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测、设计与计算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917篇,会议文献有1655篇,学位文献有945篇等,勘测、设计与计算的主要作者有王明年、崔光耀、蒋树屏,勘测、设计与计算的主要机构有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探索地震作用对盾构隧道管片张开量的影响,借助数值分析软件,分析典型工程在不同方向地震作用下管片张开量的分布规律。基于计算结果,对地震加速度与地震引起的管片张...
2.[期刊]
摘要: 长大隧道无法绕避部分不良地质问题而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这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防灾减灾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采用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
3.[期刊]
摘要: 针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破坏、钢架扭曲、侵限拆换等问题,基于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工程,试验研究了炭质板岩的流变性质。采用人工监测和自动化监测的综合手段对...
4.[期刊]
摘要: 对既有地铁运营线路的隧道结构沉降进行监测是了解和掌握隧道结构变形、及时发现病害和判断其安全状况的必要方法和手段。文章结合北京地铁某2条运营线路的隧道结构沉降监...
5.[期刊]
摘要: 依托乐红特长隧道工程,介绍了工程概况、需风量计算、通风方案论证。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推荐采用分段纵向式通风方式:右线采用单斜井两区段通风,左线采用两斜井三...
6.[期刊]
摘要: 为了探究傅式相位谱和幅值谱对于不同结构形式地震反应影响规律,构造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相位谱和幅值谱的人工地震动,利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分别构建抗震和隔震结构...
7.[期刊]
摘要: 目前,铁路隧道设计方法已由安全系数法向极限状态法转轨,但缺乏隧道衬砌结构极限状态法设计专用软件,衬砌设计仍需采用多软件协同作业的传统方法完成,过程繁琐,效率较...
8.[期刊]
摘要: 为了表征桥梁结构不确定性和随机参数相关性对桥梁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从概率角度对桥梁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基于部分分层抽样原理建立了时-频非平稳地震作用下桥梁非线性...
9.[期刊]
摘要: 为研究小净距平行隧道下卧土体长期沉降规律,以上海地铁1号线人民广场站—新闸路站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平行隧道仿真模型。以人工激励函数模拟...
10.[期刊]
摘要: 进行双线高铁隧道全断面或大断面机械化开挖时对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准确性要求较高,而现有行业规范对隧道稳定性评价时未考虑埋深和跨度的影响,因而需要进行考虑覆跨比修正...
11.[期刊]
摘要: 在软弱的围岩条件下,围岩的变形量超过双护盾TBM开挖的变形量时,围岩与护盾相接触并产生挤压应力,进而对TBM前进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当阻力大于TBM最大的推进...
12.[期刊]
摘要: 广西钦州北部湾项目有B1、B2、B3、B4四条隧道,B2、B3为双向八车行通道,B1、B4为人非车道,相互净距仅4.5~5 m,为确保隧道施工期间整体安全,采...
13.[期刊]
摘要: 目前施工通风计算中,往往将风管百米漏风率取为1个固定值进行计算,而工程实际中漏风率会随着风管内外的静压差变化而变化,为此,通过试验测试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提出1...
14.[期刊]
摘要: 时滞型岩爆的发生通常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而开挖扰动、爆破扰动等均会对潜在时滞型岩爆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依托某隧道掘进机(TBM)引...
15.[期刊]
摘要: 反应位移法考虑了地层和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与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特点,能够较真实地反映隧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征,是一种有效的隧道抗震计算方法。概述盾构隧道反...
16.[期刊]
摘要: 目前,我国结构设计规范中广泛采用以荷载和抗力分项系数代表概率可靠性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然而,在Eurocode 7等岩土工程结构的设计规范及相关研究中,对...
17.[期刊]
摘要: 煤层瓦斯对隧道安全施工影响突出,现有的评价方法始终不能规避人主观意识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以穿越华南龙潭组煤系地层的隧道为例,在收集分析大量龙潭组瓦斯隧道样...
18.[期刊]
摘要: 本文以简州新城武康大道隧道结构为例,利用反应位移法对隧道进行抗震分析;简州当地埋深、地质条件、水等因素对隧道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结论...
19.[期刊]
摘要: 结合隧道工程探讨膨胀性泥岩的膨胀特性,试验材料取自隧道施工现场的白垩系泥岩和第三系泥岩。通过对取芯机进行改造采用干法取样,采用通高压风代替通水的方法进行冷却,...
20.[期刊]
摘要: 随着隧道埋深的不断增大,硬质岩的高地应力岩爆问题逐渐突出。岩爆主要发生于隧道开挖后的几小时内,传统的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无法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波纹钢结构正逐步...
1.[会议]
摘要: 本文提出了近似确定海底长大沉管隧道多点地震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简单方法.这一方法基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所得出的少数几个地表处的一维土层地震反应计算结果,通过两...
2.[会议]
摘要: 中国黄土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层位齐全,黄土隧道具有明显的黄土工程特性,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很多新的地质灾害问题.为避免这些灾害事故的发生,开挖前必须对掌子面前方的...
3.[会议]
摘要: Autodesk平台的BIM软件主要是针对以点状工程为特点的建筑行业,而隧道工程属于线性断面装配工程.因此,在采用BIM技术进行隧道建模时,同样可以借鉴传统方...
4.[会议]
摘要: BIM是指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参数为信息基础,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建立三维模型.与建筑行业不同,隧道工程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与路线方向带状分布,...
5.[会议]
摘要: 本项目以青海省关角山隧道为依托工程,探索了隧道BIM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对隧道BIM数字化设计总体思路、技术框架、技术路线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在Autocad和...
6.[会议]
摘要: 本文从隧道运营安全特点出发,分析了隧道安全事故特点和疏散救援特点.以问题为导向出发,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论证,初步探讨了疏散与救援的原则和标准,提出了疏散时间不...
7.[会议]
摘要: 地质雷达是浅层地质勘探的有效方法,应用于预报裂隙带、断层破碎带、富水区围岩、岩溶洞穴等不良地质灾害.结合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富源北路站~森林公园站区间...
8.[会议]
摘要: 在隧道施工中,由于深埋、长、大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及其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合理的避免施工灾害,及时优化隧道支护设计和采取应对的相关措施,隧道地质预报是必...
9.[会议]
摘要: 由于沿海、江经济区交通的需要,水下隧道以其独特优势在国内外多个跨海、江交通工程中得到应用,因此抗震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当前水域长大隧道主要包括沉管隧道和盾构隧...
10.[会议]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余凯高速公路岩溶隧道浅埋段地质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岩溶隧道浅埋段因其特殊地质特征,施工开挖极可能揭露岩溶及地下水,极易发生坍塌、涌突水、涌突泥等地质灾害,严重危及施工人员安全,因此隧道施工期间对岩溶隧道浅埋段...
11.[会议]
摘要: 为了更好地对隧道岩溶进行探测及处置,以叙毕铁路新高坡隧道为研究对象,研究在隧道施工期岩溶地质探测及处置方面的方法.根据新高坡隧道的现场实践结果,优化岩溶水和岩...
12.[会议]
摘要: 为提升城市水下隧道入口引道的行车安全性,本文分析了入口引道的结构及环境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交通工程设施进行了城市水下隧道入口引道诱导设计,以合理诱导驾驶人视线...
13.[会议]
摘要: 本文对公路隧道视觉疲劳缓解带的设置条件与设置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表明:公路隧道长度大于设计速度72s行程时,宜设置洞内视觉疲劳缓解带;每段视觉疲劳缓解带的...
14.[会议]
西(安)+(堰)高铁山阳—郧西段岩溶隧道比选方案水文地质研究
摘要: 西(安)+(堰)高铁山阳—郧西段位于秦岭南麓,地形高差大、河谷深切,地质条件复杂,开展山阳—郧西段岩溶隧道比选方案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对线路方案的选择具有现实意...
15.[会议]
摘要: 公路、铁路等线路穿越岩溶地区时,合适的选线方法可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工程病害及环境影响,从而科学解决穿越与避让问题.拟建广安至邻水公路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
16.[会议]
摘要: 岩溶水径流路径非常复杂,而隧道疏排对岩溶水的影响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长期观测数据以及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重庆东温泉山既有隧道疏排对岩溶水的影响,总...
17.[会议]
摘要: 沪昆高铁的麻拉寨隧道和贵广高铁的高天隧道在联调联试阶段均发生不均匀沉降和底鼓现象,为了摸清隧道基底致灾原因并对注浆质量进行检测研究,采用陆地声纳法在隧道岩溶段...
18.[会议]
摘要: 花梨隧道是瓮开高速的控制性工程,其地质构造及岩溶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采取现场地质调查、钻探、测量、室内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试验、电法物探等综合勘察手段,分析花梨...
19.[会议]
摘要: 海沧大道站至东渡路站是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的跨海区间,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采用盾构法施工的海底地铁隧道.该隧道下穿厦门西港海域,水深大、水压高,防水要求高.本文...
20.[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微动二维剖面探测武汉地铁8号线洪山区政府站~湖北省农科院站区间岩溶,获得结论为:1)测区内溶洞段波速500m/s以下,岩溶发育段600~1003m/s...
1.[学位]
摘要: 本课题来自实验室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连续震源的煤层反射式槽波精细探测理论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地震波在含非均匀介质隧道地层中的传播特性,为实际...
2.[学位]
摘要: 海底隧道涌水量、衬砌水压力及覆岩厚度是隧道设计者们关心的重要问题,实际工程中海底隧道多为小净距三孔隧道,对于三孔隧道涌水量,衬砌水压力及小净距隧道对覆岩厚度的...
3.[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铁路隧道建设进程进入攻坚时期,需要穿越断层薄弱带或在高烈度地震区建设隧道的情况显著增加。由于断层薄弱带的地层参数突变,加之潜在地震灾害的威胁使得隧道结...
4.[学位]
摘要: 自2006年CHR系列动车组研发开始中国的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建设高速铁路不可避免会遇到建设桥梁和隧道这一系列的工程,尤其是丘陵和山区较多的西南地区。而隧道的建...
5.[学位]
摘要: 在我国西藏地区,冰川运动十分强烈,这导致在西藏境内冰碛物分布十分广泛。冰碛物是由冰川搬运和堆积下来的物质,未经其它外力特别是未经冰融水改造的沉积物,物理力学性...
6.[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川藏铁路、“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部署,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心逐渐向我国西部深埋山岭地区转移。然而,西部深埋山岭软弱围岩地区隧道...
7.[学位]
全断面开挖工法下郑万高铁向家湾隧道高地应力区围岩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摘要: 向家湾隧道作为郑(州)-万(州)高铁最重要的控制性隧道之一,具有隧址区地应力等级高、地质环境复杂的特点。揭示全断面开挖工法下向家湾隧道高地应力区围岩变形破坏机...
8.[学位]
摘要: 风积沙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种特殊地质,其具有结构碎散、抗剪能力弱、自稳能力差、在外力作用或扰动下极易发生破坏等特点,风积沙隧道在施工中...
9.[学位]
摘要: 贵阳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是连接贵阳市白云区至龙洞堡区的骨干线,中心城区敷设形式主要为地下线路,全长43.8公里,总投资约194亿。 塌陷是制约我国岩溶地区城市...
10.[学位]
摘要: 在我国建设八纵八横铁路网规划的主导下,高铁建设进入到了快速发展时期,福厦高铁就是在此大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福厦高铁是福建省第二条快速铁路,正线长度277.42公...
11.[学位]
摘要: 新建川藏铁路贡觉隧道是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辖区内的一条深埋长大隧道,是全线数个重点研究隧道之一。由于地处藏东区域,山川河谷分布密集、区域构造活动强烈、高地应力...
12.[学位]
摘要: 鉴于国内越来越多的盾构隧道下穿机场的发展现状,机场交通与城市地铁相结合的新型换乘方式,逐渐成为了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本文在依托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工程...
13.[学位]
摘要: 隧道监测是利用专用仪器及方法对隧道形变现象进行监视观测,进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隧道发生形变的位置和大小。传统的形变监测方法采集的数据过于离散和稀疏。而...
14.[学位]
摘要: 含膏岩类作为一种蒸发成因的沉积岩,广泛分布于海盆或湖盆中,几乎每个地质时代均有发育,尤其是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含膏岩类具有特殊的工程地质特性,在工程前期修...
15.[学位]
摘要: 近年来,为了减缓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城市下穿隧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城市的道路结点处。然而,当车辆快速通过城市下穿隧道时,其出入口的上下坡以及半封闭...
16.[学位]
摘要: 在山区修建道路,经常会以隧道的形式穿越斜坡地带。隧道往往会因为滑坡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病害。本文以南坪隧道-滑坡体系为依托利用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模拟研究了南...
17.[学位]
摘要: 输水隧道在跨流域调水工程中应用广泛,开展输水隧道的抗震与减震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论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围绕输水隧道地震响应及其减震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18.[学位]
摘要: 随着中国地铁建设的蓬勃发展,盾构施工技术作为当前世界最实用的隧道施工手段受到了更加密切的关注。由于地下环境复杂多变,并且存在大量未探明的障碍物,这不仅干扰到盾...
19.[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隧道建设工程逐渐向山岭地区转移,出现一批深长隧道,工程规模大、建设难度高,给施工安全带来极大挑战。在隧道等地下工程施工过程...
20.[学位]
摘要: 随着中国交通、水利建设的力度加大,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然而,隧道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多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发生突水...