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代言
名人代言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216篇,主要集中在贸易经济、法律、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77篇;相关期刊161种,包括法制与社会、品牌、旅游学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3年JMS第十届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2009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研究成果学术交流会等;名人代言的相关文献由23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婷、吴秋琴、张蕾等。
名人代言
-研究学者
- 李婷
- 吴秋琴
- 张蕾
- 何浏
- 任立中
- 刘杨
- 吴小敏
- 孙毅
- 尹晓
- 左会节
- 李娟
- 李晓丽
- 杜天奇
- 王子琪
- 王静一
- 田寒光
- 药恩情
- 赖泽栋
- 赵金鑫
- 邢雪
- 邵功新
- 郑晓辰
- 郭琛
- 陆剑伟
- 马莉莉
- Ipsos Connect
- LI Bing
- YEE
- Zoe
- 丰存斌
- 于娜
- 付瑶建
- 何文华
- 何涵婧
- 余竹娟
- 佚名
- 傅资皓
- 关庆丰
- 冯丽
- 刘义昆
- 刘佳佳
- 刘娜
- 刘宏
- 刘旭峰1
- 刘明月
- 刘晔
- 刘永加
- 刘瑾
- 刘甜伊
- 刘红
-
-
王浩;
石蕊
-
-
摘要:
采用词对范式,使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探讨消费者对广告中名人代言人与产品一致性的认知神经过程。在低级信息处理阶段,受众对名人/非名人信息较为敏感,名人代言不同档次产品比非名人所诱发的P2振幅更大,反映了早期注意资源分配和低级别分类评估的差异性;在后期类别化处理阶段,受众从整体上对名人与产品的一致性加工,与认知冲突和分类相关的N400表现出较大差异,非名人代言高档产品诱发了最大N400。本研究提取名人广告一致性的内隐性指标,揭示了受众对广告中产品“物”以“人”聚的“两阶段”认知过程,推动了广告传播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拓展。
-
-
张辉;
徐红罡;
黎芸妃
-
-
摘要:
目的地品牌至爱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强烈的情感依恋,是目的地品牌化研究的新视角,对目的地品牌管理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名人代言是目的地经常使用的营销工具,可以影响游客对目的地品牌的态度及行为,但其能否以及如何影响目的地品牌至爱这种深层次情感关系还有待实证研究.该研究综合信源可靠性和匹配性假设,实证检验名人代言人的可信度、专业性、代言人-目的地品牌匹配、代言人-自我匹配对目的地品牌至爱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得到1044个有效样本,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内化中介了代言人可信度和代言人-自我匹配对目的地品牌至爱的影响.目的地品牌信任中介了代言人的专业性、代言人-目的地品牌匹配、代言人-自我匹配对目的地品牌至爱的影响.最后,为旅游目的地管理者提出管理建议,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
-
沈峰
-
-
摘要:
背景:近年来,一些演员等名人代言品牌涉嫌虚假宣传,被大众关注并引发社会舆论,有关部门也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范。谁能料到,演员马伊丽代言的“茶芝兰”奶茶店竟涉嫌诈骗,已被上海警方破获。5月15日,马伊琍工作室就代言品牌涉嫌违法犯罪在微博发表声明,并向受骗消费者、加盟商致歉。
-
-
李明合;
郭佳祺;
尤晶辉
-
-
摘要:
2021年,广告业在波澜不惊中继续前行。传统的名人代言已不再那么受追捧,“素人”出镜、网红站台、虚拟偶像代言,渐成常态。品效合一变得更加容易。之前,产品广告和品牌广告泾渭分明,在今天已然模糊,出色的广告可以轻松兼顾品牌塑造和产品推介。
-
-
-
-
-
-
刘旭峰1
-
-
摘要:
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小商小贩遍布街市。生意人多了,竞争自然也就激烈起来。怎样才能在''高手如云''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广告应运而生。所以,不要以为广告是我们现代人的发明专利,其实古人早就玩透了。据宋代考据辩证类笔记《鸡肋编》载:''京师凡卖熟食者,必为诡异标表语言,然后所售益广。''古人也用这种夺人眼球、夸大其词的宣传招徕顾客,行动之间,透着几分''奸商''的味道。
-
-
-
田寒光;
任立中;
邵功新
- 《2013年JMS第十届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
| 2013年
-
摘要:
在推敲可能模型理论架构下,厂商选择专家代言的方式传递理性诉求,会得到较佳的广告效果.但是在後设认知理论下,厂商却应该采取非专家代言方式传递理性诉求,才能得到较佳的广告效果.本研究进行了实验1与实验2,证实两个理论并未矛盾,差别在於产品本质若有初始抗拒态度,名人代言角色必须依据后设认知理论做调整.
-
-
-
张蕾;
吴秋琴
- 《2013年JMS第十届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
| 2013年
-
摘要:
本文主要探索名人代言公布对代言经济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事件研究法,通过从1990年至2010年内地60家上市公司的87份名人代言的有效样本进行了研究.研究有四个方面的发现:名人代言并总体上不会导致企业绩效改善,名人/产品匹配性高的情况下名人代言会导致股价出现显著的正向非正常收益,市场给予高科技公司名人代言负面评价,演员相比非演员更不适合做名人代言.
-
-
LI Bing;
李彬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研究成果学术交流会》
| 2011年
-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亿霖、三鹿、藏秘排油等名人代言虚假广告事件的曝光,社会越来越关注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学界一直存在着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应怎样承担法律责任的争议.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自1995年施行以来,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即将修改.值此之际,笔者简要分析我国目前的法律对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法律责任规定的局限与不足,并提出解决办法.提出了明确规定名人代言广告的审查义务,扩大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应承担法律责任的领域,确立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承担“逆有限责任”,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应承担多种法律责任等方面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