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阀
四通阀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3年内共计1278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电工技术、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10444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制冷与空调、煤炭科学技术、油气田地面工程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6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第三届全国检验检测检疫学术报告会、2016国际制冷空调技术交流会等;四通阀的相关文献由1862位作者贡献,包括荣森、蔡荣生、陈玉富等。
四通阀—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10444篇
占比:99.97%
总计:410570篇
四通阀
-研究学者
- 荣森
- 蔡荣生
- 陈玉富
- 王良
- 刘海波
- 邵巨灿
- 田鹏
- 史仙珠
- 彭杰
- 李建峰
- 王定军
- 罗建飞
- 金华海
- 单宇宽
- 方祥建
- 宣永斌
- 张飞
- 王传华
- 不公告发明人
- 寇芷薇
- 董明景
- 贾培育
- 刘红斌
- 张勇
- 杜飞龙
- 蒋庆
- 中岛伸治
- 关谷卓
- 卓开挺
- 吉村寿守务
- 孙思
- 杨剑
- 熊匀均
- 王军
- 苏永斌
- 若本慎一
- 邓建云
- 陈建军
- 冯建江
- 周狄明
- 姚燕
- 曾奕
- 王国清
- 王晓红
- 申孟亮
- 肖俊锴
- 蔡晋辉
- 谷月明
- 邵伟
- 陈晓东
-
-
-
魏希超;
侯丽娜
-
-
摘要:
某延迟焦化装置开工不久,在物料切换时出现焦炭塔四通阀阀门卡涩不动的故障,导致装置停工.介绍了四通阀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根据阀门拆检的实际情况,找出主要故障原因是管线应力导致阀门结构变形.通过计算波纹管工作位移量,提出改变位移量来避免密封阀座与阀座插件台阶的接触.针对四通阀卡涩情况,给出了加装调整垫片、加大缠绕垫片厚度及研磨阀球与密封阀座等处理措施.改造后再未出现四通阀卡涩故障,装置运行平稳.
-
-
瞿贵荣
-
-
摘要:
(上接4期)例5:海信KFR-26W/77VZBP型空调,外机风扇不转动。分析检修:外风机不工作的原因:一是AC220V供电失常;二是驱动控制电路有故障,有关电路如图5所示。经初步检查,除CN16外接风机不工作外,CN17外接四通阀和CN18外接增氧泵也不工作。在用遥控器操作切换上述外设备工作状态的同时。
-
-
王传华
-
-
摘要:
液击是一种造成四通阀失效的常见原因.目前行业内对四通阀预防液击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机组结构优化及控制优化上,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控制及结构上的优化无法彻底防止液击的发生.本文以四通阀在风冷热泵的应用为例,通过相关分析及实验研究,阐述中间流量在四通阀抗液击能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得出中间流量设计的相关结论.
-
-
杜云
-
-
摘要:
四通阀主阀体内部构造图如图1所示,四通阀先导阀内部构造如图2所示。1.四通阀常见故障判断方法(1)四通阀窜气的判别启动压缩机并使四通阀换向,用手同时摸四通阀E、S、C三条接管,若三条接管均发热,证明四通阀换向未到位。(2)四通阀不能正常换向的故障原因1)电磁线圈损坏,先导阀不起作用。
-
-
谢箭;
朱世宇;
聂增丽;
宋苗
-
-
摘要:
空调中的四通阀钎焊质量受焊接设备和外部环境等影响较大,对工艺参数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的四通阀钎焊工艺参数无线监控系统,重点介绍了无线传感网设计,终端节点和协调器硬件设计,嵌入式程序设计以及上位机程序设计.通过现场试验并与传统仪表所测结果对比,无线监控系统运行稳定,能够满足四通阀钎焊工艺监控的要求,为实现钎焊智能化奠定基础.
-
-
-
-
-
张庆楠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家电产品市场已经逐渐进入升级阶段。在此背景之下,上游各大配套产品也悄悄在进行“创改”。随着节能高效政策的持续推进,家电变频化已然成为大势所趋。在这场变频升级的革新中,与之相应的阀件产品也将面临全面升级。
-
-
-
张金龙;
徐颖洁;
徐军
- 《全国理化测试学术研讨会暨《理化检验》创刊50周年大会》
| 2012年
-
摘要:
建立了0.2μL定量管的四通阀液态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液化石油气样品中18种C1-C5烃类组分的方法。样品经盘管冷却后,用AL/S石英毛细管柱(50 m×0.53 mm,15 μm)程序升温和分流进样技术对液化石油气样品组分进行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外标法二级校正,相关系数大于0.99,测试精密度优于气态进样。
-
-
-
-
-
-
梁彩华;
张小松
-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本文针对四通阀换向除霜方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除霜方式--显热除霜.深入分析了显热除霜的机理和作用过程,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采用显热除霜不仅具有良好的除霜效果,还可以较大程度缩短除霜时间,同时避免四通阀换向除霜给制冷系统带来的冲击,消除"奔油"现象.除霜过程中系统供热水温度波动在5°C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