势更加严峻.在就业大军中原本就饱受"性别困扰"的女大学生群体,则面临着更大的考验、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引导,对四川农业大学本科女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以期了解和掌握农业院校本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分析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建议和对策,增强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就业引导,帮助女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培养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改变传统社会观念对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消极影响。切实加强就业前的职业能力培养,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对于成功就业具有直接的影响,女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决定着她对未来工作的胜任状况和未来发展状况。强化女性从业优势,引导女大学毕业生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自信自立自强,敢于搏击,敢于竞争。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健全就业政策与法规体系,保障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