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2015年器官移植年会
中华医学会2015年器官移植年会

中华医学会2015年器官移植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郑州
  • 出版时间: 2015-10-16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2015年器官移植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移植(transplantation)是指将一个个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用手术或介入等方法,导入到自体或另一个体的同一或其他部位,以替代或增强原有细胞、组织或器官功能的医学技术.移植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称为移植物(graft),提供移植物的个体被称为供者(donor),而接受移植物的个体被称为受者(recipient).移植物不包括人工合成的材料,如人工瓣膜、人工关节等.根据不同分类方法,移植物性质分类、植入部位、移植物供者来源等可分为可分为细胞移植、组织移植和器官移植、原位移植、异位移植等。
  • 摘要: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性及应答方法的生物医学科学,主要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目前免疫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受到广泛关注.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Peter Medawar通过皮肤移植研究,证实移植排斥的本质是一种免疫反应。这一发现有力地揭示了排斥反应发生的机制,为此后移植免疫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 摘要:1953年,Nature杂志刊登了Peter Medawar等人的文章,首次阐述了针对移植抗原的获得性免疫耐受现象.随后,Joseph Murray和John Merrill成功地实施了世界上首例长期有功能存活的肾脏移植手术,这两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开创了移植免疫耐受的全新研究领域.此后,随着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亦不断深入.移植免疫耐受是指在无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的情况下,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对异基因移植物不发生病理学可见的免疫反应的状态,即将供者器官、组织移植给受者后,在不使用或短时间不使用免疫抑制措施的情况下,移植物能够健康的有功能的长期存活,不发生排斥反应,但对其他抗原的免疫应答仍保持正常。介绍了移植免疫耐受的类型和特点,移植免疫耐受产生的机制,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等,以及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方法等。
  • 摘要:免疫抑制剂是指一类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可通过影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来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临床上用以预防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病.
  • 摘要:供器官来源包括尸体供器官和活体供器官两大类.尸体器官捐献又因捐献者临床死亡的情况不同分为:脑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和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尸体器官供者的一般选择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以往认为的捐献绝对禁忌证变为相对禁忌证,如活动性HBV、HCV感染等.目前尚无统一的明确标准。而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活体捐献者的自身利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移植协会共同制定的阿姆斯特丹和温哥华活体器官捐献指南,对活体器官捐献者有相当严格的要求。
  • 摘要:活体小肠移植(living donor intestinal transplantation,LDITx)由于数量有限,与尸体小肠移植相比效果如何,尚有待进一步评估.LDITx适应证与优缺点、供肠获取、供者评估,供者的评估主要目的是确定合适、安全和健康的候选供肠者,在完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详见第四章第三节活体供者)进行医学评估。中下腹正中切口人腹,常规探查腹腔,各脏器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后考虑获取供肠。由于活体供肠所能分离出来供吻合的SMA、SMV分属支均较短,因此静脉重建方式只能是供肠的SMV与受者下腔静脉端侧吻合,动脉吻合则是移植肠SMA与受者肾下腹主动脉端侧吻合。如果有架桥血管亦可应用,可以简化手术操作。每种感觉都是构筑物。
  • 摘要:随着外科技术的日臻完善和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发展.小肠移植已成为慢性肠衰竭最终而有效的治疗措施.伴随临床小肠移植病例数量的增加,小肠移植的并发症也逐渐增加.小肠移植常见的并发症有:血管并发症(血管栓塞、狭窄,渗漏)、肠道并发症(肠穿孔、出血、吻合口瘘)、免疫相关并发症(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和恶性肿瘤(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病)等.
  • 摘要:多器官移植(multiple organ transplantation or multiple visceral transplantation,MOT或MVT)是指三个以上器官保持原有解剖和功能相互关系的整块移植(en bloc visceral graft).而器官联合移植(combined organ transplantation)指将两个器官移植给同一个受者,多数情况下同期进行,亦可分期进行.其概念不同于多器官移植,其明显的外科特点是需分开的、独立的吻合两个脏器的动、静脉血管主干,直接源于单个器官移植成功的基础之上.显然,多器官移植和器官联合移植均建立在单个器官移植技术上,而且大多数移植先驱都预见性的在研究单个器官移植的同时探讨了多器官移植和器官联合移植相关理论和技术,使得它们的发展历史与单个器官移植的发展历程紧密交织在一起.联合器官移植与多器官移植比较难度相对稍低,因此开展临床研究较早,也多已应用于临床。
  • 摘要:胰肾联合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胰肾联合移植后,对肾脏的排斥反应显著增加,而对胰腺的排斥反应明显减少.猪胰肾联合移植模型也证实了临床观察结果,说明肾脏能对同期移植的胰腺起免疫保护作用.虽然胰肾联合移植后肾脏排斥反应发生率增加,但多为可逆性,经治疗并不会导致肾脏失功的增加.对这种现象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术前尿毒症可能会削弱机体免疫功能;术后发生对肾脏排斥后抑制了免疫系统,使之对胰腺的排斥减少;肾脏血供丰富,参与对肾脏的排斥的免疫细胞数量较多,而对胰腺的排斥反应则减弱;胰腺的排斥反应不易被发现,而肾脏的排斥反应能进行较好的监护.
  • 摘要:1955年,肝移植的概念在医学文献中被首次提出.面对肝移植这个全新的概念,当时的质疑和困惑很多.1956年,美国加州大学的Jack Cannon教授首先提出了肝移植的最初设想并进行动物试验.要完善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标准,完善肝移植围术期管理,建立有效的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防治体系等。
  • 摘要:肝移植是治疗急性肝衰竭和慢性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成功的肝移植需要达到两个主要目标: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当前各肝移植中心普遍面临着严重的器官短缺问题,为了合理分配这些稀缺的器官以获得最佳的移植效果,需要严格评估移植候选者,筛选具有适应证且没有禁忌证的病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进行移植.
  • 摘要:长期以来,器官短缺是严重制约肝脏移植发展的瓶颈问题,而活体肝移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供肝匮乏.1988年,巴西医生Raia S等首先开展了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1989年,澳大利亚医生Russell Strong等首先成功地将一位母亲的左外叶肝移植给其儿子,从而开创了活体肝移植的崭新篇章.1992年,Mori K等率先提倡使用手术显微镜,使直径在2mm左右的动脉吻合通畅率达到99%,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活体肝移植的成功率,也成为活体肝移植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浓厚一笔.1996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和日本学者分别完成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01年成功开展中国大陆首例成人扩大右半肝活体肝移植和国内年龄最小的儿童活体肝移植.
  • 摘要:终末期肝病病人病情危重,常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肾衰竭等并发症,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方法,然而移植术后发生的系统感染、肾功能不全、移植肝无功能等非手术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重要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威胁受者生存,因此合理的围术期管理,对受者进行正确有效的脏器功能维护和支持,对提高移植成功率至关重要.
  • 摘要:1967年南非医生Christian Barnard成功实施了全球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但在早期阶段(1975-1981年)心脏移植3年生存率仅为40%,自20世纪80年代,随着CsA问世,心脏移植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ISHLT)统计2003-2010年全球心脏移植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达到84.5%和72.5%.但长期生存率上升不明显,半数存活时间始终在11年左右.目前全世界心脏移植的数量稳定在每年4000例左右.
  • 摘要: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由来已久,早在移植发展初期阶段,脑死亡立法前,各国的尸体器官移植均来源于DCD.随着脑死亡概念的提出,考虑到心脏死亡供者由于经历热缺血,可能对器官造成损害,心脏死亡供者的应用逐渐减少.但近年来器官短缺使得人们再次评价DCD,目前DCD移植数量逐年增加,已成为最具有前景的器官来源之一.DCD指公民在心脏死亡后进行的器官捐献,以往也称无心跳器官捐献。与DBD不同,DCD供者患有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和(或)其他重要器官功能衰竭,但未完全达到脑死亡标准,其他器官的功能受损程度因缺氧耐受能力不同而各有不同。器官捐献是在医生确定病人将不可避免死亡,且亲属决定撤除生命支持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对心脏死亡供者评估除参照脑死亡供者评估外(详见本章第二节)外,还应包括两方面内容,即潜在供者在撤除生命支持治疗后60分钟内心脏停搏的可能性以及其器官用于器官移植的可能性,还分析了心脏死亡供者的处理原则和程序,包括决定撤除生命支持治疗,获得知情同意,供者管理,终止治疗和宣告死亡、器官获取等。
  • 摘要:器官保存(organ preservation)是器官移植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供、受者的血型鉴定与组织配型、受者的选择、供移植器官的运输和移植手术的实施等都需要一定时间完成.器官保存的目的就在于使离体缺血的器官保持最大的活力,并于血液供应恢复后迅速恢复功能.因此安全有效的器官保存是移植成功的先决条件.器官保存方法的发展,器官保存液的发展,器官保存的原则:在正常情况下,组织细胞常温下存活依赖于代谢底物的不断供应和代谢废物的及时清除;器官在保存过程中要经历热缺血损伤、冷缺血损伤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如何减少这些损伤与器官保存的成功密切相关。只有针对不同器官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和保存液,才能有效减少器官保存过程中的各种损伤,延长器官的保存时间及提高保存质量。
  • 摘要:单纯低温保存(simple cold storage)和低温机械灌注(hyp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HMP)已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两种器官保存的方法,其各有优缺点.前者的优势是设备简易,花费少,技术操作相对简单,但不耐受较长时间的热缺血.低温机械灌注法则要有专用的灌注装置,设备费用高,且需专门技术人员操作.其优点为在灌注期间可监测多项指标,对保存器官的活力进行评估和了解,能耐受较长时间的热缺血和冷缺血时间.
  • 摘要:移植病理学(transplantation pathology)是将病理学知识与方法应用于器官移植的交叉学科。该学科主要研究移植物的病理学变化及其发生机制,并与临床各项检查相结合以诊断移植后并发症和指导治疗,从而保障移植器官和受者的长期存活。因此,移植病理学被公认为诊断移植后并发症的“金标准”,并且在移植的基础研究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1902年Alexis Carrel创建了血管吻合技术,许多移植动物实验得以顺利实施但均以失败告终.其原因让研究者们百思不得其解.而解剖病理学观察发现,这些移植器官内都有炎症反应发生.1926年Carl Williamson经过对犬移植肾脏的病理学观察,发现其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以及显著的肾小球炎,率先提出这些病变是导致肾移植失败的真正原因,并用"排斥(rejection)"予以命名.我国移植病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老一辈移植学家和病理学家在我国最初的器官移植动物实验和临床尝试中,敏锐地观察了移植肝脏、肾脏、心脏和肺脏的病理学变化,为我国移植病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器官移植是一个连续、系统的医疗过程而非单纯的外科手术。这一过程中,病理检测在术前明确病人原发疾病、评估供者器官质量、明确诊断移植后并发症及评估治疗效果和相关基础研究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移植医生应充分认识到移植病理学的独特作用并予以合理应用,以保障移植器官和受者的长期存活。
  • 摘要:移植器官的病理学表现主要包括: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类型的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毒性损伤、复发性疾病或新发性疾病、移植后感染和肿瘤.分别介绍了移植肾常见病理学表现、移植肝常见病理学表现、移植心脏常见病理学表现、移植肺常见病理学表现等内容。
  • 摘要:移植术后感染通常根据病原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和原虫感染等;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可分为移植后围术期(1个月以内)、早期(1~6个月)和后期(6个月以后);也可以根据感染的部位分为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神经系统感染等.本节将重点根据病原学类型介绍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常见感染及治疗原则,细菌感染是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此外病毒感染和侵袭性真菌感染以及卡氏肺孢子菌、原虫感染等都进行了介绍。
  • 摘要:器官移植受者术后罹患感染性疾病与移植的脏器有关,资料显示:肝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要远高于肾移植和心脏移植.术后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选择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以及相应的综合性治疗体系,对于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提高受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摘要:器官移植受者由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免疫监视功能受损,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有关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post-transplantation de novo malignancy)的大样本研究多来自欧美等地的报道,国内则多为单中心报道和个案报道.国外文献报道最常见的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类型为:皮肤癌、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和肛门生殖器肿瘤,其他部位的肿瘤发生率相对较低.国内文献报道的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涉及消化、呼吸、泌尿等多个系统,但PTLD相对较少,皮肤癌则更加罕见.各种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均可新发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肿瘤类型包括淋巴瘤和PTLD、Kaposi肉瘤、皮肤癌以及其他实体肿瘤。由于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肿瘤和其他伴随疾病发病风险较高,治疗干预措施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其预期寿命低于普通人群,介绍了其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对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建议也有别于常人。如果采用简单的减量或停用CNIs,只有20%的病人能够达到肿瘤治疗效果。绝大多数病人还应参照普通人群恶性肿瘤的治疗指南,选择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是器官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病人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病人远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是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密切随访和定期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在仔细评估排斥反应发生风险的基础上,降低免疫抑制药物剂量或换用mTOR抑制剂有助于提高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
  • 摘要:由于外科手术的不断进步、移植相关感染防治的成功和新的免疫抑制剂的问世,外科并发症、移植相关感染和免疫性移植物丢失较前减少,病人移植后预期生存率较前升高.心血管并发症成为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器官移植受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实体器官移植后死亡的约30%.高血压是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一些研究报道肾移植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在80%~85%,大约50%或更多的肝移植受者会发生高血压。肾移植、肝移植和胰腺移植受者冠心病发生风险比一般人群要高,冠心病致死率也比一般人群高。随着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延长,移植受者面临的死亡风险转变为心血管死亡。目前针对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包括: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及免疫抑制剂的血药浓度,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尽量减少激素的用量,配合饮食治疗和规律锻炼,控制体重,加强随访和定期监测,如果仍未见明显改善,则可根据受者病情选择适当药物。
  • 摘要:心、肺、肝和肾等终末期器官功能不全的病人,均存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障碍,影响了术前病人的性功能和生育功能.器官移植术后,受者下丘脑-性腺轴功能逐渐改善,受者的性功能和生育功能逐渐恢复,移植术后1~6个月内病人性腺功能恢复正常,育龄女性恢复排卵.术后成功妊娠并生育的女性器官移植受者数量逐渐增加.世界上第一个器官移植术后妊娠病例发生在1958年,该病人是一名同卵双生姐妹间肾移植受者.但由于免疫抑制剂对胎儿的影响以及妊娠导致的移植物功能丧失等因素,使得器官移植受者术后能否生育、生育的时机以及是否影响新生儿的发育成为器官移植领域的重要课题.介绍了移植对性功能的影响、移植对妊娠的影响、移植对胎儿的影响等,对于育龄期的受者在移植术后早期采取避孕措施,目前推荐小剂量口服雌孕激素,使用宫内节育器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一般来说在移植术后2年,免疫抑制剂水平稳定且维持在较低水平,移植物功能稳定,没有合并严重的心血管和代谢疾病,受者的全身状况良好时才考虑妊娠。目前因为CsA和Tac可以监测血药浓度而在选择上具有优势,而对于MMF等药物还没有妊娠期间的安全用药指南。由于免疫抑制剂可进入乳汁中,因此不建议进行母乳喂养。
  • 摘要:器官移植受者由于免疫抑制罹患传染病的危险性增高,并且一旦患病通常病情严重和并发症较多,有些病原微生物甚至可触发移植物排斥反应.因此,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 摘要:虽然移植技术日益成熟,但是供器官短缺是全世界移植医师都面临着的严重问题.除不断开拓脑死亡、心死亡后器官捐献以及扩大供者标准外,在特定的条件下活体器官移植也得到应用.随着活体器官移植的开展,活体供者逐渐成为移植界关注的新焦点.活体器官移植在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DGF发生率、长期存活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尸体器官移植.但活体器官切取是唯一对接受手术者没有益处的手术.
  • 摘要:"非不得已,不得为之"原则(necessity)是医生为供者和受者施行器官捐献和移植术所必须遵守的一项最基本原则.医学的目的归纳为"使人类健康而自然地活着".因此不难将移植学的目的归纳为"在不以牺牲生命质量为代价的前提下,借助于器官移植的特殊手段,扶助机体完成正常的生命周期".基于器官移植治疗本身的特殊性、困难性和危险性,建议仅在下列情况时才行器官移植.包括绝对自愿原则、生命自主原则、知情同意原则、“无害至上论”原则、职业精神原则等。
  • 摘要:20世纪初血管外科迅速发展,研究者开始尝试大动物器官移植模型,其中犬做出了最突出的贡献。在器官移植实验中,选取动物需要明确动物的分类概念,遵循一定的原则做出最佳选择.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中对实验动物来源、饲养、操作以及环境条件均做出了明确规定.国内外科学刊物在发表涉及动物实验的文章时,都要求作者所在院所伦理委员会出具相关证明.
  • 摘要:心脏移植实验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期只是为了生理、药理及病理学研究,通常移植部位选择为颈部,偶尔也有腹部和腹股沟部位.1905年,法国Alexis Carrel等最早开展犬心脏颈部异位移植,采用端端方式吻合血管.由于缺血时间长,移植心只存活2小时.20世纪40年代起,前苏联Vladimir Demikhov利用犬探索了大量的胸腔内心脏移植术式.之后,研究者逐渐探索将移植心作为一个辅助血泵置于胸腔,与受体全身血液循环相接.随着低温和体外氧合等技术的进展,心脏原位移植成为了可能.
  • 摘要:关于肝移植模型,研究者们长期以来认为是1955年由美国的C Stuart Welch完成首例犬肝异位移植.但2012年Ronald Busuttil等在美国移植杂志发文证实意大利的Vittorio Staudacher早在1952年就报道了犬肝原位移植模型.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Thomas Starzl等人进行了大量犬肝原位移植研究.但犬与人肝脏的生理结构有很多区别,例如犬肝内存在起着"节流阀"作用的肝静脉周围肌肉组织,另外犬肝对组胺介导的血管收缩效应非常敏感.通过鼠模型验证了非肝动脉重建术、肝动脉重建法、供肝修整等手术方法。
  • 摘要:与临床移植一样,在动物实验中开展最早的也是肾脏移植.20世纪初法国的Alexis Carrel与奥地利的Ullmann几乎同时开展了犬肾移植实验.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探索,1962年英国的Roy Calne等通过延长犬肾移植存活时间的实验开启了人类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的先河.自1965年美国Fisher与Lee等人首次报道大鼠肾脏移植模型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手术方式不断改进使其日渐成熟.1970年代,美国的Skoskiewicz等成功建立了小鼠肾脏移植模型,采用的策略和大鼠基本一致.1990年加拿大的Zhong等人改进模型,将成功率提高到90%以上.介绍了猪、猴、鼠模型的供体和受体手术的方法。
  • 摘要:小肠移植分为三大类:单独小肠移植、肝小肠联合移植和腹腔器官簇移植.与其他器官比,小肠移植面临更强烈的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脓毒症、淋巴异型增生以及肠吸收功能不全等问题.1959年Lillehei等首次报道犬小肠移植.1970年Keaveny等最早建立了猪小肠异位移植模型.1972年Kunlin等人和Zimmermann等分别建立了猪原位小肠和十二指肠同种异体移植模型.因急性排斥反应移植小肠都很快失活.1988年加拿大Grant等使用CsA成功获得了猪小肠移植的存活,1990年同一小组报道了第一例成功的猪肝小肠联合移植.
  • 摘要:移植免疫耐受是移植人一直追寻的理想目标.成功诱导免疫耐受可以使受者不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在维持正常免疫应答的同时保证移植器官不发生排斥反应.免疫耐受的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临床上亦有成功病例报道,但距离实际临床应用尚需克服很多障碍.移植免疫学的核心问题即以HLA配型为代表的供受者基因差异。而绝大多数的临床移植均在这种条件下施行。此时,宿主抗移植物(HVG)和移植物抗宿主(GVH)的排斥反应均不可避免地发生。因此,术后控制免疫系统便成了整个移植治疗的中心环节。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治疗以牺牲全身免疫防御能力为代价,使得感染的机会大增。此外,目前常规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并且剂量也不易控制。
  • 摘要:目前进入移植等待名单的病人不断增多,但供器官数量却没有相应增加.合理应用边缘供器官移植,取得了较满意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供体来源,缓解了器官短缺.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边缘供者的界定标准也在不断变化.故此,如何通过对边缘供器官进行评估和修复,更大程度地提高边缘供器官利用率,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 摘要:再生医学(regenerative medicine)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领域.由于学科间的交叉以及科学问题的复杂性,人们对再生医学的基本概念、范畴、意义及前景等还缺乏深入的了解.虽然再生医学的概念还未被明确界定,但一般被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再生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促进组织器官缺损后生理性修复、再生与功能重建的科学.其宗旨是通过研究机体的正常组织功能、创伤修复与再生的机制,寻找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或构建新的组织与器官,以维持、修复、再生或改善损伤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狭义上讲是指利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和开发用于替代、修复、改善或再生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技术.其技术和产品可用于治疗因疾病、创伤、衰老或遗传因素所造成的组织器官缺损或功能障碍.
  • 摘要:器官移植的飞速发展不仅得益于器官保存、手术技术及手术材料等方面的进步,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过去几十年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和应用.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CsA和Tac为代表的CNIs的发现和应用,大大减少了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使器官移植进入了一个新纪元.随后,许多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发也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为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案.
  • 摘要:自1954年Joseph Murray实施世界第一例成功的肾移植开始,近60年来各国肾移植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根据美国美国器官资源共享中心(UNOS)报告:截至2005年底,全世界522个中心共施行了肾脏移植685844例,2005年施行了32892例.我国的肾移植起步较早,1960年,吴阶平实施了国内首例尸体肾移植,由于术后缺乏有效的抗排斥药物,移植肾一个月后失功.1972年,广州中山医院和北京友谊医院密切合作成功实施我国首例亲属肾移植,病人术后1年因重症肝炎死亡;此后国内各主要中心均陆续开展了肾移植.展望了免疫低反应性或免疫耐受的建立、异种移植或克隆器官研究,总而言之,随着肾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移植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既要脚踏实地、不辞辛苦,又要不断创新、开阔思路,坚持求实和创新,肾移植甚至整个器官移植事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天地。
  • 摘要:尿毒症受者透析时间越短,肾移植术后的人、肾存活率越高.但由于供肾缺乏,除部分活体移植受者外,绝大部分病人会经历较长时间的等待.部分受者在等待过程可能发生一些透析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并发症较为严重,而且恶性肿瘤、感染类疾病的发生率增高.此外病人可能发生对肾移植手术不利的疾病或并发症,包括:严重动脉粥样硬化、长期无尿导致膀胱功能不良等影响手术操作的疾病;体内产生抗HLA抗体等问题;长期透析导致精神类疾病等.分析了肾移植的绝对禁忌证、所有上述情况在术前准备阶段应当充分评估,介绍了输尿管膀胱吻合、手术切口和髂血管显露、移植部位等问题。
  • 摘要:尿毒症病人术前全身状态较差,加之手术创伤、围术期大剂量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使病人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术后易并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因此,肾移植术后早期应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注意各引流管的管理并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
  • 摘要:分析供者选择与评估,比如脑死亡供者在器官捐献时,由于继发于血流动力学和代谢改变,供心几乎没有可能完全"正常".因此必须衡量受者移植后的近期和远期风险,以及不移植的生存风险.所有供者都需要仔细筛查有无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通常有慢性传染性病原感染的供者,如HIV、乙肝和丙肝,只捐献给已有相同感染的病人,以及心脏移植术式等。
  • 摘要:心脏移植术后早期的管理目标是:维持供心功能;维持受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除心脏以外的器官功能的恢复;为移植心脏建立可接受的免疫环境;预防和治疗早期感染并发症;进行心理及健康教育以促进术后康复,提高依从性.
  • 摘要:肺移植是治疗多种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有效方法.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eart&Lung Transplantation,ISHLT)的最新统计,目前肺移植的主要适应证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6%),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2%),囊性纤维化(16%),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性肺气肿(7%),肺动脉高压(3.1%),支气管扩张(2.8%),肺结节病(2.5%)等.目前制约肺移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受者死亡率高、术后早期移植肺无功能、慢性排斥反应导致受者长期存活率低等,这也是目前国际肺移植研究的重点。不同于肝、肾等实体器官,肺是一个空腔脏器。除了技术原因之外,导致肺移植在我国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病人对肺移植的认识不够,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选择肺移植,一般医务人员对肺移植进展并不了解,至少认为肺移植并不成熟,不愿推荐病人接受肺移植。1998年美国和欧洲已经有了统一的“肺移植的选择标准”,按此标准,我国至少有数万人是肺移植的潜在受者。我国目前接受肺移植的病人年龄偏大、基础条件差、高危因素多。很多病人直到呼吸机依赖才要求实施肺移植。国外的病人接受肺移植是为了改善生存质量,而在我国是为了拯救生命。
  • 摘要:肺移植已从实验阶段发展成为治疗终末期肺部疾病的主要方法.肺保存技术的进步已明显增加了可供使用的供者.在移植过程中每个肺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大多数在轻到中度,然而,仍有10%~20%的病人供肺损伤较严重,需要延长机械正压通气支持,加强药物治疗,有时甚至需要体外膜氧合器辅助支持.
  • 摘要:肺移植围术期(0~30天)的监测与治疗是影响病人能否长期存活的关键.术后早期管理术后病人带气管插管持续监测下转送ICU.一旦病情稳定,则逐步脱离呼吸机,一般在48小时内脱机.术后早期血气分析只要PaO2>70mmHg和(或)SaO2>90%,就逐渐降低吸氧浓度,及时监测动脉血气,减小氧中毒的风险.大多数没有再灌注肺水肿的病人,在移植后的第1个24小时内吸入氧浓度(FiO2)可降至30%甚至更低.术后常用肺灌注扫描的方法来评估移植肺的血流通畅程度.如果发现有一个肺叶或更大灌注的缺损,就应当用导管或手术的方法来明确其原因.
  • 摘要:心肺联合移植(heart-lung transplantation,HLT)是治疗终末期心肺疾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首例临床心肺联合移植于1968年由Cooley等实施,1981年Reitz等首先将CsA用于心肺联合移植,并获得良好的效果.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的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6月,全世界共完成3631例心肺联合移植.随着心肺联合移植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和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术后3个月和1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1%和61%,存活满1年的病人中位生存期为10年.然而由于供者短缺,目前世界范围内心肺联合移植的规模正逐年缩小.HLT为最初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先心病伴艾森曼格综合征的移植术式,HLT主要用于合并左心或全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包括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0%或伴行肺移植存在技术困难。受者胸骨正中切开,肝素化,主动脉远端及上、下腔静脉远端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目前移植中循环辅助装置主要包括心脏机械循环辅助和ECMO装置等。及时鉴别移植排斥反应与感染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对减少并发症、提高受者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质量良好的供器官是器官移植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需要对供者进行必要的筛选.供胰大部分取自尸体,包括脑死亡供者和心脏死亡供者.节段胰腺亦可取自活体供者.尸体供者选择,应符合器官移植供者一般的选择标准,且无糖尿病病史,胰腺的形态功能正常,无胰腺畸形、胰腺肿瘤、胰腺囊肿和急、慢性胰腺炎.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一些与胰腺特异相关的因素以及可能影响供胰质量,影响移植效果的因素,介绍了供者选择标准和供者手术以及受者的手术方式和术前准备。
  • 摘要:由于糖尿病病人易感性及全身血管病变、手术创伤大、移植胰腺外分泌处理的难点以及术后应用较强免疫抑制剂等因素,胰腺移植术后,尤其是活体胰腺移植术后的外科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早期严密的监护和有效的管理及免疫抑制治疗至关重要,有助于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 摘要:目前,由于外科技术的进步和围术期处理经验的积累,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早期外科并发症明显降低.胰腺移植物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成为影响移植胰长期存活的主要障碍.由于胰腺器官的特异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是该器官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目前缺乏一种既敏感又具有特异性的指标.临床上诊断急性排斥反应主要的方法包括临床症状、血液检测指标、免疫病理学、基因组学、影像学辅助检查等,其中诊断的金标准仍然依靠创伤性的移植器官穿刺病理检查.
  • 摘要:1967年,美国的Paul Lacy和Kostianovsky M首次成功分离啮齿类动物胰岛.1972年,Ballinger W和Lacy教授成功证明胰岛移植可改善糖尿病大鼠高血糖状态.胰岛门静脉内注射技术,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胰岛移植技术,经皮经肝插管是临床胰岛移植的常用路径。其他进入门静脉的路径包括腹腔镜、大网膜及肠系膜静脉、开放脐静脉,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1974年明尼苏达大学实施首例临床胰岛移植,至2000年,全球共施行了445例胰岛移植,效果并不理想,仅11%的受者胰岛素不依赖超过1年.2000年,Edmonton中心公布新的方案,取得突破性进展,胰岛1年生存率超过85%,掀起了胰岛移植的第二个高潮.
  • 摘要:肠衰竭的定义,并分析了小肠移植的适应证、禁忌证,尽管医学技术能够保证长期应用TPN,使其成为肠衰竭病人的标准治疗,但TPN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如静脉导管栓塞、导管相关性感染、骨骼代谢疾病、,I'PN相关性肝损害。安全性与有效性可使下述病人从小肠移植中获益,当然手术的并发症与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是其主要缺点。ITx的禁忌证与其他器官移植的禁忌证相似,主要为器官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肿瘤或感染。对于根治完全的宫颈癌病人,因接受放射而切除小肠的病人不是ITx的禁忌证,还有肠系膜纤维瘤的病人因肿瘤常常将肠系膜血管包绕其中,在切除肿瘤时需要将肠系膜血管一并切除,如果肿瘤切除完全,此类病人亦不是小肠移植的禁忌证。
  • 摘要:器官移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实验探索阶段、临床起步阶段和稳步发展阶段.在器官移植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血管吻合技术奠定了移植外科的基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问世使移植物的长期存活成为可能.器官保存、移植免疫、病理学和影像学等相关领域的进步也极大地促进了近代器官移植的发展.
  • 摘要:同种异体或者异种移植通常都会引发机体产生移植排斥反应,其本质是针对异体移植物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在进行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时,受者免疫系统可识别移植物中的异体抗原,使免疫细胞增殖、活化,最终导致移植排斥反应.
  • 摘要:介绍了移植免疫相关检测技术,包括HLA抗原的检测方法,比如血清学分型技术、细胞学分型技术;HLA抗体检测技术;供受者交叉配型实验技术,供受者免疫学配型原则等。
  • 摘要:器官移植中应用的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主要指糖皮质激素.1949年,Edward与Philip发现了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并阐明其结构和生物学效应,其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溶解淋巴细胞、减少自身抗体生成而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和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预防及治疗中.尽管CsA和Tac已成为免疫抑制治疗的主要药物,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作为基本药物在预防和治疗排斥反应中仍是不可替代的有效制剂,包括皮质类固醇类药物、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抗细胞增殖类药物、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roTOR)抑制剂、生物性免疫抑制剂、其他免疫抑制剂,并分析了免疫抑制剂应用原则。免疫抑制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联合用药,利用免疫抑制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免疫抑制效果,并因此减少各种药物的剂量,降低毒副作用。受者术后应用一组基础的免疫抑制剂,以后再酌情增减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保持移植器官的良好功能及病人的长期存活率。
  • 摘要:脑死亡是以中枢性自主呼吸完全停止为首要特征的脑干或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并且以正在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手段维持无效心跳的一种特殊临床死亡状态.该定义强调呼吸机的介入和存在,以及此刻心跳相对于整体生命的无效性.脑死亡状态对机体的血流动力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引起外周器官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持续低血压造成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能量代谢障碍;激活的免疫系统应答反应则造成非特异性的炎性损伤。进而分析了脑死亡器官供者评估,一旦脑死亡判定成立,并且病人的直系亲属同意捐献器官,应立即由相应科室医生和器官移植医生联合对病人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其是否适合器官捐献。另外还介绍了脑死亡供者的临床器官维护以及DBD器官获取术中处理及“麻醉”原则。
  • 摘要:活体供者(living donor)分为活体亲属供者(living related donor)和活体非亲属供者(living unrelated donor).活体亲属供者又根据是否有血缘关系分为有血缘关系的供者,无血缘关系活体亲属供者包括配偶、继父母和非同父母的兄弟姊妹等家属成员;活体非亲属供者包括至亲好友以及有自愿捐赠器官供他人移植,但不愿透露身份的匿名供者(anonymous donor)等.活体亲属供者是目前我国活体供者的唯一合法来源.
  • 摘要:腹部多器官联合获取一般采用多器官联合切取技术.获取的器官包括肝脏、肾脏、胰腺和小肠等.各器官的获取可由不同手术组同时进行来完成.各中心可有不同的切取方法,但原则基本相同.在切取前经静脉全身肝素化(70IU/kg).
  • 摘要:器官在保存过程中主要经历热缺血损伤、冷缺血损伤及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些损伤是引起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和(或)无功能的重要原因,显著影响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目前,随着对器官保存过程中组织和细胞损伤分子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已能够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器官损伤.这些措施既可减少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和无功能的发生率,又使边缘供器官的应用成为了可能.分析了冷缺血损伤、热缺血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器官在保存期间所经历的损伤过程是影响移植后器官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热缺血损伤、冷缺血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最主要的三个损伤过程。对这些损伤的机制研究是关键,只有对器官保存中的损伤机制有了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损伤,提高器官保存的效果。
  • 摘要:器官保存液是影响器官保存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自最初的Collins液应用于临床以来,其一直处于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中.目前常用的器官保存液有UW液、HTK液、Celsior液等.其中UW液是目前器官保存的标准保存液.但是随着边缘供者器官在临床的逐步广泛应用,临床对器官保存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对现有保存液改进的同时,新型器官保存液的开发也在不断进行中.目前一批新型器官保存液已逐步应用于临床.针对器官在保存过程中经历的各种损伤,器官保存期间应尽量保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器官保存液的制备应满足下列要求:减轻由于低温保存导致的细胞水肿;防止细胞的酸化作用;防止细胞间隙肿胀;防止再灌注过程中氧自由基的损伤;提供再生高能磷酸化合物底物。根据保存液中的钾、钠离子浓度,一般将器官保存液分为三类:仿细胞内液型保存液;仿细胞外液型保存液;非体液型保存液,如HTK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保存技术也已到相应的发展。聚乙二醇在器官保存中的应用,气体分子在器官保存中的应用。
  • 摘要:移植病理学的基本方法包括获取移植器官标本和病理学诊断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对移植器官进行活检,部分情况下对失功能而切除的移植器官进行解剖检查;后者是对上述标本经过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超微病理及细胞学染色和相关分子生物学检查后的病理学观察.
  • 摘要:感染是器官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移植受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不同类型的器官移植、移植术后的不同时段以及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所导致的感染类型各具特点。移植医生有必要深入了解器官移植术后感染的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及临床表现,以便及时制定出最佳的临床诊疗策略。由于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依赖于免疫抑制水平和抗感染能力之间的平衡,理想的状态是既能有效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又尽可能减少机会性感染,但目前"免疫抑制"和"感染预防"依然无法在所有受者中实现完美的平衡.移植后感染是器官移植常见并发症。为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术前应仔细评估供者和受者的感染风险,在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中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术后早期预防性抗感染可降低机会性感染的风险。对于已经发生的感染,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是提高病人生存率的关键。
  • 摘要:由于器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方案较为一致,故术后的感染表现存在相当的共性.但不同的病人存在着不同的可以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又使得移植术后存在着特殊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腹膜炎、移植物感染和脓毒血症等,了解这些部位的感染特点,可以更加合理的采取预防措施,及时的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受者生存率.
  • 摘要: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药物的长期应用对血糖、血脂和尿酸代谢影响显著,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也对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本节重点讨论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术后糖皮质激素用量的减少,NODAT的发病率已经有了显著降低。目前绝大多数专家建议参照美国糖尿病协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NODAT。高尿酸血症是常见的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其发生率与器官移植类型和免疫抑制药物种类有关。高脂血症是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心脏移植术后高脂血症的发生率高达93%,肝脏移植为66%,肾移植为60%,肺移植为52%。积极干预控制血脂异常,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受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器官移植受者术前存在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长期的慢性疾病消耗已对骨骼造成严重影响,术后应用的免疫抑制药物具有造成骨质流失的副作用,术后早期的活动量降低也进一步加重了骨病的发展,使得骨质疏松和脆性骨折成为器官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 摘要:儿童移植受者一般指年龄小于18岁的受者.对于这类受者,生长发育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慢性肾衰竭和终末期肝病的儿童多半会出现生长受限和发育迟缓的表现.骨骼生长迟缓是慢性肾衰竭患儿的显著特征之一.生长迟缓的严重程度与肾衰的初始年龄相关,年龄越小的患儿,生长发育迟缓的程度越重.终末期肝病的儿童病人由于体内特有的生长激素抵抗现象也使得生长发育变缓.在移植术前使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或者合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能够促进这些儿童的生长.
  • 摘要: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领域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在全世界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器官移植数量的大幅增加和效果的稳步提升,器官移植受者术后的心理、精神与神经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同时,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移植器官的存活固然重要,而移植术后心理、精神与神经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此,移植术前就要对病人进行适当的教育。移植后病人最关心的是移植器官的存活与功能状态,而这会显著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所以加强术后病人的健康教育也很重要。由于移植术后远期神经与精神问题多与病人的心理状态有关,故对病人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和辅导显得尤为重要。要在移植前后加强病人对相关器官移植知识的了解。
  • 摘要:器官移植受者需要终身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若免疫抑制不足,可导致排斥反应,最终使移植物丧失功能.而免疫抑制过度,不仅可导致慢性中毒、危及移植物的长期存活,还会诱发感染和肿瘤、降低受者生存率.此外药物毒副作用引发的一些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高血糖等是影响受者及移植物长期存活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必须坚持密切随访,个体化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及时防治相关疾病.移植医疗机构应建立随访系统,对器官移植受者进行长期随访.
  • 摘要:伦理学(ethics)是关于道德的科学,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学科,又称道德学、道德哲学.伦理学一词源于希腊文(ετησs,ethos),意为风俗、习惯、性格等,原指动物不断出入的场所,住惯了的地点,后引申为"习俗"、"习惯",而后发展为由风俗习惯养成的个人性格和品行.好的品行、德行才是"德性".既然是源于"风俗",出入的空间一定有规定的道和路径,有具体的按某一方向走行的路线.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先赋予其伦理和德行的含义,所著《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县西方最早的伦理学专著.医学是一种爱人之学、仁道之学,因为医学是关于“人”的身心健康的学问,医学从来就与伦理学同源。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器官移植健康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作为一名器官移植医生,在掌握临床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对相关伦理学问题,甚至心理学问题以及相关法规及指南有所了解,并将其付之于实践。做到“科学是准则,技术是手段,法律是底线,伦理是境界”。著名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着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斗转星移,时空有序;人和体健,医道无间。无法想象,完全没有道德、伦理、法律约束的器官移植将会是何等混乱的状况。
  • 摘要:死刑者器官用于器官移植源于法国,尔后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区有过零星的尝试,但都因严重的伦理学问题和强烈的社会反对而未能持续.我国也曾利用死刑者器官进行器官移植.2010年,我国开始推行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医疗机构不得擅自为外国人实施器官移植,还明确规定了活体器官移植(捐献)的基本原则及要求。
  • 摘要:显微外科进步对器官移植学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除实验研究外,显微操作对移植医生提高手术技能也很有帮助.显微外科训练必须是系统、规范和渐进性的,即使技术熟练的外科医生也需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眼-镜-手-械的协调统一.
  • 摘要:动物肺脏与心脏移植发展史基本平行.20世纪初法国Carrel与Charles Guthrie最早进行犬心肺移植的动物实验.1950年代苏联Demikhov进行了大量的犬肺脏、心肺联合移植术式研究,为临床肺移植开展奠定了基础.1983年Joel Cooper等采用大网膜包裹气管吻合口、延缓术后激素应用等技术,在一系列动物实验中取得良好效果并成功应用于临床肺移植.1971年Panayiotis Asimacopoulos等最早开展大鼠同种异体肺原位移植,但操作困难、手术时间长、死亡率高,阻碍了大鼠肺移植实验的普及.1989年Mizuta首次应用袖套技术,使肺移植基础研究得到了逐步推广。分析了猪心肺联合移植模型、大鼠原位心肺联合移植模型的受体和供体手术方法。
  • 摘要:胰岛素注射虽然可以延长病人生存,但不能理想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胰腺移植更符合胰岛内分泌生理,是精确调节血糖代谢的有效措施.1927年Gayet使用导管法建立了犬胰腺移植模型.1957年Lichtenstein首次进行了血管吻合式胰腺移植.1967年Largiader等第一次建立了犬胰腺十二指肠原位移植.1972年Lee等最早建立大鼠胰腺移植模型,介绍了大鼠胰腺移植和胰肾联合移植模型的供体和受体手术。
  • 摘要:器官簇移植是指保持原来各器官相互之间解剖关系的多器官整块移植.在同时移植3个或更多的器官血管重建时只需共用血管吻合.1960年Thomas Starzl等率先展开了犬器官簇移植的实验研究,证明了在外科技术上的可能性.1988年Gridelli等通过35例猪器官簇移植模型探索了获取、保存以及植入技术.1990年Murase等最先报道了大鼠腹部器官簇移植模型.临床上器官簇移植多用于治疗短肠综合征、小肠广泛切除后全肠外营养导致肝功衰竭或者腹部恶性肿瘤多器官受累的病人.
  • 摘要: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指移植器官在经历缺血和保存后重新恢复血液灌注过程中引起的损伤.IRI包括获取供器官(甚至在获取前已发生)和体外保存过程中的缺血损伤,以及器官植入并恢复血流后的再灌注损伤.IRI既可导致移植器官早期非免疫性失功,也可增加移植器官发生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的机会,增加感染和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近年来,DCD移植数量逐年增加,DCD供器官的热缺血时间较长,IRI更为严重.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减轻损伤、改善供器官质量,保证移植术后功能恢复,也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 摘要:在过去的十年中,等待移植的病人数量不断增加,但可用于移植的供器官数量却没有得到相应增加.由于供者的短缺,限制了器官移植手术的大量开展,同时也造成相当一部分病人由于无法及时施救而在等待移植期间死亡.目前,选用ECD、DCD等边缘供者扩大供者池已成为国际共识.但是,接受边缘供器官的受者在移植术后发生移植物功能障碍和原发性无功能的几率较高,而对边缘供器官进行有效评估和体外修复是提高器官(尤其是边缘供器官)利用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扩大移植物来源的关键所在.
  • 摘要: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病人短期内发生大量肝细胞坏死,出现严重的肝脏功能损害,在起病8~24周内出现肝昏迷的一种综合征.传统内科治疗难以逆转ALF的预后,其死亡率高达80%.迄今为止,肝移植是治疗ALF的最有效手段,但存在供肝缺乏和等待供肝时间过长等问题.生物人工肝的发明为ALF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有效支持.肝细胞是BAL的核心部分,细胞在生物反应器内的活性及其自身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BAL的治疗作用。生物反应器是BAL的核心组成部分。
  • 摘要:将某物种的细胞、组织、器官作为移植物移植到另一物种,并期望其存活,称为异种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人类期望用飞禽走兽的身体部分装备自己以获得特异功能,这一意图由来已久,其中古埃及的狮身人首神像就是一个典型.此外,用动物的肢体、器官来治疗疾病的愿望,在人类对解剖和病理知识有所了解之前就已经相当强烈.在器官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异种移植曾被称为"逃避性追求".分析了影响异种移植走进临床的四大障碍,并介绍了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特殊感染问题,最后介绍了临床异种移植国际指导原则荟萃。
  • 摘要:目前急性排斥仍然是影响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可造成移植物失功的难治性排斥比例逐年升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与三十年前相比,对于急性排斥、难治性排斥诊断与监测的策略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作为急性排斥诊断的主要方法,病理穿刺活检是有创性检查,存在相关并发症(如出血、移植物破裂)的危险,无法短期内反复检查,门诊动态观察随访较为困难,同时活检的费用和移植受者的接受程度也制约活检的开展.此外移植物穿刺存在穿刺时间和穿刺部位不能很好反映移植物整体情况,甚至与临床表现完全不一致等缺点,所以寻求无创性检查来监测移植物功能、诊断急性排斥,已经成为移植界关注的课题.近十年来,特别是在肾移植领域中,在运用新的血、尿标记物,运用系统生物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来监测和诊断急性排斥的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 摘要:肾移植术已开展多年,对于术后的排斥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使移植肾的近期存活率明显提高.做好移植肾受者的选择对提高移植肾的远期存活率非常重要,应综合考虑受者肾脏原发疾病及年龄等因素,因其与移植肾原发疾病复发密切相关.肾移植受者原发疾病的选择标准不断更新,其范围也不断扩大。但一些疾病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生存率仍有较大差距。最常见的肾脏疾病类型是肾小球肾炎,其次是慢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糖尿病、肾血管疾病、多囊肾、多系统疾病及镇痛剂肾病等。
  • 摘要:活体肾移植(living related don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是将健康人一对正常肾脏中的一只取出,并植入符合免疫学配型的终末期肾脏病病人体内的一个过程.由于宗教信仰、经济状况、传统观念和法律的差异,各国的活体供肾来源比例有所不同.目前美国是利用活体供肾数量最多的国家,其活体肾移植每年达6000余例,活体供者数量与尸体供者数量相当.在日本活体供肾一直是器官的主要来源,占肾移植总数的60%以上.而在绝大多数的欧洲国家,活体供肾数量则均少于10%.在我国,受法律和伦理学的影响,活体供肾肾移植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但是,随着尸体供肾数量的减少和民众传统观念的改变,我国活体肾移植数量近年来有了明显的增加.
  •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应用,术后早期并发症已明显下降,移植肾近期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根据美国器官移植共享网络的数据显示肾移植术后长期人/肾存活尤其是十年以上的长期存活率并没有明显提高.肾移植术后的存活率与移植术后尤其是长期并发症密切有关,肾移植术后并发症包括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和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外科及内科的近期、远期并发症等.
  • 摘要:心脏移植的并发症涉及外科相关并发症、心脏移植后恶性肿瘤、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功能不全、移植心脏左心功能不全、排斥反应等等。
  • 摘要:与其他实体器官移植一样,选择合适的肺移植受者是肺移植成功的关键.目前国际上肺移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可利用供者的短缺,受者常常因等不到合适的供者而死亡.因此供者资源应最优化分配和使用,确保肺移植受者为终末期肺疾病,无其他可以替代措施时才能选人等候移植名单.为了有助于更好地选择肺移植受者,1998年在国际心肺移植协会支持下初步制定了肺移植指南.2006年,在此基础上又重新进行了修订.要提高肺移植的手术成功率、肺移植术后近期和远期的生存率,术前必须对每一例肺移植受者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内科治疗.本章重点介绍肺移植的适应证、禁忌证与相关疾病的选择标准、手术时机.
  • 摘要:肺移植供肺来源主要是尸体供肺,即脑死亡或者心脏死亡供肺,但是全球等待肺移植手术的病人逐年增多,目前的供肺已无法满足手术需求,许多病人在等待肺移植过程中死亡.在此基础上,活体肺移植在缓解供者短缺压力、挽救更多的生命中起了一定作用,尽管活体肺移植在手术和术后管理方面与常规肺移植相似,但在供者的处理方面有其特殊之处.活体肺移植应该将供者的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性影响减少到最低点。供者的评估主要目的是确定合适、安全和健康的候选供肺者,在完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再进行医学评估。医疗机构首先充分告知供受者及其家属摘取器官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在获得供受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进一步筛查,告知内容详见第四章第三节。筛查的重点应放在尽早筛查出不适合捐赠的供者,避免其他不必要的检查。首先排除有供肺禁忌证的候选者,再选择合适的可供进一步选择的供者。供肺选择原则:几乎所有的活体供肺移植技术均需要从两个单独的供者中取出一对下肺叶,选择原则如下:一个供者捐献右下叶,另一个供者捐献左下叶;较大的供者通常选用右下叶;如果供者同样高,选择左侧有更完整肺裂的供者捐献左下叶;如供者有胸部手术史、外伤或感染史,选择对侧肺脏捐献。供者下肺叶切取,在上肺静脉前和上叶支气管起始部下面的后方解剖纵隔胸膜。供者术后恢复同一般肺叶切除病人,出院后应对供者进行长期随访,建立随访登记系统。按照供者的意愿于当地或者在接受手术的医院进行。活体供肺术后随访重点观察供者远期肺功能和影像学变化,一旦出现相关并发症应予以积极治疗。
  • 摘要:气胸、血胸、胸腔积液、脓胸、持久或暂时性的漏气是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22%左右,其中最常见的是气胸.此外支气管吻合口和血管吻合口并发症在肺移植术后早期亦较为常见.此外随着生存时间的延长、老年病人的逐渐增多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肺移植术后全身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在增高。全身并发症主要包括肾衰竭、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缺血性坏死、血栓栓塞性疾病、胃肠道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血液系统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恶性肿瘤以及淋巴增生障碍性疾病等。
  • 摘要:胰腺移植有几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成功的胰腺移植可以有效调控血糖水平,完全停用胰岛素,还可以逆转/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因糖尿病病人很多合并糖尿病肾病,需要行肾移植,根据是否行肾移植以及移植的时间顺序,胰腺移植分单纯胰腺移植(pancreas transplantation alone,PTA)、肾移植后胰腺移植(pancreas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PAK)和胰肾联合移植(simultaneous pancreas and kidney transplantation,SPK)三种类型.PAK即胰肾分期移植,指肾移植一段时间后施行胰腺移植,移植胰腺和移植肾脏绝大多数来源于不同供者;SPK指同时植入胰腺和肾脏,一般情况下移植物来自同一供者.SPK是临床最常见的胰腺移植类型.1889年德国的Joseph von Meting和生理学家Oskar Minkowski在一次实验中切除了犬的全部胰腺,制作了犬糖尿病模型,这一意外发现使人们将糖尿病和胰腺联系起来,1982年节段胰腺移植膀胱引流方式,将节段胰腺直接与膀胱吻合,减少了并发症,胰腺的血管重建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采用移植胰腺的动静脉与受者的髂血管吻合,即体循环模式(SVD),这种方法虽手术简单,但不符合生理,可造成高胰岛素血症和代谢异常。早期胰腺移植生存率低,截至1977年,全球共施行胰腺移植57例,1年存活率仅为3%,我国开展胰腺移植较晚,例数也较少。1982年,同济医科大学开展了首例节段胰腺移植,采用胰管填塞式处理胰腺外分泌。此后国内陆续有移植中心开展该技术,开展例数较多的单位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至今共开展胰腺移植手术两百余例。
  • 摘要:根据2012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估计有3.71亿糖尿病病人,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会增加至5.65亿.糖尿病的治疗手段包括内科治疗和胰腺/胰岛移植,外科医生和内科医生应共同对糖尿病病人进行综合评估,权衡利弊,为病人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广义上说,依赖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都适合施行胰腺移植,包括l型糖尿病、达到胰岛素依赖期的2型糖尿病,因慢性胰腺炎等原因全胰切除导致的外科性糖尿病。胰腺移植唯一增加的风险是与外科手术相关的风险。这样的病人可以行SPK或PAK,选择何种方案应根据病人的状态、供者的状态决定。
  • 摘要:活体胰腺移植(living donor pancreas transplantation,LDPT)是继肾移植之后应用于临床的活体供者器官移植.在硫唑嘌呤(Aza)时代,由于尸体胰腺移植的排斥反应所致移植物丧失率高(23%),人们便尝试LDPT.Sutherland等1981年首次报告同卵双生子间的胰腺节段移植取得成功.LDPT可缓解供胰不足的问题,具有组织配型好、冷缺血时间短和移植物长期存活率高等优点,但外科技术复杂,供、受者手术风险高(33%),供者术后胰腺内分泌储备功能降低等是其缺点.目前,施行活体器官移植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供者来源缺乏问题.分析了供者的选择和评估、活体供胰切取、受者胰腺移植手术等。
  • 摘要:移植胰原发性无功能(PNF)是指移植后移植胰缺乏功能,并且排除其他导致术后早期移植胰功能丧失的原因,如移植胰血管栓塞、超急性排斥反应等.PNF发生率为0.5%~1%.其危险因素为供者年龄过大、保存时间过长、保存温度过低或过高、免疫反应等.PNF常常被同期发生的外科并发症所掩盖,诊断较为困难,很大程度上是排他性诊断,没有实用的诊断标准.如果怀疑PNF发生,首先要排除其他原因.多普勒扫描和CT血管成像可用于评价移植胰血管的通畅状态.预防PNF很困难,主要是避免其危险因素.一旦明确PNF发生后,除再次移植,其他措施的作用有限,切除移植胰不可避免.
  • 摘要:虽然胰腺移植与肝脏、心脏等肾外器官移植同时期应用于临床,但是,由于胰腺外分泌处理、移植胰腺排斥反应难以诊断的特殊性,以及受者糖尿病状态引起的全身血管病变,胰腺移植在移植总数和移植效果上曾远远落后于肾、心脏和肝等器官移植.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器官保存技术的改进和移植手术方式的日趋成熟,胰腺移植受者和移植胰腺的存活率均显著提高,胰腺移植跨入了肝移植、心脏移植的同等行列.胰腺移植的焦点问题已由外科技术的改进、并发症的防治转向如何提高受者和移植胰的长期存活、降低免疫学风险、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及防治术后感染等方面.胰腺移植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常见胰腺移植类型术后疗效比较,不同类型的胰腺移植对病人预后的影响和移植的效果不尽相同。对于不伴尿毒症的1型糖尿病病人,虽然胰腺移植可以恢复糖代谢而维持正常生理的血糖水平,从而减轻甚至逆转糖尿病的肾损伤,但是单纯胰腺移植(PTA)后免疫抑制剂的肾毒性使移植后肾脏的损伤情况出现复杂化,部分病人移植若干年后因慢性肾衰竭需接受。肾移植。对于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病人,可选择SPK或PAK。如果仅施行单独肾移植,既不能改善心血管和外周血管病变,也不能防止移植肾发生糖尿肾病,病人10年生存率比非糖尿病者低。
  • 摘要:小肠移植已成为不可逆肠衰竭病人的最终而有效的治疗方式。自1964年人类实施首例小肠移植至今已近50年,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手术技术的完善、围术期管理的进步,小肠移植受者预后得到改善,特别是在成本效益方面已经超越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治疗。1年生存率已达到其他实体器官移植的水平,但长期生存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小肠移植还存在诸多不同于其他实质性器官移植的问题,如排斥反应发生率高且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受者及移植物易感染、供者器官对缺血敏感且有效保存时间较短等。目前小肠移植(intestinal transplantation,ITx)分为单独小肠移植(isolated intestinal transpl-antation,IITx)、肝肠联合移植(liver-intestinal transplantation,LITx)与腹腔器官簇移植(multivisceral transplantation,MVTx).IITx是指移植器官只有小肠不包括胃和肝脏;LITx是指移植器官包括小肠与肝,多由于小肠衰竭而长期使用TPN导致肝衰竭;MVTx又分为全腹腔器官蔟(FMVTx)及改良腹腔器官簇移植(MMVTx),前者移植器官包括胃、十二指肠、胰腺、小肠和肝脏,后者不包括肝.胰腺包括在移植器官簇中主要是技术原因而非医疗适应证.
  • 摘要:小肠移植术前需要对受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剩余肠袢和机体其他器官功能的评估.胃肠道(GI)评估。解剖性肠功能衰竭评估SBS病人最重要的评估目标就是明确是否已出现PN导致的并发症如肝功能衰竭与静脉通路丧失,评估经过肠康复治疗后SBS病人有没有机会终止PN治疗.评估剩余小肠长度、是空肠还是回肠、有无结肠.与肝脏、肾脏等实质性器官移植相比,小肠移植物修整更为繁琐,特别是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小的分(属)支修整时均需逐一结扎或缝扎,否则在血管开放时多处出血,很容易导致移植小肠灌注不良,分析了受者手术中血管通路建立,腹腔进入与粘连松解,小肠移植病人不需要常规行胆囊切除,但小肠移植候选者在等待时长期PN,若反复发生胆囊炎和(或)合并胆囊结石,应考虑行胆囊切除术。
  • 摘要:ITx术后早期管理可分为受者器官/系统功能管理、移植器官监测,根据器官移植的要求可以是小肠,也可能包括胃、肝脏、胰腺、肾脏或结肠.
  • 摘要:器官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性明显增加,PTLD是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轻者可以是反应性多克隆淋巴样增生,而严重者可表现为单克隆恶性淋巴瘤.据ITR报道260例(273次)小肠移植,PTLD的发生率为9.5%.Pittsburgh器官移植中心小肠移植病人PTLD的发生率高达19%,成年人和儿童小肠移植后PTLD的发生率分别为9.3%、26.8%,平均为术后9个月(24天~5年)出现症状.单独小肠移植、肝肠联合移植、腹腔多器官联合移植PTLD发生率分别为10.7%、20%、40%.预防小肠移植后PTLD发生的措施包括降低PTLD诱发因素,移植术后立即应用抗生素抗病毒治疗,和应用可以提高免疫力的治疗。
  • 摘要:首先介绍了上腹部器官簇(肝胰十二指肠)移植,在供者手术中器官簇切取多器官切取多采用原位灌注、整块切取法,可简化术式,避免损伤血管.移植时只需吻合共用的大血管即可,可保持原有器官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关系,利于各移植器官协调发挥功能.开腹后首先行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下静脉插管双重低温灌注,灌注前不游离任何器官,达到最快速的降温,减少热缺血时间,并经下腔静脉引流灌注液.灌注液0~4℃,灌注高度100cm,灌注总量2000ml,完整切取器官簇或全腹脏器及相连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并留取双侧髂血管备用.器官取下后置于4℃UW液中保存和修剪,用保存液和甲硝唑液冲洗胆道和肠道,全腹器官簇移植中。保留受者胃胰十二指肠的全腹器官簇移植消化道重建方式:供者十二指肠近端和受者十二指肠末端封闭,供者空肠近端与受者残余的十二指肠末端行侧侧吻合,供者小肠末端与受者残存的结肠近端行端侧吻合,并将末端开口于腹壁造瘘。受者因肝脏切除而残留的门静脉断端与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图19-2)。不保留受者胃胰十二指肠的全腹器官簇移植消化道重建方式:将供者器官簇的小肠距空肠起始部20cm处离断,其远端上提并与食管行端端吻合,并与近端部分行Roux-en-Y吻合,小肠末端开口于腹壁造瘘。
  • 摘要:各类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疗效的提高使得移植指征不断扩大,使适合移植的病人数量急剧增加,但供者数量并没有相应地增加,世界性供者短缺问题日益显现,并严重制约着器官移植的发展.器官联合移植和多器官移植一次需使用2个以上供者器官,减少了单个器官移植供者器官的数目,因而带来了一些伦理学上的争论.有学者认为多器官移植和联合移植的开展会降低本已稀缺的器官资源的利用率.但实际上由于单独胰腺移植和小肠移植的病人远少于单独肝移植和肾移植病人,这两项技术的开展并不会明显减少移植总数量,只是增加了原来认为无法手术的病人的移植比例,如果从"众生平等"的角度看,随着疗效的不断提高,多器官移植和联合器官移植的开展并不会降低稀缺器官资源的利用率.
  • 摘要:尸体供肝肝移植是临床最常见的肝移植类型,根据供肝完整性的差别,可进一步分为全肝移植、减体积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全肝原位移植全肝移植是指移植物为结构完整的整个肝脏,肝脏为人体内最大的单个实质器官,从伦理学立场出发,全肝移植必定属于尸体肝移植,是开展最早、应用最广的肝移植.绝大多数的全肝移植为原位肝移植,即在切除受者原有病损肝脏基础上重新植入一完整供肝,故此,全肝移植的医学技术属性可概括为同种异体原位尸体全肝移植;根据是否保留受者原有肝后下腔静脉,其又可分为经典式肝移植和背驮式肝移植两种术式.
  • 摘要:多米诺肝移植(domino liver transplantation,DLT)也称为连续性肝移植(sequential liver transplantation),是指某些需要进行肝移植的疾病中,肝脏仅仅因为遗传缺陷导致全身系统性疾病,但是肝脏本身解剖结构正常,功能良好,将其切除的肝脏作为供肝,移植给另一受者的手术.这个过程类似多米诺骨牌,因此得名.DLT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新型的肝移植术式,也是解决供者器官缺乏的一种新方法.1995年葡萄牙首先实施了首例尸体供肝的DLT,一例家族性淀粉样多神经病变(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FAP)病人接受了尸体肝移植,其自身切除的肝脏同时移植给一位患有乙状结肠癌肝转移的病人.1999年日本成功实施了首例活体供肝的DLT.由于具有扩大供者器官来源、可采用活体作为供者、缩短热缺血时间等优点,因此,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植中心陆续报道了DLT,并且DLT开展的数目逐年增多.自体肝移植可有效扩大供肝来源,术后无需免疫抑制治疗,远期费用较低,为常规术式难以切除的肝内病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案。但适应证较窄,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因而面临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术前余肝功能的评估手段匮乏,精准度不足;肝后下腔静脉及主要肝静脉等重要脉管受累范围较大,整形较为困难,若应用人工血管则风险较高,预后不确定;小肝综合征的预防及处理;余肝的再生及扭转问题;肝内恶性肿瘤作为自体肝移植的主要手术适应证,术后易复发,中、远期疗效欠佳,已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应用。
  • 摘要: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提高,新型免疫抑制剂的问世和移植免疫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肝移植的疗效已有明显提高.目前肝移植的手术成功率已超过90%,5年生存率大于70%.然而,肝移植术后的各种并发症仍然是阻碍受者及移植肝存活率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原因.肝移植术后可能发生的五大并发症是: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腹腔内出血与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排斥反应;肝炎或肝癌等原发病复发;代谢异常等其他并发症.本节简述这些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发生原因和防治策略.
  • 摘要:随着心脏移植病人生存率的提高,国内愈来愈多的病人愿意及时进入心脏移植的准备阶段.非卧床的心衰病人进入到终末期心衰阶段通常表现为一个隐匿的过程,因此由专科医生进行随访,及时发现一些影响心脏移植术后生存的术前危险因素(如肺动脉高压和肾功能不全等),适时做心脏移植术前评估对提高心脏移植术后近和远期生存率至关重要.心脏移植的选择通常根据心脏移植获益(入选标准或适应证标准)和面临的死亡风险(禁忌证或相对禁忌证标准)两个方面决定,另外还分析了心脏移植适应证与手术时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