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达矩阵
可达矩阵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系统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8372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技术经济、煤矿现代化、火力与指挥控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0年亚太信息网络与数字内容安全会议、2009国际信息技与应用论坛、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二十二届青年学术年会等;可达矩阵的相关文献由268位作者贡献,包括丁树良、汪文义、严尚安等。
可达矩阵—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372篇
占比:99.39%
总计:18484篇
可达矩阵
-研究学者
- 丁树良
- 汪文义
- 严尚安
- 任志宇
- 任羿
- 冯强
- 孙博
- 曾顺鹏
- 李响
- 李洪杰
- 杨德真
- 杨秀文
- 江兆林
- 熊建华
- 王玉恒
- 瞿英
- 罗芬
- 丁俊
- 习文风
- 于兰芳
- 于娇
- 于文字1
- 亓洪胜
- 但斌斌
- 何永清
- 何雪峰
- 余丹
- 余诺
- 侯文英
- 侯福均
- 冯海亮
- 凤秀锦
- 刘付显
- 刘倩1
- 刘光忱
- 刘华虓
- 刘启波
- 刘威
- 刘晓利
- 刘楷琳
- 刘洪
- 刘磊
- 刘祖容
- 刘舒燕
- 刘艳琼
- 刘萌
- 刘迎捷
- 刘铭
- 刘锐
- 刘险峰
-
-
丁俊;
王欣怡;
邵烨楠;
周凯;
张少文
-
-
摘要:
随着能源结构转型的不断推进,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对新型电力系统而言,由于构成的复杂性,其影响因素之间必然存在复杂且强耦合关系。因此,本文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层次结构展开研究。首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新型电力系统的影响因素集与意识模型;其次利用推移论的计算方法获得可达矩阵,通过可达矩阵绘制结构层次图;最后构建出新型电力系统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该模型既可以直接反映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结构,也可直接作为后期定量分析的层次结构模型,为新型电力系统影响因素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
-
-
王鹏程;
黄祺;
肖人彬
-
-
摘要:
结构模型描述的是系统的结构性态,它是从系统的概念模型过渡到定量分析的中介。在结构建模方法中,由Warfield提出并发展的解释结构建模(ISM)应用最为广泛。针对现有ISM的拓扑分析方法的不足,阐明适于复杂系统结构建模的代数分析途径的优越性,围绕复杂系统结构建模的几个重要问题剖析概念本质,进行原理性分析。首先对结构建模进行了概要论述,给出了有关概念的定义。针对现有ISM方法对复杂系统进行结构建模时所采用拓扑分析方法的欠缺,即求解大规模问题存在的“组合爆炸”和迭代操作存在的不完备性,提出将现有ISM的拓扑分析方法进一步转化为代数分析方法,以便计算机实施处理。进而讨论了系统骨架矩阵的求解问题,通过给出求骨架矩阵的代数表达式来实现骨架矩阵的代数求法。最后借助系统结构建模分析,着重讨论ISM中涉及到的几种矩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澄清认识,结果表明邻接矩阵不仅表示的是元素之间的所有直接关系,而且还表示了元素之间的部分间接关系;在邻接矩阵的基础上求出可达矩阵,实质上是要找到系统元素之间的所有间接关系。
-
-
李鹏;
王加浩;
徐贤;
李建宜;
徐晓春;
夏辉
-
-
摘要:
随着可再生能源及柔性负荷渗透率的大幅增长,电力系统运行随机波动性增强,电网运行形态及系统特性发生较大改变。针对传统无功分区方法在匹配源荷双重特性变化中的不足,提出一种面向新型电力系统潮流频繁波动的无功鲁棒分区方法,在计及电网物理特性的基础上,利用电网的拓扑结构特点增加区域划分的鲁棒性。首先,提出一种名为“混合边权”的无功网络拓扑边权定义方法,为电网结构划分提供标度;然后,设计了基于并行GN算法的电网分区流程,并引入一种基于可达矩阵的分区连通性判断策略;最后,以IEEE标准算例分析了混合边权参数的特性,并以中国东部某区域电网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无功分区策略能够有偏重地得到质量较高的分区结果,且能在潮流频繁波动情况下有效地稳定分区边界节点。
-
-
吴强;
段小峰;
罗刚;
章立宗;
蒋玮;
晏阳
-
-
摘要:
合理规划能量路由器在配电网中的接入位置,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基于辐射型配电网结构与运行特点,对节点电压与负荷功率关系进行了分析解耦,构建了基于电压灵敏度的电压改善度评价指标,提出了一种配电网中的能量路由器集群选址优化方法,实现了配电网中的能量路由器集群接入的均衡优化选址,为多种源荷接入的配电网提供参考。
-
-
纪晓东;
薛晔;
薛崇义
-
-
摘要:
针对煤层气产业迅速发展引发的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本文将ISM的可达矩阵、三角模糊数、非线性Hebbian学习算法引入模糊认知图模型中,并以沁水盆地郑庄区块煤层气开采区为例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传统模糊认知图采用专家法获取指标间相关关系主观性强及关联矩阵获取难度大的缺点得到改进,且改进后的模糊认知图模型更加准确稳定;郑庄区块风险评价等级中,大气主要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生产机械化程度、经济损失比分别为煤层气开发前期、中期、后期对社会生态环境风险影响最大的因素.
-
-
杨志;
唐向红;
林川
-
-
摘要:
针对现有推荐方法存在交互信息应用不充分和推荐性能不佳的问题,充分利用用户和项目之间的间接交互信息,采用可达矩阵来表达用户和项目之间的间接交互关系,通过可达矩阵与因式分解机有机融合,构建了一个新的推荐方法.在Amazon-Book、Last-FM和Yelp2018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推荐效果上既优于传统的基于因式分解机的推荐方法,又好于最新的基于神经网络因式分解机的推荐模型,在推荐的时间效率上比基于知识图谱注意力网络的推荐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同时,相对其他推荐方法,该方法还具有更好的可解释性.
-
-
刘祖容;
阳修平;
吕玉婷
-
-
摘要:
3D打印混凝土技术作为推动建筑领域产业变革和结构升级的驱动力之一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文章通过理论与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式,从经济、技术、政策、市场四个方面找出17个影响发展的制约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构建了包含17个制约因素的5级递阶有向图,直观的反应了各个因素的层级关系,并对3D打印混凝土技术在建筑业的发展提出建议,研究结果对3D打印混凝土技术在建筑业的发展及推广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
-
王巍璋;
王淳;
尹发根
-
-
摘要:
随着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电流变为双向流动,导致传统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不再适用.为解决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达矩阵和贝叶斯定理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不同于传统矩阵算法中使用邻接矩阵描述网络拓扑的思路,使用蕴含信息量更大、全局可观性更强的可达矩阵进行拓扑描述和矩阵运算.为应对信息畸变,利用贝叶斯定理进行容错处理,从而找出故障区段.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对于电机型和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可以统一处理.对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中的单个故障和多重故障,该方法能够准确定位故障区段并且具有一定的容错性.
-
-
樊丁
-
-
摘要:
本文通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关于“人民为中心”“五大发展理念”“两大布局”的重要论述,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了“人民为中心”“五大发展理念”“两大布局”构成系统中的15个要素的二元关系,通过邻接矩阵的布尔运算得到可达矩阵,经过矩阵缩减,求出包含所有要素的五层多级递阶有向图,得到“人民为中心”“五大发展理念”“两大布局”的内在逻辑联系。
-
-
-
-
-
-
张海君;
王孟军
-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二十二届青年学术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考虑一个大系统(只包含两个子系统)的系统结构模型的建立问题。在解决此问题过程中,本文充分利用了两个子系统的可达矩阵所提供的信息,通过求解自蕴涵方程,来建立此大系统的系统结构模型。这种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结构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