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光纤
塑料光纤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1398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化学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4篇、会议论文81篇、专利文献271916篇;相关期刊245种,包括电线电缆、光通信技术、光通信研究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中国通信学会2014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中国通信学会2012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等;塑料光纤的相关文献由1517位作者贡献,包括储九荣、王亚辉、刘中一等。
塑料光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71916篇
占比:99.78%
总计:272521篇
塑料光纤
-研究学者
- 储九荣
- 王亚辉
- 刘中一
- 郑徐平
- 张海龙
- 陈伟
- 吴祥君
- 郑强
- 于荣金
- 缪德俊
- 苑立波
- 徐蓉艳
- 陈新桥
- 江源
- 缪立山
- 李凯
- 滕传新
- 胡先志
- 乔桂兰
- 林如俭
- 甄珍
- 代康
- 刘新厚
- 唐波
- 张用志
- 徐传骧
- 胡国祥
- 王寿泰
- 杨泽清
- 殷宗敏
- 汤志敏
- 陈明
- 刘志飞
- 卞显应
- 林有春
- 胡南凯
- 陈景辉
- 张映光
- 吴琦
- 塚本好宏
- 孙小菡
- 宋昌林
- 庄其仁
- 彭启宗
- 杨春
- 马永红
- 丁东
- 修明磊
- 包腾飞
- 孙航
-
-
孙思文;
尹悦鑫;
王曙敏;
刘阔;
孙小强;
王菲;
张大明
-
-
摘要:
为提升折射率测量灵敏度、方便测量,通过湿腐蚀法制备了高灵敏度的U形塑料光纤折射率传感器.从理论上分析了多模塑料光纤宏弯曲折射率传感器的原理,利用射线法对塑料光纤中传输光场进行近似,获得多模塑料光纤宏弯曲模式损耗的表达式.采用丙酮和甲醇混合溶液作为腐蚀剂,利用湿腐蚀法对塑料光纤进行处理,观察不同腐蚀剂浓度腐蚀后光纤表面形貌,得到最佳腐蚀剂浓度为丙酮浓度80%.采用热定型法对腐蚀后的光纤进行宏弯曲处理,通过改变光纤芯径及弯曲半径优化传感器性能.利用655 nm红光激光器作为光源对其灵敏度进行测试,在1.30 ~1.45的较大折射率范围内,得到最佳灵敏度为618%/RIU(RIU为折射率单位).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宏弯曲处理可以使传感器灵敏度得到提升,并且U形探头使测量更加方便,可以广泛应用于折射率传感领域.
-
-
赵雅;
钟用;
巫涛江;
吴德操;
李玉洁;
赵杰
-
-
摘要:
为了实现车辆质量实时、动态、准确地监测,利用弹簧隔振器、塑料光纤及钢板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质量实时监测光纤传感器。车辆质量信息采用光纤螺旋区域进行感知,隔振器通过螺丝对称地安装在高强度、高韧性钢板的4个角落,螺旋光纤传感器固定在钢板的中心位置。实验研究了光纤螺旋圈数、光纤直径及车辆行驶速度对光纤传感器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传感器受车辆碾压后输出信号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当传感器光纤直径为2 mm,传感器螺旋间距为20 mm,传感器螺旋圈数为3圈,车辆质量为1143~3279 kg,车速为5~130 km/h时,传感器输出信号与质量间具有线性关系,最大相对误差为9.2%。
-
-
李伟;
黄媛媛;
万宏强
-
-
摘要:
由于建筑的缺陷,全北或地下室房间一直无法采集到阳光,对长期居住的人身体造成影响。针对这一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的室内自动采光装置。该装置能够自动跟随太阳光发生自转,利用凸透镜对太阳光进行聚集,通过塑料光纤进行传导,使太阳光漫射到住户家中。通过实验对阳光的聚集、传导效率和损耗等因素进行了研究。该装置中聚光装置采集光源稳定,太阳光追踪装置精度、性能良好,塑料光纤短距离传输光能良好,传输光的光照强度可以满足用户日常照明需求。
-
-
李伟;
黄媛媛;
万宏强
-
-
摘要:
由于建筑的缺陷,全北或地下室房间一直无法采集到阳光,对长期居住的人身体造成影响.针对这一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的室内自动采光装置.该装置能够自动跟随太阳光发生自转,利用凸透镜对太阳光进行聚集,通过塑料光纤进行传导,使太阳光漫射到住户家中.通过实验对阳光的聚集、传导效率和损耗等因素进行了研究.该装置中聚光装置采集光源稳定,太阳光追踪装置精度、性能良好,塑料光纤短距离传输光能良好,传输光的光照强度可以满足用户日常照明需求.
-
-
许斌
-
-
摘要:
塑料光纤是一种由高透明聚合物作为芯层材料,以氟塑料等作为皮层材料的光导纤维,是一种非常优质的短距离数据传输介质.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核心驱动芯片构建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原理的光线折射率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对一种微/纳米塑料光纤的折射率传感特性进行实验测量.结果显示,该种塑料纤维具有较一般塑料纤维更高的折射率传感灵敏度,在微/纳米塑料光纤直径为25μm、光纤耦合器输入光源波长在635 nm时,折射最高分辨率能够达到0.750.
-
-
李茂辉;
陆有军;
陈志杰;
文福才
-
-
摘要:
通过在掺入发光粉和反光粉的水泥基体中埋入塑料光纤制备透光发光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探究不同掺量对透光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埋入塑料光纤且掺入发光粉和反光粉,透光混凝土的强度明显提高,3、7、28 d抗压强度最大增加量为8.8、9.3、12.9 MPa;抗折强度最大增加量为1.3、0.84、0.82 MPa.极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透光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发光粉、反光粉、和光纤;对抗折强度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光纤、反光粉和发光粉.光学测试结果表明,在可见光区间,吸收率随着波长的增加,吸收率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且光纤均布为7×7的吸收率最好,最高可达0.56%;反射率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趋势,在绿光波长范围内达到最大,分别是40.9%、37.2%、29.2%,且7×7光纤排列方式反射率最低;在波长400 nm处,透射率发生跳跃,7×7、6×6和5×5光纤排列方式混凝土透射率分别达到2.0%、0.82%、0.28%,跳跃后随波长增加基本保持稳定.
-
-
王蓉;
钟用;
赵雅;
巫涛江
-
-
摘要:
为了提高塑料光纤湿度传感器的灵敏度,该文利用商用塑料光纤、聚砜、二氧化锗(GeO_(2))和聚酰亚胺构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塑料光纤湿度传感器。首先将长度为0.5 m的商用塑料光纤中心部分(长5 cm)包层去除,并弯曲成U形(弯曲半径为2 cm),再将聚砜与GeO_(2)的混合物涂覆在商用光纤纤芯表面,然后将涂覆聚砜与GeO_(2)的塑料光纤在70°C下干燥10 h,最后涂覆上聚酰亚胺湿敏材料,在60°C下干燥后形成塑料光纤湿度传感器。实验研究了不同涂覆对塑料光纤传感器光传输特性及其灵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40°C、相对湿度10%RH~80%RH下,当塑料光纤纤芯直径为900μm、聚砜与GeO_(2)涂覆层厚200μm、聚酰亚胺湿敏膜厚20μm时,传感器对湿度的响应灵敏度可达到-0.9 nW/(1%RH),是将20μm聚酰亚胺湿敏材料涂覆在1500μm塑料光纤纤芯表面响应灵敏度的6.9倍。
-
-
-
谭中伟;
杨婧雅;
刘艳;
卢顺;
张利伟;
牛慧
-
-
摘要:
为了提高光纤弯曲传感器的灵敏度,增大线性范围,降低成本,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分类塑料光纤弯曲角度及方向的方法.使用进行侧抛增敏处理的塑料光纤,在光纤输出端采集不同弯曲角度的散斑图.制作了包含五类弯曲角度的数据集一以及包含七类弯曲角度的数据集二,在预处理图像数据之后,利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对散斑图像进行卷积和池化处理,得到散斑图像的特征图,softmax分类器用来得到分类准确率,最后对两种不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分类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显示:数据集一光纤弯曲的角度间隔为5°时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6%,理论和实际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识别率较高,基于该方法有望实现一种简单、高效的光纤弯曲传感器.
-
-
钱容琨
-
-
摘要:
桥梁结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内部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体积会随之变化,由此引起的收缩变形在受到外部和内部约束的情况下,会使得混凝土内部易产生拉应力而导致发生裂缝等问题.目前在于混凝土固化过程收缩变形方面,学者们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尚缺乏一种可靠的混凝土内部湿度实时监测方法.因此,本文拟设计一套可埋入混凝土内部的塑料光纤湿度传感系统.该系统利用对塑料光纤刻槽处理的方式,使其可以通过外界湿度变化调制光强度变化,并利用光电转换装置解调为电信号,以此实现对外界湿度的测量.在此基础上,使用该传感器监测了混凝土试件在浇筑完成后28 d龄期湿度变化,并与埋入式传感探头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传感器的可行性.
-
-
庞方亮;
方胜
- 《第十一届全国塑料光纤·聚合物光子学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近年来,塑料光纤以其质轻、柔软、优异的拉伸强度、耐用性和占用空间小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通信用塑料光纤仍主要采用日本进口产品.为直观真切的了解国内外塑料光纤的性能差异,本文从塑料光纤的几何尺寸、光学性能、力学性能、环境适应性能和端面结构几方面进行实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国内生产的塑料光纤质量和稳定性方面相比日本产品有了较大的进步,差距不断在缩小.
-
-
-
-
冯海燕
- 《中国通信学会2014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对低损耗、高带宽、高耐热性塑料光纤需求的急剧增长.塑料光纤在损耗、带宽和耐热性等关键传输性能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不仅可以满足家庭局域网通信的需求,同时也为照明、智能电网和传感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支撑。 传统的SiO2系石英光纤由于其高带宽、低损耗特性适合于长距离和大容量通信,在骨干网和城域中有着巨大的优势。然而,石英光纤在应用于家庭或局域网中也存在连接复杂、成本高、不易敷设等弱点。在短距离传输和网络互联等领域,塑料光纤以其芯径大、对接容易、柔韧性好、可塑性强、重量轻及价格低廉等优点有着飞速的发展,是未来家庭局域网中理想的传输介质。塑料光纤中光信号的传输衰减主要受限于芯包塑料材料的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其中吸收损耗主要来自碳氢键拉伸振动的本征吸收;带宽是光纤波导的一个重要特点,带宽大小决定了光纤的信息传输能力。增加光纤带宽通常有两种方法:减小光纤芯的数值孔径和改变光纤芯折射率。较小的NA使得光纤传输较低阶模式的光波,从而减小了模间色散,故能使光纤带宽得到提高;改变光纤芯折射率,当梯度折射率光纤具有接近于抛物型的最佳折射率分布时,光纤的模间色散最小,可以获得最佳带宽性能。散射则是因为光在传播过程中改变了传播方向造成的能量衰减。还对带宽和耐热性进行了分析。
-
-
周洪茹;
王萍
- 《中国通信学会2014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随着聚合物技术的发展,塑料光纤的优点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相比传统技术,塑料光纤允许低成本系统的开发.本文介绍了塑料光纤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塑料光纤相比传统光纤的优缺点及改进,同时介绍了塑料光纤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兴的光纤传感器,除了具有光纤传感器的普遍优点外,如:电绝缘性能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质量轻、体积小、低侵入性、高灵敏度。由于塑料光纤自身的特性,相比较石英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塑料光纤传感器在结构健康监测、生物医学和环境领域的应用.
-
-
张海亮;
张薇;
岳在春;
庞建民;
张志芳
- 《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
| 2013年
-
摘要:
基于塑料光纤的新一代智能云电表技术是能源计量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期开展了多项研究工作,如计量精度问题、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问题、智能云电表可靠性问题以及传输密码技术安全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塑料光纤的新一代智能云电表技术的相关问题,对系统应用进行分析.为在电力系统应用塑料光纤技术、智能云电表技术提供参考.
-
-
-
-
胡卫明;
程葆新
- 《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
| 2013年
-
摘要:
新一代通信媒介--通信用塑料光纤是短距离通信的一个重要研究与应用领域,我国在21世纪初即已对塑料光纤进行了多项研究工作,如通信距离问题、通信网络的可靠性问题、通信网络安全问题、网络传输速率以及产业化生产等问题.本文介绍了新一代的通信媒介-通信塑料光纤应用的相关技术问题.最后,对系统应用进行分析,为在电力系统应用塑料光纤技术、智能集抄电表技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
-
苏骏凯
- 《中国通信学会2014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在4G商用的大背景下,对移动互联网背后的光纤网络技术发展作了的回顾,然后结合当前最新研究成果比如空心光纤、多模光纤、四波混频、塑料光纤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塑料光纤或者叫聚合光纤(POFs),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它最主要被应用于短距离的数据通信链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驱动了塑料光纤技术的发展:与传统的玻璃光纤或者铜线相比,它在中短距离的高数据速率传输中开销更小。塑料光纤现在被认为是下一代先进光纤传感器最合适的选择。四波混频(FWM)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非线性过程,它会对传输产生严重影响。早在1975年少模光纤中就已经开始对它进行了研究,最近对四波混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模光纤。多模光纤用于早期光纤传输系统,但不久就在长距离应用中被单模光纤取代。然而,得益于其高数值孔径和大纤芯直径,多模光纤能够高效祸合光源、低成本接头和光纤连接器。多模光纤的这些优点即使在今天也依然显著,在短距离数据网络中它仍是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