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站
基准站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815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3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67413篇;相关期刊246种,包括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理空间信息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第七届全国交通工程测量学术研讨会等;基准站的相关文献由158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宁、文述生、周光海等。
基准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7413篇
占比:99.09%
总计:68034篇
基准站
-研究学者
- 李宁
- 文述生
- 周光海
- 庄所增
- 刘国光
- 潘树国
- 王江林
- 闫少霞
- 王勇
- 王永泉
- 肖浩威
- 陈奕均
- 丁永祥
- 修洪玉
- 党亚民
- 吴才聪
- 张勇
- 张勤熙
- 张国林
- 杨艺
- 梁华灿
- 潘伟锋
- 王强
- 管武烈
- 赵瑞东
- 韩碧云
- 顾国华
- 黄劲风
- 付小杰
- 冒蓉
- 凌航
- 刘国良
- 刘政强
- 叶世榕
- 向荣
- 唐卫明
- 唐大泉
- 孙忠胜
- 孙海蓬
- 尹世梅
- 张晋升
- 张波
- 张珑耀
- 彭江华
- 徐丹龙
- 朱磊森
- 李成钢
- 李永强
- 林青
- 王庆
-
-
无
-
-
摘要:
山西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由控制中心、基准站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用户子系统四部分组成,实时接收并处理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信号并兼容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洲伽利略等导航卫星系统。山西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基准站子系统管理均匀分布在全省的102个基准站,是建立和维持山西省高精度,动态、地心三维坐标框架的基础设施,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在山西省启用的重要载体。
-
-
卢伟强
-
-
摘要:
为确保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安全运用,3月3日,开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开封市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人员对基准站的基本情况、运维服务情况及周边环境、设备运行、电力、网络、防雷等设施进行了专项检查,并查看了基准站巡查记录,针对基准站日常运维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意见。
-
-
潘志刚
-
-
摘要: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开通和使用,实现全球组网并提供服务,现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CORS作为地理信息的基础设施,肩负着三维的、动态的地心坐标框架维持任务,并提供多种精度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随着北斗三号升级改造项目的实施,广大CORS用户将第一时间感受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服务。作为CORS的管理者,一份准确、全面、客观、公正的测试数据和技术报告,可以为其他使用单位提供数据参考和科研依据。本文针对辽宁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LNCORS)北斗三号升级改造项目中基准站与数据中心数据同步的网络延迟测试,提出自己的思路,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网络延迟测试和数据汇总。
-
-
刘健;
黄观文;
杜源;
白正伟
-
-
摘要:
在复杂监测环境下,全球卫星导航定位(GNSS)信号极易受环境干扰产生多路径误差,观测数据中包含大量较差的观测值,导致GNSS监测精度降低甚至不可用。考虑到监测网中的基准站通常布设于开阔无遮挡环境,基准站和监测站跟踪的卫星信息相关性较强,提出一种基于基准站信噪比先验信息的GNSS观测数据多路径误差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卫星信噪比观测值与多路径误差的强相关性,通过对信噪比观测值作站间差分来识别受多路径影响严重的较差数据,并对其进行剔除处理,以抵御复杂监测环境的多路径影响。以遮挡严重的河南三门峡地区某滑坡监测环境为例,基于实测数据验证表明,提出的新方法能够对受山体、植被、人工设施等多路径影响严重的较差观测值进行有效识别,环境自适应能力更强,显著提升了模糊度固定率及定位精度。提出的新方法模糊度固定率结果相比传统固定截止高度角(TFC)模型平均提高39.6%,相比自适应截止高度角(ADEM)模型平均提高28.6%;固定解定位精度在E、N方向优于4 mm, U方向优于9 mm。
-
-
张伟;
王林
-
-
摘要: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自然资源和规划,建立合肥市统一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针对当前合肥市三套卫星定位CORS独立运行、基准框架和服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从基准站深度融合建设、系统软硬件升级、现有软硬件的兼容性、组网设计和CORS基准框架坐标联测与扩展服务的实践展开探讨.综合运用了多种共享融合技术,通过外业实测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对城市CORS融合改造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
刘邢巍;
蔡华;
蒲德祥;
王斌
-
-
摘要:
为充分发挥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基准站在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领域的资源优势,分析了基于CORS基准站的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策略,评估了观测值类型、解算时长、基线长度对监测精度的影响,给出了CORS基准站作为监测基准时可覆盖的范围,为推动CORS在变形监测的深度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
-
关沧海;
潘勋;
姚正明
-
-
摘要:
哈尔滨市作为黑龙江省省会城市,社会经济活动活跃,因此对卫星导航定位的需求也更多。本文采用G-Nut/Anubis软件,针对哈尔滨市范围内的15座黑龙江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HLJCORS)基准站,从数据可用率、伪距多路径效应、周跳比、信噪比等4个方面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查和分析,全面评价站点数据质量,为哈尔滨市更好地应用HLJCORS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
-
张珂;
董传胜
-
-
摘要:
本文使用数据缺失天数统计软件与TEQC数据预处理软件评估了山东半岛31座北斗基准站2021年全年的观测数据质量,结果表明:大部分北斗基准站的观测数据质量良好,符合后续研究要求;23座北斗基准站全年观测数据质量良好,全年数据均可用于后续研究;HJBH、LJZK、LOKO、SDPL 4座北斗基准站在GPS周2142周和2185周出现仪器故障,后续研究应舍弃这2周数据;RZRS、ZNRS 2座北斗基准站全年数据质量较差,不应用于后续研究;WEIH、SDLA 2座北斗基准站在年积日158d和160d后数据质量明显提升,符合后续研究要求。北斗基准站应加强数据质量动态监测及巡检力度,确保站点数据质量稳定可靠。
-
-
刘瑞华;
杨焕发
-
-
摘要:
陆基增强系统(GBAS)播发的差分信息无法校正GBAS地面子系统与机载子系统之间的非相关误差,如多径误差,致使其成为GBAS在标称环境下的最大误差源。在GBAS基准站正式部署之前,必须对初始台址进行多径效应的量化评估,以验证当前站址是否满足安装要求。基于码减载波(CMC)方法,进行了实际安装的GBAS基准站的多径效应评估。结果表明,当前GBAS基准站布设环境可以满足多径误差要求。同时,载波平滑算法可有效抑制站点的多径效应,且算法随平滑时间常数的增大而更加有效。在当前安装条件下,GBAS基准站多径误差指标项结果满足GAD-B3类精度等级要求。
-
-
侯良川;
曹欣
-
-
摘要:
连日来,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睢阳分局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卫星基准站安全运行,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一是不断完善应急保障预案。制定卫星基准站重要保障预案,从应急保障队伍管理、值班安排、应急演练、应急设备检修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积极快速应对突发、多发事件。二是做好各部门联动对接。不断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电力、应急等部门密切联系,建立联合运维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齐心协力保障卫星基准站的平稳运行。
-
-
谢尚威;
任旭
- 《辽宁省通信学会2020年度学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作为北斗系统应用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北斗基准站建设的成本、工期、施工难度一直是制约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北斗基准站建设的效率,降低建设成本,保证北斗基准站实时采集卫星数据的质量,提出基于通信机房的北斗基准站选址方法,详细论述基于通信机房建设北斗基准站优势,介绍基于通信机房的北斗基准站选址原则和工作步骤,将观测数据的数据完整率、周跳比、多路径效应作为观测环境测试的主要质量评估指标,通过对沈阳区域多个通信机房进行实地勘察、采集测试数据,基于北斗基准站主要质量评估指标对测试数据进行质量分析,进而为基于通信机房建设北斗基准站提供参考依据.
-
-
王祥吉;
郭建华
- 《2015年度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学会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提出采用双基准站快速静态方式进行山区航测外业像控测量,并结合实例,分析了方法的可靠性、高效性及实用性.采用双基准站GPS快速静态测量方法测量像控点,只需要一次上点就能满足观测要求,像控点与两个基准站之间形成的三边同步环可作为GPS观测质量的检核条件,在15km的范围内精度与常规静态相当,双基准站GPS快速静态测量速度快、精度高、劳动强度小,在山区作业时结合RTK的使用能快速完成像控点测量任务,有效提高野外工作效率。
-
-
冯义钧;
赵京凤
-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
| 2015年
-
摘要:
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及国际上多种导航系统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的不断扩展和加密,无人值守的GNSS基准站在故障判断、维护维修等技术问题对统一的技术标准有迫切需要.研究GNSS基准站运行监控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GNSS基准站的良好运行,保障观测数据的准确可靠;通过对监控内容、监控方法、监控程序的研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按照这些指标和要求就能够及时发现观测中出现的故障,通过标准给出的程序控制和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排除故障;适用无人值守台站越来越多的发展需求,对各种地震观测系统建立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提供可借鉴的思路、方法和技术基础.
-
-
左海玉;
郑艳光
- 《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
| 2012年
-
摘要:
RTK技术在数字化测图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但是,以往基准站需架设在已知点,这在实际工作中给测量人员带来不便.随着计算模型的改进,基准站任意架设技术的问世,为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地便利.针对该技术的测量精度以及工作过程中如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从而确保测量结果符合精度要求的问题,对其进行论证,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避免超短边现象,并且进行点校正时最好使用脚架严格对中整平.
-
-
-
-
JIANG Weiping;
姜卫平;
WANG Kaihua;
王锴华;
LI Zhao;
李昭;
ZHOU Xiaohui;
周晓慧;
MA Yifang;
马一方;
MA Jun;
马俊
- 《2018测绘遥感高层论坛》
| 2018年
-
摘要:
长期累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为大地测量学及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通过完善GNSS数据处理模型及策略,研究造成非线性运动的机制并进行有效建模,可以获得测站准确的位置和速度,不仅有助于合理解释板块构造运动,建立和维持动态地球参考框架,而且能更好地研究冰后回弹及海平面变化,反演冰雪质量变迁等地球动力学过程.首先从基准站坐标的精确获取、时间序列模型构建、时间序列信号分析等方面描述了GNSS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的理论与处理方法;其次,探讨了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构建技术,给出了严密三维噪声模型构建方法;然后,疏理了坐标时间序列中非线性变化成因机制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基于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应用领域,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
-
-
陈强
- 《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对GPS测量RTK技术在物探测量应用过程中的基准站的架设、流动站的施工、不同系统的坐标的转换、坐标转换参数的求取、跨带施工等问题进行介绍和探讨,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rn 采用RTK技术进行物探测量施工时,要想获得高精度的物探测量成果,提高工作效率,除了必须处理好上述提到的问题外,还要注意卫星状态分布的PODP值将对RTK的精度有一定影响,PDOP值太大,将影响到RTK的精度,甚至导致RTK不能正常工作。可根据星历预报进行合理安排工作。当测线穿越树林时,只要通讯链正常,可采用加高天线的方法,越过障碍。为了保证RTK数据的可靠性,检核也是一项必要的手段,当RTK测量受到限制,而无法正常作业时,仍需与常规方法配合使用。rn 无论从测量方法的实用性,还是从测量工作的时效性,RTK技术在物探测量中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物探测量中应用GPS-RTK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RTK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其在物探测量中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
HE Xiao-xing;
贺小星;
HUA Xiang-hong;
花向红;
XUAN Wei;
宣伟;
ZHANG Wei;
张伟
- 《第七届全国交通工程测量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以ITRF2008框架下28个IGS基准站2001-2008年卫星对地观测数据为基础,通过不同松弛解加权联合获取GPS基准站坐标序列,在此基础上,通过格林函数方法,采用QOCA软件计算了土壤水、大气压、非海洋潮汐及积雪等地表环境负荷对基准站坐标及站速度的影响,并对坐标序列进行地表环境负荷改正.通过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分块空间滤波方法对负荷改正后的坐标序列进行滤波处理和共模误差影响有效的分离,并与整体空间滤波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地表负荷对站坐标的影响达毫米级,对站速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高精度GPS应用中应考虑地表负荷的影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分块空间滤波方法能准确的分离共模误差,极大的消除了非构造信号的影响,提高了坐标序列的可靠性和精度,对形变分析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