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兰州
  • 出版时间: 2007-08

主办单位:中国博物馆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中国的博物馆,特别是自然类博物馆的给社会开辟了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第二课堂。弘扬科学梢神、倡导科学方法的途径很多,但都离不开科学知识。因此,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都是建立在科学知识基础上的。自然类博物馆属于科普场所,是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科普教育是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全社会抓好科学普及对于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都是一种积极而有益的工作;同时在此过程中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也是对于认识科学知识、扩大科学知识普及的极大补充。因此,科学普及成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的有效行为。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等科普场馆是从事向社会进行科学普及任务的主要机构,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博物馆是一个服务型的公共场所,观众就是服务对象。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尊重观众、理解观众、关心观众、要不断把满足观众的全面需求作为工作的重点。
  • 摘要:文章已云南省博物馆的整体提升改造为例,首先介绍了其过去的辉煌,沉寂的原因,到之后的整体改造以及发展,指出博物馆的建设要融入民众,其发展离不开民众参与。
  • 摘要:中国经济的崛起带来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新建或扩建博物馆,特别是新兴城市,在城市建设中,都会把博物馆建设作为重点文化工程,藉之体现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当前,经济发达的广东珠三角地区颇有加速发展博物馆的势头,提出了建设“博物馆之城”、“博物馆之区”的口号。不容乐观的是,深圳市现有19座博物馆、纪念馆中有1/3属挂牌馆,总藏品40000多件,市博物馆便占2/3,自成系列的藏品更是捉襟见肘。文物资源贫乏地区的博物馆必然面临“无米之炊”。在藏品、展品匮乏,展览难以为继,影响博物馆功能与作用发挥的困惑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整合资源,有效发挥。这既是本文作者的工作总结,也是对地方博物馆“大上快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工作思路。
  • 摘要:甘肃省博物馆是全国大型地志博物馆之一,展览大楼改造扩建工程受到了国家及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投资1.5亿元。其中,信息化工程投资1300万元。信息化建设采用先进的4C技术,即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图形显示技术,并与分布式系统结构相适应,进行全面规划,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方案可优选。做到硬件设备共用。软件资源共享,器材优选组合,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操作方便、安全。下面笔者以甘肃省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情况为例,认识信息化技术对博物馆的主要性。
  • 摘要:如何开发经营博物馆的文化商品,是当前博物馆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前博物馆事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博物馆的公益性事业和博物馆的文化产业是当今博物馆发展的两个轮子,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鲜明的区别。原有职能所依存的条件是人类文化遗产资源,新增职能的依存条件是日益增长的社会精神文化等消费需求。笔者认为,妥善处理好博物馆原有职能与新增职能的关系,必将促使法门寺博物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拟就开发经营法门寺博物馆文化商品这一新增职能,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思考,目的在于抛砖引玉,探讨西部博物馆发展的新出路。
  • 摘要:激活内部管理是博物馆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充分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而建立良好的绩效考评和奖惩机制,对中小型博物馆来说则不失为一个重要的举措。虢国博物馆开馆伊始,为激活内部管理,就尝试这样做。经过几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绩效考评奖惩机制收效明显,不仅促进了各项工作上水平、上台阶,而且也在三门峡市文化系统各单位得到了推广。笔者结合三门峡虢国博物馆例子,浅谈中小型博物馆如何激活内部管理。
  • 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十三亿人口的东方文明大国,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无数光照千秋的文物。为了收藏、研究、展示这些先民留下的遗物,我国自1905年创办的第一家实质性的博物馆开始,博物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得到政府和民众的认可和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国有博物馆已达2300多家,这些博物馆中,除了中央、省级的大型博物馆外,大多是地(市)、县级的中小博物馆。近年来,我国中小博物馆的发展已得到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但是,一些地方在博物馆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出现了追求数量多、建筑物大、装修气派等能体现政绩的形象工程,忽视了提高管理质量方面的建设。博物馆的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由馆舍、环境、藏品、陈列、人员素质、服务水平、经费支持等因素组成。因此,在增加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投人的同时,还应考虑建成后如何投人使用的问题,这样才能确保博物馆功能的发挥,达到管理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管理质量是博物馆的生命,管理质量好的博物馆,能提高博物馆功能的发挥,对社会的贡献也就大,就能在更大的程度上底得社会和公众的认可与尊敬。
  • 摘要:《合同法》是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催生出来的法律条款,中国博物馆既然参与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之中,就要对合同以及《合同法》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文章针对合同法在博物馆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做了介绍,只有知道了合同的相关知识,例如合同的成立、有效、无效、撤消与解除,以及博物馆签订合同时应特别注意的条款,博物馆的经营活动才会得到保障,博物馆也才能真正得到自身运行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社会的发展中,家庭的发展、家庭的进步,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家庭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是心灵的避风港,是紧张生活的宁静港湾。家庭走向博物馆是社会进步文明的一个信号,是和谐社会建设成就的体现。作者针对家庭与博物馆之间日益密切的这种关系,将博物馆对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做了简单介绍。
  • 摘要: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和谐社会,这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时代任务。两句话,前者强调保护,具有为人类保存文化记忆,使之承前启后,荫及子孙的深远历史意义;后者重在利用,提出在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如何使之建功当代,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部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准确定位,更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
  • 摘要:《陇右文博》(半年刊),1996年创刊。12年间,她从初创到发展、从稚嫩到茁壮成长的过程,见证了甘肃文博人进步发展的历程,值得回顾和总结。
  • 摘要:博物馆之间的相互交流对于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馆际交流的内容也很丰富,人员交流、藏品交流、展览交流等等都是馆际交流的重要形式。目前,中国博物馆的馆际交流主要表现为展览项目之间的相互交流,这些展览对于促进国与国之间,各地区间的文化传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是充分发掘、利用各自馆藏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在这些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文章从展览资源、展览人员知识结构、展览的教育功能和展览的统筹规划四个方面讨论了目前馆际展览交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摘要:经过3年多时间精心筹备、设计和施工布展,甘肃省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甘肃彩陶》、《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和《甘肃古生物化石》终于在2006年的12月26日向社会公开展出。这段时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开展半年多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07年5月,甘肃省博物馆基本陈列荣获了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这崇高的荣誉对于甘肃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来之不易的,文章对甘肃省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筹备工作作了回顾总结。
  • 摘要:2006年12月26日,甘肃省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隆重推出了三个基本陈列展览——《甘肃古生物化石》、《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作者作为《甘肃古生物化石》陈列展览内容设计的主创人,在文章中对编写和实施内容设计过程中的许多收获和体会作了介绍。
  • 摘要:文章作者就当前我国博物馆建筑、陈列、社会职能的发挥三个方面谈了一些看法,指出博物馆事业在肯定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博物馆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在博物馆总体建设和职能发挥中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新时期博物馆建设要以理论为指导,强化精品意识,为公众提供优秀的陈列展览。博物馆在继续做好文物和标本的征集、保护、管理、安全保卫等基础工作,加强博物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前提下,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强抓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社会职能,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为创造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贡献力量。
  • 摘要:甘肃省博物馆展览大楼改建、扩建完成后,三个基本陈列《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古生物化石》、《甘肃彩陶》于2006年12月26日新馆开馆之际与社会公众见面。《甘肃彩陶》是一个专题陈列,集中展示了400多件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以及齐家、四坝、辛店、寺洼、沙井等不同文化时期的彩陶。文章主要针对马家窑文化彩陶进行了鉴赏分析。
  • 摘要:甘肃省灵台县白草坡墓地,时代为西周早期至中期前段,约当西周成、康、昭、穆王时期,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至前十世纪中叶,是我国商周考古中极为重要的一次发掘,对于研究西周早期历史、文化、艺术、礼制方面等有很高的价值。最早发现于1967年,并于1972年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共发掘了9座墓,1个车马坑。但仅有3座墓保存较为完好,其余多遭盗掘和自然破坏。仍出土了包括青铜器、玉器、陶瓷器等一批珍贵遗物,其中出土玉器的有1、2、3、5、8、9号6个墓葬,共出土各类玉、石器38件。在已发表的资料中,对众多文物曾进行了介绍。通过多年来整理、学习,本人对其中的玉器部分有了较为深人的了解和认识,希望在此详细评介,抛砖于诸同好,借以引起研究同仁们的再次关注,获得方家的真知灼见,予以批评斧正,共同促进对中国古代玉器文化研究的进展。rn 为便于观察,本文采用不依照类别,而是按墓葬顺序号分别介绍文物。
  • 摘要:世纪中叶以来,在甘肃东起永昌西至敦煌的河西走廊中西部,陆续发掘清理了大量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或画像砖墓。这些发掘为我们全面认识这一时期的墓葬制度、壁画和画像砖的题材、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文章通过研究大量有关桑蚕的画像砖,得到河西地区魏晋时期蚕桑业的发展,充分反映出河西封建庄园主对蚕桑业的重视。
  • 摘要:藏族主要居住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区,分布地域极为广阔。各地区藏族服装共同的特点是宽袍大袖,最大区别主要在头饰上。藏族的头饰极为复杂,尤其是女子头饰丰富多样,美不胜收。藏族头饰最大特点是男女都蓄长发梳辫,喜戴各种饰物,并以各种头饰来显示其富有和审美内涵,同时头饰也起到地域标志的作用。由于各地藏族所处地理区域、气候、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不同,其服饰特别是头饰有较大区别,这里笔者就甘肃藏族头饰与周边四川、青海和西藏等省、区具有代表性头饰的地域特征做一叙述和比较。
  • 摘要:甘肃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43年,其前身为地质陈列室,是由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王曰伦先生创建。甘肃地质博物馆是我省唯一的地学类专业博物馆和国家级、省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甘肃地质博物馆将按照“陈列展示内容以科普和甘肃省的国土资源为主,观众群以非专业人员为主体,以青少年为重点同时兼顾专业人员需求”的原则办展。甘肃地质博物馆新馆的建成必将成为了解甘肃国土资源、促进甘肃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文章对甘肃地质博物馆新馆的展陈内容作了介绍,主要包括科普教育和甘肃省的国土资源两大部分。
  • 摘要: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是我国一处史前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为了有效保护这一重要文化遗产,特编制了《大地湾遗址保护规划)。为了落实实施《规划)中遗址博物馆的建设项目,目前又着手开展了博物馆建筑方案的初步设计,这是一个形式新颖、独特,外观与整个遗址风貌和谐统一,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设计方案。本文就遗址本体的文化内涵及其遗址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和构思进行简单论述。大地湾遗址因其文化类型多,延续时间长,历史源渊早,而享誉考古学界。它的发现对建立渭河上游史前文化序列、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对这一重要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是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博物馆事业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当前,国内众多的博物馆在认真做好博物馆固定展览的同时,愈来愈重视博物馆间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活动,特别是博物馆对外展出工作。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博物馆,如何做好对外展出工作,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从中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文章作者就如何做好博物馆的对外展出工作作了简单介绍。
  • 摘要:文物是珍贵的人类文化遗存,具有研究历史和艺术审美等方面的价值。文物是我们认识和了解历史事件和发展的第一手材料,以及当时人类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现状,它凝结着某一时期人们的科学认识和工艺技术水平;欣赏文物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得到文化艺术的薰陶。拍摄文物,就是要充分表现出文物的“原味”,使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得以真实地图形化展现。
  • 摘要:2002年7月至次年2月,根据中国甘肃省与日本秋田县签署的十年间双方文化交流的有关协议,作者作为第二年度的两国省县间互派文化交流员来到日本,在秋田县埋藏文化财中心、秋田县立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七个多月的工作。在此期间,就田野考古、博物馆陈列等方面与日方进行了广泛而友好的交流,收获颇多。文章将作者在日本工作交流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等做了陈述。
  • 摘要:自早中新世早期(距今2000万年)以后,象类化石在早中新世及其以后的地层中又突然相继大量出现,不但在非洲大量发现,而且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也发现了种类繁多的象化石,如恐象类、乳齿象类、嵌齿象类、铲齿象类,真象类等等。自此,象类突然变成了一个“人丁兴旺”的庞大“家族”,而且每一大类均包含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属种,呈现出象类的发展曾经历过一段繁荣昌盛的辉煌时期。由于此一时期的象类演化快、特征的差异明显。所以,中新世、上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地层中发现的象化石便成为确定地层年代、恢复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环境的重要证据和材料,不仅在地层古生物学研究中,而且在考古发掘和古遗址研究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摘要:动物纹饰是欧亚大陆北方广阔的草原地带(Eurasia steppes)广泛流行的艺术装饰题材,范围自中国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蒙古高原、巴彦科拉湖,阿尔泰,与南西伯利亚相通,越过乌拉尔山脉到达黑海北岸。在这样一片辽阔的区域内,各种以鹿为主题的艺术品非常常见,特别是有些鹿(stag,Cerws yarkandensis),它们的角很大,分叉也很多,常常被夸张表现,俗称为大角鹿,是西方悠久的传统装饰题材。鹿在中国也很流行,除麒麟、飞廉类等有翼神兽的依托外,北方草原文化中也有大量圆雕青铜鹿和各种鹿纹牌饰,在中国古代艺术中有一定重要性。但麒麟、飞廉所依托的主要是梅花鹿((Cervus nippon)等本地常见的小型鹿,北方草原文化中的鹿也多是无角的小型鹿,而不是草原地区流行的大角鹿(stag ),形象特征与大角鹿有本质的区别。在公元前4~3世纪的战国晚期,我国新疆、宁夏和甘肃地区,蒙古草原,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开始出现各种以大角鹿为艺术表现形式的饰件,这种集中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之内出现大角鹿装饰题材的现象值得研究。
  • 摘要:近年,伏羲文化与包括大地湾文化在内的甘肃古文化的关系,受到了关注。大地湾文化是以考古学文化为依据而命名的文化,伏羲文化是一种传说文化,要揭示其中的必然联系,还需要更充实的考古和史学材料。近年来,新的考古发现往往能给我们带来启示。
  • 摘要:唐三彩是我国陶瓷生产中的一个突出成就。在唐代以前的北朝时期,尽管出现过黄绿釉陶器而被视为唐三彩的前身,然而它毕竟还不是三彩。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昌盛,所有这一切为唐三彩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文章主要对三彩马作了介绍,它们分别是以形态优美的独立战马形象、有骑者的骑马俑复合体以及有马夫伴随的牵马俑组合等三种形式出现的。绚丽多姿的三彩马,反映出唐代劳动人民在陶瓷雕塑方面的卓越艺术成就、特色鲜明的丧葬习俗和与西域各国频繁的文化、贸易交流等状况。
  • 摘要:甘肃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丝绸之路重要路段,是陆路对外贸易的必经之路,这块历史悠久的土地在东西方交往过程中,遗留下大量重要的文化遗物,这些文物为我们研究东西交流和对外贸易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摘要:如果说21世纪是亚洲和中国的世纪,那么艺术、科学和宗教的盛行在所必然。从东方到西方,再从西方到东方,东西文化在新世纪的碰撞、演化、交汇、媾和。仿佛太极之两仪,演绎而共生。源流互补,各美其美,合而为一个完整的人文世界,宇宙空间。可以预见本世纪的一百年里,艺术、科学和宗教的兴盛必然呈现出群星荟萃的灿烂星河,全球文明必然在眼前。rn 众所周知,东方文化的渊源在中国,中国文化的渊源一中国之西部。在西部,甘青大地乃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这里的大地湾、马家窑孕育了八千年灿烂文化;这里的江河根源,浸染了十八省锦绣山川。追本穷源,中国的西部必将引起世界的瞩目,因为那是一个宗教文化传播荟萃的圣地,那是一个科研创新、发掘再现华夏人文史的基地,那是一个艺术创作再造时代辉煌的福地。
  • 摘要:西北地区,是中华河岳根源,也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诞生地之一。从新石器时期至今,这里各民族文明消长更迭,相映成辉,璀璨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精神给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今天,诸多中华文明的根脉都可从西北地区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存中得到诠释和考证。对西北地区传统文化精髓的发掘和继承,是重塑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强大动力和源泉。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也是我国政府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坚定立场。但近二十年来,西北民族地区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西南、东南地区相比,形成差距,抢救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相对淡薄,资金投人不足,民族文博机构和专业人员奇缺,保护乏力,许多珍贵的民族文化遗存面临着自然和人为毁坏、流失的危险。时至今日,西北地区两个民族自治区和民族聚居大省青海、甘肃,还没有一家专门的省区一级的民族博物馆,与云南民族博物馆、海南民族博物馆、内蒙古民族博物馆、贵州民族文化宫相比,形成差距。民族自治州、县沿用传统的文物系统博物馆建设模式,民族类行业博物馆建设凤毛麟角。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到底该怎样来做,抢救保护的途径与对策何在?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形势下,是西北地区文博部门和民族文化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 摘要:收藏是博物馆最基本的功能之一,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要素,是博物馆研究、教育和服务等一切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征集藏品是博物馆重要的基础工作。自然博物馆是对自然标本进行收藏,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各种业务活动。只有征集到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自然标本后,才能举办陈列展览;而陈列展览内容的充实和更新,又必须依靠征集工作为其提供更多更好的实物资料。同时征集工作还担负为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的任务,通过对自然标本的研究,可以丰富该领域的学科建设,提升自然博物馆的科研地位。没有征集工作,便不能保证自然馆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相当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
  • 摘要:甘肃省博物馆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建设的甘肃省“十大建筑”之一。典型的苏、欧建筑风格和绿荫环绕的环境,异常珍贵的文物和浓郁、厚重的文化氛围在国内外影响甚大。甘肃位于祖国的西部,黄河的上游,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又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如何发挥馆藏文物优势。抓住老馆建设和改造契机,利用富有浓郁西北特色的人文资源,走出一条甘肃省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新路子,一直是我们认真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更是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追求。
  • 摘要:中国的博物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今天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这种规模更多地体现在数量的增长和硬件设施的更新上,相比较而言,博物馆业务的发展滞后于这种建设。可以说,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在完成了新一轮的硬件设施的建设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博物馆业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这才是一个博物馆的终极发展目标,如何利用这些先进的设施更好地实现博物馆作为藏品保护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宣传教育机构等等社会功能,使博物馆真正发挥出其作为“非赢利性”公益事业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一个城市标志性的建筑。总之,一个地区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本地区所承载的文化底蕴的依托,但是,还应该更多的吸纳、展示、传播反映中华民族整个发展历史的内涵和全貌,使该地区的人民能够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博物馆承载历史、传播文明、教育观众的功能。
  • 摘要:西部博物馆论坛的召开,十分及时和必要。说它及时,是因为西部博物馆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关键时刻,需要明确方向、理清思路、统一认识、少走弯路,共同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说它必要,是因为西部博物馆在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通过讨论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与克服困难的办法,总体提高西部博物馆的效率和水平。作者借此良机,谈了对于西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之路想法和意见。
  • 摘要:在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外国语学院内,矗立着一座有90年历史的中国建立最早、藏品最丰富的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它是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这座由比利时建筑师设计的风格独特的历史建筑,曾藏有古生物、古人类化石及动物、植物、岩矿标本20余万件。其中有模式标本1000多件。该院出版的刊物、著作,有很多已列入世界动物学、植物学、古生物学文献宝库,至今仍然是我国北方地区考察生物各学科早期科学纪录的重要依据。早在20世纪30年代,北疆博物院就已经在国际上赫赫有名,被誉为当时世界上的“第一流博物馆”。从1914年至2006年的九十多年间,天津自然博物馆经历了由外国人到中国人管理的转变,经历了馆址的变迁。但是在这薄薄的卷佚中,却记录着中、外学者那种钟爱事业的、绵绵不断的真情和努力,从他们近一个世纪的科学研究轨迹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博物馆在科学探索中创建,在科学发现中发展,在科学研究中壮大。如果把博物馆比喻成一个巨人的躯体,那么科学研究工作便是她的心脏,而陈列展览则是她的灵魂。
  •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博物馆的类别基本上是以综合性博物馆和革命战争及人物类纪念馆为主流。其展览内容也多侧重于中国通史、近现代革命史乃至人物生平介绍等。相对来说,专题性博物馆、地域文化类博物馆数量较少,特别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类博物馆,一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即使建国后,极个别省市建立了一些民俗、民族类博物馆,但也多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体,如云南省民族博物馆、黑龙江省民俗博物馆、北京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等。而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民族的民俗文化以及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民间文化,至今也没有一个比较权威且具有一定规模的收藏展示场所。
  • 摘要:文章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和西部地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实际,借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博物馆的发展实践,提出博物馆的生存发展要大力解放思想,加快体制改革步伐。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博物馆事业步人了持续建设和加速发展的轨道。截至2006年,全国共有各类博物馆2300多座。但是,与此同时,博物馆的事业发展也充满了困惑与挑战。如何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的矛盾?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这是文博工作者需要共同深思的问题。
  • 摘要:所谓产业化,即是工业化,是按照工业领域生产和交换的规范组织生产或从事活动并提供产品或服务。之所以要提博物馆产业化,首先,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本身即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也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发展;其次,当代博物馆发展面临的难题迫切需要产业化的方式方法予以破解;第三,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博物馆产业化并为博物馆产业化创造了条件。现代社会奠基于产业化,博物馆的发展与进步亦有赖于斯。本文试图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提博物馆产业化,亦即博物馆为什么要走产业化之路;二是博物馆产业化的主要内容,换言之博物馆怎样走产业化之路。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博物馆原来文物的来源渠道基本上不畅通了,这样就使得博物馆文物存量无法进一步增加,尤其是精品文物,由于收购价格高昂,博物馆只能“望物兴叹”,因缺钱而眼睁睁地看着珍贵文物从眼前流失。现在博物馆文物资源来源不畅,犹如瓶颈制约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新建或改扩建后的现代化博物馆,因为文物资源不足,很难适应高水平的陈列和研究。目前全国除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博物馆拥有较充裕的文物征集费能征集到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文物外,绝大部分博物馆由于经费短缺很难增加馆藏文物。作者针对如何解决博物馆文物资源来源不畅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 摘要:博物馆建设对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区域文化品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对于贫困地区多数基层博物馆来说举步维艰,尚处于停滞不前的窘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迎接挑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寻求博物馆事业发展之路,这就需要我们鼓足勇气,着眼于改革,大胆探索和尝试。作为贫困地区的基层博物馆应该在充满危机和困扰中迎接挑战,重新定位,做出选择,走出一条切合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博物馆建设之路。
  • 摘要:博物馆是对文物标本进行征集、保藏、研究、陈列、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并为社会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教育事业机构。具有实物性、直观性、社会性、自主性等特征。博物馆的任务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时下,国内不少博物馆存在着门庭冷落车马稀的状况,尽管博物馆工作者从展品、展览选题、展览形式和应用技术等方面尽心尽力,但收效甚微,仍调动不了观众参观的积极性,激发不了观众参与的兴趣,与观众产生不了共鸣。总之,由于博物馆公众意识不强,服务公众思想、行为不到位而导致目前“孤芳自赏”“门可罗雀”的局面。博物馆工作应该面对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才能改变门庭冷清的尴尬局面。文章作者针对如何践行博物馆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这一宗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摘要:博物馆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人才强馆、科技兴馆”战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章结合博物馆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切实把人力资源管理好,利用好。
  • 摘要:社会公众对于博物馆以及博物馆的活动感到由衷地喜爱,其前来参观和交流互动的喜爱程度不断提高,博物馆将公众喜爱的程度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这些元素构成“博物馆公众喜爱理念”。博物馆的性质决定了博物馆应该强调这一理念,时代以及时代所赋予博物馆的使命也决定了博物馆应该强调这一理念。怎样才能使博物馆走出困境,进而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怎样才能使博物馆在发展先进的文化中扮演应有的重要角色。“公众喜爱”这一概念,既是办馆质量的尺度,又是追寻的办馆目标,同时也是博物馆的“生命线”。文章就什么是博物馆公众喜爱理念?博物馆为何要强调这一理念?如何提高“公众喜爱”的程度等方面做了简单的介绍。
  • 摘要:与欧洲博物馆相比,中国博物馆在初创期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绝少像欧洲那样脱胎于私人收藏,而是巨烈社会变革的产物。第一座博物馆(1905年,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赛在维新运动影响下,创建的南通博物苑)就是将开发民智、救亡图存作为建馆宗旨,希望借博物馆之利“留存往迹,启发后来,”提高国民的文化和教育水平。所以,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博物馆是“使命性博物馆”。“强烈的使命意识一直是中国博物馆传统中最有继承价值的积极因素”,使命感也促使博物馆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经济繁荣,人们的意识形态也随着发生了重大转变,表现为行为需求多样化、新颖化、复杂化。这些变化给博物馆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把握机会,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各时期博物馆的使命,成为每个博物馆思考的主题。本文从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观众类型、公众对博物馆的需要状况及自然博物馆建设理念等三个方面探讨其社会需求问题。
  • 摘要: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遗存,具有历史性、艺术性、科学性,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实物资料。然而,沧海桑田,经历千百年变迁,许多文物已是病魔缠身,这就需要我们去维修、去保养,于是就有了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是用科学方法与技术对文物进行长久保存妥善管理的科学。作者在二十多年的实践中,对文物保护的原则、修复复原的基本要求、价值等的认识,在文中作了介绍。
  • 摘要:长期以来,全国文物系统围绕着如何把博物馆与“两个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多渠道的探索和尝试。如提高陈列展览的可看性,拓展馆际交流合作办展,大力发展博物馆的经营策略等,旨在通过这些措施手段,盘活博物馆内部销造血功能,展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使博物馆的事业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文章谈及的多元化发展博物馆事业的新途径,可能成为博物馆今后发展的主流。
  • 摘要:我国的博物馆建设最早开始于二十世纪初期,以后陆续有所发展。解放以后,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下,全国各地各级博物馆纷纷建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博物馆事业受到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空前重视。尤其是近年来,许多省市及地县陆续兴建了一批新的博物馆。新建的博物馆虽然从基础设施到展览环境及工作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在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上与新形势下博物馆的发展和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博物馆在当前形势下的定位,树立怎样的经营理念,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是各级各类博物馆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就现代化博物馆的定位、经营理念及其对策做了简单介绍。
  • 摘要:文章以南京博物馆为例,介绍了其发展历程和机构设置,从而进一步阐述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指出转变观念提高公众服务意识是保护遗产,发展文博事业的重要方面。
  • 摘要:文章介绍了西藏博物馆的基本概况,从文物的陈列展览与宣传教育工作、馆藏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学术研究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对西藏博物馆开展文物保护、展示利用工作情况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与措施。
  • 摘要:由于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云南成为文化多样性富集的地区。近二十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云南文化多样性面临许多问题,多元共生的云南文化面对现实表现出了脆弱性,保护云南的文化多样性成为了人们共同的呼声。为此,云南各级政府、相关的机构及组织、许多有识之士为保护云南的文化多样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文拟从多元共生的云南文化及面临的问题,近二十多年来云南在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所作的探索与实践、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若干思考等几方面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先后参加国家文物局《全国馆藏一级文物建档备案项目工作组》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业务指导组》的工作实践,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的原则精神指导下,对拟编写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含不可移动文物的考古调查)和全国馆藏一级文物,二项最基本的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科学档案的程序、内容和指导思想等,作一理论上的概要探讨。
  • 摘要:甘肃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腹心地带,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甘肃自古就成为一个多民族聚散无常、交错杂居的地区。历史上,甘肃一直是东西文化交流、交融的咽喉地带,也一直是南北民族迁徙往来、多民族文化碰撞混融的枢纽。自然经济结构中,农耕和畜牧经济在这一区域相互交错,为从事农耕和畜牧不同经济活动的民族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时至今日,甘肃境内生活着可识别的少数民族有四十多个,千人以上的有十个,具有乡政府以上行政建制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撤拉、土族等九个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和保安族是甘肃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从古至今,众多的少数民族和汉民族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甘肃地方文化,为甘肃大地遗留下难以估量的蕴涵丰富的文化瑰宝。
  • 摘要:数字技术是当代高新技术的领头羊。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为人类文化、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的契机。各种数字技术手段正逐渐在博物馆这一传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今数字敦煌、虚拟故宫都已经跃上了网站页面。IT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未来博物馆发展方向上。由此,信息化悄悄走进博物馆。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