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354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语言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3649篇;相关期刊220种,包括青春岁月、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贵州省第二届硕博论坛、2008年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国际研讨会、首届博物馆学青年学者论坛等;图形-背景理论的相关文献由34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珊珊、曾贤模、单欣欣等。

图形-背景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1 占比:1.0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3649 占比:98.96%

总计:34003篇

图形-背景理论—发文趋势图

图形-背景理论

-研究学者

  • 刘珊珊
  • 曾贤模
  • 单欣欣
  • 张亚红
  • 张奇
  • 张馨文
  • 李瑛
  • 李胜
  • 李艳
  • 李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一帆
    • 摘要: 图形—背景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旨在探究认知的中心和焦点。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人描绘意象并创造图画,画面中通常存在着不同的图形—背景关系。唐代诗人李白一生创作了九百多篇佳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许多翻译家将其诗歌译成了英语,其中许渊冲英译版《李白诗选》深受好评。本文基于图形—背景理论,对比分析《李白诗选》中《夜下征虏亭》和《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两首诗歌原文和译文的图形—背景关系的构建机制,探究英汉语中存在的差异。
    • 宁晓兰
    • 摘要: 基于图形—背景的分离、转换性指出英语特指问答对话中答话者对问话者构建的图形—背景联结的两种识解方式,并根据话轮分配理论,提出了英语特指问答对话中的双图形—背景联结理论,为英语特指问答对话中答语和问句之间共振关系存在等级蕴含提供了认知理据。
    • 林雷
    • 摘要: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传统诗歌。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解读。通过图形-背景的层层组合,送别的画面逐步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同时诗歌的情感也进一步得到升华。
    • 彭熠希; 周静
    • 摘要: 图形背景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后被用于对语言结构的研究,是空间组织、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本文尝试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出发,通过空间结构、时间事件、句法结构以及多重意象等方面对李清照的词进行认知解读,旨在讨论李清照诗词中图形背景关系的转化以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以期为宋词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 朱敏
    • 摘要: 图形背景理论源自丹麦心理学家鲁宾的“图形——背景分离观”,曾被格式塔心理学家用于知觉研究,后被用于认知语言学,其观点与传统结构语言学大相径庭,成为语言组织概念内容和空间组织的重要认知原则。该理论认为,“图形”和“背景”是共处同一认知框架或同一场景的事体或事件,“图形”包含于“背景”之中并于“背景”中突显,而“背景”也为“图形”提供解释,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分。本文运用图形背景理论从空间位置、时间先后顺序、多重意象这三方面对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展开认知分析,旨在解读图形——背景关系在其中的转化及表达效果,为《醉翁亭记》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 袁红艳
    • 摘要: 从认知语言学图形-背景理论视角(Figure-Ground Theory)对比分析英语松散句与圆周句标记性特征。英语松散句“信息焦点前置”构式将图形置于背景之前,符合传统的认知机制与思维模式,趋向自然而标记性弱,属于英语常式句;圆周句则有意违反认知规律,将“信息焦点后置”。认知主体将图形与背景刻意倒置,旨在加强图形的突显性与标记性,更能体现英语复合句法的严谨与文采,达到特定的交际、修辞或艺术效果。
    • 王雅颖; 胡志雯
    • 摘要: 在图形-背景理论中,图形是认知中凸显的部分,是关注的焦点;而背景在认知中凸显程度相对较低,可看作环境。从该视角切入,结合“名含动”假说对“写景抒情诗”提出了一个新的“图形-背景识解框架”。以杜甫经典写景抒情诗作《登高》为例,运用该框架对原诗中的“图形”与“背景”进行识解,并将原诗识解出的“图形”与“背景”与两个中国人译本、两个外国人译本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中国译者更能把握原诗精髓并恰当转码。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图形-背景理论”在古诗翻译领域的阐释力,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可行路径。
    • 李桔元; 曾静云
    • 摘要: 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图形-背景理论阐释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意识形态意义。以凸显原则为基础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被动化现象的信息强调的认知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被动化通过将受事置于主语位置使其凸显,或者通过后置施事使其凸显的方式再现了对某一及物性事件的认知视角,因而从认知层面提供了分析语篇意识形态的工具。被动化是新闻语篇中的常见表意手段。对中印主流媒体关于中印军队洞朗对峙事件的两篇新闻报道中被动化现象的认知分析发现,二者被动化凸显的对象具有相似性,但是隐含的意识形态意图各不相同:中媒语篇意在证明印军闯入锡金地区阻扰中国修建道路事件的违法性,而印媒语篇旨在通过直接和间接转述中方话语中的被动化,隐含其对中国的指责的反对态度,凸显印方无辜的形象。
    • 李桔元; 曾静云
    • 摘要: 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图形-背景理论阐释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意识形态意义.以凸显原则为基础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被动化现象的信息强调的认知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被动化通过将受事置于主语位置使其凸显,或者通过后置施事使其凸显的方式再现了对某一及物性事件的认知视角,因而从认知层面提供了分析语篇意识形态的工具.被动化是新闻语篇中的常见表意手段.对中印主流媒体关于中印军队洞朗对峙事件的两篇新闻报道中被动化现象的认知分析发现,二者被动化凸显的对象具有相似性,但是隐含的意识形态意图各不相同:中媒语篇意在证明印军闯入锡金地区阻扰中国修建道路事件的违法性,而印媒语篇旨在通过直接和间接转述中方话语中的被动化,隐含其对中国的指责的反对态度,凸显印方无辜的形象.
    • 左佳; 朱蕴轶
    • 摘要: 在《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花》中,福克纳采用了以杰斐逊小镇居民为叙述者的第一人称复数叙述,记录和解读了末代贵族艾米莉怪僻乖张的一生,叙述者“我们”和女主人公“她”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图形和背景的变化和形成。基于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探析“我们”与“她”变换组成的双重图形-背景关系,试图从新的角度深入挖掘小说的主旨内涵即内战后南方社会面临的时代变迁以及作家热爱南方故土的情感意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