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2第七届全国乳腺癌重庆论坛
2012第七届全国乳腺癌重庆论坛

2012第七届全国乳腺癌重庆论坛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重庆
  • 出版时间: 2012-12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乳腺病杂志

会议文集:2012第七届全国乳腺癌重庆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基于我国没有女性乳腺癌患者性激素水平的调研,本文首次应用西门子吖啶脂化学发光法,对204例年龄大于60岁或切除双侧卵巢的“绝对”绝经乳腺癌患者,及128例有正常月经周期的未绝经患者,进行了单中心的性激素调研,发现两者之间有很大范围的重叠区域。基于重叠区内的检测结果,不能明确判断患者是绝经还是未绝经的状态。因此,笔者认为,要是一个乳腺癌复发风险高危的患者,其性激素检测值又处在绝经及未绝经患者的重叠区域,就应当切除双侧卵巢,创造条件让患者及早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这种处理至多让可能已经绝经的患者,再接受一次多余的去势手术,但是带给患者的是,能够确保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绝经条件。
  • 摘要: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目前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其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方案已被临床广泛接受,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发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有较长的总生存期(OS)及无病生存期(DFS).对于肿瘤较大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可通过肿瘤降期,使更多的患者获得保乳手术机会。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为乳腺癌标准治疗方案之一,降期保乳为其临床目标之一,但应严格执行保乳手术适应症。乳房重建术具有较好的手术安全性及美容效果,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目前sues在新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仍有争论,需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 摘要:目的:探索内乳淋巴结活检对乳腺癌分期、治疗和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对229例乳腺癌病人实施各式根治术同时经肋间隙行内乳淋巴结活检,观察内乳淋巴结部位,检测内乳淋巴结病理状态.结果:229例病人中220例经肋间隙内乳淋巴结活检成功,56例(24.45%)病人内乳淋巴结转移,腋窝淋巴结转移者126例(55.02%),腋窝淋巴结转移时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为34.13%,仅内乳淋巴结癌转移率为12.62%.腋窝淋巴结癌转移数目等于或大于4枚时,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为49.32%,56例内乳淋巴结转移病人的淋巴结病理分期(pN)均升高.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部位无显著相关性(x2=0.661,P=0.719).内乳淋巴结活检可使70.7%肿瘤位于中央区或内象限的病人避免内乳区照射,使50.7%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者避免内乳区照射.无气胸及出血等与内乳淋巴结活检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经肋间隙内乳淋巴结活检方法简单可行,内乳淋巴结活检提高部分乳腺癌病人pN分期,使内乳淋巴结阴性病人避免内乳区放疗,内乳区治疗更具个体化.
  • 摘要:目的:探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治疗效果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对35例乳腺癌Ⅰ、Ⅱ期患者实施了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资料.结果:35例乳腺癌患者中12例行乳房切除,18例行保乳及5例乳房一期重建手术.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平均时间129.42分钟(90~180分钟),切除淋巴结平均每例平均14.65枚(7~30枚).术后随访平均20.1个月(1~24个月)35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清扫腋窝淋巴结是可行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
  • 摘要:乳腺良性疾病(BBD)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本文分析了乳腺良性疾病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ER,PR和HER-2在乳腺癌前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笔者指出乳腺癌是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其发生发展与性激素受体和几种致癌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乳腺肿瘤进展的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妇女检查患乳腺癌风险。对于一些有可能恶变的病灶,我们必须通过影像学检查作出提示来指导临床,提高乳腺不典型增生病灶的识别能力,从而寻找诊断早期恶性病变的依据。
  • 摘要:前期研究发现Wilms瘤基因1(WT1)在Basal-like型和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WT1高表达可独立提示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不良.本研究拟再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WT1参与乳腺癌进展中的具体作用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WT1在乳腺癌中发挥癌基因样功能,可增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导致乳腺癌恶性程度增加。TGF-β1可能是WT1的上游调控分子,而Id1可能是WT1的下游靶分子。
  • 摘要: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Ⅰ~Ⅱ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式均为行原发病灶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无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局部复发1例,复发率为6.6%,术后6个月对其进行乳房外形效果评定,优良12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0%.结论:对Ⅰ~Ⅱ期原发性乳腺癌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术后临床疗效及美容效果满意.
  • 摘要: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配偶照顾者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243例西安市和芜湖市共4所三级甲等医院乳腺癌患者的配偶照顾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配偶照顾者总体生活质量得分为(65.74±17.64)分,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生活质量分别为(71.52±18.59)分,(59.96±20.08)分.影响因素为三个月内生活应激事件、家庭人均月收入、每天睡眠时间、照顾其他家人、慢性疾病.结论:乳腺癌患者配偶照顾者生活质量较差,应加强对于经历生活应激事件、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低下、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需要照顾其他家人、患有慢性疾病的配偶照顾者的干预,提高其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12年6月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均为乳腺叶状肿瘤.良性6例,交界性2例,恶性2例.随访0.2-10年,未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手术治疗是乳腺叶状肿瘤治疗的唯一有效措施,应根据病变分类来选择手术方式.术后注重定期随访.
  • 摘要:目的:了解张掖市五县一区城乡女性对乳腺疾病认知知识、乳腺癌筛查知识的来源与掌握程度,并探讨乳腺疾病知识宣传方法、预防策略.方法:采用乳腺疾病及乳腺癌认知知识问卷、早期筛查知识的问卷和有关信息来源的问卷,以走访式对1200名年龄在18岁60岁的女性中进行调查,有效问卷为1076份.结果:90%的女性听说过乳腺癌,85%女性知道乳腺肿块是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其中20%认为乳腺肿块一定患有乳腺癌,有70.1%和69.4%的女性认为乳腺自我检测和乳腺临床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只有24.7%的女性知道乳腺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只有18%和21.1%的女性知道肥胖和年龄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结论:女性知识掌握程度提高,但对女性相关疾病及自我保健意识较弱,应加大乳腺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女性对于乳腺疾病认知知识和乳腺癌筛查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布不均,传媒要加强对女性健康知识宣传及乳腺疾病认知知识、乳腺癌筛查知识的宣传,社区集中宣教、人户式宣教相配合,加大乳腺疾病的认知及乳腺癌筛查知识的宣教;社区医疗工作人员要加强有关的健康教育,针对不同人群实施有效的健康指导,以提高女性的认知水平。
  •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笔者指出目前治疗较早期乳腺癌的方法仍是以手术治疗为基础,手术方法主要有:乳癌根治术、改良乳癌根治术、保留乳房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主要是按肿瘤位置、大小、种类、分期等来选择治疗手段,另外,为改善外观,在手术期间,或术后数月,也可进行乳房重建手术。
  • 摘要:笔者指出乳腺癌外科治疗的理念变化和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乳腺癌腔镜手术的发展,并分析了微创等手术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病灶的外科治疗方面,明确了随着腔镜技术的普及,外科治疗已经经历了从巨创到微创的地发展,并将进一步引导乳腺外科医生向精准和功能外科方向继续努力。
  • 摘要: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已经被证实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保乳率以及生活质量的最有效手段.笔者首先指出乳腺彩超和铂靶是目前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主要辅助检查,两者有相同之处,也各有特色。其次,本文讨论了需要手术干预的乳头溢液的诊断方式和流程问题。最后,提出通过活检获取病变组织并进行病理学检查是明确乳腺疾病性质的金标准,也是进行后续治疗的基础。
  • 摘要:乳腺癌筛查是针对无症状妇女的一种防癌措施,以早期发现乳腺癌,达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最终达到降低人群乳腺癌死亡率的目的。笔者指出了采用乳影像学检查、乳管镜、病理学的诊断方法来进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并提出了基于MG、MG和乳腺超声检查(BUS)联合或交替、基于BUS的乳腺癌筛查模式。最后,本文指出在我国乳腺癌筛查资源并不充裕的情况下,确立我国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有针对性进行筛查,是提高乳腺癌筛查成本效益的重要途径。
  •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笔者认为保乳手术率基本稳定,保乳术后行放疗的比例有所下降,加速器行部分乳腺照射的比例明显增加,行单侧全乳切除的比例有所下降,而行双侧全乳切除的比例则明显上升。笔者在此介绍了年轻、中央区、多中心,多灶乳腺癌的保乳治疗,并指出保乳术后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和全身治疗两种。最后提出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正在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成为大多数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
  • 摘要:腋窝淋巴结状态是乳腺癌分期的重要指标,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判断和辅助治疗决策.如何准确判断腋窝淋巴结状态,是乳腺癌外科领域一个关键性问题.笔者指出术式的变迁、示踪剂的优化、分子诊断的应用、无创评估的探索四个方面是腋窝淋巴结治疗理念的进步体现。
  •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MRI的BI-RADS结果与临床、超声和X线影像及病理改变的符合率,探讨其对乳腺病变外科处置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总结术前行MRI、超声和X线检查的乳腺病人93例,采用BI-RADS分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进行最终评估.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病变共213个,由外科、影像科和病理科医生共同分析MRI出现高估和低估甚至漏诊病例的可能原因、病理学基础.结果:213个乳腺病变恶性117例,良性96例.MRI漏诊4例,分别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2例,纤维腺瘤2例.均为良性.MRI高估15例,包括慢性乳腺炎2例,硬化性腺病3例,纤维腺瘤2例,结节腺病伴重度非典型增生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乳腺腺病2例,乳腺癌胸肌侵犯1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1例.低估4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1例,黏液癌1例,乳腺原位癌2例,盲管腺病伴重度非典型增生局灶恶变1例.MR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5.76%,特异性为81.05%,诊断准确率为88.73%.乳腺MRI发现病变与乳腺超声或X线形态或临床检查的符合率为155/213(72.77%),不符合率为58/213(27.23%).结论:MR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低.对病灶较小、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恶性表现不典型者应结合临床体检、乳腺X线和超声检查来指导外科处置.
  • 摘要:目的:进行乳腺癌术后病人患肢功能早日恢复研究。方法:将乳腺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早期活动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活动指导。结果:试验组病人患肢功能恢复 早并好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活动有利于促进乳腺癌术后病人患肢功能早日恢复。
  • 摘要:雌激素受体α(ERα)是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调节与雌激素有关,基因的转录,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重要预测指标及预后指标.ERα介导转录的经典途径是与雌激素结合后作用于靶基因启动子区的雌激素反应元件(ERE),进而诱导靶基因转录.ERα招募辅调节因子参与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Nlp是一个新近发现的与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相互作用的中心体相关蛋白.在人类肺癌和乳腺癌中Nlp表达失调,80%乳腺癌组织和78%肺癌组织中Nlp过表达.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实时定量PCR显示,Nlp在人类肺癌和乳腺癌中存在基因扩增的现象.此外,通过转录组芯片筛选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候选基因研究发现,NLP基因可能受雌激素调控,其启动子区近端含有多个雌激素反应元件(ERE),提示在乳腺癌中Nlp的异常表达可能呈激素依赖性.本研究结果发现雌二醇17b-estradiol(E2)在ERα(+)乳腺癌细胞(MCF7、T47D)中可显著上调Nlp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而在ERα(-)细胞(MDA-MB-231)则没有上调作用.我们将含有ERE的Nlp启动子克隆到pGL3-Basic载体上,用雌二醇(E2)处理不同时间做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Nlp可快速应答雌激素反应,在加入后6h启动子活性增强.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Nlp启动子上下游约20kb以内的基因组序列中,存在多个活性更强的雌激素调控增强子序列,我们将其分别克隆于pTA-Luciferase载体和pGL3-Basic-Nlp promotor载体上做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在距Nlp基因转录起始位点约+8.8kb的内含子序列中存在活性更强的增强子序列.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和EMSA试验,结合定点突变的方法我们进一步验证了雌激素-ERα在该区段的结合活性,且该活性依赖于ERα前导因子FOXA1调节.本研究提示ERα对Nlp的在ERα(+)乳腺癌细胞的转录调控主要通过远端looping调控模式,该过程依赖于辅助因子FOXA1.雌激素参与乳腺癌发生的机制也可能部分通过调节NLP的转录来实现.
  • 摘要:目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是乳腺常见良性肿瘤之一,由于其有恶变可能,恶变率最高可达15%,故有必要对其作出准确诊断并及时予以外科治疗.本文旨在总结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及诊断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及诊断特点.结果:本组患者主要分布于30-50岁年龄段女性,以30-40岁最多,大多表现为乳头溢液,其中血性溢液占61%,浆液溢液占29%,亦有10%左右表现为不可扪及肿块由微创活检发现;本组患者中乳腺彩超有阳性发现者仅40.2%,其中有特征性表现扩张的导管内见低回声占位者仅45例;钼靶有阳性发现者仅10%,均无特异性;纤维乳管镜检查的检出率为98%,镜下表现为扩张的乳管腔内隆起性病变,可为球形、葡萄状、长条状或不规则形,黄色或红白色,表面及周围可有出血,隆起性病变多位于大导管内,可单发,亦可多发;对考虑IP者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其敏感性为74%,特异性为96.3%.本组患者平均随访13.3个月,有25例(4.5%)患者出现同侧复发,复发者均为多发乳头状瘤.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30-50岁女性,以乳头溢液为主要表现,也有表现为肿块而无溢液者,靠微创活检发现;IP的超声表现分Ⅴ型,仅Ⅰ型有特征性,故超声检查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不能作为首先诊断方法;X线钼靶检查对IP的诊断缺乏特异性,可用于鉴别诊断;纤维乳管镜是诊断IP的首选方法,可辅以TCT检查以提高诊断率.多发乳头状瘤者有一定复发率,应定期随访,如有复发应再次手术.
  • 摘要:乳腺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类型,大多数的乳腺鳞状细胞癌缺乏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学的表现,激素受体一般为阴性且进展较快。本例患者年龄,肿块大小、肿块的生长速度以及囊样肿块表现都符合该文描述,同样ER,RP和HER-2皆为阴性,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不同的是,该患者B超提示在囊性肿块内部尚有一大小约0.8x0.8cm实性突起,因此,若B超结果提示囊性病灶中出现实性突起时应引起重视,采取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一般采用乳房改良根治术辅佐术后放化疗或者激素治疗。
  • 摘要:目的:超声下定位标记切除活检、真空辅助旋切、空心针穿刺活检三种不同方法在不可触及乳腺肿块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二年来在我院对临床体检超声或钼靶发现的不可触及乳腺肿块(4mm~10mm)197例,242枚肿块,随机实行超声定位标记开放扩大活检、微创旋切,穿刺活检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方法、特点和适应征.结论:三种在超声引导下对无临床体征乳腺肿块的诊断都是可靠有效的方法。但应用特点和优势各所不同,对于BI-RADSIII级以上肿块的活检可获得更高的阳性检出率。超声定位标记活检具准确性、可靠性最高,经济(费用为真空旋切的1/6),实用易推广,适合于微小、恶性可疑病灶,切下标本便于冰冻快速病理检查,本组有4例肿块仅4mm-6mm被检出恶性肿瘤,缺点是创伤稍大美容不足。真空辅助旋切具有定位准确、可靠、微创、美容的优点,对微小病灶的活检以及BI-RADSⅢ级以上肿块活检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不易快速病理检查,费用较高、不便普遍开展。目前国内对良性肿瘤的治疗应用较多。空心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对高危、微小病灶有肯定的诊断价值,但对高危病例遇阴性病理结果尚不能排除诊断,需其它手段进一步帮助确诊,现较多用于较大肿块新辅助化疗前的定性诊断。
  • 摘要: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二大致死因素.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作用的失衡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本文对Wilms瘤基因1(WT1)与实体肿瘤发生、演进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研究表明,现有研究结果显示WT1高表达与多种实体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提示WT1不仅发挥癌基因功能,而且可参与肿瘤的演进过程。其中,有关WTl在肿瘤细胞侵袭迁移、抗失巢凋亡能力获取以及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等方面中的作用和机制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相信伴随对WT1上下游调控分子的深人研究,将进一步揭示WTl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和机理。同时,Ⅰ,Ⅱ临床试验显示以WT1为靶点的免疫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且其针对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客观缓解率分别达46%和64%。
  • 摘要:目的:通过对合肥市2009-2011年妇女乳腺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我市妇女乳腺病的患病率与患病的可能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由安徽省立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专业外科医师对受检妇女的乳房进行触诊及相关仪器检查.结果:3年内共检查妇女84507名,发现各种乳腺病38375名,患病率45.4%.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89岁,其中乳腺增生37794例,患病率44.72%,乳腺良性肿瘤1190例,患病率1.41%,其他乳腺病381例,患病率0.45%,乳腺癌25例,患病率0.03%。乳腺病的患病以30岁-50岁中青年最高,超过受检人数的一半。3年中发现乳腺癌分别为4例、7例、14例,乳腺癌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乳腺癌的患病年龄从31岁-70岁以上均有,但以41岁-60岁患病率最高。结论1、健康体检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可承担乳腺病的普查,可以尽早发现各种乳腺疾病,为早诊早治提供依据;2、近年合肥市各种乳腺病尤其是乳腺癌的患病率有增加;3、各种乳腺病的发病率增加与近10多年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妇女的生活方式及内分泌发生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要教育妇女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公众对乳腺健康的关心,强调乳房自我检查及定期去医院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乳腺病。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例患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观察,笔者指出非手术的粗针活检和术中术后病理诊断是确诊的依据。目前的有效治疗仍首选手术完整切除。哺乳期发生浆细胞性乳腺炎未见报道,此次典型病变过程、完整的检查证实及等同手术切除的良好结果,另外恰当的类固醇辅助治疗,都对此病的认识及处理提出有益的见识。哺乳期乳腺炎,遇全血性液化、切排后肿块消退迟缓、伴淡黄色少量长期分泌物、伤口慢性溃疡、使用小量类固醇治疗疗效神奇可考虑浆细胞性乳腺炎,病理诊断是金标准。
  • 摘要:目的:采用中药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早期.方法:此例患者采用穿刺法抽出脓液,用甲硝唑注射液行脓腔冲洗,再配合中药内服.结果:此患者疗效好、病程短.结论: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早期脓肿形成还未破溃时,采用中药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能很快缓解病情,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做到经济、有效、创伤小、防止乳房变形等优点.
  •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内分泌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瘘管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非哺乳期乳腺瘘管78例,对75非哺乳期乳腺瘘管患者行手术联合内分泌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临床治愈,经随访6月均无复发.结论:手术联合内分泌治疗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瘘管的方法.
  • 摘要: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笔者对6例Ⅰ、Ⅱ期原发性女性乳腺癌病人进行腔镜乳腺癌改良根治并即时大网膜乳房重建,入选标准:1.符合腔镜乳腺癌根治及保乳条件者;2.病人有强烈要求的愿望;3.排除既往上腹腔手术史及上消化道溃疡病史.年龄33~48岁平均39岁.临床Ⅰ期4例,Ⅱ期2例,术前均行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排除患乳房存在多中心癌灶及腋窝存在融合性淋巴结.4例术前穿刺枪活检、2例术中肿物切除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手术方式:①全身气管插管麻醉;②常规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③腔镜辅助肿瘤所在象限腺体切除;④腔镜截取大网膜;⑤带蒂大网膜乳房重建.术后6例病人均行化疗及放射治疗.术后3个月按Harris标准对乳房外观进行美学评价,结果:本组病例共清扫腋窝淋巴结103枚,平均17.17枚,阳性淋巴结19枚,平均3.17枚,手术时间总共2 910 min,平均485 min,术中出血较少,无输血及中转开腹病例,术后无腹部并发症.6例蜡片病理结果均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第5~6天化疗1次,第9~10天出院.全组随访时间3~14个月,同时进行乳房美学评价,5例优,1例良,重建后乳房大小与健侧乳房相等,位置对称,网膜全部成活,无感染、皮瓣坏死及脂肪液化.1例术后2天乳房创面积血,经过在胶片引处流口处撑开挤压,排除10 ml血水后好转,1例下象限因作放射状切口行术中肿瘤切除活检,术后切口瘢痕轻微挛缩,影响形态,美学评价为良.全组无局部及腋窝复发.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广泛应用,其突出的美容效果使我们看到了乳腺癌手术最终摆脱胸壁巨大、丑陋切口瘢痕的可能性.本组6例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笔者认为,全腔镜技术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并即时大网膜重建乳房是安全可行的,近期效果达到微创,乳房美观、保持动感及圆润的要求.
  •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对超声检查发现的148例患者的272枚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148例患者的272枚病灶被准确定位切除,术后切口无感染,局部血肿6例,皮下淤血12例,切破皮肤1例,损伤胸膜1例.术后病理显示乳腺纤维腺瘤122枚,导管内乳头状瘤8枚,乳腺腺病132枚,不典型增生6枚,乳腺癌4枚.良性病灶术后乳房外形无改变,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超声发现的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通过超声引导行麦默通旋切安全、有效、微创、美观,能够切除乳腺良性病灶,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清扫与传统开放腋窝淋巴清扫在保留肋间臂神经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Ⅰ、Ⅱ期患者46例,分腔镜组21例,传统组26例.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及腋窝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腔镜组手术成功保留肋间臂神经20例,占95.24%(20/21),传统组23例,占92%(23/25),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58).随访2-20个月,平均14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腔镜清扫腋窝淋巴结时,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并具有一定的优势.
  • 摘要: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又称皮下乳腺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在保留胸肌的改良根治术基础上,选择适合病例,行进一步保留乳头、乳晕手术。笔者通过对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共行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的18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本术式与保留乳房乳腺癌手术相比,在切除范围上更接近于经典的改良根治术,术后无需常规辅助放疗,只对腋窝淋巴结转移者行辅助放疗,经随访无局部复发,疗效满意,对乳房较小的病例,由于术后有较好的美容效果,可不行再造手术,也避免了保乳手术后的常规辅助放疗的并发症和复发风险。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