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管理学在中国2015年会
管理学在中国2015年会

管理学在中国2015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15-10-17

主办单位:教育部;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会议文集:管理学在中国2015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新员工离职一直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留住企业的员工、减少新员工的无序流动是学者和工商界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个人-组织匹配的视角出发,通过对150名企业新员工的问卷调查,实证检验了个人-组织匹配对新员工离职倾向影响的大小和方向.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价值观匹配对新员工的离职倾向产生负向影响;第二,需求-供给匹配对新员工的离职倾向产生负向影响;第三,要求-能力匹配对新员工的离职倾向产生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个人—组织匹配的角度提出了企业进行校园招聘时应该从个人-组织匹配的角度出发。校园招聘在面试的过程中不能只是考虑性别、籍贯、专业知识等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考查个人与组织的匹配程度。应届毕业生应该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在面对第一份工作时应该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积极地适应组织,主动地和组织进行良好的匹配等降低新员工离职倾向的对策建议.
  • 摘要:采用山西高新技术企业的296名员工及其上司的配对样本,从员工创造性自我概念的视角,根据社会认知、角色认同等理论,考察了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机制.多元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创造性自我效能和创造性角色认同在包容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拓展了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影响机制的理论认识,对于山西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包容型领导培养,提升员工创造性自我认知和创造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 摘要:以自我概念理论为基础,通过调查问卷法,以67名直属主管和353名下属的配对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中国背景下道德型领导对员工帮助行为的影响,检验了组织自尊的中介作用和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的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道德型领导对员工的帮助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员工的组织自尊在道德型领导与员工帮助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对道德型领导与员工的组织自尊和员工帮助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均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本研究的发现有利于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解释道德型领导影响员工帮助行为的作用机制.
  • 摘要:国际化经验作为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备受关注.然而在实证研究中,二者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一致性结论.本研究以企业管理为研究对象,回顾国际化经验与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整合为一个作用机制框架.沿此框架的作用路径,本研究从国际化经验这一概念的界定和分类、组织到底从经验中得到了什么、作用机制范围界定、情境因素的影响这几个方面总结了现有研究在解决国际化经验与模式选择之间实证关系不一致这一现象上所作出的努力以及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思考的方向,文章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在理论研究中引入新的研究视角。比如,已有理论给出了不确定环境下,企业面对不确定性的行为选择,但是并没有直接从认知视角探讨高管团队对不确定性的认识以及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比如,现有研究发现决策人员在面临较高不确定性条件时,通常将精力集中住他们知觉到的、具有战略不确定性的领域中,在这样的领域中他们扫描的频率和兴趣都较大。通过引入战略认知的相关理论可以更好地揭示不确定性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另外,未来的研究必须更多地关注过程研究设计。经验是一个伴随时间而发展的概念,虽然已有研究通过纵向研究设计观察了时间长短对于研究对象的影响,但是并没有仔细地去跟踪随着时间的变化,资源内涵的变化,即无法通过纵向研究设计来回答经验到底给组织带来了什么这一问题。过程研究强调事物变化过程中的变化,因此更适合用来回答这一问题。
  • 摘要:SCSR项目的终极目标是保证企业在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社会福利增长,那么,如何来推动SCSR项目实施将是企业乃至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当前中国主要大城市中兴起的滴滴专车、一号专车等专车服务业务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混合方法进行探讨,发现企业SCSR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涌现出了目标导向、市场反应、经济效益和声誉机制等战略特质,这些特质是促发并维持企业持续推进SCSR项目运作的主要驱动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围绕SCSR项目的不同利益相关者,他们所关注的SCSR项目战略特质也存在显著差异,重视企业经营的利益相关者,其对于SCSR项目战略特质的关注程度依次是经济效益、目标导向、声誉机制和市场反应.而关注社会福利的利益相关者,其对于SCSR项目战略特质的重视程度则依次是市场反应、经济效益、声誉机制和目标导向.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实施SCSR项目提供了积极的指导建议.
  • 摘要:商业生态系统一个还没有被完全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构建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本研究选取了海尔平台—小微组织变革为例,通过解释一下三个问题回答上述问题,即:海尔的商业生态系统由哪些平台构成,他们之间的交互关系如何?;海尔生态系统平台中的小微企业成长的动态演化过程是什么?;以及小微企业如何和海尔生态圈共生.研究的结论表明:构建依托于企业平台的无边界交互系统是海尔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基础;随着小微企业跨越平台边界,其经历了快速增长—瓶颈期—再次增长的演化过程;从小微企业生态位的演化过程可以进一步得出海尔商业生态圈生态位演化的路径.
  • 摘要:中国制造业企业一直寄希望通过跨国并购来弥补自身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所有权劣势,实现快速转型升级.然而,这种知识的逆向转移却面临着如知识特性、知识距离、信任距离、制度距离、文化距离等障碍.通过对吉利汽车、均胜电子和卧龙电气三家来自不同制造业企业的近3年的多案例跟踪研究,重构了中国制造企业跨国并购后跨越制度与文化障碍的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基于联合研发平台的知识转移与协同创新模型.发现并购双方组建新的技术开发或者合作平台有助于破解知识逆向转移的制度和文化障碍,消化了知识特性、知识距离、信任距离、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在并购方和被并购方之间的正向知识转移和逆向知识转移中所起的阻碍作用.联合研发能够使并购双方通过知识或者技术的增量来激活存量,通过共同再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来引导跨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和吸收,通过协同创新相互同化技术体系和运作体系,进而提升并购后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水平,最大化“以夷制夷”的正面价值,逐步实现跨国并购的战略目标.
  • 摘要:本文选取中国39所985高校为案例探究了社会治理机制对组织资源的影响。研究发现层级机制、市场机制和网络机制对组织资源影响不同:层级机制通过行政规制方式影响组织资源的价值,体系位置、批建项目和认可成果成为三种在层级机制影响下出现的组织资源类型;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交易中价格机制影响组织资源的价值,人力资源和硬件资源成为市场机制影响下组织所需的两种资源类型;网络机制对组织资源的影响体现于网络群体间形成的对资源价值的共同认可,组织网络和个人网络成为网络机制影响下组织所重视的两种资源类型。此外,还发现三种社会治理机制对组织资源影响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首先,转型经济中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度在中国情境中表现出层级机制对市场机制的引导和限制,从而市场机制对组织资源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受限于层级机制的所允许的范围。其次,网络机制通过网络群体间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认可影响组织资源,然而这种共同价值的形成离不开网络群体共处的社会治理结构特征,从而网络机制对组织资源的作用受到网络群体所处社会治理结构中层级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影响。
  • 摘要:Doll和Torkzadeh提出的EUCS量表是用来评价终端使用者满意度的测量工具,多领域样本和跨文化的实证研究广泛的验证了该量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然而随着SNS、GSS等实现群体沟通与交流的系统兴起,信息系统的社会交互功能凸显,但是EUCS量表中并未体现这一点.本研究在EUCS量表的基础上,加入社会交互这一维度,并以SNS为例,利用307个样本数据,验证可选模型与样本数据的契合度.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社会交互后的六因子模型与样本数据契合程度较好.
  • 摘要:对组织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探究是组织理论的核心话题之一,组织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矛盾、冲突的多重制度逻辑所带来的制度复杂性,使其陷入满足不同制度合法性诉求的困境.本文选取某美式木结构住宅公司为案例,对其应对制度复杂性的过程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组织通过“筛选效应”和“制度工作”对制度逻辑进行“提纯”,形成并强化企业要求的价值观,使其成为员工观测场域的心理参照点.在个体层面,组织通过塑造员工的组织身份,达到价值观内化和紧密耦合;在场域层面,组织通过制度身份将多重制度逻辑绞合在一起,解决了合法性诉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本文描绘了组织“提纯”制度逻辑并形成组织身份的过程,揭示了以身份为桥梁由个体到组织跨层次地来应对制度复杂性的机制,以及强调了“提纯”过程中制度工作的核心作用和筛选过程与制度工作的同一性.此外,本研究中也考虑了“提纯”过程中自恋式领导等情境因素,对整个过程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描绘.
  • 摘要:标准化作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是实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技术手段.发挥标准化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支撑作用,首先要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标准化情况,摸清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情况以及中国出口的重点领域.在此基础上,结合标准化本质及其对国际贸易作用的分析,提出了加强“一带一路”实施的标准化组织管理,注重中国标准“走出去”整体规划设计,积极促进中国标准被贸易伙伴国使用,推动与主要贸易国(地区)的标准互认等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对策建议。
  • 摘要:国际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与建设已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大、项目参与方众多、合约关系与技术复杂及跨地理距离、制度距离等特征使其可能面临复杂的争端.基于区分咨询与承包商的传统采购理论,本文认为影响国际基础设施项目争端的主要因素主要包含工程项目的四个方面:项目特征、合同安排、项目参与方、项目参与方之间的互动过程.国际基础设施项目争端影响因素的正常值在一个范围内发生变动.因此,确定出各影响因素合适的波动范围对于争端的预测十分必要.
  • 摘要:本文以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价值观学说与战略学说各自的研究进展,发现两种学说呈现出相互交叉与支持的关系.结合战略的应有特点,推断出两种学说可以相互印证并达到融合,即把价值观嵌入到战略之中,将战略原有定义扩展为对价值的谋略和对价值实现的谋略两部分,并将交融后所形成的战略管理模式定义为价值谋略学派.最后探讨了两种学说的交融对它们自身的促进和影响,并对价值谋略学派下的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构建与展望.价值谋略学派的产生,不仅可以完善现有的战略管理理论,还可为战略学说的发展和价值观学说的实践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 摘要:本文从公司债券契约中特殊条款的法律属性出发,考虑到债券契约条款在债券整个存续期内对债权人的保护,通过从公司债券二级市场中的市场价格剥离出信用价差和非信用价差,同时结合债券市场价格的总价差,利用Fama-Macbeth回归方法,分析了债券契约条款对债券市场价格的影响途径与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债券契约条款由于规避了债券在未来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债券的信用风险,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债券的信用价差;但同时由于中国公司债券市场正处于建设初期,各种法律法规随时可能出台,债券投资者相对于发债公司,处于信息劣势,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订立更多的契约条款使得债权人可能会考虑发债主体存在隐藏信息的动机,因此,更多的契约条款可能反而会给债券投资者传递不良的信号,进而引起非信用价差增大;而总价差主要由信用价差与非信用价差构成,通过正负两个方向上的较量,由于债券契约条款对信用价差的影响程度甚于对非信用价差的影响程度,所以最终使得债券契约条款同样能够有效降低总价差。与此同时,债券评级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较高的债券评级有利于降低债券的价差,提高债券的市场价格;而发债主体的成长能力越强,预示着公司未来的波动越大,对公司股东有利但对债权人不利,因此公司成长性的提高会促使债券的价差增加,债券价格下降;此外,发债主体的股权越集中,大股东则越有动力和激励监督管理层,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增加公司价值,进而债券面临的风险整体下降,导致债券的价差显著下降。
  •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整合已有动态能力构成维度,结合电子商务企业的特点,提出了电子商务企业动态能力的三维度构架,即感知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电子商务企业通过感知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识别出机会与威胁,通过整合能力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差异化,从而获得和保持电子商务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最后以聚美优品为案例分析电子商务企业动态能力的实现途径,指出,电子商务企业在发展历程中,应当首先了解和掌握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和国家针对该行业的政策方针,否则很难应对发展多变的环境。企业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正确评价,发现自身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及时整合资源,调整决策,在创新的支撑下,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使企业长存。
  • 摘要: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本研究提出一个多层模型来解释团队成员如何通过团队协调这一个人-团队一致化过程影响团队绩效.该模型假设成员的团队认同通过共享心智模型和团队反思共同影响团队绩效(反映团队协调).基于63个知识服务工作团队720位知识员工纵向两波追踪数据:通过分别来自被试自评的主观认知数据与来自组织他评的下一年客观绩效数据,使用跨层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发现,团队认同对共享心智模型、团队反思均存在积极影响,团队反思而非共享心智模型在团队认同影响团队绩效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为团队协调提供了充分支持,对个人-团队一致化过程提供了实证支持.
  • 摘要:现有公平参照体选择机制文献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公平参照体选择的核心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在系统梳理公平参照体选择机制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研究的理论范式、公平参照体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效应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了现有文献的研究局限,提出公平参照体选择机制研究的人力资本理论视角创新及未来研究展望,文章指出公平参照体选择机制研究涉及相互关联的三方面的研究问题,即个体在进行分配公平判断时会选择谁作为比较对象、参照体选择过程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公平参照体对结果变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个体公平参照体的选择是一个纯内在的、复杂的心理过程,相关研究数据的获取面临很大难度,如何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下,准确收集员工选择参照体的相关信息是实证检验需考虑的难点问题。同样,关于财务资本所有者可能是员工公平参照体的检验也成为这方面研究面临的难点。按社会交换理论,员工薪酬是社会交换的结果,公平参照体的选择更多关注于进行相似社会交换的员工群体。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企业被视为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关于合作收益创造和分配的经济组织,员工所获薪酬是对这一共同创造的合作收益的分享,财务资本所有者整体有可能成为员工分配公平判断的参照体。但企业实践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员工(包括管理者)未必意识到这一事实,从而缺乏员工将自己与老板进行比较的关联基础。
  • 摘要:在经营环境动态化趋势影响下,管理者需要做出快速应变,包括管理价值观在内的非理性因素对企业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运用England(中文版)个体管理价值观问卷面向来自华南、华北、华东和华东多个地区的近千名中国企业管理者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中国企业管理者管理价值观体系特征具有三个主要特点:(1)整体来看,中国企业管理者价值观体系的首位重要内容是自我安全,表现出管理者追求个人需求满足为先的价值观特征.(2)在影响因素上,不同年龄、教育经历等管理者个人背景变量导致的管理价值观体系差异多于企业规模、所在地区等组织背景变量的影响作用.组织因素对管理者价值观的影响弱于管理者个体因素.(3)中国企业管理者对多项价值观体系构成内容上相的重要性评价,均是出于“成败”的相关性考虑,管理者的价值判断依据以“功利”为主要导向因素.
  • 摘要:“三打”行动长效机制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广东的重要载体.创建平安广东必须总结借鉴“三打”行动的经验成果,将“三打两建”工作纳入了考核内容,实行“三打”行动与创建平安广东、与综治维稳工作对接.创建平安广东与“三打两建”行动长效机制建设,应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重点探索建立以“民意引领勤务”为导向的热点问题治理机制、常态管理与运动式执法相结合的治理机制、“脉冲式”运动式执法治理体制、“无缝隙政府”与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以社会参与为核心的多元合作治理机制、源头治理与“责任政府”建设机制、终端治理的全链条打击工作机制、以打促建的主动先发勤务机制、“零容忍”与重大事项一票否决机制、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评激励导向机制等十大长效机制.
  • 摘要:本文结合交叉上市动因假说与财务柔性理论对中国交叉上市公司的财务柔性调整进行研究,以期为当前制度环境下交叉上市公司的财务政策选择提供有益借鉴.将财务柔性变动值定义为财务柔性调整,并设置总财务柔性调整、负债融资柔性调整和现金柔性调整三个衡量标准,以此建立实证模型,利用2004-201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别考察交叉上市对各类财务柔性调整的影响,以及不同制度环境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相对于非交叉上市公司而言,交叉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储备财务柔性;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与非紧缩时期,交叉上市公司分别表现出更强的储备现金柔性与储备负债融资柔性的倾向;此外,信贷配置市场化程度较高和较低地区的交叉上市公司,分别倾向于储备负债融资柔性与现金柔性.本研究有助于理解不同财务柔性之间的特征差异,为制度环境对企业财务政策选择的影响研究提供了较新的证据,并对企业从储备数量与储备结构两个层面进行财务柔性调整有启示性意义.
  • 摘要:以同捷科技创业者与投资方冲突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扎根研究方法,构建了同捷科技创业者与投资方冲突和解的演化路径.现有文献认为战略目标冲突、收益分配冲突、控制权冲突、关系冲突是并列的四种冲突类型,但在同捷科技案例中冲突和解经历了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分别以战略目标冲突、收益分配冲突、控制权冲突为主,并且都伴随着关系冲突,第四阶段是冲突和解阶段.在对投资方让步型、创业者让步型、第三方撮合型三种和解类型比较的基础上,提出防范和化解冲突的建议:(1)共同协商制定战略;(2)投资方给予宽容,创业者遵守规则;(3)借助双重股权机制避免创业者决策权稀释太多;(4)借助第三方调解冲突.
  • 摘要:目前关于协同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制约了其对个体微观行为、有限理性及矛盾与二元性的关注,松散耦合视角的引入可有效弥补这一方面的缺陷.研究对1990-2014年间关于松散耦合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并探讨了其对协同创新研究的启示.研究认为协同创新体本质上是一种松散耦合的系统,松散耦合的机制普遍存在于协同创新体的各个层面,并成为有效应对协同创新体中各种矛盾与冲突的有效手段,但也会对其造成某些负面的影响.
  •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引进翻译国外著作开始,中国战略管理研究已经走过了梳理西方理论、厘清学科基础、学习研究方法三个阶段,并且开展了大量的中国情境下的战略管理研究,现在到了建构中国情境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时候了.本文选择中国互联网领军企业百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题导向式案例研究,从百度高管团队认知行为中提炼中国情境的事业战略概念及核心范畴,尝试建构中国情境的事业战略理论.研究提炼出5个核心范畴,可以将事业战略理论框架表述为:由“内在使命驱动”,选择“做喜欢、擅长的事业,专注地去做”,通过“找到盈利模式,构建共赢生态”达成使命,需要“搭建组织内部软环境和硬机制”的支持保障,以及“洞悉外部环境及其变化趋势”的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本文的理论框架是基于单案例研究提出的,还需要依据复制扩展逻辑,通过多案例研究加以验证和完善.
  • 摘要:本文通过多案例研究的方法深入领导实践探索制度化领导力的结构、内涵和作用机制。发现,制度化领导力明显的分为实务型制度化领导力和意义型制度化领导力两种类型。其中实务型制度化领导力对组织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制度化过程降低员工行为的不确定性应对预期的特定问题,可以分为行为规范和反馈激励两个维度,行为规范指通过制度化过程针对预期情境对员工行为进行确定性规范,反馈激励指通过组织制度对组织实务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监控,从而给组织员工必要反馈(控制纠偏或支持协助)和激励(奖励或惩罚)。实务型制度化领导力对组织绩效有正向影响,情境不确定性对此影响有负向调节作用。意义型组织制度化领导力的作用机制则是通过组织制度引导员工认知和态度,进而依靠员工自身的能动性采取行为应对普遍性的问题,分为理念共享与组织追随两个维度,理念共享指通过组织制度化使员工在认知上对组织坚守理念有共同的理解,组织追随指通过组织制度化过程使员工在态度上真正关心和追随所在组织。意义型制度化领导力对组织绩效有正向影响,情境不确定性对此影响有正向调节作用。
  • 摘要:已在国际上初步确立起产业标识的中国高速铁路如何找准品牌建设的关键点,实现产业品牌化发展,是不断输出优质的“中国高铁”产品与项目,升级中国制造国际形象的关键.基于B2B品牌营销理论,分析了中国高速铁路品牌化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中国高速铁路行业应执行营销与技术并重的发展战略;从产业层面界定了高速铁路行业的市场特性,揭示了中国高速铁路品牌化的概念内涵;提出了中国高速铁路品牌化的理论模型,阐述了中国高速铁路品牌化发展的可行路径.
  • 摘要:为进一步揭开变革型领导行为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黑箱”,本文在企业层面上探讨了变革型领导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首次将战略柔性作为一种典型的动态能力运用到该中介机制的理论模型中,并且基于中国经济转型这一现实背景,采用环境动态性作为该中介环节的调节变量予以进一步阐释.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328家企业的高管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得到210个有效样本,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行为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并且战略柔性在其中发挥完全中介的作用;环境动态性在变革型领导行为与战略柔性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同时在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也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考虑战略柔性和环境动态性这两个重要因素可以更好地解释变革型领导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这为领导变革型领导行为在动态环境中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启示.
  • 摘要:基于相似吸引理论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提出了上下级个性差异、下级组织支持感与领导成员交换的模型.样本来自国内249对上下级匹配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上下级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四个维度上的个性差异会显著负向影响下级组织支持感,领导成员交换对这些差异与下级组织支持感之间的负向关系具有中介作用.结论对组织支持感的研究与企业管理实践均有一定的贡献.
  • 摘要:关系导向是华人社会导向的重要维度,鲜有研究分析其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引入组织支持和公平作为中介变量,选择员工私人关系和HRM的关系实践作为私领域和公领域关系导向的代表,情感承诺和员工创新行为作为员工态度和行为的代表,通过对372位员工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员工私人关系不仅对其情感承诺和创新行为有直接的积极影响,还通过促进组织支持和公平间接提升其情感承诺和创新行为;组织支持和公平完全中介了HRM关系实践对情感承诺的消极影响;HRM关系实践对创新行为的积极影响是一种复合式影响,既包含其直接对组织支持和公平的消极影响产生的负面作用,又包含其对员工私人关系的积极影响产生的正面作用.
  • 摘要:本研究以医药行业研发团队为对象,从团队层面来分析团队学习及各维度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对12个城市36家企事业单位56个医药研发团队配对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团队学习对团队绩效和共享心智模型存在积极影响;共享心智模型对团队绩效存在积极影响;共享心智模型在团队学习对团队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摘要:本文探讨了并购经验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股权比例决策的影响,并研究了文化距离与研发能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事件的二手数据所展开的实证研究发现,作为一种决策经验,并购经验具有情境边界,跨国并购经验对跨国并购股权比例负相关,国内并购经验并未对跨国并购股权比例决策产生显著影响.文化距离越大,使得在具有同样跨国并购经验的企业选择更低的跨国并购股权比例.主并企业研发能力对跨国并购经验与跨国并购股权比例之间关系不产生影响,但研发能力越大,具有同样国内并购经验的企业倾向于选择更低股权.
  • 摘要:以沈阳机床并购德国希斯公司从而成功实现技术进步这一典型事件为例,在分析沈阳机床技术进步演化历程基础上建立了海外并购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是驱动国内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战略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技术进步的起点;国内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可快速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形成了技术进步的基础;要想获得并购绩效,实现真正的技术进步,还要注重并购后的技术转移.
  • 摘要:效果逻辑流程对于战略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战略形成模式,从战略实践观的角度,以和谐主题形成、和谐主题执行与反馈两个阶段展开,重新界定了效果逻辑流程的内涵,并对效果逻辑流程与因果逻辑流程的互动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效果逻辑流程的具体因素.结论认为:(1)和谐主题执行与反馈阶段的效果逻辑流程是和则、谐则双规则耦合模式下由实践者运用惯例(practices)所形成的实践活动遵循的顺序规则;(2)两种逻辑流程在主题执行阶段呈现协同与转化的并存关系;(3)领导作为核心实践者运用特定的惯例影响效果逻辑流程的推进;(4)零散的衔接惯例(practices)在效果逻辑流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摘要:众多研究表明文化是研究企业跨国并购的一个重要变量,但鲜有研究探讨跨国并购企业如何处理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负/正面效应.基于4家制造型民营企业,本文采用归纳式的多案例研究方法,从收购方视角出发,发现雄厚的企业实力、领导者个人魅力、中介机构的聘请、匹配的战略目标等都会导致并购双方之间关系的变化,从而刻画了一个在前期收购过程中构建文化双融理念的解释框架.研究结果不仅对文化双融研究具有理论贡献,同时也能为中国有意向实施跨国并购的民营企业提供理论性的指导.
  • 摘要:本文研究了战略导向、管理者关系对企业创新的交互影响,具体分析了政治关系、商业关系对市场导向、企业家导向与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家导向和政治关系、市场导向和商业关系的结合对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企业应注重战略导向与管理者关系的匹配.本研究从战略导向、管理者关系结合的角度,为转型环境下企业借助管理者关系发挥战略导向的作用促进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
  • 摘要:商业模式是当前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其在不断涌现新颖研究问题的同时,理论建构工作也依然艰巨.本文以刊发于SSCI(2000~2015)期刊的商业模式理论研究论文作为样本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围绕“商业模式研究什么”与“商业模式如何研究”两个一般性问题,从“研究主题”、“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三个维度着手,对商业模式的研究现状、发展脉络与趋势、未来研究的前沿课题等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统计分析与理论阐释.文章指出目前商业模式研究正处于理论建构与理论验证共存阶段,这决定了后续研究有必要对上述四种研究方法均加以关注与应用。首先,描述型方法尽管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方法,但由于商业模式实践应用先于理论研究的缘故,其对于发掘有价值的商业模式研究问题很具启发意义。其次,逻辑概念方法与案例研究方法是开展理论建构工作的有力工具,鉴于类型区分在商业模式研究中的基础地位及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兴起,有必要采用这两种方法来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类型等进行理论建构。最后,实证研究方法是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当前研究多关注商业模式执行主题,而随着商业模式创新主题理论建构工作的完善,该方法在创新主题研究中的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
  • 摘要: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为基本框架的“主流管理学”存在平面形的知识架构难以表达管理原理的层次性和整体性、缺乏对管理要素中管理对象的系统分析、较少反映中国管理智慧以及中外语境的差别等三大缺陷.本文提出以由管理范畴与要素、管理理念与原则、管理过程与职能、业务管理原理四个层次构成的“管理原理金字塔”模型重建管理学体系,以提升管理理论的导向性、时代性和包容性,文章指出该体系与现有“主流管理学”的体系相比,有着如下优势:第一,突出基本规律和管理理念的地位,第二,勾画相对完整的管理原理体系,第三,提供比较宽松的理论发展空间及预测管理发展的思路。
  •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由中国提出的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战略,得到了亚洲和欧洲国家的积极响应,但是日本和美国却不积极,美国通过TPP绕过中国.在此背景下,中美如何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在竞争中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本文从“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到“一带一路”的意义和形成过程的描述,然后通过SWOT分析,对中美博弈进行质性分析,最后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既要发挥政府的管理服务功能,更要发挥好市场的调节和资源配置作用,减少对市场主体的束缚,激活市场主体的内在动能和活力,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格局,使企业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和支撑力。可复制、可推广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改革经验——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拟采取“以软先行,以虚带硬”策略,通过“学者交流,商务合作,逐步开展项目运作”,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保障和条件等“一带一路”的路径策略选择.
  • 摘要:同一组织中的员工由于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的不同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何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是个性化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员工的个体差异和动机需要理论出发,提出了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概念,并结合企业实践,详细介绍了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构成内容.通过其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分析,可以得出个性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从内在心理上给以激励,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企业绩效.
  • 摘要: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小企业面临新常态下的挑战和机遇时转型升级必不可少.认清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对其能否成功转型至关重要,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在之前的研究中缺乏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中“人”的相关因素的重视.为建立真正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体系,强调“人”的相关因素在中小企业转型过程中作用,本文构建了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体系,得到物理维度因素: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企业外部环境;事理维度因素:自主创新能力、营销服务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理维度因素:企业家精神和能力、企业价值观、企业的沟通渠道、企业人际关系。新形势下研究企业转型升级必须系统、全面地分析,需要注意人的因素对转型升级的影响。
  • 摘要:近年来,为提升服务行业的顾客满意度,改进服务效率,业界将源于成功解决制造业中类似问题的精益思想引入服务业,并引发了学者们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本文从精益思想的起源出发,探讨精益思想在服务运作中的演进和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精益服务理念的内涵要素、运营系统模式、管理工具等方面研究的梳理,对精益服务的演进趋势与当前研究态势给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全景展示,并指出精益服务的概念内涵研究、精益服务运营系统中的服务属性以及精益服务与情感、文化的关系是未来精益服务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
  • 摘要:新常态下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是获得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本文探讨了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促进、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机制.结合企业国际化、产业集聚、社会网络理论,阐述了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知识外溢,讨论了跨行业、多层次知识外溢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推演.研究表明,传统中小制造业与互联网行业之间的知识外溢不仅通过商业模式、全球价值链构造,而且还会在不同技术标准联盟之间传递。一方面,互联网行业有自身技术标准;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也有本行业技术标准。标准联盟都是促进各自行业发展的动力,但是很少有研究讨论跨联盟的知识外溢及其可能的机制。从网络治理理论的视角,阐述了处于不同标准联盟中的企业如何实现知识外溢与共享。因此,此研究对于现实企业如何获得知识、塑造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理论参考价值。
  • 摘要:根据浙江安吉竹凉席企业的调查数据,依据Wirtz的模拟实验中设定常量属性的认知偏差证实方法,以购买同一品牌、同一款式、无瑕疵的竹凉席产品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分组的手段,显示出消费者对竹凉席产品质量的评价偏差,并通过进一步研究售后服务质量和处于常量性质的竹凉席产品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证实了在消费者满意度测量中,客观存在认知偏差现象,从而为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透过对当下知识体系的盘点,并针对当前对双元理论本质和结构含糊不清和不一致的看法,本文基于对双元时间和结构两种维度划分的观点,从跨时间跨职能的动态角度阐释了Simsek的双元模型,通过对华为集团1987-2015年的纵向单案例研究,落实并延伸了双元结构,分析和归纳了企业基于内外部环境资源互动的双元路径的模型和选择过程.同时,针对现有文献对于双元能力获取与环境资源匹配的研究不足,分析总结出企业双元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外部资源获取和内部资源整合的支持作用,弥补了双元能力发展驱动因素研究的不足.结论表明:(1)华为集团基于环境资源互动的双元路径选择过程是以“互惠性双元-分割性双元,循环性双元-调和性双元”的主线的动态路径选择过程.(2)内外部资源环境的引导作用效果显著.外部资源获取与内部资源整合对企业双元能力提升,双元路径选择的支持作用自始至终逐渐增强.
  • 摘要:本研究目的是揭示企业员工和谐心智模式对任务绩效的影响关系.通过对浙江服务企业员工的702份自评量表的统计分析,证实员工和谐心智模式对任务绩效有正向影响而且组织公平感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员工的和谐心智模式并进行有效的组织公平管理.
  • 摘要:本文对组织中领导距离形成的过程进行分析.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海底捞火锅为研究对象,从下属视角出发,通过对一手和二手文本数据的分析,对组织中领导距离形成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过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组织中领导距离的形成主要受到领导者、下属和制度的影响,并通过它们对其他构念进行有效分类.这三个影响因素分别对距离的三个维度:社会距离、物理距离和互动频率产生交互的影响,最终影响领导距离的形成.
  • 摘要:采用财务比率指标分析法对航空金融风险进行评估,建立了航空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用功效系数法确立了权重,对上市机场融资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给出六家机场的融资风险排名,依次为:海航基础、厦门空港、上海机场、深圳机场、首都机场以及广州机场。海航基础的融资风险指标最高,虽然在2011年有所下降,但其余年份的综合指标均列于其他五大机场前列。2011年的下降主要来源于其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的下降,说明其短期偿债能力有所下降。厦门空港的整体运营状况良好,具备较优的风险管理水平。上海机场的表现最优,在五年中其融资水平增长速度最快,这与其良好的地理优势以及整体的发展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圳机场综合指标5年内却呈现了不断下降的态势,主要由于其利润增长逐步下滑,最后两年呈现了负的利润增长。首都机场的表现一直较低,从数据可以看到,首都机场的资产较为庞大,但没有很好的呈现规模效应,各项指标较低。虽然广州机场的五年的数据指标都处于末尾,但从趋势图可以看到,其综合指标正缓慢提升。
  • 摘要:本文将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和宏观经济因素引入并购绩效的研究,尝试在充分控制宏观经济要素的条件下,从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视角研究企业并购的长期绩效.以2006年-2011年间中国A股市场非金融行业的1617家上市公司为基础样本,选择其中2006年-2007年间发生并购的448家公司为观测样本,研究并购完成后3年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并购行为对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对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存货周转效率的影响,并随着并购后时间的延长而影响加深.对研究结论深入的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应促进企业上市的市场化。应进一步改革发行体制,逐步向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注册制迈进。其次,要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等管理策略。
  •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以建立军官职业化制度为牵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军队干部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的军官职业化制度体系是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建立中国特色军官职业化制度的政治、经济、法制和社会基础,在借鉴外军职业化制度的基础上,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立足于中国国情、军情,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军官职业化制度体系的构想,文章指出,军官职业化制度应该是在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四大基础之上建立的一整套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具体包括:军官分类制度、军官军衔制度、招聘选拔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教育培训制度、薪酬福利制度、晋升流动制度、退役保障制度等。以军衔为基础的职位分类制度,将以军官的业绩和能力作为晋升的标准。军官的任命、培训、晋升、退役等都将以军衔为基础,作为调配、提拔、规定服役年限的主要依据,考虑到军官种类繁多,且分工严格,应针对不同的军官类别,采取多元化的征募制度。
  • 摘要:本文以2004-2012年提供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基金公司市场份额为切入点,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基金公司历史业绩、产品创新策略和机制创新策略在基金公司竞争中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历史业绩是影响基金公司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基金投资者偏好具有产品创新能力和机制创新精神的基金公司,并不热衷于投资成立时间久、旗下基金数量众多的老牌金公司,对基金公司股东背景也没有显著偏好.进一步细分市场发现,在股票型基金市场上,实施创造明星策略有利于获得更高市场份额.在债券型基金市场上,提高新基金供给量和相对供给强度是最优策略.与股票型基金市场相同,在混合型基金市场上提供具有实质性创新特征的新基金、增加基金从业者持基的基金数量,有助于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因此,基金公司决策层在制定竞争战略时,应当考虑基金投资者对产品创新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对利益绑定机制的诉求,依据基金类型的不同,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
  • 摘要:转型经济背景下的中国企业资产专用性如何,本文提出了一个研究视角和检验方法即通过检验企业资产结构与绩效、融资结构的关系是否具备专用性经济后果特征来判断企业资产是否具有专用性以及资产结构反映多大程度的专用性信息.沿循此视角和方法,选取了2001-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共21703个观测值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资产结构与绩效、负债水平均呈现显著负相关,表明整体上中国企业长期非金融性资产专用性不足.研究发现中国企业产权性质对其资产结构包含的专用性及其经济后果具有重要影响.民营控股公司资产结构与绩效、融资结构的关系符合资产专用性经济后果特征,显示出较强的专用性程度.相反,在国有控股公司以及中央政府控股的国有公司、地方政府控股的国有公司的样本中均未能发现资产结构体现专用性经济后果特征的证据.研究同时也发现投资增量的效率是决定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专用性存在差异的原因.本文的研究从另一角度揭示了在转型经济制度环境中,中国企业内部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影响关系型专用性投入的代理冲突.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尤其地方政府控股的国有企业代理冲突更严重,存在更严重的机会主义问题,关系型专用性投资更为不足.
  • 摘要:流行了30多年的OEM-ODM-OBM模式正在遭受实践的质疑.由于受制于全球价值链上的旗舰企业,绝大多数OEM企业无法实现转型升级.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并未遵循OEM-ODM-OBM模式的企业却实现了真正的追赶.针对这一重大现象,本文选取三一重工、华为、吉利、联想、海尔五个典型案例,从资源依赖的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严谨的译码程序,深入分析了后发企业新型追赶战略的基本特征和内在逻辑,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后发企业的自主创新有机会成功?”、“它们是如何赢得市场的?”、“为什么它们的合资、合作没有被外资所控制?”、“它们是如何实现可持续追赶的?”等核心问题,并提炼出了相关命题和概念模型.文章指出,后发企业要想实现成功追赶,关键的一点是要敢于打破恐惧,大胆创新,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追赶战略必须找准突破口和实现路径,为了实现可持续追赶,后发企业还应采取积极的进攻态势,不失时机地并购发达国家的领先企业,建立全球研发网络,以挖掘和利用发达国家的创新资源。
  • 摘要:消费者不安全感是近年来消费心理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主题.个体不安全状态受内部和外部来源的影响,在消费过程中表现为物质主义、享乐性消费、冲动性购买等特殊的消费行为.目前,该主题的研究较为零散,有必要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梳理.本文界定了消费者不安全感的概念内涵,从前人文献中归纳出五种衍生类型,主要包括文化世界观防御动机、自尊防御动机和自我意识逃避动机。在不同动机的作用下,不同类型的被试会采取不同的消费行为来缓解不安全感对其内心所造成的压力,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深化和拓展,一是不安全感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机制,二是消费者不安全感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