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河南焦作
  • 出版时间: 2007-04-21

主办单位: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河南理工大学

会议文集: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32条结果
  • 摘要:@@原型是沉潜于特定社会群体背后的“集体无意识”自觉或不自觉的显现,是“‘自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普遍意象’,是在人类最原始阶段形成的。原型作为一种‘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使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先天就获得一系列的意象和模式。”可以说,原型积淀了一个民族或一个种族最基本、最古老的经验,一个民族或种族的社会意识、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等等都蕴藉其中,影响着后世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并且在特定的情境下,如作家的文学创作中,外显为稳定的人性模式、情感特征和文化状态。而张翎小说创作中所呈现的文化状态,借用《交错的彼岸》中记者马姬在解释她为何调查黄蕙宁失踪案时所说的一句话:“你和我中间有一个默契,那就是中国。”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学文化,就是张翎小说文化认同意义上的“自我”。新移民文学立足中西文化的特质,决定了张翎小说在文化文学传统上对“自我”的必然承传。以原型来体现中华民族或文学整体内在的连续性和同一性,表现在张翎小说中,就是“家”的原型,女儿群像和婚恋模式。
  • 摘要:@@泰华文学如今正在“播种”,它“是三月的桃树——开花;是四月的杨梅——结果;是沙漠里的仙人掌——常青”。这是曾敏之先生1979年1月撰写的开介绍世界华文文学先河的《港澳及东南亚汉语文学一瞥》一文中引用的《泰华文学》月刊上的献诗。他指出:“《泰华文学》月刊,以泰华文友的名义发行。它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创作,也发表旧的诗词作品。当前泰华文艺思想,在观念上接受祖国的文学思潮所影响,但也把创作植根于客观生活现实。它号召侨居泰国的文艺作者要反映‘泰国现实社会,泰华文学是泰国文学整体的一部分,泰华文艺要亲切地体会泰国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些献诗很能说明泰华文艺的现状。”时间已过去将近三十年了,泰华文学的现状是否如上述献诗所预测的那样蓬勃常青呢?历史的回声是令人欣慰的。
  • 摘要:@@或许受到字面的影响,微型小说的题材和创作手法绝大部分是“微小”的,纤细的。这种与“微”或“小”结缘的微型小说作品,多得不计其数。就以新加坡而言,例子就很多。
  • 摘要:@@中国具有悠久的史料学基础和传统,千百年来,从事文学研究的人,无不注重史料的收集和考订,因为他们深知这是构筑文学史殿堂的基石。正如鲁迅先生在《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里所说:“譬如身人大伽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炫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因此那些终于为人所注重了。”相对于文学史的“大伽蓝”,史料学具有“一雕阑一画础”的意义。台湾的《文讯》杂志创刊以来,即以“提供艺文资讯,探讨文化现象,整理文学史料,报导作家活动,评论作家作品”为宗旨,尤其是“发掘、收集、保存、整理、出版和传播了现代和当代文学史料”,“是研究二十年来台湾文学发展历史最完整的资料库”。
  • 摘要:@@河南地处中原。在先秦时期,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化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以其特异的光彩向四周辐射。汉唐时期,中原文化仍然带着鲜明的本土文化中心地区的色彩,东与齐鲁文化、南与楚文化、北与燕赵文化、西北与三晋文化相映并辉。南宋之后,由于战乱频仍,文化南移,地处中原的中原文化才日渐萧条、没落,甚至衍化为一种带有边缘意味的文化。中原文化原来所具有的先锋文化特征,也开始变得模糊起来。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原地区在文学上也是大家辈出,杜甫、韩愈、白居易、范仲淹等一代代的文豪,构筑了中原文化、中原文学的宏伟大厦。随着文化中心的南移,中原地区的文学大家也开始稀少起来。到了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中华文明转型,白话文学兴起的这样一个重要时期,虽然由于战乱频仍,天灾不断,中原文化仍然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但是,河南文学却在这样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中蕴蓄着迸发的力量。从徐玉诺、冯沅君开始,历经师陀、姚雪垠、李准等文学大师,中原作家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20世纪末被文坛冠以了文学豫军的旗号,坚守在河南本土的田中禾、张宇、李佩甫、李洱、墨白、二月河以及从河南走出来的张一弓、刘震云、阎连科、周大新、刘庆邦等当代著名作家,在20世纪90年代不断抛出重量级的作品,惊动了文坛,河南文学又重新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而这百年来的河南文学,几代作家的作品背后,都深深蕴涵着独特的中原文明精神。
  • 摘要:@@1959年1月,身处困境中的钟理和完成小说《原乡人》,参加香港《亚洲画报》的征文比赛,可惜最终落选。同年他在《联合报》副刊发表小说多篇,其中亦未见该作。次年钟理和去世,该小说才作为遗作刊发于《民间知识》。这篇小说的技法,似乎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其文友钟肇政当时即曾指出“两点缺陷”,认为其中缺乏一个中心人物,更像一篇散文,并建议他调整后写成一篇“以民族意识为中心之作”。钟理和则以结构已定型、难以轻易改易为由,未对小说作伤筋动骨的修改。未曾料想的是,多年之后,这篇小说中所诉说的原乡情结,已然成了钟理和的精神象征。
  • 摘要:@@香港作家西西祖籍中山,1938年生于上海,长居香港,作品大多在台湾出版。到目前为止,西西已经出版了29部作品单行本,4本英译。1992年,她的小说《哀悼乳房》获《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称号。1999年,她的小说《我城》被《亚洲周刊》评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2005年,她继王安忆、陈映真之后,获得有“华文文学奥斯卡”之誉的“世界华文文学奖”,获奖作品是小说《飞毡》。
  • 摘要:@@快速的变化、革新与转型正是21世纪的特征。因而人类各方面与各层面的形态、表象、精神与内涵迥然不同于19世纪和20世纪。新技术的变革和经济全球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体系与体制。新科技为先驱的导引作用,使得大众的思维跟随着整体大环境的变迁而迅速变换。思想居于先导的地位,进而带动了这世代人们的更新转变,因而传承、融合以及创新,已然成为各层面和各领域的基本发展流程。新时代诉求的基调倾向全方位、多元化和宏观视野。宏观视野、多元化和全方位,是现代人在思想与观念上首先应该觉醒的重要元素。
  • 摘要:@@学科定位和学科建设是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界面临的两个重要而迫切问题。学科定位问题,涉及一个学科的身份证明及其学术地位的确认问题,对于学科自身的学术建设和发展,事关重大。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世界华文文学的出现不过是近二三十年的事。自从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于2002年10月成立至今,世界华文文学的学科定位问题在学会召开的历次学术会议上一再被提出来加以讨论,之所以如此,就由于其身份和定位问题在学术界存在着争议,至今未能取得共识并得到确认和解决。正是因此,这一问题仍有继续加以研讨的必要。
  • 摘要:@@由于历史的原因,以“父慈子孝”、“父为子纲”为核心内容的父子伦理观念统治中国达几千年之久,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父子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家庭伦理关系。随着宗法制度的“国家化”,父权与君权结合,君王成为政治化的父亲,“父与子”的关系就生发出“君父”与“臣子”的政治关系。所以,中国的父子关系强调的是父亲的绝对权威,儿子对父亲的无条件服从。在历代的文化、文学典籍中也有诸多的反映:从《论语》《孟子》到《史记》《汉书》《三国志》,无不贯穿着儒家思想控制下父对子的绝对处置权和子对父的遵从与维护。这种“父与子”关系强调的是血缘的维系,宗族的发展和君臣上下尊卑的礼仪。而在西方,“父与子”代表了一种具有原生质意义的对立关系,从《圣经》、希腊罗马神话到各个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有集中的体现,继而生发成具有恒定形式的文学、文化母题。在奥林匹斯众神诞生的神话中,从乌拉诺斯——克洛诺斯—一宙斯的权力嬗变展示了父与子对权势、地位的争夺;父亲的权威建立在权力的拥有之上,儿子要走父亲的路,就必须打倒他取而代之。这种“父与子”的对立冲突在西方文学经典中得到了一贯的、戏剧化的展示:从索福克勒斯的《俄的浦斯王》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都谈到了同一个主题:弑父。弗洛伊德通过分析“俄的浦斯情结”,指出“弑父( patricide)是人类,也是个人的原始的基本罪恶倾向,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犯罪感的主要根源。”由此可见,中国与西方的“父与子”关系的内涵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的父子关系庄严而神圣,与家庭、宗族、国家的传承和发展紧密相连;而西方的父子关系充满了人的原欲的冲突,充满了暴力和争斗。
  • 摘要:@@北美华文文学是由生活在北美的以华裔为主要构成的作家群和他们用华文(汉语)为书写载体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所构成。由于北美大陆主要由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组成,因此北美华文文学也就主要由美国华文文学和加拿大华文文学构成。
  • 摘要:@@“身份意识”是目前学界言说最为频繁因此而不再享有“前沿”意味的一个语词,但毫无疑问,对于当下海外华文文学领域的诸多问题,它依然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切入口。
  • 摘要:@@相当一段时间,出于种种原因,印尼华文文学中,“当地民族”都被排斥于文学想象的主旋律之外,偶尔出现的个别形象,也常停留在“懒惰、肮脏、不讲情义”的刻板印象层面。然而,随着印尼华人本土化程度的加深,印尼华文文学也由“面向中国”逐渐转向“扎根印尼”,这种异族想象规范也不断受到挑战与改写。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后,当历经劫难的印华文学走向复苏时,有关“当地民族”题材的文本数量不断攀升,其想象方式与叙述话语也趋向了多样化。其中,与都市文明对立的“乡村当地民族”形象最为常见,也最为鲜明,并被赋予了理想特征与梦幻色彩。那么,这一类异族想象隐含了怎样的文学新质?如何理解创作主体的叙述动机?本论文尝试对此进行探讨。
  • 摘要:@@所谓洛学传承文化,主要指以宋代程颐、程颢所开创的洛学体系及其后学对这一学术体系的继承、发扬、改造、修正和叛逆。而此处所说的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倾向则主要指华文小说在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和趋向,还包括一定的为表达特定思想内容而在艺术方面形成的创作模式。既往学界对于海外华文小说的研究,多侧重于作家作品论析,以及文学社会学角度对其思想内容和形象意义的揭示,或者是艺术赏析角度对其艺术成就的描述与鉴赏,而从传承文化与海外华文小说创作倾向之关系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则极少见到。
  • 摘要:@@菲律宾华文作家大多来自闽南地区,他们始终把对故土文化的传承和坚守作为自己的使命。因此,菲华作家创作的特点,突出体现在文化的自觉上。
  • 摘要:@@英国语言学家帕默曾经说过:“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是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工具。世界上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其文化血脉,无声地记载着每个民族的社会生活与精神追求,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语言的产生意味着灿烂多姿人类文化的诞生,同时语言在其产生、发展和变化中,一直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文化是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促使语言更加丰富和完善,语言中的许多因素(如句子结构、词汇意义等)无不与文化息息相关。
  • 摘要:@@回归的十年几乎是与新世纪叠合的十年,这种时间的叠合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或者可以这样说,这十年是开放感和压抑感、理想和虚无、虚高与卑微、骚动和迷惘、郁闷和狂欢等相反的感觉复杂地交织其中的代名词。况且在一定意义上,“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不可分割的‘一个连续体’,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与因果关系。人类‘现在’总是在‘过去’形成的既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人类的‘未来’也总是在‘现在’的基地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类过去的社会结构、它的发展进程与机制,往往可能限制与影响未来将发生的事件。”(余志森)因此所谓的“新”与“旧”并非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特别是在这回归十年的香港诗歌界,依然是“新”中包含“旧”的因素,“旧”孕育着“新”的生机。其中的“此岸与彼岸、通俗与高蹈、边缘与中心的互动往返”(王德威)还是创作中的题中要义,而个中“众声喧哗”的复杂性、丰富性,同样亦留下广阔的探讨空间。
  • 摘要:@@微型小说的创作实践虽然是古已有之,但作为一种现代文体被人们自觉为之则是晚近的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创作勃兴,成为世华文坛的重要现象而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而自1994年开始每两年一次先后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举行的六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则对东南亚华文微型小说创作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经过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作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微型小说作为与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并列的小说家族中的新成员已逐步确立其稳固的地位。东南亚不仅诞生了像黄孟文、司马攻、希尼尔这样具有国际影响的微型小说的重要作家,而且还涌现了一大批具有独特风格和特点微型小说作者。
  • 摘要:@@东南亚这个区域名词是以欧洲或以西方为中心来定位命名的。这个地域所指的范围是泛指整个亚洲的东南隅。如果以中国为中心定位来命名,就叫做南洋。这个区域由以下这些国家所组成: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文莱、菲律宾等。这些国家都可以说是中国的近邻。由于这些国家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国十分相近,它们就不可避免的成了中国人向外移居时的首选。因此,这些国家也就成为海外华人聚居最多的地区。
  • 摘要:@@众所周知,纽约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城市之一。在纽约,有世界金融重镇——华尔街,有世界政治中心——联合国总部,有闻名世界的自由女神塑像,有数以百万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新老移民。有人这样说过:走遍全世界,如果没有到过美国,就不能算出过国;走遍全美国,如果没有到过纽约,就不能算真正认识了美利坚。的确,纽约是美国最具有标志性的城市,也是美国所有城市中最富于全球化气息的大都会。她以一种蓬勃的活力和流动的可塑性,不仅包容着各式各样的生命形态,而且能给予人们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因此,纽约在众多新移民作家笔下就成为一个绵绵不尽的话题,成为一个意蕴丰富的书写对象。
  • 摘要:@@客观地看,留学生文学几乎与海外华文文学同步生长,一道发展,历时一个世纪了,作品之多,确实难以数计。但是,从主题开掘这个角度来考察,就会发现大体上跨过了三级跳。
  • 摘要:@@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令”之后,随着社会言说空间和文学表现空间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族群意识的日益提升,长期处于边缘地带的被遮蔽的台湾客家文学创作得以彰显。从日据时期的赖和、吕赫若、吴浊流、龙瑛宗,到当代台湾的钟理和、钟肇政、李乔、林海音、郑焕、詹冰、林钟隆、杜潘芳格、钟铁民、黄娟、谢霜天、吴锦发、钟延豪、林柏燕、冯菊枝、刘还月、蓝博洲、张典婉、利玉芳等,其创作从不同层面见证了台湾客家文学的历史传统或文坛现状,并成为台湾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具有族群文学面貌与风格的创作,台湾客家文学的特质与内核究竟在哪里?透过客家人迁徙流浪、一路打拼的历史踪迹和现实境遇,客家文学创作怎样发掘他们生生不息、繁衍发展的族群凝聚力?事实上,这种反映了客家人生活内容、颇具客家地域景观和风俗色彩的文学,其创作特质中所表现的巨大的族群凝聚力,正来自于客家文化精神的维系。而追根溯源,客家文化精神的形成,又离不开客家人“根在中原”的迁徙历史和中原文化传统的孕育。
  • 摘要:@@中华散文发展源远流长,自成一体,直到晚近才随着移民浪潮而延伸海外,开花散叶。新加坡华文散文,是继承中华散文而衍生发展的海外华文散文的一支,它不但融合了中华传统与现代文学的精华,还形成了具有本土框架与全球性的后现代文学特质。回顾新加坡历史,独立以来,移民、国家认同与文化属性,一直是新加坡华人急于探索的瞩目课题,从移民、乡社认同、文化认同、种族认同、国家认同到阶级身份认同等课题,一直不断被讨论,也不断有人提出新的看法。(王赓武2002)在华文文学创作方面,中华传统文化的危机与重建、南洋景观与都会图像,一直是新华作家书写的主题。不少作家借文学的象征意义,表现华社在语言和文化上所面临的危机意识,他们希望通过多元方式的阐释,建立一个结合本土、放眼环球的历史与文化认同的想象共同体。这种认同,是一种多重的身份认同,借此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属性。相对于英文作家,当他们在创作时,往往不自觉地深感殖民主义思想的影响,尤其受英文教育的精英知识分子,更认同于西方与殖民主义的文化属性。
  • 摘要:@@中原文化虽属地域文化,但它不同于一般区域性文化,它以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人文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居于正统主流地位。可以说,它是中华文化之根、之源头。它的延续性和兼容性不仅体现在本土,而且在海外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能找到其踪影。
  • 摘要:@@毋庸置疑,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中华文化是自成体系的最为完备、历程最为悠久、涵盖面最为深广,也是最具生机活力的正统文化,她的绵延不绝和艴艴灵气,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生命力相当顽强而且富有强大的开创力,已然成为世界文明史的巨大精神资源。正因为如此,不仅有黄皮肤黑眼睛的地方就会有中华文化。移居海外的华人,从离散漂泊的那一天起,就肩负着承传、散播、弘扬固有文化的天职。这种无地不存、无时不有、无远弗届的在场,伴随岁月延伸的步履、依循历史发展的轨迹、紧和时代进步的脉搏,融入国际交汇的旋律,在“有华人就有中华文化”、“没有中华文化就不会有华人”的共同理念和现实认知下,尤其是当人类走向全球化之际,越来越显示出海外中华文化生态衍滋和回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摘要:@@“因果母题”作为人类集体无意识的精神文化现象与智慧体现,在海外华语文学史上不断被重复地演绎,折射了海外华人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依恋与纠缠,呈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尴尬与挣脱的集体无意识。作家在平静而冷嘲的因果叙述中,将审美视角伸向亲仇、乱伦、纵欲、利益等非理性心理的底层,解读了对因果报应的理解与感悟,具有指涉海外人生活的题旨和象征的作用。“因果律”原本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一套规则与定律,但在作家笔下,寄托着深刻人生哲理的因果母题叙事,从佛教义理逐渐渗透到世俗的人类生活中,从宗教伦理走向世俗的伦理之维,体现了宗教伦理与现世人生的心理契合与反拨。具体体现为:佛教伦理与世俗泛化的博弈,因果之说成为生命哲学的可能与限度,以及因果叙事所隐含的文学意义与叙述的辩证模式。
  • 摘要:@@记得是在2000年,澳大利亚的张奥列先生来汕头参加第11届世界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带来了一篇何与怀先生的文章,是批评我在《海外华文文学史》(以下简称《文学史》)中提出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的。好像发表在澳大利亚的华文报上,我记不清了。我读后只是一笑置之,便还给张先生了。书已出版,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现象。
  • 摘要:@@中原地区是中国文明诞生和成长的历史摇篮,中原文化内涵丰富而凝重,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与核心。中华文明正因以中原文化为根基,才如此灿烂辉煌,经久不衰。著名学者严文明先生曾有一个比喻,他说:“整个中国的古代文化就像一个重瓣的花朵,中原是花心,周围的各文化好比是花瓣,这种重瓣花朵式的结构乃是一种超稳定的结构,又是保持多样性内涵而充满活力的结构。中国文明的历史之所以几千年连绵不断,是与这种多元一体的重瓣花朵式的文化结构与民族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分不开的。”这段话十分精辟的肯定了中原文化的重要地位与历史作用。
  • 摘要:@@在多元化的今天,文学存在的根本理由,在于它是语言艺术,因而不可能简单地被其他艺术样式所取代,包括不可能被随着最先进的数字技术而产生的多种技术手段及因此而出现的现代艺术样式所取代;正如摄影、摄像不可能取代绘画或雕塑艺术一样,电视或网络也不可能取代文学阅读。但是,还必须看到,文学的存在取决于自身,即它必须成为真正的语言艺术,必须具有通过语言创造的独特艺术魅力。文学家就是语言艺术家,真正富有创造性的文学家必然是语言艺术大师。因此,运用独特的语言素材与语言技巧创造出新颖的撼动人心灵的语言艺术、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文化色彩与个性特征的语言风格,是所有文学家面对的最基本的课题,也应该是当前世界华文文学最前沿的问题。
  • 摘要:@@移民文学,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学现象,应是指由一国迁移到另一国、并取得该国公民资格的作家(即其社会身份是移民)所创作的作品。不论作者是何时移民,作为移民文学,自有其自身不同于非移民文学的内在质素与品格。它有两个参照系,一是原居母国的民族文学,一是移居国的文学。移民文学(作为出离者)既不同于前者,(作为进入者)也不同于后者,是一种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背景、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度的文学书写。两种异质文化必生争战,由争战而走向共生,是移民文学生存、发展的普遍情形。它是位处边缘的文学、“夹缝”中的文学、脚踏两条船的文学。移民作家也因此具有双重边缘人、双重“他者”的身份。
  • 摘要:@@在世界华文文学中,美国华文文学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丰富的分支。一方面,美国华文文学有着超过百年的漫长历史。我们现在虽然还无法知道,当19世纪中叶,一艘艘远航的“猪仔船”将中国劳工运往美洲时,在他们之中是否已经产生了相关的文学?但可以确定的是,1905年在上海、广州、厦门、青岛等地掀起的“反美华工禁约运动”中,又经出现了诸如《苦社会》那样由旅美华人创作,“书既成,航海递华”的小说,从而为美国华文文学开篇;另一方面,在美国华文文学长达百年的发展中,几乎都交错在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发展之中,不仅中国赴美移民的迁出动因,交织着不同时代中国社会的诸种问题,而且移民中的文学书写,也呼应着不同时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命题和文化命题,在域外的人生经验和文化语境观照中,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回答,从而使美国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有着十分密切和特殊的关系;另一方面,百年美国华文文学每个时期都有的堪称杰出的作品,不仅建构了美国华人自己的文学历史,而且丰富了世界华文文学的历史。美国华文文学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势所必然。
  • 摘要:@@如果学界的朋友关注过我以往的学术成果,就知道早期我在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对泰华文学的研究做得比较多,我也写过《中泰文化影响和泰华文学个性》、《文化影响的“宫廷模式“——(三国演义)在泰国》等论文,但做得更多的是泰华文学中的作家作品研究。这次,是想通过追溯中华文化何时人传泰国,泰国又是如何接受中华文化、文学的影响,并从中引出中国文化、文学在泰国传播及其影响的问题,提出一个当前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如何全面认识和研究中华文化、文学传统的问题。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