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
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

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福州
  • 出版时间: 2015-05

主办单位:中国奶业协会

会议文集: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以生牛乳、番木瓜为原料,探讨了番木瓜牛奶的制备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番木瓜牛奶产品配方及乳化稳定剂的复配方案.结果表明:番木瓜牛奶最佳配方为木瓜浆4.0%、白砂糖6.0%、蜂蜜1.0%、木瓜香精0.06%;番木瓜牛奶最佳稳定剂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08%、硬脂酰乳酸钠0.04%、微晶纤维素0.2%、卡拉胶0.014%.制得的番木瓜牛奶色泽呈黄色,具有番木瓜特征风味,口感香甜,并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 摘要:本文介绍了牦牛乳的化学成分、营养价值以及我国开发利用牦牛乳的现状,分析了新疆开发利用牦牛乳已具备的资源优势、企业条件,以及对促进牧民增收、丰富乳品市场、发展地方经济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包括充分认识开发利用牦牛乳的意义,开展耗牛乳及乳制品的基础研究,加强品种改良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鼓励乳品企业开发、加工耗牛乳制品,政策引导和扶持。
  • 摘要: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7峰新疆双峰驼驼乳中胰岛素含量(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驼乳中胰岛素平均含量为63.76±7.77μU/ml,测定结果范围为56.25μU/ml~74.90μU/ml.
  • 摘要:本试验以粉碎和压片高梁为原料,开展了奶牛TMR中高粱部分替代粉碎玉米后,对瘤胃发酵与体外降解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分别为TMR中心已加工的TMR样品(TMR1)、参照TMR中心配方进行复配的配方(TMR2),压片高粱替代50%粉碎玉米(TMR3)、粉碎高粱替代50%粉碎玉米(TMR4).体外发酵结果显示,TMR2、3、4的累计产气量曲线基本一致,其pH值、氨态氮、干物质降解率与有机物降解率差异不显著,而TMR1除pH值外,其他包括累计产气量、氨态氮、干物质降解率与有机物降解率均低于其他各组,各种TMR中以TMR3组累计产气量最高.体外降解结果显示,TMR1组干物质呈现初期快速降解趋势,而后缓慢降解,而TMR2、3、4则随着发酵持续呈现增加趋势,降解速度低于TMR1,而总干物质降解率以TMR1最低,各组蛋白降解率、NDF降解率、OM降解率情况与干物质降解率相似,TMR2、3、4组总蛋白降解率略高10%,其中以TMR3组的蛋白、NDF和OM降解率高.因此,本试验结果显示,经过蒸汽压片处理后的高梁,复配到TMR日粮中表现出了较好的营养价值,可以替代50%粉碎玉米.
  • 摘要:在云南不同地区推广种植青贮玉米品种曲晨9号,并在收获时进行测产,6个重复.结果:①青贮玉米产量马龙79104kg/hm2,楚雄86142 kg/hm2,腾冲110739 kg/hm2,大理116320 kg/hm2,寻甸71345 kg/hm2.②种植青贮玉米的效益:马龙27686.40元/hm2,楚雄25842.60元/hm2,腾冲38758.65元/hm2,大理29080.01元/hm2,寻甸21403.44元/hm2.③种植玉米籽粒的效益:马龙17183元/hm2,楚雄19167元/hm2,腾冲24142元/hm2,大理16898元/hm2,寻甸17007元/hm2.结论:青贮玉米生物量各地有所差异,但是从总体上可以看出,种植效益比高,即种植青贮玉米的效益比收籽粒高.建议:云南可以大面积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为亚热带地区曲晨9号和湿热地区德玉6号.
  • 摘要:以半干紫花苜蓿为原料,通过添加糖蜜、青贮保存剂,探讨不同添加量的糖蜜和青贮保存剂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半干紫花苜蓿直接青贮品质差;添加青贮饲料保存剂对于半干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有一定的改善,但不同的添加量无差异;添加糖蜜与青贮饲料保存剂混合处理的效果好,且不同糖蜜添加量组差异显著,以7.5%的糖蜜添加量与青贮饲料保存剂混合处理的效果最好.
  • 摘要:饲料营养成分可利用率是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评定饲料可利用率的常用方法包括体内法、尼龙袋法(半体内法)和人工瘤胃技术(体外法).近年来由于人工瘤胃技术的发展与自身具有的优势,现已逐渐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本文对目前国内外用于饲料营养价值评价的人工瘤胃技术作一综述.长期发酵人工瘤胃与短期发酵人工瘤胃最大的不同在于,发酵基质和人工唾液不断流入发酵容器,发酵产物和发酵液也不断流出,使人工瘤胃发酵处于动态平衡中,培养时间可长达数周或数月。近年来,国内外使用长期发酵人工瘤胃开展的研究多集中在不同矿物质、非蛋白氮及其他非常规添加剂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摘要:泌乳期奶牛对能量需求较大,而往往由于饲料摄入能量不足,导致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影响生产性能.脂肪属于高能物质,给奶牛补饲脂肪可以明显缓解负平衡状态.但由于奶牛特殊的生理特征,补饲的脂肪必须经保护以过瘤胃稳定.目前市场上的过瘤胃脂肪产品主要有分馏脂肪、氢化脂肪和脂肪酸钙盐三种,脂肪酸组成相似且结构简单,很难满足奶牛对能量和脂肪酸的需求.本研究将脂肪酸结构与比例合理优化(充分考虑脂肪酸碳链长短搭配,卵磷脂的特殊作用、Sn-2位置脂肪酸筛选),再经特殊加工工艺处理,以达到过瘤胃稳定,消化利用率高,满足奶牛泌乳期的高能量和特殊脂肪酸需求.
  • 摘要:确定苜蓿青贮最佳制作工艺,为规模化苜蓿青贮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苜蓿青贮避免了田间晾晒过程中雨淋造成的养分损失,有效解决雨季苜蓿干草调制难的问题.但传统的苜蓿青贮养分损失仍很多,饲用价值较低.如何提高苜蓿青贮品质,是规模化苜蓿青贮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为此,本论文在多年生产基础上,总结出适合呼和浩特周边地区自然和环境特点的高效、低成本苜蓿青贮调制关键技术,确定苜蓿青贮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的柴胡提取物对热应激条件下泌乳后期荷斯坦奶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照产奶量、泌乳天数及胎次相同的原则将48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各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2.5和5g/kg柴胡提取物(干物质基础),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热应激条件下,柴胡提取物对瘤胃PH,氨氮含量,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浓度,乙酸/丙酸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0.5 g/kg组的BCP含量显著高于2.5 g/kg和5 g/kg添加组(P<0.05),添加5g/kg柴胡提取物降低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P=0.05)和乙酸浓度(P=0.06),不利于瘤胃发酵.所以,本试验推荐添加剂量不宜超过5 g/kg.
  • 摘要:在奶牛生产中,饲料成本通常占到70%.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如精饲料价格偏高,优质饲草依赖进口,奶牛场缺乏自有农田种植玉米用于青贮,以及奶牛单产水平不高等,因而每千克奶的饲料成本可能远高于70%.在当前出现“卖奶难”的情况下,由于奶价走低而收购的标准日渐“苛刻”,导致奶农和奶牛场的经济效益明显下降。为此,有许多奶农和奶牛场都在寻找降低饲料成本的方法和途径。其中之一是想方设法在不降低奶产量的前提下用其他饲草替代价格昂贵的进口饲草如苜蓿干草和燕麦干草,即使是部分替代也可。根据笔者的经验和国内外的资料,玉米秸秆经过加工和调制,可能是替代或部分替代优质饲草的有效途径之一。玉米秸秆的加工调制方法可分为:玉米秸秆青贮(或称黄贮),用石灰处理玉米秸杆,蒸汽加热处理玉米秸秆。
  • 摘要:本试验分析了采自我国17个省市超市中不同品牌UHT牛奶中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锌(ZⅡ)、锗(Ga)、硒(Se)、铷(Rb)、锶(Sr)、银(Ag)、铯(Cs)、钡(Ba)、铊(Tl)、铀(U)的含量,并比较国产品牌UHT牛奶与进口品牌UHT牛奶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异.实验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牛奶中17种微量元素含量,元素加标回收率为90.9%~109.6%.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中V,Cr,Co,Ni,Ga,Ag,Tl,U检出率分别为2.08%~88.54%和1.89‰92.45%,Mn,Fe,Cu,Zn,Se,Rb,Sr,Cs,Ba检出率均为100.00%.其中,Cr元素的含量低于国家标准限量值(0.3 mg/kg).结果表明,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中元素Cu,Zn,Se,Ni和Sr含量差异显著(P<0.05),V,Cr,Mn,Fe,Co,Ga,Rb,Ag,Cs,Ba,Tl和U含量差异不显著.
  • 摘要:本文主要综述了以核酸扩增为基础的相关致病菌检测技术,以期为乳及乳制品中致病菌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方法参考.实时定量PCR技术是指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过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多重PCR(multiplex PCR),又称多重引物PCR或复合PCR,它是在同一PCR反应体系里加上两对以上特异性引物,同时扩增出多个核酸片段的PCR反应,其反应原理、反应试剂和操作过程与一般PCR相同,主要用于多种致病菌的同时检测和鉴定及某些遗传病及癌基因的分型鉴定。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2000年由日本荣研化学株式会社开发的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方法。目前,乳及乳制品的致病菌检测方法以传统的检测方法为主,但费时费力,无法满足快速便捷的开展大规模致病菌检测的需要。随着PCR技术的不断发展,衍生出了文中所述一系列基于核酸扩增原理的检测技术。
  • 摘要:目的:了解长三角地区荷斯坦牛乳成分的变化规律.rn 方法:本文基于中国长三角地区荷斯坦泌乳奶牛牛群DHI测定数据,按第1胎到第3胎对泌乳奶牛的乳成分(乳蛋白率、乳脂肪率和体细胞数)进行分组,将原始数据经过预处理后获得乳蛋白率观察数据111400个,乳脂肪率观察数据106927个;假设以自然月份、泌乳胎次及两者的互作作用影响乳蛋白率、乳脂肪率体细胞数变化的因素,采用SAS软件的GLM过程,建立统计分析模型.rn 结果:①在不分胎次(1-3胎)对牛群自然月份的乳成分进行Duncan's多重比较显示,不同月份之间的乳成分数据总体呈现显著差异(P<0.05)(部分月份之间的数据差异不显著);乳蛋白率在9月最高(3.20%),在6月降到最低(2.96%);乳脂肪率在12月最高(3.99%),在6月最低(3.69%);②在不分月份(1-12月)对牛群不同胎次的乳成分进行Duncan's多重比较显示,不同胎次之间乳蛋白率数据呈现显著差异(P<0.05)但是不同胎次之间乳脂肪率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乳蛋白率在第2胎最高(3.11%),在第1胎最低(3.05%).rn 结论:长三角地区月份、胎次均显著影响乳蛋白率(P<0.05),但是,泌乳胎次对乳脂肪率无显著影响(P> 0.05).研究结果为奶牛综合管理和营养供给提供了参考依据。
  • 摘要:随着人们营养观念的改变,乳品中的高蛋白、低脂肪已经成为衡量乳品质的重要指标。乳蛋白是乳重要的营养组成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己有研究证明,只有深入了解反刍动物乳腺组织对氨基酸的吸收代谢模式和乳腺组织乳蛋白合成的可吸收氨基酸的比例才能提高乳腺乳蛋白的产量,改善乳品质。本试验旨在探究单一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对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酪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在试验期,细胞处理时用厄尔平衡溶液(EBSS)代替正常培养基,在此基础上依次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采用MTT法检测培养12h和24h的细胞增殖和利用qRT-PCR技术检测4个编码酪蛋白基因和8个mTOR信号通路中与乳蛋白合成翻译相关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添加赖氨酸12 h,浓度范围为0.5~24 mmol/L时,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数量增加(P=0.05);添加赖氨酸24h,浓度范围为0.5~8mmol/L时,细胞增殖数量增加(P<0.01).当赖氨酸的添加浓度在0.5~8mmol/L时CSN1S1,CSN1S2,CSN2,CSN3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当赖氨酸添加0.5~16mmol/L时mTORC1复合物1中的mTOR和Gβl(P<0.05)基因表达显著上调,而raptor基因表达在赖氨酸添加量为0.5~2mmol/L时显著上调(P<0.05).在酪氨酸添加的不同浓度范围内,信号通路下游因子S6K1、4EBP1和eEF2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rps6基因表达上调,eIF4E基因表达下调,但差异均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补充赖氨酸能显著促进乳腺上皮细胞中酪蛋白的合成,这一过程与mTOR信号通路介导蛋白质合成相关.
  • 摘要:国内许多乳品从业者对"预巴杀"的概念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含混不清.本文通过查阅国际专业乳品机构相关资料,对"Thermization"的定义、生产中应用方式进行了解析,并对其中文译名改为"热抑菌"的建议进行了阐释,以期对国内乳品加工企业的不规范操作进行纠正和规范目前国内大型乳品企业盛行对收进工厂的生鲜牛奶普遍进行一次“预巴杀”处理,储存一段时间后再投料加工。实际上,关于“预巴杀”的内涵,迄今国内尚无任何公认的技术定义给予准确界定。根据相关国际标准的定义和解释,查证有关文献资料,笔者以为Thermization一词译成“热抑菌”是更为准确的中文译名。因此,目前迫切需要规范该操作在实际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查阅了国际奶业联合会(IDF)术语标准,发现Thermization的含义是:“为了提高生鲜牛奶在冷链条件下的保存性能,对生鲜奶施以轻度加热并立即冷却,以维持生鲜奶的性质近乎不变的处理方法。一般而言,Thermization的操作应该在牛奶挤出之后立即进行。至于目前在我国已经相当普遍地出现了不正常的“预巴杀”处理方法,值得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引起高度警觉的。因为不正常的“预巴杀”,既弱化了生鲜奶“前冷链”的重要性,也掩盖了我国乳品企业自身对奶源管理的诸多问题,导致了我国加工工艺普遍出现“过热”的不良倾向。
  • 摘要:生鲜乳中致病菌严重威胁乳品质量安全,有效的对生鲜乳中致病菌进行检测是控制生鲜乳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生鲜乳中微生物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包括传统培养方法、常规PCR方法、多重PCR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生鲜乳致病菌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为生鲜乳致病菌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传统检测方法包括增菌培养、分离培养、计数、生化鉴定或者血清鉴定等步骤。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技术因其高灵敏性、高特异性、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鲜乳致病菌的检测。酶联免疫法(ELISA)因其特异性高,检测快速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致病菌的检测。
  • 摘要: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牛奶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其安全问题却尤为突出,而抗生素残留是牛奶安全问题较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现代畜牧业集约化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抗生素.本文对生鲜牛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来源、危害、最高残留限量、残留的检测方法以及样品前处理新方法进行了综述,为开发抗生素多残留筛查方法以及建立样品通用前处理技术提供参考.生鲜牛乳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包括理化检测法,生物检测法,联用技术。各种分析技术的联用是现代兽药残留分析的趋如薄层色谱-质谱(TLC-MS)、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
  • 摘要:本文对香格里拉5个地区奶渣中的优势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有利于特色乳酸菌资源的挖掘和发酵剂的研究开发.结果表明,乳酸菌是牦牛奶渣中的特色优势菌群;从奶渣中分离了52株单克隆菌株,其中干酪乳杆菌16株,嗜酸乳杆菌10株,乳酸乳球菌7株,麦香乳杆菌6株,戊糖片球菌4株,干酪乳杆菌假植物亚种4株,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3株,戊糖乳杆菌1株,野生链球菌1株.干酪乳杆菌是牦牛奶渣中的优势乳酸菌.奶渣作为香格里拉高原冷凉环境中自然发酵的高蛋白、高酸度的特色乳制品,从中筛选耐酸、抗逆性较强的乳酸菌,在特色乳酸茵发酵剂研究和开发上具有一定意义.
  • 摘要:牛奶尿素氮(MUN)与血液尿素氮(BUN)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而BUN与奶牛所处的生理状况紧密相连。许多学者研究表明,MUN不仅可以作为衡量奶牛日粮营养水平、调整日粮结构的依据,也可以作为反映牛群繁殖性能的重要参考指标。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已将MUN值纳入奶牛牛群改良计划(DHl)。DHI测定中影响牛奶尿素氮(MUN)含量的因素众多,大体上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营养因素和动物因素,外在因素包括采样方式、保存方式和检测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可能影响到MUN值的因素.
  • 摘要:超数排卵是牛胚胎工程的关键技术,是指在母畜发情周期中的适当时间为其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卵巢上有比自然状态下更多的卵泡发育并排卵的技术。经过许多学者多年的研究,用于牛超数排卵的激素都已相当成熟,如今最常用的超排激素有:促卵泡素、促黄体素、人尿促性腺激素等。目的就是对一种用于超数排卵的产品进行活性测定,为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参数。FSH和LH均是由脑垂体分泌的糖蛋白激素,是家畜体内不可或缺的两种激素,他们调控着机体发育、生长、性成熟以及与生殖相关的一系列生理过程。本试验的对宁波三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批号为130802和130108的两批次FSH和LH产品的生物效价进行测定,计算两种激素中FSH与LH的比值,为该产品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数据参数.FSH的测定采用1幼大鼠卵巢增重法;黄体生成素生物效价未知,首先用对比法估测出其效价,再用幼大鼠精囊增重法测定LH的生物效价,结果显示:批号为130802的样本中FSH和LH的生物效价分别为16.84IU/mL和3.53IU/mL,比值为16.84/3.53,可信限率分别为35.6%和24.1%;批号为130108的样本中FSH和LH生物效价分别为39.05IU/mL和2.85IU/mL,比值为39.05/2.85,可信限率分别为39.6%和27.9%.两个样本FSH/LH均大于2:1,可信度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 摘要:"TMR+精料饲喂法"的产生随着人们对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法技术的逐步认识及养牛设备投入的加大,加之收乳企业对奶牛养殖场使用TMR饲喂法技术的要求,在奶牛养殖小区(合作社),正应用一种不分群的全混合日粮饲喂法.由于牛场并未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管理,实际饲喂还是牛只所有者自己饲喂,而牛只产奶量并不一致,这种以平均产奶量为基础配制TMR,产奶量较高牛只另加精料的全混合日粮饲喂法,不妨称为"TMR+精料饲喂法".
  • 摘要:脂肪酸钙是一种优良的反刍动物高能饲料添加剂.本文综述了脂肪酸钙的加工工艺及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脂肪酸钙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生产脂肪酸钙的原料主要是动物脂肪或者植物油。反应原理是利用脂肪的皂化性质,用NaOH水解皂化脂肪生成脂肪酸钠,再加入CaCl2,用Cat+取代脂肪酸钠中Na+,生成脂肪酸钙。研究表明日粮添加脂肪酸钙可有效地提供能量,减少热应激,又避免了直接添加油脂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反当动物自身脂肪代谢及繁殖性能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功效。
  • 摘要:性别控制技术是继人工授精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技术创新,被业内称为家畜繁育改良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合理使用性控冻精是奶牛场自繁增加奶牛数量和维持封闭畜群的有效方式.本文主要奶牛性控冻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作了简要阐述.流式细胞仪分离技术是目前唯一可以有效、相对精确地分离哺乳动物性控精液的方法,流式细胞分离法重复性强、分离效率高,因此目前养牛生产中主要利用流式细胞仪来进行X,Y精子的分离,从而实现受精前的性别控制。流式细胞技术生产性控冻精,介绍了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原理,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技术的不足,影响精子在流式细胞仪中的分离效果的因素。流式细胞分离技术分离X,Y精子需要精液准备、精子染色、流式细胞仪调试准备和参数设置、精液分离、分离后的性控精液稀释冷冻保存等一系列步骤,这些步骤中的每一步操作都可能对精子造成损伤,进而降低其受精能力。在2014年“国际奶牛繁殖新方案大会(New Practices International CowFertility Conference)”上,美国XY公司的科学顾问Seidel GE先生撰文,指出在未来数年内,商业化性控冻精的生产新技术很难有革命性的突破,通过逐步改进流式细胞仪和流式细胞分离技术可能是提升性控冻精分离速度和性控冻精受胎率的首要途径。
  • 摘要:种公牛精液品质的优劣,与人工授精的妊娠率和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率密切相关;无论是体外受精技术还是人工授精技术,均要求种公牛的精液具有较好的受精能力.本文阐述了影响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因素以及不同种公牛精液体外受精和人工授精结果的差异,从而得出无论是常规精液还是性控精液,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的妊娠率都会因为种公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此体现了选择一头受精率高的公牛的重要性.
  • 摘要:霉菌毒素(mycotoxins )主要是指霉菌或真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它们可通过饲料或食品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开发了一种便携式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结合血糖仪用于赭曲霉毒素A的定量检测.在赭曲霉毒素A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其适配体特异性的识别赭曲霉毒素A,释放生物传感器上结合的蔗糖酶分子到溶液中,蔗糖酶能高效的将蔗糖水解为葡萄糖,从而采用血糖仪进行检测产生定量的血糖仪信号值.由于被释放到溶液中的蔗糖酶浓度能够通过葡萄糖的浓度来表示,并且与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浓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血糖仪的示数能够被用来定量赭曲霉毒素A的浓度.所开发的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线性范围是1×10-8M~4×10-6M,检出限6.7×10-9M(2.69μg/kg).适配体生物传感器被成功地应用于婴幼儿米粉和羊草样品检测,回收率84%~122%.因此,所开发的适配体生物传感器为赭曲霉毒素A的定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 摘要: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发展奶业生产,引导乳和乳制品消费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把鼓励乳和乳制品消费作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强国民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内发展现状介绍了奶类生产,乳品加工,乳品消费,奶业投资,中国奶业发展形势预测。国外发展现状介绍了发达国家对奶业发展的重视,欧美国家主导奶业市场,发展中国家奶业发展加快,奶业生产逐渐从增加奶牛头数转变到提高奶牛质量,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支持奶业发展。
  • 摘要:2014年下半年,乌鲁木齐市奶价呈持续下跌趋势,12月份和1月份相比,生奶平均收购价下降27.17%.与此同时,饲料价格却不断攀升,导致奶料价格比值指数从第一季度的1.77降至第四季度的1.24,降幅达29.94%。本文分析了奶价下跌对乌鲁木齐市不同类型奶牛养殖场和奶农合作社奶站的影响,建议由政府牵头组成奶价协调机构,及时根据本地奶料价格比值指数变化情况,协商制定生奶指导价和保护价,促进奶业健康发展.
  • 摘要:根据IDF最新统计数据,全球原料奶产量为7.82亿t,而国际乳制品贸易量为6290万t,仅相当于全球产量的8%.2014年,对全球奶业贸易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新西兰、澳大利亚、欧盟和美国的原料奶产量都出现增长,美国上涨2.40%,欧盟上涨4.55%,澳大利亚增长3.67%,新西兰增长8.40%,合计产量增长量为1062.9万t,大幅高于2013年的46.8万t.2014年国际乳制品需求大幅下滑,尤其是中国的进口需求减弱和俄罗斯对欧盟乳制品的禁运,导致了国际乳制品市场价格的长时间大幅下跌.2014年我国乳制品进口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再创历史新高,全部进口乳制品按比例折算原料奶1196.2万t.预计2015年国际主要奶业国家产量将继续增长,但增幅减缓,而国际需求相对不足,原料奶价格将维持在低位.我国乳制品进口将再创新高,同时中国奶业将加速在海外布局.
  • 摘要:本文简述了物联网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关键技术,并从国内外介绍了物联网在奶牛养殖(身份识别与信息化管理、精细饲喂与养殖管理和跟踪溯源防控疫病)和生鲜乳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物联网技术目前推广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奶业发展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奶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 摘要:2014年全省奶牛存栏45.5万头(省统计局),其中适繁母牛存栏29.6万头,牛奶产量144.67万吨(省农调队),分别比2013年减少2.2%、1.9%和增长2.5%.泌乳母牛单产6250千克(行业数据),比上年增长2.8%.奶牛出栏10.24万头,产肉1.58万吨,分别比2013年增长21.9%和16.2%(行业数据).本文介绍了陕西省奶业的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分布,据行业统计,全省奶牛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的6市1区(即宝鸡、咸阳、西安、渭南、铜川、韩城、杨凌区),存栏占全省奶牛存栏的95.6%。二是规模养殖,包括规模牛场,奶牛小区等,三是2014年的牛奶产量、收购价格、效益情况,四是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五是奶山羊产业,六是乳品加工。对陕西省奶业的发展建议包括继续抓好奶源基地建设,以科技带动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提质增效等。
  • 摘要:2014年4月到目前为止,甘肃省奶产业情况处于奶价持续下跌、效益逐步下滑、企业举步维艰、奶农倒奶、卖牛的严峻形势.为此,甘肃省奶业协会在对甘肃奶业当前形势和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甘肃奶业当前解困和长远发展提出了救助措施和建议,包括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发展方式,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扶持奶牛养殖企业等。
  • 摘要:未来畜牧业的发展只有打造"全产业链条、一体化经营"的现代畜牧业,才能逃脱"涨涨跌跌"的烦恼循环,在市场经济的血雨腥风的洗礼中立于不败之地.临泽奶产业形成了"全产业链条、一体化经营"的模式,具备了现代畜牧业的基本素质.本文介绍了临泽县奶产业发展现状,2014年,临泽县存栏奶牛12700多头,日产生奶近150吨,奶牛良种化程度达到95%以上,全县奶产业正向着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临泽县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龙头企业与养殖小区奶农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奶牛养殖小区的分户经营不利于将来现代化、机械化生产等。今后临泽县发展奶产业的措施包括强龙头,做强雪莲乳品公司,壮龙身,创新全产业链条、一体化经营的奶产业发展模式,摆龙尾,依托甘肃长业集团生物有机肥项目集中对奶牛养殖粪污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 摘要:良好的牛群繁殖状况是牛场延续和扩大规模的根本途径,通过饲养改善,采用同期程序、B超验胎,加强产后护理、提高参配率等措施,尽可能早的使奶牛受孕,减少其空怀天数,缩短产犊间隔,提高平均泌乳产量,成乳牛繁殖率达到80%以上,减少泌乳低产期持续时期是改善牛场赢利的有效手段.
  • 摘要:本文对上海地区24个牧场1220头头胎牛以及黑龙江地区7个牧场482头头胎牛的体型性状数据进行了对比,并对两地奶牛体型外貌性状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海以及黑龙江地区的荷斯坦牛在体躯容量方面评分较高,接近理想值;前乳房附着以及乳用特征评分较低,仍需继续改良.两地的牛只在肢蹄结构和乳房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除了遗传因素外,还与气候条件以及饲养管理等因素相关,各地牧场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良.
  • 摘要:奶牛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奶牛场的经济效益,提高奶牛受胎率成为各个奶牛场的急切期待.但是,影响到奶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因素很多,如饲养管理、环境温度和疾病等.本文对影响奶牛受胎率的众多因素做一个梳理总结,为提高奶牛受胎率寻找解决办法.影响因素包括精液的处理,人工授精操作技术,人工授精次数。妊娠检查的目的是确认奶牛是否受胎,及时查出没有受胎的奶牛减少空怀,同时也对怀孕母牛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流产和死胎等意外出现。妊娠检查工作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受胎率的高低。
  • 摘要:为了提高种公牛精液的利用率、精液产量和质量,本文对可能影响种公牛精液品质的5个因素—品种、采精年份、季节、年龄、频次进行了最小二乘分析,并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品种对种公牛精液品质有板显著影响(P<0.01),荷斯坦种公牛和西门塔尔种公牛精液品质较好;采精年份对种公牛精液品质有极显著影响(P<0.01),2014年的种公牛精液品质较好;季节对种公牛精液品质有极显著影响(P<0.01),春季种公牛精液品质较好;年龄对公牛精液品质有极显著影响(P<0.01),5~10岁的种公牛精液品质较好;频次对公牛精液品质有极显著影响(P<0.01),第一次采集的精液量和原精密度均比第二次好,但原精活力方面第二次比第一次好.
  • 摘要:简便、有效、快速的早期妊娠诊断技术是奶牛场提高管理效率和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本试验旨在研究新型实验室检测技术在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应用效果.试验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底,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旗下的8个奶牛场,配种后28~33d的牛只的尾根静脉血液,共计6200头份.通过"优孕凯斯"检测技术,确定牛只是否怀孕.将其结果与牧场55~60d的孕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孕凯斯"检测技术对空怀牛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9.36%,对怀孕牛检测准确率达到93.16%."优孕凯斯"检测技术作为奶牛早期妊娠诊断的一项新技术,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 摘要: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的细胞因子,能通过多种机制抑制病毒生长,促进免疫细胞活性。牛干扰素α(Bovine interferon-α,BoIFN-α)原始基因在重组大肠杆菌中多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为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获得可溶表达的具有活性的重组BoIFN-α,在不改变干扰素原有氨基酸组成的前提下,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对BoIFN-α基因进行子优化.将优化后的BoIFN-α成熟蛋白基因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PET30a和pCold Ⅱ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优化后的BoIFN-α基因在3种性表达量最载体均获得可溶性表达,但以在载体pCold Ⅱ中获得的可溶高.对重组菌rBoIFN-α-pCold Ⅱ/BL21的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在IPTG浓度为0.64mmol/L,诱导温度为15℃,诱导时间为9h的条件下,可溶性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达36mg/L菌液.重组BoIFN-α在MDBK细胞上抗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活性为1×106U/mg.
  • 摘要:为了解上海地区规模化牧场荷斯坦奶牛的牛病毒性腹泻(BVD)、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的感染情况,使用ELISA检测方法对19个规模化牧场的BVDV血清抗原、IBRV血清抗体进行检测.共检测BVDV、IBRV血清样品920份,并结合这些牧场的饲养管理、生产疾病等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BVDV抗原阳性率平均为3.70%,IBRV抗体阳性率为46.74%.
  • 摘要:近年来,一些牛源性人畜共患病明显上升,公共卫生安全日益严峻.据报道,我国是全球结核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人的结核病13%来自牛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牛结核病的交叉感染是造成我国结核病流行的原因之一.布病也有上升趋势,据报道,外地一牛场60%的牛检出布病阳性,兽医反映,10个兽医、配种员中就有9人感染布病.前几年又发生了东北农大28名师生感染羊布病的事件.把“两病”的危害、诊断,特别是预防的基础知识介绍给畜牧工作者、畜产品加工者和奶农们是十分必要的,这对奶牛业(养羊业)的发展、奶源安全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氟尼辛葡甲胺是产后奶牛镇痛、解热、抗炎的重要新药之一,为非固醇类抗炎药物,是一种氟胺烟酸的葡甲胺盐,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迅速起到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不会降低机体免疫力。为了进一步验证奶牛产后注射氟尼辛葡甲胺缓解奶牛分娩应激的效果,笔者对奶牛分娩后注射氟尼辛葡甲胺对泌乳性能及SCC的作用效果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奶牛产后1~21d的日平均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奶牛产后1~21d的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高2.4kg;两组产后第7d乳汁体细胞数(SCC)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比对照组低10.77万/mL;两组产后1~90d的日均产奶量、最高产奶日奶量、最高产奶日平均天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1~90d日平均产奶量、最高产奶日奶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18kg、0.11kg.
  • 摘要:乳房炎是奶牛场危害最大、最常见疾病之一,是制约奶牛业发展和降低牛场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因素.乳房炎不仅使奶牛产奶量下降、牛奶品质降低,还易延长产后发情和配种时间,甚至失去生产价值,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将从乳房炎发病原因、诊治以及防控要点展开讨论,希望能给业内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建议.乳房炎发病原因包括病原微生物,奶厅管理问题,环境问题,营养问题。提高奶牛乳房炎的治愈率的方法包括及时正确使用抗生素,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抗炎疗法等。
  • 摘要:干扰素(IFN)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叙述了干扰素的诱生和功能研究,对牛IFNα、IFN-γ和IFN-τ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进行概括综述.随着奶牛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奶牛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口蹄疫(FMD)、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牛病毒性腹泻(BVD)等病毒性疾病在许多国内规模化牧场长期流行,给奶牛养殖者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试验证明牛干扰素可以抑制多种病毒增殖,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临床应用前景巨大。
  • 摘要:日本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病,曾经是山区和丘陵地区奶牛常发病.对奶牛养殖危害极大,要彻底消灭此病难度很大.通过对奶牛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方式分析,提出有效防治措施.山区和丘陵地区奶牛血吸虫病的病原是日本分体吸虫,虫体在成虫、虫卵、毛蜘、尾蝴阶段,有不同的明显的形态特征。日本血吸虫病生活史分成虫、虫卵、毛蝴、母胞蝴、子胞蝴、尾蝴、童虫等7个阶段。成虫寄生于终宿主奶牛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管腔中,交配,到静脉末梢产卵。病理变化表现,腹腔积液,肝脏初期肿大,以后萎缩,硬化,表面、切面可见粟粒大至高粱大,灰白色或黄色结节的虫卵肉芽肿,严重时各段肠管可发现虫卵沉积,小肠溃疡,瘫痕,粘膜肥厚,肠系膜静脉有合抱的虫体。根据奶牛临床症状,结合当地血吸虫病流行情况作出初步诊断,再经查看病原可确诊。
  • 摘要:奶牛乳房炎是泌乳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严重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本文简要介绍了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制,并就乳房炎防治技术研究发展做简单介绍.乳房炎的防治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方法,疫苗防治奶牛乳房炎,中药防治奶牛乳房炎。
  • 摘要:本文立足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形势,分析了我国奶业在贸易、市场、养殖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和新挑战,认为进口乳制品对国内产业影响大,生鲜乳价格低迷还将持续,奶源总体处于紧平衡状态,产业结构调整中散户退出加快将成常态,同时指出我国奶业也面临着扶持政策会持续加大,社会投资稳中有增,消费市场向好和潜力增大等好的机遇,并对当前奶业发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一要综合施策,切实扭转奶农卖奶难的困局,二要因地制宜,切实稳定奶业生产,三要科学规划,大力推动奶业一体化进程。
  • 摘要:本文研究分析了巴氏杀菌鲜牛奶进行碳足迹认证的评估方法.项目应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按照PAS2050:2011、WRI-Product GHG Protocol和ISO 14040/44等标准,确定了功能单元为一盒946mL巴氏杀菌鲜牛奶,界定了系统边界包括原料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及产品的配送过程,并针对各过程收集相应的初级数据和次级数据,最后应用生命周期评价工具计算得出一盒946mL巴氏杀菌鲜牛奶在界定边界内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以及各过程的贡献情况.结果显示,超过3/4来自牧场,约1/4来自加工厂.
  • 摘要:为评估高压喷雾设施在奶牛场的应用效果,笔者在热应激期连续24h测定了安装高压喷雾牛舍内外的温度、湿度以及风速变化,分析比较了牛舍内外的温度、湿度、THI值、ETI值等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牛舍内外温度最高相差近3.0℃、湿度最高相差15%、THI值最高相差2.5、ETI值最高相差3.0.
  • 摘要:本文以优思克(北京)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山东某地进行的沼液综合利用项目为例,针对传统奶牛场粪污处理沼气工程既没有环境效益又没有经济效益的弊端,介绍了一种新的环保模式,通过对沼液的综合利用,解决了传统沼气工程不盈利、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兼顾环境和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对于沼液中重金属、大肠杆菌的去除率分别能达到90.48%、99.2%,终端产品营养液和商品液肥的环境安全性得到保证;沼液中有效成分得到保留,商品液肥中有机质、中量元素等含量基本不变,大量元素提高6倍,水不溶物降低28.57%以上,肥料产品高效优质.年实现收益34.93万元,项目投资回收期仅为3.45年.
  • 摘要:近年来我国奶牛业发展迅速,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呈现出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小规模向大规模转变的趋势.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规模化牧场奶牛存栏(全群100头以上)占全国存栏比例的45%(农业部监测数据).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在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因为粪污相对集中排放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规模化奶牛场污染治理原则,科学规划,种养结合,实行清洁生产,改善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产生量等。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粪污收集处理工艺分析包括,粪污的产生及收集,粪污的处理和处置工艺分析,并介绍了具体的工艺流程。
  • 摘要: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奶牛福利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提高奶牛福利不仅是社会道德的要求,也是提高奶牛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还可以提高我国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本文分析了提高奶牛福利给生产带来的效益,并对提高奶牛福利的新技术与新产品进行简要分析,包括HACCP体系在奶牛福利中的应用,提高奶牛福利的新产品有犊牛自动饲喂机,犊牛去角相关产品,新型护栏和颈枷等。
  • 摘要:中国奶牛养殖行业中小牧场越来越少,大牧场越来越多,各位牧场主、管理者也越来越专业,知道投入并运用各种先进设备及技术来提升效益.在奶牛场中,奶牛永远是主角,了解她们,善待她们,才能获得更多的回报.本文所讲述的就是如何利用阿菲金系统了解她们.阿菲金系统拥有着强大的挤奶管理,在每天、每个班次都能够生成大量的奶台数据。而且设计了直观的软件界面,让管理者直接快速的看到挤奶厅运行状况。奶厅管理者可以通过数据观察各个挤奶位的性能表现,如“各挤奶位平均脱杯流速”可以揭示出哪个挤奶位有异常。
  • 摘要:用国标法测定青河县某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喷雾干燥工艺生产的驴乳粉、马乳粉和驼乳粉中的10种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三种乳粉中钙、磷、钾、钠的含量以驼乳粉最高,驴乳粉次之,马乳粉最低;三种乳粉的灰分含量排序与上述钙等元素含量排序一致.三种乳粉含有人体必需的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其中钙和磷含量驴乳粉为8368mg/kg和5490mg/kg,马乳粉为7954mg/kg和4731mg/kg,驼乳粉为9350mg/kg和6941mg/kg,而且钙磷比例适合,因此是人体补充矿物质营养、尤其是补钙的最佳食品.
  • 摘要:从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白杨沟村采集的哈萨克族牧民自制酸驼乳中分离得到1株酵母菌株,采用传统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进行初步鉴定后,送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进行DNA鉴定,结果为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鉴于胶红酵母具有抗菌、抑霉、可合成类胡萝卜素等特点,有可能在酸驼乳中发挥延长保质期、增加营养物质等作用。而且已有文献报道胶红酵母经口毒性试验属无毒级别,并且未见遗传毒性作用,为其在发酵驼乳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胶红酵母在酸驼乳中的生长特性以及对酸驼乳理化性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尚待作进一步研究。
  •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乳业作为一个独立产业.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1998~2015).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完成了乳业发达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产业形成过程,进入世界乳业第三大国行列.对我国乳业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治理整顿,转型升级转入新常态,我国乳产业起步发展的头10年,确实创造了世界乳业发展的若干奇迹。无论是奶农人数、奶牛头数、鲜奶产量、乳品企业数量、乳制品总产量、乳品企业销售收入,以及乳制品的人均占有量都增长了几倍到十几倍,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产业。新常态下我国乳业发展的六大趋势:1.国际化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内外乳品企业,有远见的企业家瞄准各自急需的资源、市场、品牌以及渠道,走出去或请进来,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整体水平,己经成为新常态下新的发展趋势。2.产业一体化,其实质就是,建立健全乳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连接机制,逐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3.融资证券化。4.企业集团化。5.可持续发展。6.创新驱动发展。
  • 摘要:通过对比饲养试验研究了添喂西兰花茎叶发酵物对低产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参试奶牛的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体细胞数;结果表明给低产奶牛饲喂西兰花茎叶发酵物能够提高产奶量、乳蛋白率,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西兰花茎叶发酵物在低产牛上,可以有效替代青贮饲料,并提高低产牛的生产性能,还可以提高低产牛的免疫力,故西兰花发酵物可以作为低产奶牛的饲料原料.
  • 摘要:本试验采用微波炉加热干燥的方法测定了16个青贮玉米、青贮大麦、TMR(全混合日粮)等饲料的水分,通过与国标烘箱干燥法的测定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在针对上述高水分含量饲料的水分测定时,微波炉法与烘箱法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R2=0.997),因此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微波炉法的测定结果校正.
  • 摘要:本研究对新疆昌吉市朗青畜牧有限公司荷斯坦牛2011~2014年185340条日单产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分别采用五种模型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胎以及所有胎次泌乳曲线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Wood、IQP、Wilmink、ML、AS模型拟合精度范围分别在0.9562-0.9828、0.9467-0.9809、0.8671-0.9752、0.8752-0.9175、0.8775-0.9127范围内;Milmink模型为第一胎次泌乳曲线最佳拟合模型,Wood模型为第二、三、四胎次泌乳曲线的最佳模型.
  •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玉米、小麦、油菜等此类农作物的秸秆每年可达7.2亿t,由于秸秆类粗饲料纤维素成分高,粗蛋白(CP)含量较低,适口性较差,作为越冬的干草料,其营养价值和利用率较低,所以绝大多数都被焚烧,只有15%得到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秸秆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青贮和黄贮,本研究采用3×3正交试验设计对黄贮发酵参数(黄贮菌种、黄贮周期、辅料)进行优化,发酵底物为小麦秸秆,发酵完成后对各组贮料进行优化指标pH值的评定,从而确定小麦秸秆黄贮的最优水平组合.之后应用最优组合方案对玉米、油菜秸秆进行发酵,测定小麦、玉米、油菜三种秸秆在发酵前后营养价值(DM、CP、NDF、ADF、Ash、OMD)的变化.结果显示小麦秸秆发酵完成后各处理组的pH值较处理前均有所降低;并确定了以EM百益宝菌液为黄贮菌种,以35d为黄贮周期,以玉米、麦麸、食盐、纤维素酶为辅料的最优组合方案;小麦秸秆发酵后DM、NDF含量较处理前下降极显著(P<0.01),ADF含量较处理前下降显著(P<0.05),Ash含量下降不显著(P>0.05),CP含量和OMD升高不显著(P>0.05);玉米秸秆发酵后NDF、ADF含量较处理前下降板显著(P<0.01),DM和Ash含量下降不显著(P>0.05),CP含量升高板显著(P<0.01),OMD升高不显著(P>0.05).
  • 摘要:牦牛是我国高寒山区特有的古老畜种,具有耐寒、耐粗、耐劳、耐缺氧等特点,可以利用其他家畜无法利用的高寒草场牧草资源,为农牧民提供肉、乳、毛皮、役力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本文介绍了牦牛的分布和起源,牦牛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新疆巴州牦牛的繁殖特性和生产性能.耗牛外貌粗野,体矮身健,腿粗短,蹄坚实耐磨;头短额宽,鼻镜狭窄,嘴宽大,嘴唇薄而灵活;门齿坚利,齿面宽大;舌面附有强韧的丝状乳头。因此耗牛既可用舌卷食较高的牧草,又可依靠嘴唇协助用门齿啃食低矮牧草。公耗牛1岁左右有明显的性反射,22.5岁开始配种,3-7岁时配种能力最强,8岁以后逐渐减弱,3-4岁的公耗牛可自然交配1020头母耗牛。母耗牛初配年龄为2.5岁,繁殖年限可达10岁,发情配种季节为6-10月,巴州耗牛泌乳性能较好,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全年放牧条件下,6-9月份每天挤乳2次,平均日挤乳量2.6kg(不含犊牛自然哺乳量),年(120d)挤乳量约300kg。
  • 摘要:作为内源性精氨酸合成的促进激活物质,N-氨甲酰谷氨酸(NCG)是一种新型、安全、高效、持久的精氨酸补充方式.本文综述了精氨酸营养、NCG的特点以及NCG对反刍动物的作用等内容.反刍动物氮利用率较低,大量含氮物质未能被利用而排出体外,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成为反刍动物养殖业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在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NCG可以显著降低乳、血和尿中尿素氮排放。精氨酸可对乳腺上皮细胞增殖起调节作用。在断奶阶段饲喂NCG能够降低应激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犊牛和羔羊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
  • 摘要:本文从反刍动物粗饲料品质的综合评定到秸秆饲料化的营养工程技术,阐述了反刍动物粗饲料高效利用的技术.特别是介绍了美国苜蓿品质综合评定指标粗饲料相对值(RFV)的田间预测方法,并指出我国粗饲料品质综合评定指标粗饲料分级指数(GI)亦应建立类似的田间预测方法,以推动GI在反刍动物粗饲料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 摘要:本文介绍了奶牛场提高奶牛舒适度的方法措施.文章就奶牛场建场选址,打好硬件基础;规划功能区域,实施人物分流;确定舒适参数,配套配备设施;加强舒适管理,搞好舒适卫生;舒适饲养奶牛,促进奶牛健康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奶牛场提高奶牛舒适度的方法措施.
  • 摘要:硫氰酸盐曾被广泛应用为生鲜乳的保鲜剂,但因其毒性,已被我国列为乳及乳制品中的非法添加物质.鉴于硫氰酸盐的毒性,对生鲜乳中硫氰酸盐的来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建议我国尽快建全乳制品中硫氰酸盐检测标准,建立生鲜乳中硫氰酸盐的本底值数据库,确立硫氰酸盐限值指标,科学客观评价乳品质量,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 摘要:本文综述了免疫分离技术在生鲜乳主要致病菌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生鲜乳致病菌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目前,免疫分离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减少分析时间,提高检测限的有效方法,己广泛应用于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研究.介绍了其免疫磁分离技术原理,在大肠杆菌检测方面的应用,在沙门氏菌检测方面的应用,在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检测方面的应用等。目前,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检测领域,其主要优势在于替代或者缩短了常规的选择性增菌过程,可特异分离出目的微生物。该方法与多聚酶链式反应(PCR)、荧光定量PCR、多重PCR,酶联免疫吸附分析等一些快速检测技术相结合,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限。
  • 摘要:本文介绍了奶牛固体粪污生产有机肥的基本原理、生产流程、技术方法、设备设施和质量影响因素等.采用本文阐述的奶牛固体粪污有氧堆肥生产有机肥技术方法能够生产出合格的农用有机肥.奶牛固体粪污有氧堆肥常用方法主要有:条垛堆放有氧发酵法、塔式有氧发酵法、滚筒式有氧发酵法和条槽式有氧发酵法等。奶牛固体粪污有氧堆肥主要需用设备包括固液分离设备,破碎设备等。
  • 摘要:以大豆和牛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发酵剂和发酵工艺对大豆酸牛奶品质的影响,旨在筛选凝固型大豆酸牛奶发酵剂及工艺,研发动植物蛋白优势互补的发酵乳制品.结果表明,发酵剂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1:1:2;大豆酸牛奶工艺中豆乳和牛乳最佳比例为2:8、蔗糖添加量8%、发酵剂最适接种量4%、发酵温度38℃.产品凝固性好,口感爽滑,酸甜适中,具有特有的酸香味;蛋白质含量3.1‰脂肪含量3.3%,滴定酸度870T;乳酸菌数达3.2×108CFU/g.
  •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HPLC-QTOF MS)技术建立了生鲜牛乳中14种磺胺类药物(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噻唑、磺胺吡啶、磺胺氯哒嗪、磺胺甲嘧啶、磺胺醋酰、磺胺曲沙唑、磺胺苯吡唑、磺胺苯甲酰、磺胺甲噻二唑、磺胺甲氧哒嗪、磺胺甲嗯唑)的快速筛查方法.建立了此14种化合物的精确分子质量数和二级质谱碎片离子数据库.牛乳样品经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采用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 and Safe)方法净化.目标药物经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3.0 mm×100mm,1.8μm)分离,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使用DualAJS ESI源,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数据采集,可在12min内实现对14种磺胺类药物的良好分离.结果表明,14种磺胺类药物的定量下限(LOQ,S/N=10)为10 μg/kg,在10、20、50μg/kg 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3.0%~117.1%,相对标准偏差为1.3%~10.9%.结合精确分子质量数、保留时间、同位素丰度和二级特征碎片离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快速筛查与确证.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度较高,适用于牛乳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高通量筛查与定性鉴定.
  • 摘要:水牛奶营养丰富,其干物质、乳脂肪、乳蛋白、矿物质、维生素等主要营养成分均高于牛奶和人奶,且生物活性肽、共轭亚油酸、神经苷节脂、低聚戊糖等含量丰富,不仅是人类优良食物的来源,而且有降血压、抗氧化、防癌、消炎、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特殊功效.
  •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亮氨酸对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增殖及κ-酪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以不合有亮氨酸的培养基(0.00mM/L)为对照组(0×),试验组培养基分别添加0.1125mM/L(0.25×组),0.225mM/L(0.5×组),0.45 mM/L(1×组),0.9 mM/L(2×组),1.8mM/L(4×组),3.6 mM/L(8×组),7.2 mM/L(16×组),14.4 mM/L(32×组)的亮氨酸.结果表明:亮氨酸能够促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24h和48h时,0.25×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72h时,各组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2×组的促增殖作用最强.亮氨酸能够促进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1)、蛋白质酪氨酸激酶2(JAK2)、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和κ-酪蛋白(CSN3)基因的表达,抑制4EBP1基因的表达.其中2×组对mTOR,S6K1,JAK2,STAT5和CSN3基因的上调表达最强,而对4EBP1基因的下调表达最强.总之,添加亮氨酸能够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κ-酪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亮氨酸添加量为0.9 mM/L时,其促进作用均达到最大.
  • 摘要: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可以引起产奶量减少,体细胞升高,牛奶品质不良,甚至导致奶牛淘汰,给奶牛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隐性乳房炎,即使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有时也在50%以上.应用抗生素治疗乳房炎,容易造成抗生素在牛奶中以及奶牛体内的蓄积,危及人类健康;而且使用抗生素容易引起细菌耐药性不断加重,甚至出现"超级耐药菌",所以目前不主张用药物治疗隐性乳房炎.本试验拟在奶牛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含有抗菌蛋白的多肽菌素,研究其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以期为多肽菌素在奶牛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在动物日粮中或饮水中添加抗菌肽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机能和抗病力,改善动物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柳涵等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300^-400克/吨的桑蚕抗菌肽,可显著提高产奶量,提高牛奶品质,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曹立亭等试验表明,抗菌肽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组的产奶量,牛奶中乳脂肪、乳蛋白、乳糖和非脂乳固体含量明显升高。吴俊强等报道,在用乳酸链球菌肽饲喂泌乳奶牛,发现可以显著提高乳蛋白和乳糖含量,改善乳品质。
  • 摘要:总性能指数(Total Performance Index,TPI)和终身效益指数(Lifetime Profit Index)分别是美国和加拿大奶牛育种中对荷斯坦牛进行遗传评估的选择指数.本文主要通过分析TPI和LPI公式各性状指数变化及对美国TPI遗传增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来对北美奶牛育种目标的发展进行简述,为中国荷斯坦牛的育种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单纯只重视产奶量并不能获得最大效益,牧场更应该结合自身情况,通过对体型、繁殖情况等针对性的对牛群进行遗传改良,通过3到5年不断的改良,才能获得更快的遗传进展,取得更好的效益。
  • 摘要:B-型超声波影像诊断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项新技术,是奶牛生殖研究领域继直肠触诊和血液激素放射免疫测定以来最有深远意义的技术进展,为活体状态下研究动物的生殖和生理机能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窗口.近几年B超在奶牛繁殖领域如早期妊娠诊断以及性别鉴定、监测产后子宫复旧、诊断卵巢疾病、监测胎儿发育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摘要:本研究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青贮原料,通过添加麸皮、红糖、甲酸、乙酸、乳酸菌制剂等,探讨了夏河县紫花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及添加剂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添加剂处理的紫花苜蓿,发酵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具体表现为pH值及氨态氮含量降低、乳酸含量升高;综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价值指标及感官评定,在120d的短期青贮中,芯来旺Ⅰ号作为青贮添加剂在本次试验中效果最佳.
  • 摘要:奶牛在围产期经历妊娠、分娩和开始泌乳三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和繁殖能力等生产性能而影响到牧场的整体效益.本文介绍了围产期奶牛的生理代谢特点和营养需要,系统地总结归纳了围产期奶牛在畜牧、繁殖和兽医管理上应注意和执行的措施,以改善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从而提高牧场的经营效益.
  • 摘要:犊牛和育成牛时期是奶牛养殖中极其重要和关键的时期,犊牛和育成牛的养殖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在实际生产试验基础上,阐述了奶联社犊牛和育成牛集约化精细化养殖模式及其优势,并对应用该养殖模式前后的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
  • 摘要:目前我国的奶牛业局部地区可能受国际乳制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出现"卖奶难"的情况,这些地区生奶或原料的收购价格已经明显下跌.但饲料的价格,特别是玉米、甜莱粕和优质饲草的价格仍然高位运行.这样较低或过低的生奶价格和较高的饲养成本,将使部分奶农和奶牛场产生经济上的亏损。如果这种状况没有改观,难以为继的奶农和奶牛场将会退出奶牛业。为了当前我国的奶牛业能够顺利渡过难关,特提出了几项对策和建议,供各地的奶农和奶牛场参考,包括加大奶牛群整顿力度,决不放弃牛奶产量,按牛群的潜质生产最佳的奶成分,降低牛奶的体细胞数等。
  • 摘要:本文通过对"倒奶"事件的调查和分析,总结了事件发生的成因,指出了我国奶牛养殖业存在的弊端及其原因,对今后形势作出分析判断,并提出了措施性建议,期望能为行政、技术推广和生产企业起到参考作用.201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饲料价格居高不下,生鲜奶收购价格一路下跌,到2015年元旦前后,山东、河北、青海等地奶农“倒奶”事件在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时有报道,引起网友热议,也引起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倒奶”事件成因包括乳品进口爆发式增长挤压国内乳品市场空间,养殖场户面对开放性市场竞争乏力等。“倒奶”事件暴露我国奶牛养殖业弊端,这次“倒奶杀牛”事件的发生暴露了奶牛养殖业的弊端,给奶牛养殖业敲响了警钟,对我国乳业的建议包括更新观念,转变思路,今后应将工作基本思路从过去相对注重数量规模发展向更加注重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转变。预警防范,强化宣传,稳定数量,调整结构,奶牛生产技术含量最高,生产水平和效益提升空间最大。奶牛生产是一项复杂的高科技系统工程,畜牧科技推广单位、奶业协会和养殖场,要将奶牛选育、精细化饲养管理、TMR饲喂、DHI技术、疾病防控、环境控制、粪污无害化处理等先进实用的技术组装配套形成集成技术体系推广应用,发挥集成技术的综合效应,提高奶业综合生产水平。
  • 摘要:笔者调查了3家规模化奶牛场、3个家庭牛场、9家奶农合作社奶站,2014年12月和2014年1月相比,企业收购生奶的平均价格分别下降16%、24%、45%,以奶农合作社生奶价格的降幅最大.奶价持续下降使合作社奶站挤奶户减少59.4%、奶牛存栏减少63.1%、收奶量减少78.3%.由于企业对合作社奶站生奶的收购价低于牛奶生产成本,造成养奶牛亏损,致使部分奶农卖牛转产,有的奶站和奶农则将生奶直接上市销售.针对奶牛养殖业现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包括加快奶产业一体化进程,奶农合作社应建立规模化奶牛场,提高牛群品质和生奶质量,规范生奶交售/收购合同等。
  • 摘要:新中国的第一次奶业危机:1992年我国(1991-1993)遇到了第一次奶业危机,危机遍布全国,卖牛、杀牛、倒奶第一次出现在新中国历史上。这次奶业危机的深层次问题归因于饲料价格全面放开,而生鲜乳收购价格仍由国家统一定价(0.6-0.7元/公斤)。导致奶牛场全面亏损,无钱买料,从而引爆了奶业危机。新中国的第二次奶业危机:生鲜乳掺假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引发了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我国的奶业陷入了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奶业危机。新中国的第三次奶业危机:我国的奶牛养殖在成本不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乳制品消费相对低迷的情况下,随着我国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奶粉及乳品的进口放开,20巧年新年伊始,我国爆发了目前的第三次奶业危机。危机也是契机,历次奶业危机都是解决奶业聚积的深层次问题的一个契机,"发展→危机→再发展→再危机→再发展"是产业成长的正常模式,中国奶业的发展也经历着同样的发展之路.
  •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乳制品的量和质的需求越来越高.苜蓿产业是发展优质奶牛业的必要环节,大力发展苜蓿产业对提高奶业生产水平,加快我国奶业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对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等方面加以分析讨论,包括苜蓿的种植情况,苜蓿的加工情况,贸易情况。回顾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大波动、大起伏特征明显,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例如苜蓿的良种化率不高,种植苜蓿的比较效益低,收获加工的技术水平待提高等。综合来看,结合国家出台的扶持苜蓿产业相关政策和支持奶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持续健康加快发展我国苜蓿产业的建议包括:“种为上”,苜蓿的良种工作要放在优先地位,应加快优质苜蓿种子生产,“技为先”,苜蓿的种植管理需实行精细化操作,应推进苜蓿标准化生产等。
  • 摘要:笔者于2014年4月应瑞典利拉伐公司邀请考察了荷兰3个家庭奶牛场,养殖规模成母牛在100-200头之间,1-2个家庭成员饲养.奶牛场围绕全自动挤奶机器人系统(VMS),配套使用奶牛流向控制、自动饲喂、在线监测等设施设备及"帝波罗"牧场管理系统,实现了奶牛场全方位的智能化管理模式,年单产约9000kg,乳脂率4.4%,乳蛋白率3.6%,细菌总数1万/mL左右,体细胞数15万/mL以下.上述奶牛场的养殖规模、智能化配套设施、种养结合的模式值得探讨和学习.
  • 摘要:畜牧业,历来是腾冲县国民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县委政府紧紧围绕云南省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部署,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特别是奶水牛、肉牛、肉羊等草食畜产业发展.为准确掌握腾冲县饲草饲料资源状况,包括草原资源,高原牧场,充分挖掘草资源潜力,腾冲县畜牧工作站组织人员对全县草料资源状况进行了调研,为今后该县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参考.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建议包括建立草原长效保护机制,加强天然草原管理,以规模养殖户为龙头,整合草场资源等。
  • 摘要:近年来奶牛业不断向现代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因此,牧场人员的管理已成为奶牛养殖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人力资源六大模块中规划是基础,招聘是根本,培训是方法、绩效是管理手段、薪酬福利和劳动关系是保障。在实践中,由于知识结构、从业人员素质及岗位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对于一线操作工、技术人员以及主管级以上人员所运用的方式是不同的。本文介绍了笔者所在单位管理的下属六个牧场,对技术人员培养方面的一些做法:规划建立定编、定岗、定级、定薪、定绩效的管理体系,收集基础信息,建立人力资源档案库,新进学员的带教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建立一套适用于牧场与员工利益趋同的绩效薪酬体系;本质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作用在使人力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培训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跟着企业的发展共同成长,形成牧场特有的企业文化,从而提高牧场的工作效力,使牧场可以持续进步。
  • 摘要:应用奶牛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探讨不同冻精品种、不同配种员、不同输精部位、不同发情状态、配次等因素对情期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冻精品种、配种员技术水平、输精部位对性控精液受胎率均有影响,其中输精部位对性控精液受胎率影响更显著.另外探讨解决性控精液受胎率制约性因素的对策,包括严格选购优质性控精液,严格选择受配母牛,输精部位应选择卵泡侧子宫角输精。
  • 摘要:近年来,国外育种公司大量优秀进口冻精涌入国内市场.奶牛品质得到很大改良,生产性能有大幅度提升.泌乳早期奶牛日单产30~40kg,高峰持续力可保持到200d以上,而这部分牛在泌乳牛群中,也占了比较高的比例.产奶量的提升,的确给一些牧场和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对一些管理相对落后、饲养条件、硬件设施较差的牧场或小区,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因素.特别是在奶牛繁殖方面受到较大影响,普遍牧场认为,奶牛产后过了自愿等待期(60d)以后,自然发情的比例较低。有的牧场、小区甚至自然发情比例达不到20%-30%,造成奶牛产后参配率低下。其主要原因有:产后体况下降过快;免疫力下降等。提高奶牛产后参配率,是提高奶牛繁殖率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其措施包括奶牛产后护理与监控,子宫净化,发情鉴定,奶牛定时输精程序的研究等。
  • 摘要:奶牛配种后的早期妊娠鉴定对牧场实际生产与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成乳牛可以缩短繁殖周期,提高母牛的使用效率,对于育成牛来说可以降低培育成本,及早投入生产.目前,早期妊娠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波“B”超仪或采集配种后30-31d的血样,由实验室对被检测奶牛血清或血浆进行妊娠判定(PRYN ),对于繁殖技能高超的技术人员也可对配后30-31d的进行直肠鉴定。前二者需要设备或实验室等条件,而后者不需要任何条件与设备,况且,操作也不像前二者繁琐,同时更不需要成本的投资。
  • 摘要:本文介绍了奶牛场提高奶牛21天情期受胎率的方法措施.文章就奶牛21天情期受胎率的含义与意义和提高奶牛21天情期受胎率的方法措施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包括合理配制日粮,保证营养需要,搞好产后管理,防治不孕疾病,提高奶牛舒适程度,改善奶牛生产环境,搞好奶牛发情鉴定,做好配种前期准备,规范输精操作方法,适时输精及时孕检,应用生殖激素药物,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
  • 摘要:本文收集了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23354条DHI测定记录和牛只档案记录,对样本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旨在分析非遗传因素对中国荷斯坦牛DHI测定指标的影响和DHI测定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年份、季节、胎次均对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日产奶量对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评分四个性状相互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
  • 摘要:牛结核病是由牛型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不仅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也威胁公共卫生安全。本试验选取49头前期结核病皮内变态反应为阳性的奶牛,同时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和单纯颈部皮试变态反应(SCT),并对其奶牛结核病诊断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9头奶牛中,SCT阳性牛31头,阳性率63.2%;IGRA阳性牛21头,阳性率42.8%.SCT阳性检出率高于IGRA.两者的阳性符合数为18头,阳性符合率85.7%;阴性符合数为15头,阴性符合率为53.5%;SCT检测可疑的11份样品中,IGRA复核有2头阳性;SCT阴性的7头奶牛中,1头IGRA检测为阳性.结果表明,在奶牛结核病检疫净化中,为避免假阳性,可用IGRA对SCT阳性奶牛进行辅助诊断.
  • 摘要:为减少奶牛在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的热应激,通常借助喷淋与风扇相结合的方式来防暑降温,但这不可避免地增大了环境的潮湿度,更容易导致奶牛蹄壳变软、易受损和感染,给奶牛肢蹄健康带来一系列威胁,进而影响采食量甚至危及生命.夏季高温高湿季节,一方面细菌繁殖滋生快,另一面潮湿可软化蹄底,对奶牛肢蹄健康构成了很大威胁。但可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暑降温措施,提高奶牛舒适度,减少奶牛站立时间,减轻蹄底压力;通过环境卫生的评估管理,提高奶牛肢蹄所处环境卫生水平:通过跛行评估早期发现肢蹄疾病隐患,科学的护理,提高治愈率等等。
  • 摘要: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公共卫生安全影响很大。用布鲁氏菌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进行现场奶牛布鲁氏茵病检测,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胶体金法与另两种方法的等效性.结果显示:胶体金法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有很好的临床符合性,其中,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比对,阳性符合率83%,阴性符合率93%,总符合率91%,两种检测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与试管凝集试验比对,阳性符合率82%,阴性符合率89%,总符合率88%,两种检测方法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胶体金法可用于奶牛布鲁氏菌病的现场初筛,阳性可疑血清再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确证.
  • 摘要:本文参考国内规模化奶牛场建设实际,对规模奶牛场药房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供广大规模奶牛场和同行参考.药房是规模奶牛场必备的主要设施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存放一定量的药剂,方便兽医对病牛的治疗。药房应毗邻兽医室,一般建筑面积20-40mz、砖混结构,对门窗有严格要求。对设施与设备,药房常用药物的配置,药品的贮存与管理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摘要:犊牛腹泻和肺炎是犊牛死亡的两个主要原因.对两例致死性犊牛肺炎的病原调查发现,病原多样复杂,细菌、支原体和病毒都可能在病情的发展里起到重要作用,符合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特点.同时治疗和防控措施也表明,需要使用同时兼顾细菌和支原体的药物才能有效控制该病.急性发病病例体温快速升高超过40度,精神沉郁,食欲不佳,呼吸极度困难,流清亮或脓性鼻液,常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重症者2-3d后死亡。慢性病例除咳嗽、消瘦外无其他明显症状,强迫剧烈运动后呼吸急促,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死亡,几乎无法治愈。通过对安徽某奶牛场28头肺炎犊牛(其中有17头死亡,余下的11头也因治疗无效而淘汰)的血清检测发现,71.43%的牛只呼吸道合胞体(BRSV)血清抗体阳性,100%的牛只牛副流感3型(PI-3血清抗体阳性,96.43%的牛只BCV血清抗体阳性,46.43%的牛只IBR血清抗体阳性,78.57%的牛只BVDV血清抗体阳性。在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治疗上,支原体和细菌的控制是关键,因此在药物选用时最好选择如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类或喹诺酮类等较为广谱的抗生素。
  • 摘要: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上海株IBRV SH7 08/12分离自上海某奶牛场IBRV抗体阳性牛,为进一步了解该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关系,对其gB、gD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IBRV上海分离株gB、gD基因序列分别为2802bp和1254bp,编码933、417个氨基酸组成的完整开放阅读框.IBRV上海分离株与Genebank发表的BHV NVSL challenge 97-11株和Coopeer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均为100%,与遗传进化树的结果相一致,同属BHV 1.1型.
  • 摘要:犊牛大肠杆菌病亦被称为犊牛白痢,是由具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初生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大肠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存在于被犊牛粪便污染的水源、粪沟、地面、垫料以及饲喂犊牛的奶嘴等物品。在犊牛出生后很短时间内大肠杆菌就可以随食物进入消化道中,成为正常菌。当初生犊牛发生消化道障碍或抵抗力较差时均会引起疾病。崇明县某奶牛场发生了以食欲减退、身体虚脱、拉黄白色水样粪便为特征的初生犊牛群发性腹泻传染病.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分析,确定为大肠杆菌感染,采取综合性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已患病犊牛死亡率降低,新生犊牛患病率降低.预防手段有:加强妊娠母牛饲养管理,奶牛应在干净的地方产犊:加强初乳的饲喂,包括使用初乳计测量免疫球蛋白量(20℃时),使用水浴保证初乳在饲喂时的温度,使用灌服器第一潮次尽早吃到足够的初乳;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消毒制度,特别是饲喂犊牛的器具等。
  • 摘要:随着奶牛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奶牛四胃移位的发病头数也随之增加,若不能及时发现与积极合理的治疗,会造成牛只淘汰、死亡,给牧场造成经济损失.特别是南方大型牧场,为了减少夏季热应激给牛场造成的损失,通常会在第四季度让奶牛较为集中产犊.这在阶段性生产运行上,往往会造成人力资源配备不到位、部分增补技术人员技能不足,常导致真胃移位发现不及时,手术护理不到位,手术成功率偏低.临床诊断的主要症状有,患牛食欲下降,乳房充盈度不足,奶量下降明显,厌食精料,或伴有轻度脱水,初期体温、呼吸等正常。对真胃移位手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术后护理包括(1)肌注新斯的明20-30mL;(2)静脉输液:10%氯化钠500ml,5%小苏打500-1000mL, 5%葡萄糖氯化钠2000-3000mL,青霉素钠1600万,庆大霉素300万,10%维生素C50ml,樟脑30mL,10%氯化钾30-50 mL。每天2次,连用2-3d。外科手术是根治真胃移位的最好方法,提高手术成功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牛只淘汰带来的损失,而关键点在于:(1)早发现早手术;(2)手术整复过程复位要到位;(3)真胃与腹壁固定要紧贴,无异物;(4)手术后需进行常规护理。
  • 摘要:随着国内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牧场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做好规模化牧场的管理已成为当下奶牛养殖业的一个轴心话题,而挤奶厅作为牧场的"心脏",重要性可见一斑.牧场的设备管理工作主要有:保养管理,运行管理,检测管理。人员管理是挤奶厅管理工作的关键,包括考试上岗,现场培训,组长作用等,数据管理是挤奶厅高效运作的源动力,包括流速的重要性,报表数据的分析利用等。
  • 摘要:2014年我国奶业贸易整体上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进口方面,全年进口苜蓿干草88.45万t,进口燕麦草12.10万t,进口种牛215405头,进口液态奶32.89万t,进口干乳制品148.33万t,进口乳制品折合原料奶1196.2万t.出口方面形势有所好转,干乳制品出口数量达到13546吨,液态奶出口数量为26319t.出口市场仍然高度集中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非洲和周边国家.出口乳制品折合原料奶132564t.2014年我国乳制品贸易折合原料奶净进口1182.92万t,初步估算我国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为36.7kg,乳制品自给率进一步降低至76.4%.乳制品贸易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乳制品贸易逆差为63.38亿美元.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