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观的变革根植于思维方式的变迁。随着哲学对人的认识由“预成论”向“生成论”思维方式的转变,教学观相应也经历了从教学的“预成论”到教学的“生成论”的变革。教学“预成论”过于强调教学过程的秩序、规范与控制以及教学对象对知识的接受、掌握与认同,忽视教学对象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个性特征,从而丧失了教学对象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价值。教学“生成论”注重教学过程的转化和动态“生成”,认为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学系统诸因素的相互渗透与制约,决定了教学效果与“预设”的教学目标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蕴含着教学“生成”与创造的潜力。教学观的变革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方法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