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压
地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551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中国文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0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194篇;相关期刊190种,包括采矿技术、金属矿山、现代矿业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二十届冀鲁川辽晋琼粤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2010年全国采矿科学技术高峰论坛、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等;地压的相关文献由3612位作者贡献,包括潘立友、潘一山、潘俊锋等。
地压
-研究学者
- 潘立友
- 潘一山
- 潘俊锋
- 夏永学
- 李明远
- 刘宏军
- 张建国
- 张景玉
- 胡长岭
- 乔晓纯
- 刘洋
- 刘广建
- 曹安业
- 陈理强
- 郑庆学
- 李振雷
- 韩军
- 宋卫华
- 徐刚
- 李忠华
- 王满
- 陆菜平
- 秦子晗
- 徐连满
- 曹淑良
- 王刚
- 代连朋
- 何学秋
- 刘少虹
- 唐治
- 宋大钊
- 杜涛涛
- 涂兴子
- 陈建强
- 马文涛
- 朱志洁
- 王爱文
- 陆闯
- 刘金海
- 蒋宇静
- 陈蓥
- 刘耀琪
- 孙久政
- 张宏伟
- 张晨阳
- 李海涛
- 窦林名
- 何生全
- 孙德全
- 张延伟
-
-
-
黄原明;
李在利;
李子彬
-
-
摘要: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机械化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工艺特点,结合矿柱的承载机理和锚杆支护作用原理,分析采场内矿柱的受力特点,科学设计矿柱和锚杆支护参数,结合矿山工程实例,计算确定矿柱尺寸为4m×5m(长×宽,其中宽度方向为倾向方向),矿房跨度为8m,锚杆长度为2.2m,锚杆直径为20mm,锚杆间排距为800mm,并通过优化充填工艺,充分发挥充填体在空区管理中的作用,实践证明对提高控顶效果有显著作用,具有明显的安全管理意义。
-
-
陈刚;
袁道和
-
-
摘要:
某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和采矿方法的改变,给采场顶板稳定性带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为了及时掌握深部采矿中,采用不同采矿方法时采场顶板围岩的稳定性,在-150 m中段12-4采场布置钻孔应力计、压力计和位移计,分别对巷道围岩和采场顶板的表面位移、顶板压力和应力进行监测.通过对比分析监测数据,掌握了上向矸石充填法和无轨采矿法采场顶板稳定性的变化情况,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
-
-
朱文龙;
李国平
-
-
摘要:
和睦山铁矿后和睦山矿段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250 m以下矿体赋存状态较为复杂,最终水平-300 m分段的矿石回采存在一定难度.通过修正后和睦山矿段勘探剖面图,分析矿体上、下盘围岩地压的分布规律,确定下盘运输、上盘回采的开采技术方案,保障后和睦山矿段最终水平矿石的安全高效回采.
-
-
张晓风
-
-
摘要:
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阳光是耀眼的白,像锡,像许多发光的金属。是哪个聪明的古人想起来以木象春而以金象秋的?我们喜欢木的青绿,但我们怎能不钦仰金属的灿白?对了,就是这灿白,闭着眼睛也能感到的。在云里,在芦苇上,在满山的翠竹上,在满谷的长风里,这样乱扑扑地压了下来。
-
-
刘博;
王彩霞;
王晓琨
-
-
摘要:
为研究金属矿山深部巷道掘进期间围岩地压显现特点,在深部生产区域构建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巷道掘进过程围岩破裂产生的微震活动及其时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巷道围岩不同位置破裂产生微震活动率的原因.结果表明:微震监测技术相比传统监测技术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发现了巷道掘进过程岩体破裂产生微震事件的震级范围主要集中在-4.37~-0.063,微震事件震级平均值为-2.08,微震事件的能量释放较低;岩体破裂产生微震的活动主要分为3个区域:受断层构造影响的区域、受已有巷道施工爆破影响的区域及距离掘进巷道相对较远的区域.通过对微震累计视体积和视应力演化分析,发现视应力成核及视应力集中随着掘进过程动态变化,且受地质构造(断层)的影响.
-
-
李小双;
罗浪;
王运敏;
耿加波
-
-
摘要:
以某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为背景,研究了不同边坡坡角影响下采场上覆岩体的采动响应特征,以揭示覆岩采动响应的坡角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采场内部应力随着矿体开挖推进不断进行重新分布,并持续沿矿层倾向向前方岩体动态转移,在前方形成应力增压区,最终达到新的平衡;坡高一定时,坡角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覆岩的稳定,而是存在一个较为合适的中间值,45°坡角时,采场覆岩比35°和55°模型应力及位移沉降更小,但塑性区发育不及35°及55°模型充分.建议露天开采完后对边坡进行削坡处理,以控制边坡角度45°,然后再转入地下开采.
-
-
刘刚峰
-
-
摘要:
我国的矿山开采力度很强,但是矿产资源也在日益减少.为了增强矿产开采的效率,对矿产资源进行深度挖掘,采矿行业需要改进技术手段,并采取更多的方法以提升采矿量.这样才能面对有限的资源实现矿业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在矿井下进行多层开采是更现实的技术方法,但是在进行多层开采时,由于前期回采后形成的采空区产生的地压会对巷道进行破坏,工人不能进行回采活动.在分析这种情况后,需要采取控制管理措施以减少地压造成的破坏力,顺利完成对矿产的开采.
-
-
黄玉生;
刘活
-
-
摘要:
随着广西大新锰矿向深部160中段发展,地压影响已经在2号胶带巷作业面显现出来,巷道受大侧压影响而开裂,结合2号胶带巷实际情况,采用锚网喷架、筑砼支护等多种优化组合的支护方案,有效解决了大侧压条件下的支护难题.通过研究地压显现的原理、特点,科学合理选择相应的支护方案,对加快井巷基建进度具有积极意义.
-
-
谭洪森;
刘锋涛
-
-
摘要:
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方案设计是现代矿产资源开采中重要的方案,对于现代化矿产资源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煤炭资源生产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工作面冲击地压作业存在许多危险因素,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所以为了提高煤炭企业的生产作业安全性,必须做好危险应对工作,制订科学的危险防治措施,为此本文总结了方案制订要素。
-
-
-
李爱兵;
李庶林;
陈际经;
袁节平;
王福坤;
余宗兰;
尹彦波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
| 2004年
-
摘要:
针对柿竹园多金属矿的开采现状,在200万方大空区存在,部分矿柱跨塌,最大顶板连续暴露面积8000m2,且不能采用充填法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矿山的合理规划与矿产资源的整体开发,确保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高效、安全、低成本、少投资的采矿方法的前提条件在于对该矿床的地压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本研究首先用多种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对其岩体进行了分类评价,对该矿床可能的各种开采方案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设计了适用硬岩开采的监测方案,其研究结果可指导于柿竹园矿床开采方案的选择.
-
-
李爱兵;
李庶林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
| 2002年
-
摘要:
根据北洺铁矿的开采技术条件,首先用多种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对其岩体进行了分类评价,并采用矿山资料类比法、经验公式法、概率神经网格法、概率积分法、模糊影响函数法、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与可考虑块体充分变形的离散元法等分析方法对该矿的地压与岩层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矿山开采的地表三带范围和发展趋势,其结果可用于指导矿山的生产与河流改道以及岩移观测系统的建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