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悬浮物
固体悬浮物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003181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技术与市场、精细石油化工进展、石油知识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3国际油田化学新进展(ISOC2013)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2011年会等;固体悬浮物的相关文献由36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焕芳、叶学良、吴威武等。
固体悬浮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03181篇
占比:99.99%
总计:1003283篇
固体悬浮物
-研究学者
- 刘焕芳
- 叶学良
- 吴威武
- 孙志华
- 李俊
- 汪家铭
- 王文鑫
- 胡墨涛
- D·S·H·史密斯
- 俞国平
- 刘超
- 吴英来
- 周治国
- 孙建松
- 孟彩霞
- 尹强
- 崔柏艳
- 廖杨
- 张振娜
- 张敏
- 张晓蔚
- 徐晓燕
- 朱斌
- 李兴田
- 李循
- 李忠于
- 李江
- 李颖
- 梁涛
- 殷厚义
- 王晓英
- 王金利
- 王长立
- 王青青
- 田振华
- 禹言士
- 蒋斌
- 蔡军
- 赵玲娟
- 郝明松
- 郭潜
- 郭锐
- 陈明裕
- 陈纯
- 颜佳文
- 黄伟
- (Missing)
- A.A. Susanto
- C·L·德姆勒
- D·K·格雷尔
-
-
叶世贵;
李鹏飞;
周榆;
卢宏涛;
姜国珍
-
-
摘要:
川东北某高含硫净化厂采用复合脱硫溶剂脱除原料天然气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装置运行过程中,溶剂中固体悬浮物及热稳定盐不断形成,容易引发溶剂发泡、设备结垢堵塞、系统腐蚀加剧等问题。文章介绍了复合脱硫溶剂在线净化技术原理及流程,分析解决了运行过程中的问题。结合应用数据表明,复合脱硫溶剂在线净化撬装设备达到了除固体悬浮物及热稳定盐的目的,有利于脱硫溶剂的长周期运行需求。
-
-
许世京;
伍家忠;
史永兵;
陈兴隆
-
-
摘要:
砾岩低渗透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孔喉半径小、矿物成分复杂,在注水开发中,回注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和粒径大小成为导致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而现有碎屑岩低渗透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难以满足砾岩低渗透油藏,因此,需根据砾岩低渗透油藏储层特点,制定科学的注水水质指标。根据砾岩低渗透油藏储层孔隙结构及黏土矿物特性,采用CT扫描、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实验方法,多角度分析了该类油藏潜在的注水伤害主要因素,同时根据颗粒堵塞理论,在注入过程中注入水中的固体悬浮物(SS),会堵塞孔喉通道导致渗透率下降,从而对砾岩低渗透岩心造成严重伤害。实验结果表明,SS质量浓度和粒径中值对不同渗透率的砾岩岩心的储层伤害差异较大,若要实现目标区块储层伤害率≤20%,当储层渗透率小于等于9.28 mD时,SS质量浓度≤1.43 mg/L,粒径中值≤1.9μm;当储层渗透率大于9.28 mD但小于46.9 mD时,SS质量浓度≤3.1 mg/L,粒径中值≤2.6μm;而储层渗透率大于等于117 mD时,可放宽到SS质量浓度≤5.1 mg/L,粒径中值≤4.8μm。
-
-
郭云霄
-
-
摘要:
针对某电路板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装置物化处理段工艺存在沉淀速率慢、沉淀效果不稳定、废水处理效率低等问题,采用磁混凝沉淀技术进行改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磁混凝沉淀技术在电路板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切实可行,物化处理段出水SS(固体悬浮物)去除率可达到97.72%,表面负荷可达到12 m3/(m2.h)以上,工艺运行稳定,成本低廉,可有效提高该厂废水处理能力。
-
-
黄再桂
-
-
摘要:
制浆造纸厂固废绿泥,目前尚无很好的综合利用方法,普遍都是填埋、焚烧.各厂因制浆工艺、原料以及碱炉工况的差异,造成绿液固体悬浮物差异很大,故绿泥产生量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本文简要分析了国内化机浆黑液碱回收绿泥产生的原因、绿泥资源化处理方法及绿泥减量化的工艺措施.
-
-
柴宝红;
秦玉德;
王岩;
丁昊晖;
张俊杰
-
-
摘要:
隧道拌合站沉淀池无法有效沉淀污水中细小固体颗粒,属于富含钙离子的强碱性污水.实验采用细粒高岭土模拟污水,选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利用水中钙离子作为反离子降低固体颗粒ζ电位,从而降低颗粒间静电斥力使得聚丙烯酰胺架桥吸附作用效果提升.实验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投药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和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还根据实验所得最佳絮凝参数对现场污水进行实验,絮凝处理效果理想.
-
-
陆红羽;
刘润清;
朱阳戈;
吴美荣
-
-
摘要:
钨矿性脆且容易泥化,细泥易残留在选矿废水中,导致废水中固体悬浮物(SS)含量高,SS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而回用则会影响选矿指标.研究风化钨矿选矿废水回用对钨矿浮选的影响及机理,为选矿废水适度处理及回用提供理论依据.模拟SS对钨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表明,SS含量对钨粗选指标影响大,需进一步降低.SS影响钨矿浮选机理表明,SS形貌呈松散的不规则片状且表面不光滑,表面吸附了浮选药剂油酸钠和硅酸钠;SS在广泛的pH范围表面带负电,与带负电的浮选药剂产生竞争吸附.采用"2 g/L氯化钙+0.5 g/L聚合硫酸铁"处理废水,SS含量由25160 mg/L降低至16 mg/L,去除率达99.94%,Si含量由216.9 mg/L降低至33.26 mg/L,Si去除率为84.67%,颗粒化学需氧量由312.49 mg/L降低至6.86 mg/L,去除率达97.80%.结合溶液化学分析"氯化钙+聚合硫酸铁"去除SS机理,发现其通过电性中和、压缩双电层降低胶体电势,进而促进细颗粒迅速凝聚、沉淀.处理后废水回用至原浮选流程,处理后废水与清水指标相近.
-
-
-
章文华;
徐锡梅;
余沛芝;
许小燕;
赵赛君;
周婷;
董晓晨
-
-
摘要:
污水厂进水、出水通常采用重量法测定其悬浮物含量,但在测定中经常遇到进水抽滤困难、出水悬浮物出现负值的情况.文中对该检测方法中的微孔滤膜的预处理、取样、抽滤及称重环节进行了探讨.试验表明,采用纯水煮沸的方式可以对微孔滤膜进行有效的预处理;合理取样,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样品抽滤,可提高准确性和检测效率.利用已恒重的空白滤膜作参照物,为减小测定误差提供了有效的质控措施.
-
-
-
-
-
-
-
郭琳;
李宏艳;
桑楠
- 《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 2011年
-
摘要: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低于1Oμm、可在大气中长期悬浮的液体或固体悬浮物,不仅自身携带许多有毒有害物质,还可作为其它污染物的载体, 通过呼吸作用进入呼吸道,沉积在支气管表面乃至肺泡中,对呼吸道具有腐蚀和刺激作用[1-3]。因此,PM10作为评价大气质量的重要指标受到人们的广泛的关注。
-
-
王晓玲;
孙蕊蕊;
郎建;
张陆良;
陈明曦
- 《第五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
| 2011年
-
摘要:
针对旋流沉砂池砂石废水处理中存在的具有复杂流态的高浓度固液两相流问题,本文首先结合某水电工程进行了现场旋流沉砂池的小试实验,采用重量法测定了固体悬浮物浓度,分析了一级旋流沉砂池不同工况下的去除率和最优转速(即105r/min);其次采用分子动理学方法从固液两相流相互作用的微观特性出发,建立了合理描述旋流沉砂池内高浓度砂石废水颗粒间碰撞项的Eulerian-Eulerian两相流模型,对一级旋流沉砂池内两相流流场、悬浮物浓度分布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一级旋流沉砂的去除效率随着桨叶转速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
-
-
(Missing)
-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第二届三次理事会》
| 2000年
-
摘要:
焦炉在装煤及出焦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尘,其主要污染物有固体悬浮物(Tsp),苯可溶物(BSO)和苯并芘(Bap)等,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健康,在无控制情况下,其排放总量约在2.37Kg/吨煤左右,其中Bap、BSO是严重的致癌物质,导致焦炉工人肺癌的发病率极高.在焦炉烟尘中散发量很大、危害最严重的是装煤过程外逸的大量黄烟和煤尘.据有关资料报道,焦炉装煤过程烟尘有害物的散发量约占焦炉总污染物的60﹪,其中BSO排放量为0.499Kg/t煤,Bap排放总量为0.908×10Kg/t,分别是推焦BSO及Bap吨煤排放量的13.7倍及50倍.烟尘中的Bsp等有害物质,是以Tsp为载体而存在的,因此对Tsp的收集处理是解决有害物危害的根本途径和关键环节.为此,本钢焦化厂1#焦炉于96年6月首先采用由德国k.k公司与鞍山焦耐院联合开发的全干式装煤推焦除尘工艺来解决焦炉烟尘污染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